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郑晨 《传媒》2021,(21):64-66,68
在现代与传统融合、多种族文化融合的社会面貌下,传媒在新加坡构建族群认同、文化认同与国家认同的过程中发挥着不容忽视的作用.在政治、经济、社会、历史、文化等因素的综合影响下,新加坡践行"发展新闻"制度,即传媒理应成为政府发展国民经济与维护社会稳定的伙伴,享有"节制的权利和约束的自由".近年来,伴随信息与传播新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新加坡逐步形成了"轻触式"传媒规制模式,即传媒业在不需要政府直接监管的情况下"自动规制"以有效运行.  相似文献   

2.
近代民族国家在成为"想象的共同体"之前,必须是"视线的共同体"。而视觉文化则强调人们如何看和看什么,实际上受其社会文化的制约,并不存在纯天然的白板式的视线。近代日本在塑造国民意识和构建民族国家文化之时,通过博览会和铁路交通、明治天皇肖像画"御真影"的生产与流通以及殖民地的风景这些可见和可视的具体事物,来塑造民族情感,目的都在于强化国民对自身身份的认同。此后,随着日本民族主义的膨胀,这一系列措施都不可避免的带有浓郁的殖民色彩和对外扩张意识。  相似文献   

3.
新加坡新闻传媒控制模式透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加坡是一个多元文化社会.在这个拥有400万人口、650平方公里土地的城市国家里,汇聚了中华文化、欧美文化、印度文化和马来文化.多元就意味着"无元",因而有人将新加坡称为文化的边缘地带.[1]意思就是说:从文化上来讲,新加坡是一个没有归宿点的国家.然而,就是这种本土文化的缺失感培植了新加坡强大的融合力和创造力.自1965年建国以来,新加坡从"文化边缘"中奋起,积极进行融合,创造出了自己的行为模式,形成了独有的"亚洲价值观".显然,新加坡是个充满创造力的国家.  相似文献   

4.
作为体育文化产业链中的重要一环,中国当代传媒推动并建立起一个具有典型中国特征的"明星体育"文化机制.在这一机制中,明显存在着三种不同的媒介叙事策略.这就是娱乐叙事、英雄叙事和反思叙事.通过对这三重叙事策略的考察,可以充分揭示出中国当代体育传播中所包含的商业主义诉求、意识形态表述、民族身份认同、国家形象塑造等多重文化内涵,进而揭示出中国当代大众传媒的复杂文化生态及其弊病.  相似文献   

5.
唐祎 《视听》2023,(10):18-21
电影中的风景从来不是单纯的视觉审美对象,其构建包含了国家意识形态、社会集体印象、民族认同、审美情趣、阶层话语及现实批评等重要维度。从广西电影中风景的存在形式及文化表征来看,风景话语总体呈现出意识形态风景与民族认同、诗意想象风景与生态记忆、乡村欲望风景与景观消费三种模式。当风景以被“凝视”的姿态进入观者视角时,风景本身所携带的政治意义及价值导向便悄然地参与到电影的隐性叙事中来。  相似文献   

6.
制造上海:报纸中的"上海开埠"——以2003年为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以上海开埠160周年(2003年)的报纸文本为分析对象,以安德森有关报纸与想象共同体的理论为基本框架,围绕这个历史热点时刻的报纸作为,探讨媒介对于城市共同体的建构.本文认为,在全球化浪潮席卷世界的背景下,上海报纸承接并转换既有的民族国家认同,重构了地方主义认同的另一层面--城市共同体认同.并由此进一步阐释,安德森时代的想象共同体已不能完全承载当下中国上海人的"乡愁",民族主义正在遭遇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冲击.  相似文献   

