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据第五届中国国际动漫节动漫高峰论坛消息,手机动漫有望成为我国动漫产业发展的新动力。据统计,截至今年3月,我国手机用户已超过6.5亿,其中30%愿意通过手机看动漫,以18岁-22岁人群为消费主体。中国移动手机阅读基地总经理戴和忠透露,截至2008年底,手机动漫彩信用户已超过80万。此外,手机漫画平台已完成建设,  相似文献   

2.
港澳台之窗     
业界动向五大出版机构与手机制造商联姻手机上网及阅读新潮流已然形成,近日手机厂商诺基亚和五家出版业者联合推出口袋书店(M-Book),提供至少20种杂志内容,让手机用户随时随地轻松阅读。据了解,台湾今年第一季度手机上网用户已近821万户,占手机使用者的37%,手机成为新兴重要信息平台的地位已确立。于是诺基亚和城邦、时报、康泰纳仕、英特图、空中英语教室等出版单位合作,提供《商业周刊》、《时报周刊》、《Play》、《GQ》、《游戏信息》、《空中英语教室》、《老琼漫画》等二十多种杂志当期精选内容,并规划出顶级时尚、超级八卦、娱乐信…  相似文献   

3.
刘胜枝 《传媒》2011,(11):51-54
手机动漫是指使用主流多媒体技术制作,通过移动通信网传播,以手机及各种手持电子设备为接收终端的动漫产品,包括漫画图片/彩信、手机漫画、手机动画、KJAVA、视频3GP等形式。当前,全球范围内手机动漫已经呈现出快速增长的势头,在日本,手机漫画年产值达5000亿日元,手机动漫已成为动漫产业的主要形式。日本有70%的手机阅读用户观看手机漫画,可下载到手机上观看的漫画数量已超过可下载至个人电脑或"商务通"上观看的漫画数量。  相似文献   

4.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手机、iPad、电子阅读器等智能终端的普及,人们的阅读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尤其是利用手机阅读,与当下的碎片化阅读习惯相当契合,已成为一种主流的阅读方式.互联网企业、传统出版商等瞄准这一巨大的数字阅读市场,强势进入,作为拥有庞大手机用户基础的电信运营商更不会错失抢占数字阅读市场份额的机会.笔者以中国移动的咪咕阅读为例,浅谈电信运营商的数字阅读战略.  相似文献   

5.
日本手机漫画发展启示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本手机漫画业非常发达,受到各国出版界的高度关注.本文从概念入手,用实例介绍了日本手机漫画的制作;同时,从技术发展、媒介融合以及全球阅读趋势的改变等角度,介绍了日本手机漫画兴盛的原因.通过对这一现象的考察分析,指出我国手机出版业务的发展需要技术与内容并重,并且要形成成熟的商业模式.  相似文献   

6.
手机杂志是指借助数字通信技术,以手机上网、彩信、彩e、WAP、K-java下载至终端,供手机用户阅读的集合"图、文、音、视频"等丰富多媒体内容的杂志,是手机阅读业务的一种.  相似文献   

7.
据工信部今年5月份的统计,全国手机用户已经超过9亿,通过手机上网的用户也超过了3亿,并且还在高速增长。据第八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报告,手机阅读已经成为重要的数字阅读方式,2010年有23%的成年人使用手机阅读,并且手机阅读的比例高于互联网、电子阅读器等阅读方式。  相似文献   

8.
随着3G时代的到来,手机应用不断丰富,手机阅读成为新的阅读形式.越来越多的作者、出版商和手机产业链上下游,开始关注并尝试进入手机出版领域.目前,国家尚无法律法规对手机出版进行明确定义,但随着手机上网的日益普及,手机出版也日益发达.手机出版是指"以通信WAP网络为信息的传播途径,将著作、图画、声频、视频、符号等多种媒体形式的内容数字化,以无线数据传输技术发送到手机用户终端,供公众浏览、阅读、使用的实时传播行为".  相似文献   

9.
随着互联网和移动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碎片化阅读已经从报纸用户扩大到手机用户。所谓碎片化阅读,是指通过报纸、手机等媒体,人们在业余时间对业余内容进行没有明确目的的浅易阅读行为。报纸碎片化阅读是人类进入工业化社会以来形成的,具有阅读的业余性、媒体的商业性和信息的保密性等特点。数字化时代以来,碎片化阅读扩大到手机用户,其业余性特点已经转化为工作时间和业余时间的无限性;其商业性特点加深,把手机用户的阅读行为转化为一种数字劳动;其保密性特点也受到挑战。图文并茂的影像资讯、现代社交媒体和各种游戏软件赋予手机更加强大的社交功能,扩大了人们的交往范围,极大地便利了人们的生活。但是,手机碎片化阅读最显著特点是娱乐性对人的注意力的强大吸引和时间不经意间的无意义地流失。手机碎片化阅读不仅给现代社交媒体和游戏软件开发商带来利润,而且把人的注意力异化为数据商品,给人的生存带来身心双重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一、手机出版的概念和类型 所谓手机出版,是指将已加工后的数字作品以无线通讯技术为手段,按照特定的付费方式向手机用户发布的一种出版形式.在这里,"加工后的数字作品"主要是由手机的内容提供商来供应的,包括报社、出版社、唱片公司、网络运营商等来提供,或者由移动运营商自己提供.数字作品的内容包括新闻、小说、漫画、音乐、游戏、图片等;"按照特定的付费方式"包括包月收费、按条计费和按流量计费等多种模式."发布"的意思主要是说它是一种大众传播行为,而不是一对一的互动.手机出版使手机从人际传播工具变成了大众传播媒介.  相似文献   

