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胃食管反流病(gastrohageal reflux diseasa,GERD)是最常见的上消化道疾病之一,症状因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入食管所引起,可直接导致食管病理性损害.它还可引起食管外的组织损害及相应的临床表现,该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生命[1-2].  相似文献   

2.
全喉切除功能性气管食管瘘发音重建术,术后影响发音的原因除与瘘口活瓣大小和语言训练有关外,其主要原因是因术后感染引起气室狭窄瘘口活瓣粘连、闭锁。使其功能受限,减弱或消失,影响了术后发音效果,重者导致发音重建术失败;并使创口延期愈  相似文献   

3.
目的:总结了26例食管破裂的诊断和治疗经验,探讨食管破裂的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1988~2004年收治食管破裂患者26例,其中男25例,女1例,年龄28~72岁.26例患者中,2例保守治疗,6例切开食管摘取异物,3例行胸腔、纵隔引流加空肠及胃造瘘术,14例行食管修补术,1例行食管内带膜金属支架植入,二期再行食管切除食管胃吻合术.结果:26例患者中23例治愈,3例死亡,治愈率88.5%.结论:早期正确诊断具有重要意义,治疗方案应在对其损伤部位、损伤时间、纵隔感染的程度及患者的全身情况进行全面分析,综合考虑的基础上加以选择.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妇产科手术后并发膀胱阴道瘘的诊断及处理方法。方法:对27例妇产科手术后并发膀胱阴道瘘患者经膀胱镜检查和膀胱亚甲蓝试验确诊;1例经停留导尿管后自行闭合,26例于损伤发生后3~5个月行膀胱阴道瘘修补术,其中9例经阴道途径,经膀胱途径17例。结果:26例手术均获得成功,随访0.5年均无复发。结论:对膀胱阴道瘘的手术治疗应根据患者的一般情况、瘘管性质及手术者的经验来选择手术时机和手术途径。  相似文献   

5.
研究目的:评价钝性胸部损伤后内乳动脉损伤的发病率,出血情况和治疗效果。创新要点:通过分析患者由于钝性胸部损伤导致内乳动脉破裂的病情发展,为快速诊断和治疗提供理论指导,并首次探讨了内乳动脉损伤后出血部位的形成机制。研究方法:通过MEDLINE文献数据库共检索出49例由于钝性胸部损伤引起内乳动脉破裂的患者(1977年7月至2014年2月),进行了系统性分析。重要结论:在分析的49例患者中,男性和左内乳动脉有更高的发病率。内乳动脉破裂出血能引起纵隔血肿﹑血胸﹑假性动脉瘤﹑动静脉瘘和胸膜外血肿。其中20例患者给予栓塞治疗,22例选择外科手术,4例进行临床观察,3例未描述治疗情况。内乳动脉损伤的不同程度和范围、临近的静脉损伤以及胸膜的完整性决定了患者的出血类型。在患者的治疗中,推荐快速诊断、彻底止血、加强复苏和团队合作。  相似文献   

6.
食管吻合口瘘是食管癌、贵门癌切除或转流术后发生的一种严重并发症,一旦发生,不仅影响手术效果,而且容易危及生命。为了预防其发生、提高术后食管吻合口瘘治愈率,现对其发生原因及护理进展进行综述;强调护理重点在于早期预防、早期发现、早期正确治疗。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结肠造瘘后造瘘口狭窄的病因及治疗方法.方法:对18例结肠造瘘口狭窄的病因和治疗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8例结肠造瘘口狭窄除1例直肠破裂患者行狭窄部位切除,对端吻合,造瘘口关闭;1例因结肠癌多部位复发行结肠切除,回肠右下腹重新造瘘外,余16例患者均行狭窄切除,原位造瘘术,术后3个月均内排便通畅,无一例复发.结论:造瘘口狭窄的病因多见于造瘘口周围炎、造瘘口周围网膜或肠管疝、造瘘口周围出血或异物反应、原发造瘘口过小等因素.此外,造瘘管过短、造瘘肠管血运障碍、肿瘤复发等诸因素亦占一定比率.行造瘘口狭窄矫正后,可获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索经皮气管切开术中操作技巧、常见问题及处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13年12月至2016年6月103例病人采取经皮气管切开的临床资料.结果:94例一次性置入气管套管,9例患者置管不畅.结论:经皮气管切开操作简单,损伤小,值得临床推广,但操作中常出现不同问题,若不能很好应对,可能导致气管切开不成功,甚至病人死亡.  相似文献   