7.
陈薇 《国际新闻界》2020,(1):136-153
"想象的共同体"确立了论述国家的话语方式,书写(论述)国家的行动本身,就是通过想象(叙事)来弥补在多元复杂的社会力量中所遗失的国家"同一性",从而将宏大的民族国家叙事和细碎而弥散的日常生活建立起勾连。本文从想象国家的理论脉络出发,以新世纪以来《人民日报》对海外撤侨行动的报道为研究对象,对报道中所呈现的"国家"话语进行文本分析。研究发现,建构主义范式与原生主义范式共同作用于国家想象的生成与可见,从而"标识"国家。由此,撤侨话语成为一种展现国家力量与国家意识的权力书写,通过英雄原型叙事、建构集体记忆的话语互文、塑造"家国一体"的概念隐喻以及话语互动,实现国家情感的表达与国家认同的凝聚。  相似文献   

8.
在当今世界传播新秩序并未真正建立起来,西方文化与意识形态仍凭借其传媒优势大量涌向第三世界国家的形势下,新加坡坚决捍卫民族文化及东方传统的优秀意识形态的立场显得格外突出.它对西方媒介  相似文献   

9.
刘瑜  孙晓雷 《新闻世界》2011,(7):158-159
本文以《点石斋画报》为例,探究印刷语言与建构民族国家"想象的共同体"的内在关联。大众传媒以其印刷语言持续作用于国民意识以及国家的具体想象,使国民把自己与民族国家这一"想象的共同体"联系起来,从而塑造国家主义的意识形态,建构近代国民"想象的共同体",形成近代民族国家。  相似文献   

10.
在新加坡,媒体的自由必须受到社会和政治的约束,被称为有责任的新闻自由。李光耀认为媒体的作用是促进共识而非挑起对抗,是促进国家利益而非损害社会组织。这种新闻思想与实践对于西方与非西方国家,有着不同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拟剧理论为着力点,对微信"看一看"进行线上观察与分析,发现微信"看一看"形似一个虚拟"舞台",用户通过点击"在看"完成自我形象的塑造和建构以获取他人认同,但是在这个过程中自我认同与他人认同是矛盾的。"看一看"中的"表演"是一种自我想象,也说明社会心理与自我呈现有着紧密的联系。  相似文献   

12.
多民族国家形象的内部生成机制是从民族视角讨论影响国家形象构建的诸多因素及其相互关系。国家形象从内部生成的过程,其本质是国内民众建立国家认同的过程。建国初期多民族国家形象内部生成过程中,政治传播通过多种手段来构建国家认同:传播阶级认同框架和革命话语来统领各族对民族关系的认识;以传播新生政权下的民族合作、和谐、平等关系来强化各民族的政治认同;将国家形象的内部生成与传播阶段性革命任务、政治统治有效性紧密结合起来;通过多样的政治传播文本营造新型民族关系的舆论氛围;从党和国家层面为国家形象的内部生成提供政治传播的制度保证。政治传播在多民族国家形象内部生成中的角色要随政治结构、历史情境、传媒行为等因素的转变而作相应调整。  相似文献   

13.
《新闻界》2016,(17):58-64
本文采用批评性话语分析的方法,以美国《华盛顿邮报》的相关报道作为分析对象,从文本、话语实践和社会实践三个层面探讨了美国主流媒体如何建构中国的"一带一路"形象,建构了怎样的"一带一路"形象以及这些形象建构的背后存在怎样的社会意识形态等问题。研究发现,《华盛顿邮报》通过分类、及物性、文本架构、互文性等手段,将中国的"一带一路"战略塑造成一种殖民扩张、重利轻义的霸权形象。这种形象塑造的背后与美国社会存在的"中国威胁论"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4.
张渤  陈燕 《编辑之友》2017,(7):99-103
新加坡推行的“发展新闻”制度与西方媒体奉行的新闻自由理念截然不同.在电视传播领域,新加坡电视媒体传播的内容虽无需政府审查,却需透过媒介文本,框定并不断确认其社会功能定位,进而生产出有利于国家安定发展的信息认知模型.文章在归纳“发展新闻”理论渊源与新加坡实践特点的基础上,呈现新加坡华语电视在这一制度架构下的传播处境,并对华语电视频道《晚间新闻》的内容进行分析,从文本层面印证该制度在新闻生产环节的实践话语.  相似文献   

