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本文通过对经济欠发达的苏北地区(徐州、连云港、宿迁、淮安、盐城五个省辖市、4个县级市、19个县)的农村养老保障相关问题进行实地抽样调查,整理有效问卷490份,重点研究该地区农村在家庭养老保障、社会养老保障及集体养老保障的发展现状,为今后我国地方政府在农村养老探索方面提供可行性对策或可供参考的方法,也为其他类似地区探究新形势下农村养老问题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2.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得到了飞速的发展,我国的城市化进程也进一步加快。城市化建设的快速发展,使得许多农民逐渐从农村涌向城市,为我国的城市化建设和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然而农民的养老保障不公平现象却与其做出的贡献形成了巨大的反差,由于户籍制度等原因,使得农民工始终游离于社会养老保障体系之外,导致农民工养老保障不公平现象的产生。在我国提倡构建和谐社会的背景下,解决农民工群体养老保障不公平性问题显得尤为重要。本课题就此展开了研究,通过对农民工养老保障现状的研究分析,并结合自身的专业知识,给出了完善农民工养老保障体系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随着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我国农村家庭代际分离现象日益凸显,传统的以家庭养老为主的农村养老出现危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的推广,为农村居民养老提供了稳定的经济支持,也建立了具有现代意义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但其保障水平不高、保障范围有限,也进一步弱化了农村家庭养老。对新疆M村的田野调查显示,居民养老保险制度表现出一定的不适应性,其中维吾尔族居民的家庭养老仍然发挥着重要作用。在社会养老正式制度还不能完全有效发挥其保障功能时,应重视家庭养老这一非正式制度的功能。不但要实现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全覆盖,并逐步提高保障水平,拓展保障范围;还应基于一定程度代际分离的现实重建农村家庭养老制度,使家庭养老和社会养老成为农村养老保障制度体系的“两个支柱”。  相似文献   

4.
作为保障单位的家庭和作为保障资源的土地对农民养老的保障功能正在不断弱化,而"新农保"保障水平较低,我国农村养老的"家庭养老""土地养老""社保养老"三种基本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农村居民的多元化养老需求;新农村建设和新型城镇化推动了农村社区,尤其是农转居社区的形成和发展,也为探索和发展农村社区综合养老模式提供了基础和条件。一方面,要充分发挥社区作为服务平台和粘合剂的作用,调动整合家庭和社区资源;另一方面,要从社会、行政和市场这三个逻辑面向出发,实现保障主体、筹资机制的多元化。目前,应重点完善家庭支持福利政策和社区统筹支持福利政策,建设和完善农转居社区综合服务和居家养老服务体系,并建立以生存、生活公平为底线的一体化的社保体系。  相似文献   

5.
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在我国的持续加深,养老任务变得愈发艰巨。尤其是在我国的中西部农村地区,由于经济发展水平低下、养老制度的不完善,文化价值观念的落后等多方面的因素,养老问题更加严峻。笔者通过对家乡山西省交口县康城镇的11个行政村的近百位空巢老人的生活状况进行调查,深入了解了农村空巢老人的养老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农村空巢老人不仅由于收入微薄在物质上得不到有效的保障,而且由于子女外出在精神上也无法得到必要的情感慰藉。政府的养老政策也不能充分解决空巢老人的养老困境。为了更加有效地解决农村空巢老人的养老问题,政府必须进一步完善农村养老保障制度,增加农村养老保障投入。大力发展乡镇经济,就近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村养老质量。加强农村文化设施建设,丰富农村老人的娱乐活动。积极弘扬传统的孝道文化,增强农村子女孝敬老人的责任意识。在环境过于恶劣的村庄,应通过集体移民的方式,改善农村老人的生活环境。  相似文献   

6.
重庆市农民工市民化的成本约束与制度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户籍制度改革是中国城乡二元制度改革、缩小二元差距的牛鼻子,以户籍制度改革推动社会制度改革是中国未来三十年社会制度改革的重心。重庆市推进以农民工户籍制度改革为切入的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是中国社会制度变革的一个试点和示范。但是城乡二元制度是一个相互关联的巨复系统,制度之间相互约束;同时制度改革隐含巨大的改革成本。重庆市一方面要循序推进农民工户籍制度改革,同时在已有土地制度、农村养老保障制度、农村医疗保障制度、农村教育制度等系列改革基础上,还应推出农村退休养老保障制度、农村承包地退休退出制度、农村住房保障制度等关键制度,为农民工市民化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削弱和消除因制度原因造成的农民工市民化心理障碍。  相似文献   