9.
在我国,每年有近5万名儿童因意外伤害而死亡,其中因吞咽异物或气管异物阻塞等引起意外窒息而死亡的儿童有近3,000名.为什么儿童容易发生异物吸入气管的意外呢?这是因为小儿的气管与食管交叉处的"会厌软骨"发育不成熟,当小儿口中含着食物说话、哭闹或剧烈运动时,容易将口内含物吸入气管内引起阻塞以致窒息.  相似文献   

10.
摄入腐蚀剂(误服或自杀)可引起食管损伤已众所周知,但人们对应用常用药物引起的食管损伤的认识尚不足,作者对12例不同药物引起的食管损伤进行了分析,现总结如下: 临床资料 一、资料来源:我们两院近年来住院病人,男8例,女4例,平均年龄42.5岁,病种  相似文献   

11.
胸痛是急诊科常见的主诉,食管异物(esophageal foreign body,EFB)的摄入是导致胸痛的重要原因之一,并可能引起一系列危及生命的情况。在本文中我们报道了一例病例:一名67岁的中国女性因胸痛入住当地医院,因患者两年前曾有心肌梗死病史,当地医院以急性冠脉综合征对症治疗,然而患者的症状始终不缓解且出现发热,转至我院后行胸部CT提示食管异物伴食管穿孔。患者紧急接受了内镜下食管异物取出术,取出一根长约3 cm的鸭骨头。考虑到中国有着多元的饮食文化,许多中国人习惯啃食鸡骨、鸭骨和猪骨,这会大大增加成人食管异物摄入的风险。本病例旨在提高急诊医师对于食管异物引发胸痛的意识,并提示了通过及时的内镜下治疗可以大大降低食管溃疡、食管出血、肺部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风险,进而改善患者预后,缩短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12.
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疾病如脑梗死、脑血栓形成等是老年人常见病和多发病,死亡率高.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发病后,可使某些器官功能损伤甚至衰竭,甚至发生多个器官功能损伤、衰竭.各器官功能衰竭加重原有脑部病灶的损伤,并可使机体各器官进一步受累,形成恶性循环,甚至导致死亡.因此开展脑缺血再灌注多器官损伤防治作用的研究,具有重大医学价值和社会意义.该文就脑缺血再灌注引起的心、肺、肝、肾、胃肠、脾等器官损伤和血流动力学变化以及肢体功能障碍等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并提出“双向式”的科学研究概念.  相似文献   

13.
食管瘢痕性狭窄,最常发生于误饮或有意吞服腐蚀性物质之后所造成。强酸和强硷都可造成严重的腐蚀伤。误饮其它腐蚀剂或药物如:石炭酸、来苏、碘洒、氨水等,也可引起不同程度的食管损伤。食管的腐蚀性损伤,急性期常同时伴有口咽粘膜的烧伤。由于疼痛、患者多不能吞咽、所以常有流涎的现象。在急症就诊时,患者可能在休克的状态或出现脱水、高热、  相似文献   

