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体育教学中,武术以及一些其它民间传统体育项目等我国民族传统体育内容,一直受到广大青少年学生的喜爱。作为体育教材内容,这类教材主要包括武术的基本功、拳术、棍术、刀术、剑术等武术内容,以及举石担、拔河、踢毽子、秋千、摔跤、跳绳等民间体育项目。本讲分别就武术教材和民间体育教材的特性及其教学的有关要点,做一说明,并以此与广大体育教师朋友交换意见。一、民族传统体育教材的特性(一)武术武术是我国宝贵的文化遗产,渊远流长,内容丰富,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它是以技击动作为主要内容,以套路、格斗、功法为运动形式、注重内外兼修…  相似文献   

2.
<正>武术是人教版《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水平四七~九年级教科书中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通过对水平四七~九年级教科书武术教材的介绍与教学实施建议,给广大体育教师提供一些可借鉴和参考的内容。武术是我国民族传统体育中已经走向世界的运动项目,同时也是人们生活中的实用技能,具有健身、防身、修身等多种功能,其内容博大精深、丰富多彩。在初中阶段安排武术教学的内容,是搭建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和武德教育的重要平台,对初中学生的身心发展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使学生用武术健身的同时了解自己民族的文化,提高学生学练武术的兴趣,为进一步学习  相似文献   

3.
<正>武术教材是体育教材的一部分。它不仅是武术教学的重要载体,是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主要依据,更是影响武术教学实际效果和教学目标实现的重要因素,甚至直接制约着学校武术的普及与发展。我国自第一本武术教材《武术讲义》于1961年诞生至今,已经过数次的改革,每次改革都具有一定的历史背景和目的意义。教材的版本和数量也逐渐增多,版本更加细致化,越来越趋于适应不同阶段、不同专  相似文献   

4.
近几十年来,我国中学的体育教学都有武术教材,青少年也都爱好武术。广东省新编体育课本中,高中武术教材有南拳,南拳是流行于我国  相似文献   

5.
<正>一、中小学武术教材的现状武术作为中华民族体育的一个代表项目,历来被我国教育行政和学术机构所重视。自1978年武术被列为普通大、中、小学《体育教学大纲》内容以来,历届《体育教学大纲》都将武术列为必修教材。现行《体育课程标  相似文献   

6.
欣闻《当代体育》辟了《精武》专栏致力于宣传武术,介紹武术,为广大群众提供熟悉和学习武术的园地,这正是适应当前武术运动迅速发展的需要,我们武术工作者和广大武术爱好者都应该给以支持和帮助,把《当代体育》的武术专栏——《精武》办好。中国武术源远流长,在我国已有几千年的历史,是一项中华民族在长期生活与斗争实践中逐步形成的传统体育运动。它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流派繁多,对增强体质,磨炼意志,陶冶性情,祛病延年,以及丰富人们的文化生活,都具有重要的价值和作用。因此,中国武术一直为广大人民群众所喜爱,近年来又  相似文献   

7.
近两年,我区中小学校在体育教学中,为了上好大纲的武术教材,首先抓了武术操比赛。1982年以前,我们调查了全区120多所中小学落实武术教材的情况,有10%左右的学校安排了武术教时和教材;40%左右的作为机动内容,近50%的学校“搁浅”不教。原因之一是许多教师不会武术。当时,我们也采取了一些措施,如搞以武术为基本内容的教学研究课,组织大家看武术教学方面的电影,但收效甚微。如何改变这一状况呢? 首先,统一思想,提高认识。通过1982年全国武术工作会议的传达,明白了中小学体育教学大纲编选的武术,不仅可使学生学到锻炼身体的方法,有防身、健身  相似文献   

8.
武术应如何走向世界——武术向现代体育转化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本文从文化学意义上对武术融入现代体育、走向国际体育舞台做了一番思考。认为,武术与现代体育评价方法存在着本质上的差异,两者如何统一?统一的交点在哪儿?是武术走向世界,为世界所接受的关键所在。武术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其能为现代人提供一种独特的审美境界。这种审美境界不仅弥补了现代体育在发展和影响现代人生活方面的某些不足,而且以其独特的东方式的自然宇宙观,影响着现代的生存方式。  相似文献   

9.
随着武术作为体育教材的同时,武术教学也落实到各级各类学校的体育课堂。但当前对武术教学的认识不足,研究不够,就高等学校来说,普遍存在着“武术课不好上”、“武术教学效果不理想”的问题。在武术教学中,动作不准确、不规格的现象比较严重。为解决这个问题,高校广大体育教师应认真研究武术教学规范化的课题。  相似文献   

10.
教育部新编全国中学通用体育教学大纲所规定的武术教材,具有动作少,内容精的特点,并且鲜明地突出了艺术性和技击性。同过去用的教材相比,有了很大改进。过去所采用的武术教材,往往都是套路太长、动作过多、学生苦于记忆,教学效果很不理想。在新编武术教材中、拳术上只有少年拳两套,分别包括八个和十二个动作;剑术和棍术也都只有十二个动作。这样就适应了中学体育教学的实际需要,可以帮助我们改变过去那种动作多、时间短、学生学得慢、忘得快的现象,因而容易收到实效。武术操中编进的仆步亮  相似文献   

