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对于先秦法家所论说之“术”,《淮南子》一方面接纳了其尊君驭下的思想观念,但同时又运用某些道家、儒家思想资源对其进行修正改造。这主要表现在对于人君自身修养工夫的强调以及基于对君臣相得关系的设想而作出的尚贤用众、乘于众势的结论。  相似文献   

2.
史淮 《成才之路》2011,(12):29-29
沈园——陆游的伤心之地。周密的《齐东野语》卷一中说:"陆务观初娶唐氏,闳之女也,于其母夫人为姑侄。伉俪相得,而弗获于其姑。既出,而未忍出之,则为别馆,时时往焉。姑知而掩之,虽限制挈去,然事不得隐,竟绝之,亦人伦之变也。唐后改适同郡宗子士程,尝以春日出游,相遇于(绍兴)禹迹寺南之沈氏园。唐以语赵,遗致酒肴,翁怅然久之,为赋《钗头凤》一词,题园壁间云……实绍兴乙亥岁也……未久,唐氏死。"  相似文献   

3.
九华山在上世纪中叶文物普查时发现了一首极为珍贵的李白逸诗《唐李太白宿寺.五言古风》。文章根据相关文献材料及田野调查证明:李白的《宿寺》之"寺"即是九华山之无相寺。  相似文献   

4.
翻开中国文化史,扑面而来的是淡淡的清香,让人默默地感动。《诗经·郑风》有“山有扶苏,隰有荷华”之佳句,周敦颐的《爱莲说》“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更成为咏荷的千古绝唱。从诗歌源头《诗经》,再到现代散文,莲以清丽的容颜、高洁的情操,深植于中国文1人的血脉中。《清塘荷韵》选自苏教版《语文读本》必修二,  相似文献   

5.
闲步屋外,人目尽是繁花盛开,绿茵遍地,正是何处不欣欣的春日佳景,因而念及《诗经》中《隰有苌楚》这首诗。隰,洼地也;苌楚,即大家熟知的俗称奇异果的猕猴桃。  相似文献   

6.
《华兹华斯诗选》收录了英国浪漫派湖畔诗人华兹华斯108首诗歌,其中无题诗有29首,达到总数的1/4以上。无题诗名曰"无题",实则较某些"有题"诗蕴含了更深刻的主题。华兹华斯"鸽舍时代"的经典无题诗《无题·虹》的主题由"讴歌童心"与"赞美自然"两条线索交织而成,可以概括为永生的信息存在于童心与自然之中。"讴歌童心"源自《致蝴蝶》、《麻雀窝》;"赞美自然"源自《廷腾寺》、《水仙》等诗作。从虹与童心、虹与自然以及虹与永生多维度解析《无题·虹》的主题,以期为华兹华斯系列无题诗的解析拓宽路径。  相似文献   

7.
《诗经》中《桧风·隰有苌楚》的主旨历来备受争议.令人更倾向于认为《隰有苌楚》是一首情诗,但这种说法存在明显的缺陷,即把《诗经》表现出来的整体规律化模式强加到具体的诗歌阐释中,比如对于“山有……隰有……”“苌楚”“乐”等的解释就明显在生搬硬套. 《诗经》表现出来的整体规律虽具有普遍性,但并非是万能的,每一首诗都有其特殊性. 《隰有苌楚》不是情诗,而是一首观草木而羡无忧之作.  相似文献   

8.
唐诗《长门怨》的主题体现了明显的阶段性特征,这不仅是时代氛围的作用,也与创作主体的生平经历相关,中晚唐一部分幕府文士借《长门怨》所包含的君臣关系寄寓了自己的君臣遇合之感,从中不难窥探其深微隐曲的政治心理之变化。  相似文献   

9.
刘亮程的新作《捎话》是寓言式书写的典型之作,以其夸张、荒诞、奇异的叙事手法,讲述了毗沙国翻译家库受毗沙昆寺委托将刻有经文的毛驴捎到敌对国黑勒的传奇故事。本文从寓言化书写的艺术表现、深层主题来阐述《捎话》中人、畜、灵共居的乡村史,同时展开对人性、社会和历史的叩问与反思。  相似文献   