15.
马修伦 《今传媒》2012,(12):78-79
在特殊历史时期,纪录片为政治所左右或主动围绕在意识形态的边缘。因此,学者们在研究时往往把纪录片的意识形态研究放到第一位或作为唯一的研究途径。然而,在这种特殊的历史时期,纪录片仍然体现其特殊的艺术特质与民族文化传统。通过对中国"文革"期间纪录片研究,该时期的纪录片不只是意识形态的传声筒,尤其对中国绘画艺术的借鉴,镜头语言的"红色"符号性以及对故事片的拍摄手法的采用等体现了特有的"中国式"探索。  相似文献   

16.
作为春节"新民俗",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已经成为一个节日的象征符号。春晚自创办之日起就具有官方色彩,是国家话语权的表达渠道,"是民族国家意识形态植入民族所传承的传统节日的体现"。([1])本文以本尼迪克特·安德森的"想象的共同体"概念为分析基础,约翰·B·汤普森关于意识形态的运行手段为行文思路,分析春晚以"国-家"仪式观与无差别"共同体"的途径,在观众中传播国家意识形态,建构出"政治的想象的共同体"。  相似文献   

17.
政治融媒体已成为中国青年获取政治信息、形塑政治态度的重要渠道。相较于过往研究,本文从政治社会化理论视角切入,以整群随机抽样法对全国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62所高校的大学生开展问卷调查(N=3011),探讨政治融媒体的使用对中国青年政治信任的影响,并通过链式中介模型考察媒介可信度和国家认同的中介效应。结果表明:在控制了人口统计学变量后,融媒体使用对政治信任、媒介可信度及国家认同都有显著正向影响;媒介可信度与国家认同在融媒体使用对政治信任的影响中,发挥着独立中介及链式中介效应。研究揭示了新兴融媒体对青年政治信任的积极作用机制,对于融媒体时代如何提升我国的政治传播效果,提供了新的理论参考,也在现实层面验证了融媒体在构建主流意识形态、塑造青年人政治信任方面的巨大潜力。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电影中呈现的青年的分析,本文认为"青春"和"青年"的概念是浸透着各种文化政治的且被各种社会政治力量解读的话语。以《青春之歌》和《世界》为主要分析文本,笔者梳理了社会主义革命青年向新时期青年的电影呈现的变化。笔者认为电影文本中所呈现的"青春"已经超越了"年轻人"的生活经验和实践而成为现代中国文化政治的最主要的一个隐喻。而这种文化政治,同样建构了我们对各个历史时期的主导的"现代性"的认知。最后,本文将指出"青年"作为一个抽象的且理想化的符号对中国文化政治和中国现代性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9.
国家形象建构研究中,"他者"视域的研究维度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在以新加坡《联合早报》网为研究对象的基础下,针对"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周年"这一主题进行分析和思考,从新闻文本、主题指向、话语体现三个层面来分析相关的新闻文本,以求了解新加坡主流媒体对中国的形象塑造。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反思和总结,尝试提出改进中国国家形象塑造的传播策略。  相似文献   

20.
韦诗业  龙琪秀 《传媒》2021,(19):87-89,91
"软传播"和"硬传播"皆是民族地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培育的基本手段.伴随新媒体的推广普及和数字技术的高速发展,民族地区大众成为习惯接受"软传播"信息生产与消费的新一代大众,"软传播"场域也因此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培育的主阵地.然而与"硬传播"相比,民族地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软传播"相对不足.今后,应充分重视以"软传播"强化民族地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认同、情感认同、理性认同和行为认同,同时建构完善的引导机制、动力机制、反馈机制和调节机制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