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在深圳,越来越多新创立的IC公司都想进驻深圳IC设计产业化基地,因为“基地的氛围好”,那里不仅有齐全的配套设施,还有面向市场的公平、公开竞争环境,更有斗志昂扬的创业激情,是IC创业英雄的聚集地.许多不景气的IC公司在入驻基地之后,焕发生机,蓬勃发展.除深圳之外.还有北京、上海等7处IC设计产业化基地,这些干2000年先后建立起来的产业化基地.寄托了IC产业界的光荣与梦想。 不同的基地,由于投资环境和创业群体的不同.而拥有不一样的产业梦想。北京、上海、深圳,作为中国最具规模的3大基地.凭借各有千秋的特色.在IC产业链上扮演着不同的角色。走进第七个年头的这些基地.他们在怎样实现各自的产业梦?[编者按]  相似文献   

2.
以上海为重心的长三角地区无疑是中国IC设计力量最为集中的地区,在中国确定的七个IC设计产业化基地中,上海、无锡、杭州就占去三个名额.在上海华虹、杭州士兰、上海展讯等先行企业的带动下,该地区的IC设计力量正在迅速壮大,中国最大的IC设计产业群已经浮出水面.而这里的企业所面临的困难和挑战也是整个中国IC设计产业都在面对的问题.专家建议,促进合作与交流,加快制定本土标准,将是提高中国IC设计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3.
王彦 《中国科技信息》2006,(10):295-296
自2000年以来,中国集成电路产业快速成长,中国内地七个集成电路设计产业化基地以及香港科技园IC设计企业的建设都取得了不同程度的进展。各基地依托不同地域特点、不同产业环境而各具特色。产业群聚效应日益凸现;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地区成为中国集成电路产业的主力军;随着英特尔、美光、英飞凌等国际领先半导体公司纷纷落户成都、西安,西部也开始成为另一处潜力发展区域。而香港地区的IC设计公司尽管数量不多,但市场意识很强,其竞争优势也不容小觑。 本篇报道将通过五个故事对中国内地七个集成电路设计产业基地和香港科技园的IC设计公司研发状况与运营方式进行全景扫描,多角度展示中国IC设计产业的研发现状与发展前景。[编者按]  相似文献   

4.
《中国科技信息》2006,(6):65-66
近日,中国半导体协会(CSIA)发布了2005年度中国十大IC设计公司排名。珠海炬力以12.575亿元人民币年销售额勇夺桂冠。排名第二的是中星微电子,2005年销售额为7.678亿元人民币。两家新锐公司成长迅速,珠海炬力和中星微电子的增年销售额长率分别达到174%和90%以上。挤下去年前两名——老牌IC设计公司大唐和杭州士兰,后两者2005年的排名分别下滑至第五和第四。[编者按]  相似文献   

5.
中国IC设计公司必然会成长起来,谁也阻挡不住,总有一些公司会成长起来,这是一个客观的过程。与其在一边冷嘲热讽,不如帮助他们解决问题,共同分享巨大的中国市场。[编者按]  相似文献   

6.
深圳艾科创新微电子有限公司成立于2000年,是由留学归国人员创建的以集成电路设计、销售为核心业务的高新技术企业。公司作为国家集成电路深圳产业化基地的入驻企业。2003年被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评为“中国10大最具成长性的IC设计企业”。  相似文献   

7.
《中国科技信息》2006,(8):64-65
本刊与《电子工程专辑》合作,连续第四年对中国的IC设计公司进行了全面调查。当我们完成今年的第四次调查与分析后,我们清晰地看到,中国本地IC公司的形象正在发生大逆转。虽然四年来每年一次的调查我们都从中看到“变化”两个字,但这一次我们感受到的是一种跨越式的变化,2004年成为本土IC产品向高端化转移的元年,这些变化来自以下五个方面:在多年来可望不可及的手机核心芯片市场展开破冰之旅;最早进入IC设计领域的一批元老已从智能卡和低端消费电子市场迈向可重配置处理器、RFID射频芯片和MPU等高端产品;多媒体IC公司如雨后春笋般脱颖而出、竞争者摩肩接踵;而在一些新兴的IC市场如指纹传感器和MEMS等市场,中国本地更是诞生了能与国际公司抗衡的新星;此外,本地IC公司还借视频控制IC进入热门的LCDTV、PCTV和机顶盒等前景广阔的家庭多媒体娱乐市场。  相似文献   

8.
档案管理对IC设计公司具有重要的意义,特别是设计文档管理对设计公司的设计整体进度及设计的可延续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介绍了IC设计档案特点的基础上,论述了IC设计档案的管理、利用及安全问题。  相似文献   

9.
《世界发明》2007,(8):36-39
随着中国创意产业的迅速发展,以及中国作为一个文化大国的形象开始逐步显现,进入中国的外国企业也从过去的汽车、能源、化工、航空航天等传统制造业转为现在的以创意企业为主,比如IT、广告、设计类型的企业以及文化艺术类等,并且这些企业表现非常活跃。这些外国创意企业的进入,给中国本土的创意企业带来了对更先进的设计理念和经营理念学习机会,也带来了竞争压力和市场冲击。也正是这些外国创意企业和中国本土创意企业一起构成了最近几年中国创意产业蓬勃发展的态势。从本期开始、本刊将陆续推出一系列的文章,分别从广告传媒业、动漫业、画廊业等不同角度,透析这些外国企业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以及这些外国企业给中国创意产业所带来的新的元素、新的活力。  相似文献   