10.
文章对《诗经》中的“山有X,隰有X”进行考证,指出“隰”是山脚下低于原的平地,可种树,可种庄稼。同时,较为系统地探讨了“山有X,隰有X”句式在《诗经》中所起的“兴起婚姻爱情”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孤篇横绝”,带给人无穷的享受。诗歌的魅力除了行云流水的畅达外,更重要的是在美景的描摹中将两种人类永恒主题——生死主题与爱情主题融入。这两种主题,正是自先秦以来文学作品中不断呈现的母题。融合了初盛唐精神“哀而不伤”的基调与在宇宙意识关照下的生死主题与爱情主题,使得诗歌具有无穷魅力。  相似文献   

12.
《孔雀东南飞》是一首脍炙人口的中国古代叙事长诗。这里对以往学史认定该诗的“反封建”主题提出质疑,并从创作、编纂和接受三个角度分析论证了该诗主题的定位问题,认为“讴歌爱情”才是本诗的主旨所在。  相似文献   

13.
白居易长篇叙事诗《长恨歌》自创作以来,关于其主题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共出现了近20种有代表性的观点。其中以爱情主题说为主,又以李、杨爱情说为主导的评价不在少数。但细细品味,如果知晓白居易早年的初恋悲剧经历,不难发现这首长篇叙事诗里融合了太多作者自己的亲身经历和感情,而这感情的酵母,正是他的初恋女友湘灵。  相似文献   

14.
何跞 《天中学刊》2014,(1):84-88
《红楼梦》第一回交代的小说题名和题名作者,都有着内在的寓意。在石头所题《石头记》之外,作者以情僧所题《情僧录》寓指小说的接受可能,以吴玉峰题的《红楼梦》寓小说的虚构梦幻性,以孔梅溪题《风月宝鉴》寓小说的儒家教化主题,以曹雪芹所题《金陵十二钗》寓此书的主情思想。而真正的作者则通过小说虚构作者和题名者的多种安排掩饰真正的作者——曹雪芹,他还通过题名点示了根源于“情”,由“梦”到“记”到“录”的创作过程,同时用诗语描述了喜少悲多的人生状态,通过僧道二人之语蕴含了关于人生如梦的悲观哲思。  相似文献   

15.
传统的观点都认为《蒹葭》是写求偶的浪漫与痛苦,抒发可望而不可及的怅惘情思。而通过考查青春期性心理的特点与诗中情感抒发的朦胧、缥缈和神秘的特点这两者之间的联系,《蒹葭》可解读为是写情窦初开的少男少女的爱情白日梦,揭示他们可想而不可望的恋爱心理。  相似文献   

16.
《昊天有成命》诗中的"成王"一词的含义向来有争议,历代学者或将之理解为"成此王功"或认为其应指周成王姬诵,经深入考辨此诗中"成王"解为"成此王功"更为合理。  相似文献   

17.
艾略特的早期诗作《普鲁弗洛克的情歌》中,“时间”不仅是表达主题的手段和技巧,而且以主题内容的形式出现于叙事过程之中,以揭示主题思想。艾略特借助普鲁弗洛克的内心独白,将有限的现实时间下人物的心理过程投射于他的意识反映上,形成了广阔的叙事时空,并通过对“时间主题”叙事功能的揭示与运用,呈现以普鲁弗洛克为代表的现代人的内心状态和生存环境,反映西方人日趋严重的异化感。  相似文献   

18.
《三五七言》诗是李白的一首杂言诗,体式风格接近汉魏古乐府,过去一些人把此诗断为隋代诗人郑世翼之作,是因文献传抄过程中带来的作者归属的错误。它是一篇言情之作,主要内容是闺中望远,辞意和体制都脱胎于晋无名氏乐府《休洗红》,音律繁复,情辞哀怨,为乐府精品。由于其内容形式上的开创性,此诗在唐宋元明清引来众多的拟作,在清代还被当成词调对待,视为唐人创制的词之一体,可见其典范性。  相似文献   

19.
孙靖  林蕾 《台州学院学报》2013,(5):46-49,54
艾略特的《阿尔弗雷德-普鲁弗洛克的情歌》有两个主题:爱情和时间。其时间主题一方面表现为现实时间的抽象化和普遍化,另一方面表现为心理时间的共时性;时间主题的特点消解了爱情主题的单纯性,并使之泛化从而成为对现代社会人生意义的拷问,这首诗便超越了传统诗歌的模式,成为现代主义文学的代表作之一。  相似文献   

20.
影片《将爱情进行到底》的主旨可概括为一种相思,三处闲愁。正是爱情主题的贯穿,影片貌似漫不经心的三个故事,用原型批评的观点解读蕴藏着深刻的文化沉淀,暗含着人类爱情选择的三个维度、三种可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