14.
陈义连  黄爱珍 《宜春学院学报》2006,28(4):103-103,150
目的:探讨一次性气管套管在吸入性损伤治疗中的有效性以及患者气管切开置管后护理注意事项.方法:对吸入性损伤患者气管切开后使用一次性气管套管,并针对其特点配合相应的护理措施:置管后采取严密观察病情,做好心理指导;保持气道湿化,降低痰液黏弹性;护患充分配合,促进气道分泌物排出等.结果:24例置管后气道通畅,气道清理效果好,并发症少,置管时间短,气道修复快.且护理方便,省时省力.结论:一次性气管套管为吸入性损伤患者有效清理气道提供了良好的物质条件,针对其特点配合相应的护理措施是确保气道畅通,减少并发症,促进损伤气道恢复的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15.
在日常生活中,孩子食管和气管受到伤害的事情时有发生。轻者,发生噎、呛甚至呕吐;重者,导致窒息,直至丧命。其实,这些致使的伤害是可以避免的。即使危险发生了,除了马上送到医院之外,家长们还可以在第一时间采取急救措施,今天我僦来讲讲有关食管、气管异物的急救知识。  相似文献   

16.
大面积烧伤尤其是头面部烧伤病人往往伴有吸入性损伤,吸入性损伤是引起烧伤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气管切开术为吸入性损伤的主要治疗手段,精心、正确的护理对气管切开病人尤为重要。本科近两年来共收治气管切开病人20例,在护理方面总结了不少经验,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7.
在麻醉工作中会遇到一些本身的气管并没有变异,但因肿物的生长部位特殊,位于气管或隆突,而使插管变得比较困难。插管时尽可能避开病变部位,需要一些特殊的方法和器械才能完成气管插管,保持气道通畅,从而挽救病人的生命。如果不能及时正确处理,患者可能出现低氧血症、高碳酸血症,以及机体因长时间缺氧造成的永久性损伤。在本文中我们就具体病例介绍几种特殊的气管插管方法。  相似文献   

18.
年轻妈妈们一见到鲜红的鼻血从鼻孔中滴滴答答流出来,往往就会惊惶失措地大叫,“快,快,仰起头来!”殊不知,妈妈这一“叫”就犯了两忌。第一,儿童年龄尚小,当出血突然发生之时,往往手足无措,此时妈妈的慌张会导致宝宝更加紧张,而情绪的波动又会导致出血量的增加;第二,大部分(90%以上)小儿鼻出血都是良性的,且几乎都发生在鼻前部。如果抬头的话,血就会流到鼻腔后方、口腔、气管甚至肺部,轻者引起气管炎、肺炎,重者可导致气管堵塞、呼吸困难,甚至危及生命。如果把血都咽下去还会引起胃部不适或疼痛,并使医生无法估计出血量,不利于治疗。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慢性化脓性中耳炎伴迷路炎患者的术前诊断、手术方法及愈后。方法:回顾分析我科1998~2004年收治的17例手术证实的慢性化脓性中耳炎伴迷路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伴有前庭症状7例,持续性耳鸣10例;瘘管试验阳性8例;术中发现16例水平半规管瘘管,同时伴后半规管瘘孔1例,另1例为鼓岬部瘘管;探查面神经骨管破坏3例,颅中窝脑板骨质破坏4例。17例患者完整清除病灶并一期修复瘘管。结果:眩晕平均5d缓解。术后干耳时间半月~2月,随访1~6年眩晕无复发。结论:迷路炎的术前诊断要依靠前庭症状的病史,瘘管试验及颞骨CT检查互相结合,确诊仍需手术探查,术中病变清除彻底是术后恢复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非热康谱治疗仪联合中药薰洗修复动静脉内瘘的效果。方法选择在我院血液透析室维持性血液透析的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0例)。对照组血液透析结束24 h后内瘘部位用热毛巾湿敷20分钟,局部涂擦喜辽妥。观察组患者血液透析时内瘘部位使用非热康谱治疗仪照射40分钟,血液透析结束24 h后使用本院中药制剂薰洗内瘘部位。比较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动静脉内瘘穿刺处疼痛程度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7.543,P〈0.01)。观察组显效率为93.33%,对照组为43.33%,两组结果经统计软件分析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非热康谱治疗仪联合中药薰洗治疗能减少反复穿刺导致的血管瘢痕组织增生、血管硬化、肿胀、疼痛、渗血或血栓的形成,大大地延长了血管瘘的使用寿命,提高了透析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