11.
武术是我国传统运动项目,它对强身健体,陶冶情操大有益处。在中学体育教材中,武术教学占有一定比重。同学们对学习武术也兴趣浓厚。但是,在教学中有一些细节应当提起注意,如果处理不好就会影响教学效果。一、只注重传授知识忽略武德教育  相似文献   

12.
张显 《体育学刊》2011,18(6):12-15
运用文化学、逻辑学理论分析了武术新定义。新定义"以中华文化为理论基础"涵盖不了武术发展实情,当今武术同样也吸收了西方体育理论元素。武术并非中华文化影响下的唯一产物;武术的理论基础本身含糊不清。在武术发展寻觅出路之际,新定义突出文化性的同时也附带着文化神秘性,这无形中助长了武术的不实风气,显得不合时宜。新定义还存在定义循环、"嫁接"错位、外延过窄、思维定势的逻辑缺陷。  相似文献   

13.
对小学、中学、大学开展武术课情况的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陆根秀  倪进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1999,23(B12):294-296,301
“武术”这一优秀的传统文化瑰宝,在我国已有悠久的历史,她在健身防病、强身健体和攻防格斗等方面的作用早被人们所认识与接受。而且作为体育教材编人中小学体育教学大纲也已有二十余年了:但从目前各类中小学进行武术教学的实际情况了解.真正按教学大纲进行武术课教学的甚少,甚至不如高等院校。中小学是我国进行各类基础教育的重点阶  相似文献   

14.
建国以来,学校武术学科的建设与发展走过了不平坦的发展道路,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伴随着武术教学的改革步伐,我国中小学教育武术内容设计越来越规范化、系统化,这是人们在武术教学实践中总结的结果。由于不同时期社会背景、指导思想、政治因素的影响,造成武术教材选取的内容不断变化。文章以武术教材设置的内容为研究对象,查阅建国后至今面向中小学出版的武术教材,尤其是针对1990年~2000年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体育教材武术部分进行细致的整理分析,回顾武术教材历史演变的过程,从中发现存在的问题和需改善之处,探究武术教材编写的规律与特色,结合课程改革进程的不断演变,制定符合当今社会发展、学生自身素质需要的教材设置思路,是文章研究的主要方向。  相似文献   

15.
教材是上好体育课的基本与指向标。在新的课程标准下,我们又该如何去认识教材、选择教材、把握教材、使用教材?如何让教材为体育教学服务?是我们广大教师必须面对的问题。我们特别邀请了北京体育大学学校体育教研室主任王华倬副教授开设系列讲座,从而与广大教师一道去钻研教材……  相似文献   

16.
"什么是武术?"是武术界外经常追问的问题,也是武术研究的本源问题。关于此问题的答案,在武术界内外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在众多的武术定义中,1988年和2009年形成的定义具有代表性,并一度成为武术学界的共识。但是,从回答武术界外提问的角度,武术的定义还应更加凝练,即用简短的语言概括武术的内涵和外延。文章从武术所具有的基本特性,即中国性、传统性、文化性、技击性、艺术性、体育性出发,提出"武术是融入中国传统文化的技击艺术与运动"的新定义。  相似文献   

17.
近百年来我国中小学武术教材沿革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对近百年来我国中小学武术教材的沿革历史进行了研究,初步总结了我国中小学武术教材发展的趋势和特点,并根据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提出个人对武术教材的改革与发展的一些设想。  相似文献   

18.
陈平 《体育师友》2001,(6):10-11
武术是我国民族文化遗产的瑰宝,是学校体育不可缺少的教材.多年来,深受广大学生喜爱,且在世界范围引起了人们广泛的兴趣.然而,经过走访调查,发现相当一部分高校武术套路教学走入了误区,过分强调武术的艺术性,而忽略武术的技击性,因而使武术变成了"舞术",导致许多学生对武术套路失去兴趣,认为套路是花架子,中看不中用.  相似文献   

19.
终身体育观念下初中武术运动的开展有助于培养初中生对体育运动的认同感,并在生活中积极践行,从而养成健康的运动习惯。为此,对终身体育视角下初中武术运动的开展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本文首先分析了终身体育视角下初中武术运动的定位;之后分别从合理安排武术课程,激发学生武术学习的兴趣,不断优化教材和教学方法,重视武术文化教育和技能培训的结合,强化武术运动开展中“家——校——社”育人合力的形成几个方面提出了终身体育视角下初中武术运动开展的路径。  相似文献   

20.
陈平 《体育师友》2001,(6):10-11
武术是我国民族化遗产的瑰宝,是学校体育不可缺少的教材。多年来,深受广大学生喜爱,且在世界范围引起了人们广泛的兴趣。然而,经过走访调查,发现相当一部分高校武术套路教学走入了误区,过分强调武术的艺术性,而忽略武术的技击性,因而使武术变成了“舞术”,导致许多学生对武术套路失去兴趣,认为套路是花架子,中看不中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