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利用传统的固相烧结工艺制备了Bi5-xNdxTiNbWO15(x=0.00~0.75)共生铁电陶瓷样品.通过X射线衍射、Raman散射光谱以及介电损耗测量研究了样品的微观结构和介电特性.X射线衍射谱表明,所有样品都是单一的Bi系层状钙钛矿共生结构,没有出现杂相.Raman散射光谱分析表明,在掺杂量为0.00~0.75范围内,Nd离子只取代了A位的Bi离子,并没有进入Bi2O2层.从介电损耗随温度变化谱上(f=100kHz)可以看到:Nd掺杂能有效降低材料的损耗值.这可能是由于掺杂元素Nd的稳定性较好,降低了材料中缺陷的浓度,从而减小了介电损耗.  相似文献   

2.
金属La部分取代MI(混合稀土)的贮氢合金电极Ml0.8La0.2Ni4.0Mn0.4Co0.4Al0.1(A)容易活化,其充电效率、放电容量、快速放电能力以及荷电保持能力比电极MlNi4.0Mn0.4Co0.4Al0.1(B)分别提高5.5%、7.0%、4.0%和8.2%。电极A放电过电位比电极增大,且循环稳定性下降。  相似文献   

3.
运用热解涂层法制备了掺杂Mo和Bi元素的Ti/Sb—IrO2电极,以该电极为阳极,纯钛板为阴极,以NaCl为支持电解质,电催化氧化降解甲基橙模拟废水,甲基橙模拟废水的脱色率为92.76%,COD去除率为30.44%,说明掺杂Mo和Bi较好地提高了电极的催化氧化性能。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掺杂CoO的贮氢电极Mm0.8La0.2Ni4.0(MnCoAl)1.0的电化学性能。实验结果表叫,掺杂CoO可以改善电极表面的电催化活性,从而增火电极的放电容量,提高充电效率和电荷保持能力、降低放电过电位,提高循环稳定忡。随着CoO掺杂量的增加,电极的放电容量虽逐渐增大,但降低了电极快速放电能力.  相似文献   

5.
采用共沉淀制备前驱体,微波高温固相烧结制备富锂正极材料0.5Li2Mn O3·0.5Li Ni1/3Co1/3Mn1/3O2.通过X射线衍射(XRD)、电镜扫描SEM、循环伏安(CV)、充放电性能等材料结构的表征和电化学性能测试,研究了不同烧结时间(微波3 min、5 min、7 min、15 min)对材料结构电化学性能的影响.发现较佳的合成条件所合成的富锂正极材料0.5Li2Mn O3·0.5 Li Ni1/3Co1/3Mn1/3O2结构是α-Na Fe O2型,为二维层状结构.在2.0~4.8 V的截止电压范围、17 m Ah·g-1的电流密度,首次放电容量为284.6 m Ah·g-1,20个循环容量的保有率为75.6%.通过微波高温烧结合成正极材料,研究了制备工艺对材料结构和电化学性能的影响,并探讨了该体系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铝改性纳米二氧化钛的制备及其光催化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Al3+掺杂纳米TiO2光催化剂,以亚基蓝为污染物,在160W的高压汞灯下,考察了Al3+掺杂对TiO2光催化性能的影响,并通过XRD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Al3+掺杂能够提高了TiO2光催化活性;Al3+-TiO2的最佳制备条件为硝酸铝为掺杂前驱体,r(Al:Ti)为0.01,焙烧温度500℃时光催化活性最佳。  相似文献   

7.
MH-Ni电池充放电性能和贮存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负极材料为Mm0.8La0.2Ni4.0(MnCoAl)1.0贮氢合金的MH-Ni电池的充放电性能,在0.2A电流下的充电电压和放电电压分别为1.4V和1.2V,充电效率为89.1%。电池贮存30天自放电率为22.6%,其原因为电极中氢的解吸和贮氢合金的氧化。  相似文献   

8.
用传统的固相反应方法制备了高价V掺杂的Bi4Ti3O12陶瓷样品,用X射线衍射对其结构进行了分析,并测量了样品的铁电和介电性能.结果发现,随着V的掺入,由氧空位引起的样品介电损耗峰的峰高被极大压制.氧空位的减少,使得样品中的畴钉扎效应减弱,从而提高了样品的抗疲劳特性和剩余极化.同时V的掺入,降低了材料的居里温度.  相似文献   

9.
为提高Ba0.67Sr0.33Ti O3陶瓷介电性能、降低成本,采用低熔点化合物掺杂。利用X射线衍射仪(XRD)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等研究了Ca、Bi掺杂对Ba0.67Sr0.33Ti O3陶瓷微观结构与性能的影响。研究发现,Ca、Bi掺杂使Ba0.67Sr0.33Ti O3陶瓷烧结温度显著降为1 100℃,且有效抑制了晶粒的生长。Ca、Bi掺杂明显改善了Ba0.67Sr0.33Ti O3陶瓷温度稳定性,当超出一定固溶限度(x6%)时,介电常数温度稳定的范围已无显著改善。  相似文献   