7.
农村养老面临着养老服务不足,老年人照顾难度大,缺乏资金支持,老龄化程度加剧等困境。要破解这个难题,政府、社会、社区、家庭要齐心协力,各尽其责。政府要加大投入,建设养老场所,推进社区养老服务,推广家庭养老模式,推动社会医疗服务的发展,鼓励农民购买保险。社会要发挥家庭支持作用,积极参与志愿服务,推广互助养老模式,发展社区养老服务。社区要提高社区养老服务的水平,发挥社区组织的作用,鼓励老年人自我管理,加强社区和家庭的合作。家庭要加强养老观念教育,积极关注老年人的需求,合理规划家庭财务,营造温馨和谐的家庭氛围。文章简述了城乡融合的概念与本质,分析了城乡融合背景下农村养老存在的难题与困境,指出了城乡分割导致的养老服务不足和老龄化加速等现象。基于此,文章从四个层面提出了农村养老难题的破解路径,以期为推进农村养老事业的发展提供参考和启示。  相似文献   

8.
我国人口老龄化呈现出"未富先老"、速度快等特征,再加上家庭结构的变化使我国面临严峻的养老问题,给现有的养老保障体系提出了挑战,必须要挖掘新的养老资源,"以房养老"就是多层次养老保障的有益补充."以房养老"对不同的主体都能产生积极的效应,而且我国已经具备推行"以房养老"的各方面基础,因此,探究在我国推行"以房养老"的举措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基于福利多元主义考察农村养老责任主体构建现状,应结合经济保障和养老服务两个层次.从农村养老现状来看,政府、村集体、家庭以及个体是普遍化的养老责任主体,在制度设计层面覆盖所有有养老需求的居民.然而,农村养老责任主体构建尚存在以下问题:政府主体责任薄弱,家庭担责能力减弱,个人为责任主体未被普遍接纳,村集体资源缺乏导致支持能力不足,市场和社会组织参与度有限等.对这些问题提出改善建议.  相似文献   

10.
以贵州省遵义市问卷调查数据和官方统计数据为依据,探讨农村机构养老发展困境以及应对机制的共识性方法及对策。研究表明:农村老人选择机构养老的意愿较低,入住养老机构老人生活满意度有结构性差异。农村机构养老发展滞后,存在:入住率低,地区发展差异大;基础设施建设落后;入住老人精神与心理需求难以满足;专业化管理与服务水平低;社会化养老能力弱等困境。协同治理机制是应对农村机构养老发展困境的必然选择。在树立积极老龄化、健康老龄化理念的前提下,应构建农村老人养老需求供应机制,政府引导社会化改革机制,农村机构养老多元化发展、社会化养老与五保兜底养老平衡发展以及专业化、规范化的管理服务机制,同时促进家庭养老、互助养老、社区养老与机构养老耦合发展等机制的建立。  相似文献   

11.
农村养老受到诸多社会力量的支持,政府为农村养老提供了政策支持;家庭养老作为目前农村最重要的养老力量,具有广泛存在的空间和合理性;老年人自给自足也能保障晚年生活。但是这些力量也都有自己鞭长莫及之处,在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村集体自主管理力量不断加大的同时,由村集体或村民自创的社区养老服务的新形式成为一种重要的养老力量,综合分析各种农村社区养老要素及个案来看,农村社区养老服务将在今后有着广泛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12.
在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快速推进中,农村青壮年人口向城市大规模迁移,其结果会对农村人口结构产生深刻影响。根据"年龄—迁移率"理论,利用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2005年的1%人口抽查和《中国人口和就业统计年鉴(2009)》等数据,对未来一个时期我国乡—城人口迁移对农村人口年龄结构及农村人口老龄化的影响程度进行测算,结果表明乡—城人口迁移加深了农村人口老龄化程度,这将对农村传统养老制度产生巨大的冲击,进而将会引起农村养老资源供求失衡。应加快推进农村养老制度变革,提高农村社会养老资源供给能力,以弥补农村传统家庭养老资源的流失和供给不足。  相似文献   

