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 毫秒
1.
唐高祖武德九年六月四日(公元六二六年七月二日),以秦王李世民主动发动的对其兄皇太子建成和其弟齐王元吉的玄武门之变,是唐初一次著名的宫廷政变。玄武门之变是李世民政治生涯的转折点。它使李世民取  相似文献   

2.
大唐的天空     
公元626年的一天早晨,秦王李世民率领亲信军兵埋伏在长安大明富的玄武门附近。当他的大哥太子李建成和四弟齐王李元吉上朝路过这里时,他指挥伏兵雷霆一击,并一箭射杀李建成。李世民的这一箭射开了一片盛唐的天空,射出了一个不朽的盛世。唐朝的开国之君是唐高祖李渊,但在我们的印象中或许只有李世民  相似文献   

3.
16.严格教子的李世民李世民,山西太原人,我国唐代杰出的政治家。隋朝末年,他劝其父李渊起兵反隋,在波澜壮阔的农民战争中度过了半生戎马生涯。李渊称帝后,他被封为秦王,任尚书令。公元629年,他发动“玄武门”之变,当上了太子,  相似文献   

4.
唐太宗李世民(公元599~649年),出身于陇西贵族,唐高祖李渊次子。他文韬武略,为建立唐王朝立下过赫赫战功。玄武门发动政变,迫使李渊交权,即皇帝位,次年改年号为贞观。他在位期间励精图治,政治清明,百姓富足,国家强盛,被称为“贞观之治”。这都与唐太宗丰富的治国思想有着密切关系。唐太宗的治国思想在今天仍然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唐高祖李渊的态度及作为是决定玄武门之变能否发生的关键因素。本文着重从玄武门之变的结局出发,论析处在各种矛盾夹缝中的李渊所持中立而稍偏李建成态度这一观点之正确以及李渊这一态度本身之高明。  相似文献   

6.
程知节本名程咬金,<程知节墓志铭>和<程知节碑文>的内容,与两<唐书>的<程知节传>有不少出入.隋末,程知节先加入瓦岗军,接着又为洛阳隋军将领王世充麾下,最后降唐,成为秦王集团的骨干成员.为了夺取太子地位,李世民发动了"玄武门之变",程知节是参加事变的主要成员之一.但两<唐书·尉迟敬德传>所载参加玄武门之变的人员名单中,却没有他的名字.<程知节墓志铭>和<程知节碑文>,都有力地说明了程知节是积极的参加者,其史料价值颇为珍贵,补充了文献记载的不足.  相似文献   

7.
玄武门之变是中国古代一次著名的宫庭政变。本文拟通过探讨玄武门之变的原委,以期揭示掩盖在此类宫变表象下一些带有规律性的东西  相似文献   

8.
逆袭     
夜入三更,暗月悬空,余辉笼罩. 百骑大宛驹,冲破寂静的夜,直向玄武门驰去.两名明黄衣和紫衫穿着的骑士,在一色黑铁衣打扮的武将中格外显眼. “太子殿下,今夜陛下急召您人宫,竟毫无征兆.恐为秦王之计,可否明日进宫觐见?”此言非推心置腹之谋士断不敢言,言之人乃窦成德——太子帐下第一谋士,颇富运筹帷幄之谋. “不必,吾已知天命归于何处.”七龙戏珠蜀锦袍,十二东珠白玉冠,竞衬得李建成愈发英气自信.  相似文献   

9.
《小学科学》2011,(12):22-24
六骏腾飞,秦王平天下公元617年,李世民为父亲李渊出谋划策,起兵太原、攻占长安(今陕西省西安市)。公元618年,李渊称帝,建立唐朝,封李世民为秦王。此后数年,秦王李世民南征北战,消灭了所有隋朝和各地方的武装势力。公元626年,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  相似文献   

10.
玄武门事变前夕,太子建成努力维护与世民的关系,但也试图削弱世民势力,以图稳定地位。李渊为避免二子争斗也采取了措施。二人的努力均未能阻止世民发动久有蓄谋的玄武门之变  相似文献   

11.
从题目谈英语专业毕业论文选题的策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文章对一师范院校英语专业学生的毕业论文题目进行抽样调查发现,有的题目与专业无关、不符合英语表达习惯、范围过大,有的题目冗长、书写不正确,个别中文对照题目晦涩难懂。毕业生要撰写好毕业论文的前提首先是要精心选题。文章将这些题目作为研究,从选题意义、问题的原因以及选题的策略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12.
文革期间的版权现象主要是废止与剥夺,它体现在有的作者的生存权利被剥夺;许多作者的作品所有权被剥夺;有些作者的创作权被剥夺;一些作家作品的发表权被剥夺;大多数作者的署名权被剥夺;大多数作者的报酬权被剥夺;一些作者对作品的改编权和修改权被侵害;一些作品的转载权被剥夺等方面。  相似文献   

13.
在微积分基本定理和换元积分法的基础上,证明了几个重要的积分等式,总结归纳了某些特殊函数的定积分的计算方法,以及在定积分计算中经常被忽略的技巧.通过具体例子说明其在计算某些特殊定积分时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4.
意象在中国古代文艺理论和西方文论话语中都是十分重要的诗学范畴。出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意象”概念与出自西方传统文化的“意象”概念既有相同、相通之处,亦存在明显的差异。人类文化存在着种种共性,在诗歌意象发展过程中,我们可以找到中西诗学意象理论的某些共同规律。同时,由于不同民族的生活习惯、思维方式、自然环境、文化传统等存在着差异性,中西诗学意象理论也存在相异之处,而这种差异在某种意义上说,恰恰构成了一种文化的互补。  相似文献   

15.
本对《汉语大词典》第一卷中的一些问题,如书让时代较晚,标点不确和释义疏误等方面作了一些订证和补充。  相似文献   

16.
探讨在基于计算机技术的教学实践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分析网络教学的常见模式及其相关特点,结合清华大学的网络教学实践,提出新时期的网络教学实践中的一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7.
从初唐到晚唐,风格各异的著名诗人层出不穷,有的激愤,有的不羁,有的沉郁,有的明媚,有的晓畅,有的蕴藉,使得唐代这个诗歌的大观园姹紫嫣红,分外壮观。其中,在连年的政治斗争中被浪费生命和才华的李商隐最让人唏嘘。他是晚唐诗歌的最杰出代表,但他的诗歌又是这个帝国的末世哀音。  相似文献   

18.
文言文字、词的注释,体现一部教材的质量。1999年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中的文言文字、词注释比旧教材精当、可信,对其中错误作了较多修订,某些条目词义歧义重作决断,疏略之处有所增补,以及详略得当。但也存在不够完善的地方,个别词条的释义有待推敲,个别词义当注而未注,吸收新研究成果不够,某些字词释义有前后抵牾情况等。  相似文献   

19.
大学生宿舍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章就大学生宿舍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提出了较为明确的观点,揭示了大学生宿舍化作为一种相对独立的化现象的一般特性,分析了目前大学生宿舍化建设中存在的普遍问题,提出了解决思路,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本文就目前高职院校教学改革中的一些做法:有的突出了高职教育的"职业性、应用技能性",而忽视了其"高等教育性";有的突出了高职教育的"高等教育性",而忽视了其"职业性、应用技能性";要么学科体系太强,要么彻底打破理论体系,单纯强调职业性、应用技能性等方面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