10.
以共沉淀氢氧化物Ni1/3Co1/3Mn1/3(OH)2和LiOH·H2O为原料,研究了其恒电流充放电测试显示,在2.8~4.4 V电压区间,流变相反应法合成的材料首次放电比容量高(达到170 mAh/g),循环性能好.充放电循环40次后,放电比容量为145 mAh/g,容量保持率达85.3%.循环伏安实验表明,材料的结构在循环过程中保持稳定.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溴化十六烷基吡啶存在下硫酸铵—碘化钾—结晶紫体系浮选分离铋的行为及其与常见离子分离的条件.结果表明,在O.5mL溴化十六烷基吡啶(10g/L)存在下,当固体(NH_4)_2SO_4、碘化钾溶液(0.1mol/L)和结晶紫溶液(0.001mol/L)的用量分别为1.0g、1.0mL、1. 0mL时,控制pH值为7.0,Bi~(3+)可被该体系浮选,而常见离子Zn~(2+)、Fe~(2+)、Co~(2+)、Ni~(2+)、Al~(3+)不被浮选,据此实现了Bi~(3+)与这些离子的定量分离,对合成水样进行了定量浮选分离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2.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对四面体掺杂的镁铝尖晶石的电子和光学性质进行了理论计算.研究结果发现,随Mn,Fe,Co的原子序数的增大,掺杂晶体上(下)自旋最高价带到杂质能级的间隙减小,掺杂离子和氧的积分强度增加;掺杂晶体的起吸收边均发生红移,在近红外区锰掺杂出现一个额外吸收带;铁、钴掺杂有两个额外吸收带,与实验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13.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不同掺杂浓度的Mn-Al共掺杂Zn O粉末。用XRD分析了粉末的晶格结构。表明所有样品都具有纤锌矿结构。当Mn(1wt%)掺入纯Zn O时晶格常数明显变大,这表明Mn已经进入了Zn O晶格,且Mn离子处于正二价态。随着粉末中Al浓度的增加,发现晶胞参数a,c开始略有减小,而后随Al离子浓度增大而变大。确定了在Mn(1wt%)掺杂的前提下,Al对Zn O掺杂的最佳浓度为2wt%。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测量Co3Ti、 Ni3Al、 Fe3Al、 TiAl四种金属间化合物在氧气、氢气中在2×10-4/s形变速率下的拉伸性能,研究了 其在氢气中的室温环境脆性.研究结果表明,上述四利金属间化合物在H2中的脆化程度(用氢脆因子 IH2=[(δo2一δH2)/δo2]×100%表示)是不同的,其大小依次为Co3Ti>Ni3 Al>Fe3Al>TiAl.其脆化程度的差异用金属间化合物中 基体金属对氢气的催化裂解作用的强弱进行了很好的解释.  相似文献   

15.
为了缩短铅酸蓄电池的充电时间和延长其使用寿命,设计了一种太阳能LED路灯自动控制系统.通过实时采集蓄电池和太阳能电池板的电压来调整PWM波形的占空比,从而实现快速脉冲充电.恒压限流快速脉冲充电方法能有效消除蓄电池极化现象,提高充电效率.此系统能准确控制蓄电池充放电过程,可广泛用于农村道路亮化工程,具有可靠性高、性价比高、节能环保、CO2零排放等优点.  相似文献   

16.
以LiMn1.5Ni0.5O4为锂离子电池备选的正极活性物质,通过充放电试验、X射线衍射试验、循环伏安试验等,研究其作为正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  相似文献   

17.
常见电子产品电压跌落的原因是由于没有足够的电能接续,而电源电压跌落时电能的接续主要是由滤波电容储存的电能完成。增加电容容量、减少负载功耗、提高电容初值电压等三种通过延长电容充放电时间之方法可有效解决电子产品的电源电压跌落问题。  相似文献   

18.
不同气氛和素坯密度对燃烧合成Ti_3AlC_2粉体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验结果表明 ,Ti:Al:C =2 :2 :1(摩尔比 )体系燃烧合成Ti3AlC2 的环境气氛若为真空 ,燃烧产物主要为TiC ,若为氩气 ,燃烧产物主晶相为Ti3AlC2 ;增加反应物原料的素坯密度 ,可较大程度地提高燃烧产物中Ti3AlC2 的含量。  相似文献   

19.
Zr65 Al10 Ni10 Cu15, Zr52.5 Al10 Ni10 Cu15 Be12.5 and Zr52.5 Al10 Ni14.6 Cu17.9 Ti5 bulk amorphous alloys were prepared by copper mould casting. The crystallization kinetics was measured by differential scanning calorimeter(DSC) with different heating rates, and the activation energy was calculated using Kissinger equati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rmal stability and rate constant of crystallization reaction is discussed on the view of crystallization kinetics, and the effect of small atom Beryllium on thermal stability of bulk amorphous alloys is also studi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