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新闻榜     
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4月21日突然参拜靖国神社,并公然表示他“是以首相身份来的”。对比去年8月13日他参拜时在身份问题上的含糊其词,又迈出了一大步。 虽然小泉声称他选择此时参拜是为了避开8月15日这个敏感日子,从而避免外交纠纷,但是,4月21日至4月23日正是日本春祭,小泉在这个日本拜祭先人的重要节日前往靖国神社,其含义一样深远。小泉还借机把“一年一次的参拜”说成是顺理成章,仿佛是首相每年必做的功课,这离右翼一直希望的“首相参拜靖国神社正常化”的目标又靠近了一步。 中国和韩国都对小泉的举动提出了正式抗议。  相似文献   

2.
《报刊文摘》5月13日刊登题为《中国记者的提问与日本宣传的效应》的评论说,在4月17日晚随日本外相访华的日本外务报道官高岛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中国某广播电台一位女记者要求高岛对小泉参拜靖国神社作出解释,并请日本考虑“如果布什参拜那些向广岛投下原子弹的美军,日本人会是什么心情”。对此,《学习时报》刊登肖荣的文章指出,中国女记者提问中举例失当。文章说,中国和亚洲人民反对小泉参拜靖国神社,是因为靖国神社供奉着  相似文献   

3.
中国记者的提问与日本宣传的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4月17日晚随日本外相访华的日本外务报道官高岛举行的记招待会上,唯一得到提问权的是中国某广播电台的一位女记,她要求高岛对小泉参拜靖国神社作出解释,并请日本考虑“如果布什祭拜那些向广岛投下原子弹的美军.日本人会是什么心情”。报道说,“高岛避重就轻地说:‘我不是首相本人,我不清楚首相的考虑。但小泉首相表示过将重新考虑通过适当形式参拜靖国神社’。”  相似文献   

4.
6月27日小泉访美、8月15参拜靖国神社.这将成为小泉剧场9月谢幕前的两大看点。[编者按]  相似文献   

5.
日本首相一次次参拜靖国神社,不断地加深周边国家对战争的痛苦记忆,往尚未愈合的伤口上不断洒盐小泉纯一郎终于还是在8月15日这一天,冒着天下大不韪参拜了靖国神社。8月15日,日本战败纪念日。早上7时45分,小泉身着正式的燕尾服,登上靖国神社的大殿。他对着供奉甲级战犯的正殿鞠躬行礼,在登录册上签上了“内阁总理大臣小泉纯一郎”字样,并向神社支付了献花费。这是小泉纯一郎在出任日本首相后,第6次参拜靖国神社。靖国神社内外,挤满了前来抗议小泉参拜的人士。而人群中也有不少高呼“万岁”的支持者。2500名警察组成一个极为强大的安保阵容,…  相似文献   

6.
日本媒体在『闯馆事件』中的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2年是中日邦交正常化30周年,但有些人总是企图给两国关系制造一些麻烦。在有人散布“日本可造千枚核弹遏制中国”和小泉第二次参拜靖国神社之后,最近又发生“5名不明身份者5月8日闯入日本驻沈阳总领事馆事件”(简称“闯馆  相似文献   

7.
日本政治正进入一个新的格局,那里充满了变数。对于小泉来说,参拜靖国神社和邮政改革是其选举公约,即选举承诺。为了推行邮政改革,小泉以政治生命为赌注  相似文献   

8.
在发生了侵华日军残留毒气伤人事件之后,小泉内阁的部分阁员和一些国会议员再次于8月15日——抗日战争胜利58周年纪念日——参拜了靖国神社。对此,中国外交部发言人予以谴责。 历史问题是横在中日之间解不开的结,中国一直要求日本正确地对待历史,却一直不能得到满意的回应。显然,日本对“正确”的理解与我们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9.
8月13日,日本首相小泉参拜靖国神社后,为示抗议,在日本的中国公民冯锦华于14日晚,用红漆在靖国神社侧门的一个石雕底座上喷写了“该死”字样,当场被日本警方以“损害物件罪”拘捕。由于一直在外地出差,我注意到此事已是8月底。从网上的消息来看,这件事在日本华人圈和国内引起极大反  相似文献   

10.
担心中方对他参拜靖国神社的反应,是小泉取消中国之行的主要原因。中日邦交实现正常化30周年之际,历史问题仍是横亘在两国间的心头之结  相似文献   

11.
朱金平 《军事记者》2004,(11):17-18
获第14届中国新闻奖二等奖的评论《无信无省无理——评小泉第三次参拜靖国神社》,刊登于《解放军报》2003年1月16日的时事版。细细品味这篇国际时评,可圈可点之处颇多。尤其是其围绕论点的论证过程,可谓环环相扣、丝丝入理,引人入胜。作为一篇时事评论,该文从2003年1月14日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第三次参拜靖国神社这一新闻事件引论,首先交待事件的背景,然后分析小泉错误行为的性质,再就其危害作出阐述,最后指出日本人应该怎样认识和对待侵略历史。全文在逻辑上步步深入、层层递进,鞭辟入理。  相似文献   