13.
选择何种方式进行养老,是老年人依据自身资源禀赋状况做出的一种理性选择.基于可能影响老年人养老方式选择的个体特质禀赋、经济禀赋和自理能力禀赋,采用2012年中国老年社会追踪调查(CLASS)的相关数据,检验老年人资源禀赋对其养老方式选择(居家养老或机构养老)的影响,分析表明:女性老年人、年龄较小的老年人和收入较高的老年人更倾向于选择机构养老,而老年人自理能力禀赋对其养老方式选择的影响不显著.因此,老年人对机构养老的需求呈上升趋势.一是要从供给侧满足老年人多样化的养老方式需求,提升居家养老服务质量,增加养老机构数量,构建“三位一体”的新型养老模式;二是也应该密切关注老年人的资源禀赋状况,尤其要保障老年人的收入水平.  相似文献   

14.
中国农村人口老龄化的趋势、影响与应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农村人口老龄化具有程度高于城镇、速度快于城镇、地区差异大于城镇、老年人口多于城镇等特征,应对农村人口老龄化更为急迫,任务也更为艰巨。未来中国农村人口老龄化将继续发展,并表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特征:2010—2020年为快速发展阶段,是应对农村人口老龄化的战略机遇期;2021—2034年为高速发展阶段,是应对农村人口老龄化的关键时期;2035—2050年为高位发展阶段,是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常态化时期。农村人口老龄化将对农村劳动力供给、经济发展、社会保障制度风险、养老服务需求等产生深远影响。必须高度重视应对农村人口老龄化,加大对农业、农村的投入,积极推进农业现代化;加快户籍制度改革,减缓农村人口老龄化进程;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和农村社会服务体系,促进城乡社会保障和服务一体化。  相似文献   

15.
"以房养老"模式在我国是一个新型的养老模式,对于完善我国的社会养老保障体系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以"以房养老"的本质和运行的模式及其相关背景为基础,对国内已出现的以房养老方式和我国西北地区,尤其是西宁市的养老保障现状进行简要介绍与评价分析。然后通过对西宁市的具体情况进行分析,得出西宁市的养老模式的现状和可行性,最后对于以房养老模式在该地区的实施给予建设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马洪旭  李放 《江汉学术》2022,41(2):107-118
如何在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中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是未来农村养老面临的重要议题.文章选取2015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数据,运用主成分分析法、Logit模型和IVProbit模型等,考察了政府工作满意度对准老人养老观念的影响以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农村准老人相比同期老人具有更强的家庭养老观念,而老人相比同期准老人具有...  相似文献   

17.
在社会保障“差异性”发展理念指导下,我国社会养老保障建设在“质”和“量”上都获得了快速发展,但由于对“差异性”发展的认识存在误区,导致了群体间、城乡间、区域间社会养老保障水平差异过大,老年人的生存安全和生活幸福感出现分化。文章在对社会养老保障“差异性”发展的“工具”理论动因、积极价值、实践误区等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对新时代我国社会养老保障“差异性”发展的前提性要求展开了系统反思,提出可以通过追求实质公平、尊重老年人基本生活需求、坚持以老年人为本、重视政府作用发挥等方式,保证老年人的生存安全和生活幸福,推动新时代我国社会养老保障制度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8.
农村计划生育的实施和农村居民寿命的延长,在使家庭养老功能削弱的同时,也造成了农村养老问题的严重化。山东省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民收入低、收入不稳定,是制约当前新型农村养老保险难以实施的主导性因素;要解决该地区农村养老保险问题,只有从当前该地区的现实情况出发,建立政策性的机构(例如政策性的农村养老保险公司)并设计出适合该地区农民的险种,才能最终解决该地区农村养老保险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人口老龄化是我国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社会养老保障是解决老有所养的有效途径 ,我国目前养老保障制度尚不完善 ,存在着城镇离退休人员增长过速 ,养老金入不敷出 ;医疗保险覆盖率低 ,费用过高 ;农村养老保险比例小 ,水平低等问题。建议加强养老资金的筹集力度 ;加快医疗保障制度改革的步伐 ;加速建立以社区为中心的老年福利服务体系等措施 ,积极实施老龄化战略 ,使我国老龄工作沿着科学化的道路前进  相似文献   

20.
居家养老服务是政府和社会力量依托社区为居家的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家政服务、康复护理、精神慰籍、文化娱乐等方面服务的一种服务形式,在现有经济条件下全面推进居家养老服务是我国发展社区服务、建立养老服务体系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对我国传统家庭养老模式的更新和补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