10.
外资的技术溢出效应与我国本土企业技术能力的成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引进外资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促进东道国本土企业技术能力的成长,对中国尤其如此.本文分析了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本土企业的技术外溢效应,以及我国本土企业技术能力的状况和问题,并对我国本土企业技术能力的成长提出若干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位鲁平 《世界发明》2007,(12):53-55
在中国创意产业全面铺开的今天,本土的设计力量自然而然成为了众所关注的焦点。因为,它们的发展与壮大直接决定了中国创意产业的未来表现,代表了国人在这股国际创意产业大潮中所能占到的位置,在某种程度上,也标志着中国在世界创意舞台上所能发出的最大声响。 事实上,随着本土广告业的最先起色,在创意产业的各行各业里,中国的设计力量正在努力地向世人展示着自己的能力。而它们中,有的还在蹒跚学步,有的已经初露锋芒。不论如何,这些本土设计者都将是我们持续关注的对象。 从这期起,本刊将陆续推出“中国设计力量系列报道”,集中对于活跃在工业设计、建筑设计、广告设计等创意领域的本土设计力量给以关注。以期通过它们的生存发展为读者传递中国设计力量的真实成长。  相似文献   

12.
电视播控中,VU表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音频监测工具,但是许多地方电视台由于经费有限,没有配备专业的设备,这样一来对音频信号的监测就显得很困难。文章介绍了使用美国国家半导体公司IC芯片LM3916和LED发光二极管设计一个简单、便宜、实用的VU表,从而给值机人员提供了一个直观的音频监测工具。  相似文献   

13.
夏琴琴 《科技风》2012,(19):195
中国古老的汉字元素在服饰图案设计中的的应用非常广泛。中国的许多设计作品中,有大量的例子向我们说明了一点:汉字的图案设计元素在工艺品设计、家居设计、环境艺术设计、服装设计、字体设计、乃至陶瓷设计中都出现了它的影子,其重要性可见一斑。当我们单纯的从设计的角度去观察汉字与汉字图案发展的历史渊源时,你会发现古老的汉字符号元素对于服饰图案设计的再创意、再设计和再研究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发明与革新》2013,(12):64-64
湖南金晟安智能设备制造有限公司是深圳市金晟安智能系统有限公司在常德独资兴建的高新技术企业,是中国领先的IC卡收发卡机生产商。公司位于常德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创业园区,集研发、生产、销售为一体,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IC卡收发卡机生产的高科技企业。目前深圳公司的主要技术力量都已转移至常德,2012年获国家科技部授予的"高新技术企业"称号。公司长期专注于IC卡收发卡机的研发,对IC卡收发卡机具有完全的知识产权,申请各项专利26项,公司从事IC卡收发卡机研究至今已达12年,是  相似文献   

15.
2008年9月12日.中国(深圳)国际创意设计博览会在深圳会展中心开幕.由中国工业设计协会与深圳市贸促会联合主办的本届博览会重点展示了近年来中国工业设计的成果。然而比来自国内的200多家设计企业展示的最新工业设计成果更吸引人们目光的,则是这次展会对于设计企业本身以及品牌价值的重视。  相似文献   

16.
《中国科技信息》2006,(9):35-35
广东省半导体协会计划在5月召开“泛珠三角地区半导体产业高峰论坛”,以“促进中国集成电路产业与系统整机的互动发展,加强泛珠三角IC设计企业与整机企业之间的沟通与交流”为宗旨,  相似文献   

17.
胡萍 《中国科技信息》2006,(10):296-298
尽管是中国第七个被批准的IC设计产业基地,深圳IC设计业经过几年的发展,还是逐步显露锋芒,产值连续3年居各大城市排名首位。据国家集成电路设计深圳产业化基地统计:2004年度,整个深圳市的IC设计产值近25亿元,约占中国IC设计业总产值的25%。目前,深圳共有IC设计企业130家左右,从业人员5,000多人,其中专业IC设计人员超过3,000人。  相似文献   

18.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从全球学习的外向视角入手,对国外攻略新载体--无国界经营的特点展开深入分析,据此设计我国企业全球学习战略的两个层面,研究全球学习的海外延伸模式,进而从本土嵌入到全球布点提出中国企业全球学习网络的编织方法,并对国际核心能力的成长路径进行了战略探索.  相似文献   

19.
技术创新是触发老字号企业成长的关键因素,然而现有研究十分有限,聚焦于本土情境下的研究则更为匮乏。本文创新地引入具有中国独特社会要素的双重伦理格局作为情境变量,探索技术创新对老字号企业成长影响的内在机制,采用回归分析和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fsQCA)进行假设检验和路径分析。回归分析表明:技术创新正向促进老字号企业成长;在受传统文化影响比较高的区域,技术创新对老字号企业成长的促进作用被弱化;随着市场化水平的提高,技术创新对老字号企业成长的促进效果愈发明显;传统文化、市场化水平和技术创新三者交互项与老字号企业成长负相关。同时,fsQCA的结果显示:处于市场化水平较高且受传统文化影响较小的国有老字号企业,其技术创新的积极效应取决于企业的规模程度,相比大规模企业,小规模企业技术创新对企业成长的积极影响更为显著;在行业竞争激烈的情境下,无论其他条件如何,技术创新都是老字号企业良性成长的关键条件。研究结论为老字号企业在本土情境下如何通过实施技术创新活动促进企业成长提供了经验证据。  相似文献   

20.
平衡记分卡对于提高企业经营绩效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国内外许多大企业已得到有效推广并已取得显著的成绩。简述了平衡记分卡涉及的的内容以及如何实现平衡,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平衡记分卡的设计流程及要点,以期对企业引入平衡记分卡提供一些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