12.
陈边 《新闻前哨》2006,(12):30-31
8月15日,日本前首相小泉纯一郎无视国际社会、亚洲邻国和日本人民的反对,再次悍然参拜供奉有14名甲级战犯的靖国神社。这是小泉2001年4月上台后第六次参拜靖国神社,也是在其即将结束自民党总裁任期和首相任职的情况下进行的。参拜是对人类良知的肆意践踏,对国际正义的公然挑战,引起受害国人民的极大愤慨。对这一逆潮流而动的事件,次日的新闻媒体纷纷在重要版位、以较大规模,报道我国政府的严正立场和世界各国人民的严厉谴责,披露真相,驳斥谬论,正确引导舆论。  相似文献   

13.
HotTalk     
殷秦 《网络传播》2008,(2):74-75
日本领导人参拜靖国神社,导致中日首脑中断多年,对两国关系造成了很坏的影响。此次,福田康夫来华访问,正值中日邦交正常化35周年,意义重大。访问将进一步为中日关系“加温”,使得双边关系有望进入春天。在全球化时代,中日之间的联系将会越来越紧密。只要妥善处理好历史问题,在有争议的问题上,保持克制,加强对话,中日关系就将顺利发展,步入正轨。  相似文献   

14.
靖国神社是一个挡在中日急流之间有待跨越的顽石。小泉眼下并没有意愿搬开这块顽石——这导致日本外相川口“全力恢复首脑交流”的北京之行无功而返。  相似文献   

15.
2006年6月,《读卖新闻》主笔渡边恒雄在社论中对小泉参拜靖国神社提出批评,认为日本应对历史问题做出彻底的反省,要处理好与中国和韩国等亚洲国家的关系,否则日本将难以成为一个成熟国家。这就是所谓的“渡边现象”。本文围绕这一问题,对上述媒介现象的舆论、政治和社会环境等因素进行了考察,进一步分析了《读卖新闻》的“转向”对中日外交关系所可能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厂窖惨案     
西德总理勃兰特在华沙犹太人死难者纪念碑前下跪,虔诚地为二战时的纳粹德国认罪、赎罪。日本总理小泉却一而再、再而三地坚持参拜贡奉有二战战犯的靖国神社,两者形成十分鲜明的对照。在欢庆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的日子里,回顾《厂窖惨案》,了解中国未获日本侵华战争赔款真相,参阅本期发表的相关文章,你会联想到什么呢?  相似文献   

17.
2001年8月15日,正是日本的盂兰盆节假期。在东京及日本各大城市大街小巷车辆行人异常稀少,显得格外安静,但位于东京千代田区九段坂的靖国神社附近却是别外一种光景:靖国大道的路旁停了二三十辆窗口装有铁网的警方大轿车,荷抢实弹的警察伫立在其旁,通往神社的主要路口随处可见带着相机的便衣警察,空中,警方的直升机马达声隆隆作响……上午10点,一长列高级轿车鱼贯驶入,一群日本政要人物步出轿车,缓缓走入神社内院,今年的参拜活动开始了。就在8月13日,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不顾国内外一片反对声,也对靖国神社进行了参拜,靖国神社里供奉的是些什么人呢?为什么每年的日本政要都这么隆重对待呢?它与日本的政府及政治有什么渊源呢?让我们从头说起。  相似文献   

18.
2001年推行否认和美化日本侵略罪行的初中历史教科书、日本极端右翼分子炮制公映粉饰“皇军”的电影——《独立》之后,日本小泉首相又正式参拜靖国神社。这说明,日本政府和日本极右分子正在紧锣密鼓地宣扬臭名昭著的“皇国史观”,从思想上意识上全面改变日本国民——特别是日本下一代人对那场罪恶的战争的观点,进而在全世界范围内为日本军国主义招魂,否定那场战争的侵略性质。子孙们仍想为其列祖列宗扬幡,似乎也符合常情。然而,如果从那场战  相似文献   

19.
烽烟 《兰台内外》2014,(1):19-20
2013年12月26日,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参拜靖国神社,中方对此提出强烈抗议和严厉谴责。靖国神社一直以来都被国际认作是历史上日本对外侵略扩张的精神支柱,其中更是供奉了14名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甲级战犯,这些战犯在中国及他国犯下了哪些滔天罪行呢……  相似文献   

20.
文有仁 《新闻三昧》2005,(11):26-26
《报刊》5月13日刊登题为《中国记的提问与日本宣传的效应》的评论说,在4月17日晚随日本外相访华的日本外务报道官高岛举行的记招待会上,中国某广播电台一位女记要求高岛对小采参拜靖国神社作出解释,并请日本考虑“如果布什参拜那些向广岛投下原子弹的美军,日本人会是什么心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