11.
侯孔光 《出版参考》2010,(16):17-17
随着通讯技术的发展,手机已从单纯的通话工具发展为移动多媒体终端。除了基础的语音通话功能外,还可以收发短信、彩信以及连接移动互联网。越来越多的用户使用手机娱乐、阅读、学习。据工信部统计,我国手机用户已超过7亿,手机已成为人们必不可少的随身工具,被公认为继平面、广播、电视、互联网四大媒体之后的第五媒体。3G时代的到来、手机终端向智能化发展,为手机出版带来良好的发展机遇。  相似文献   

12.
匡文波 《传媒》2006,(4):62-63
与网民的发展历程一样,手机用户也经历了一个由"贵族化"向大众化、平民化的转变.网民在互联网发展的初期,呈现出所谓"贵族化"特征;手机的初始用户基本上是经济富裕的商人、企业家、政府官员.目前中国的手机用户已近4亿,全球手机用户已经达到20亿,已经呈现出明显的大众化、平民化.  相似文献   

13.
李熙 《出版参考》2013,(15):18-19
2012年到2013年的手机出版产业在整个数字出版产业发展中也算是亮点多多,除了继续领先数字出版产业整体发展外,还有其他的助力因素在推动着手机出版的扩展壮大:全国手机用户已达到10亿,手机出版已成为部分出版社数字出版最主要的收入来源;智能手机得到普及,已成为最重要的阅读终端;更多的出版社和渠道商合作,优质  相似文献   

14.
随着移动数据业务的发展,特别是2009年3G牌照的发放,手机媒体的用户在手机用户群体中,占有越来越高的比例,越来越多的手机用户养成了通过手机阅读时政、财经、体育等新闻信息的习惯,逐渐形成拥有几亿用户的庞大影响媒体平台,事实上,手机媒体已经成为新媒体的代表,在社会中承担着巨大的作用。传统新闻媒体企业也已经或正在向新媒体战略转型。  相似文献   

15.
3C技术网络的应用无疑加速了各类新兴媒体的发展,尤其是手机媒体的发展更加引人注目.截至2009年2月底,中国手机用户已达6.6亿,手机上网用户1.176亿.到5月底,全国手机用户数又增2000万.手机用户的强势增长,直接促进了手机媒体市场的成熟与发展."虚拟社区"一词的缔造者、被称为网络文化最敏感的预言家之一的霍华德·莱茵戈德认为:"互联网的力量从电脑转移到手机上,诞生了全新的社会现象,产生了全新的沟通模式."同时,也对传统媒体带来了愈加深刻的革命性影响.  相似文献   

16.
数字时代,伴随着手机、平板电脑、电子阅读器的广泛运用,长期处于疲软状态的传统漫画终于找到了一条新出路,数字漫画正以一种全新的姿态步入大众视线.在2013年的圣地亚哥国际动漫展(San Diego Comic-ConInternational)上,一个名为ComiXology的应用程序(APP)吸引了众多用户的目光.人们纷纷开始体验在不同电子设备中阅读数字漫画的乐趣.  相似文献   

17.
手机报是最新的电信增值业务与传统媒体结合的产物,全国第一家手机报"中国妇女报彩信版"在2004年7月18日正式开通,手机用户实现了在每天第一时间通过手机阅读到当天报纸的全部内容.  相似文献   

18.
2012年到2013年的手机出版产业在整个数字出版产业发展中也算是亮点多多,除了继续领先数字出版产业整体发展外,还有其他的助力因素在推动着手机出版的扩展壮大:全国手机用户已达到10亿,手机出版已成为部分出版社数字出版最主要的收入来源;智能手机得到普及,已成为最重要的阅读终端;更多的出版社和渠道商合作,优质内容资源不断进入中下游环节;"大数据"概念的兴起,使个性化推荐和专业化的服务等完善着手机出版的服务功能,等等.如果说互联网时代是以开放、免费、共享为基础的资讯内容时代,那么移动互联网时代则是以收费为基础,以服务用户为目的的优质版权内容时代.手机出版前景充满希望.  相似文献   

19.
进入3G时代,手机用户接受程度已取代技术成为制约手机广告业务大规模开展的主要瓶颈。本文基于手机用户立场,将人文关怀的思想融入现代广告文化学之中,强调在手机广告传播活动中以人为本的核心思想,力求为手机用户构筑一个和谐的消费空间。  相似文献   

20.
<正>随着移动数据业务的发展,特别是2009年3G牌照的发放,手机媒体的用户在手机用户群体中,占有越来越高的比例,越来越多的手机用户养成了通过手机阅读时政、财经、体育等新闻信息的习惯,逐渐形成拥有几亿用户的庞大影响媒体平台,事实上,手机媒体已经成为新媒体的代表,在社会中承担着巨大的作用。传统新闻媒体企业也已经或正在向新媒体战略转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