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法治建设的重要论述是习近平法治思想与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结合形成的思想结晶,对于推进教育系统依法治教工作具有重大意义。其主要包括四方面内容:立法推进教育发展、依法行政推进教育治理、依法治校坚持中国特色、法治教育从娃娃抓起。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法治建设的重要论述指引了教育法治建设的根本方向,从战略布局、价值导向、实施路径和范式内涵等多个方面建构了教育法治建设的核心要义。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法治建设的重要论述引领下,我国教育法律体系更加完备、教育依法行政日益完善、学校治理体系初步建构、法治教育全面系统推进。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法治建设的重要论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法治指引了正确方向,为教育法治理论体系提供了丰富内涵,为全面推进依法治教明确了行动纲领。  相似文献   

2.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明大德的重要论述植根于马克思主义道德思想,汲取自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承继于中国革命道德。其中涵括了青年明大德的立场论、地位论、大志论与德行论,系统完善,具有科学的理论内涵。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明大德的重要论述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既从理论上丰富了党关于青年道德教育的理论宝库,又在实践上为国家治理和社会发展提供了道德支撑与价值遵循,并为青年道德境界的提升提供了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3.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内涵丰富,价值深远。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开展的视域出发,挖掘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与高校思政工作的连通性,探究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的理论渊源、核心要义、实践导向,将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增添实效性。  相似文献   

4.
习近平关于国家治理现代化重要论述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涵丰富、意蕴深远,是治国理政的科学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习近平关于国家治理现代化重要论述的民族性以科学性作为前提和基础,将实现通俗化、彰显民族性作为理论科学性的目标和要求。理性思辨中蕴含的传统文化、时代特征中蕴含的民族特色、话语表达中蕴含的中国风格是习近平关于国家治理现代化重要论述民族性的鲜明体现。  相似文献   

5.
青年教育是关乎民族发展、国家兴衰的根本性问题。习近平围绕着青年教育作出了许多重要论述,形成了内涵丰富、观点鲜明、逻辑清晰的青年教育思想。从生成维度看,习近平关于青年教育重要论述的生成具有一定的逻辑体系,可以从理论之基、文化之脉、历史之维和现实之需四个方面进行研究剖析;从内容维度看,习近平总书记科学回答了“为谁教育青年、教育青年什么、如何教育青年”等一系列重要问题;从价值维度看,习近平关于青年教育的重要论述对于促进青年成长成才、推动青年教育工作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非凡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教育对外开放是我国改革开放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育现代化的鲜明特征和重要推动力。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扩大教育开放,提升我国教育世界影响力”总体要求,坚持以教育对外开放服务国家对外开放,推动中国教育以更加开放自信主动的姿态走向世界舞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对外开放的重要论述强调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加强同世界各国互容、互鉴、互通,让教育为文明传承和创造服务,共同开创人类社会美好未来;其核心要义在于,以教育开放宣示国家开放、以教育开放推进人文交流、以教育开放塑造文明新形态、以教育开放培养创新人才。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对外开放的重要论述指引下,我国教育对外开放布局结构更加优化,留学工作创新发展内涵提升,服务人才培养能力更强,人文交流愈加丰富,参与全球教育治理更加深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对外开放的重要论述是习近平外交思想的组成部分,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为推进高水平教育对外开放提供了行动指南。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立足中国社会治理实践,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形成了习近平关于社会治理的重要论述。其科学内涵包括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价值取向,明确了个人、社会、国家三个层面的社会治理目标,强调创新社会治理制度和改进社会治理方式,强调社会治理重心在基层。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社会治理重要论述具有严密的逻辑和完整的体系,开拓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治理理论与实践的新境界,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人口老龄化问题,围绕如何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形成了内涵丰富的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重要论述。这一重要论述围绕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战略地位、新时代老龄工作方针、老龄工作体系和建设目标展开,指明了新时代老龄工作的前进方向。系统梳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重要论述,全面把握其生成逻辑,深刻认识其核心要义与价值意蕴,对于领悟老龄工作思想实质,开创新时代老龄工作新格局,推进适老性社会建设等具有重要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习近平在深刻洞悉全球发展大势、科学判断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格局、着力把握我国教育发展定位之下,发表了一系列有关职业教育的重要论述。习近平关于职业教育重要论述是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职业教育实践相结合的理论精华。其内涵可总结为三个方面:强调了职业教育坚持党的领导原则与立德树人的任务,明确了职业教育为国家战略保障服务的定位,彰显了职业教育的人文关怀。解读习近平关于职业教育重要论述的理论渊源与思想内涵,对把握新时代职业教育的发展方向、抓住发展机遇、秉持发展宗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培育党员干部的正确事业观,并围绕这一问题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这些重要论述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而是有着丰富的思想渊源和理论基础。领导论、主体论、主题论、方向论共同构成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事业观重要论述的核心要义。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将改革开放进行到底,坚持“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坚持团结带领全体人民接续奋斗,坚持全面从严治党,共同构成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事业观重要论述的实践要旨。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事业观的重要论述,廓清其理论源脉,理解其核心要义,把握其实践要旨,有助于更好地推进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走深走实,更好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向前发展,进而不断谱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篇章。  相似文献   

11.
中国边疆学的构筑涉及诸多问题,文章主要从三个重要方面展开论述。关于中国边疆的战略地位和中国边疆研究任务,中国边疆从历史角度看边疆地区是中国两大历史遗产联系的平台,从现实角度看边疆地区是保卫中国安全的第一线。中国边疆学主要有两大研究任务,一是要厘清中国疆域发展的历史和现状,在不同时期所处的地位及原因,中国边界形成发展的历史和现状,国境线形成、变迁的过程等问题。二是通过研究厘清中华人民共和国这个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和发展规律,以及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的形成发展规律;中国边疆学发展历程可以用千年积累、百年探索、三十年实践来概括;实现从中国边疆史地研究向中国边疆学研究的学术转型,加强边疆理论研究和推动边疆教育是眼下两大要务。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青年就业工作进行了大量科学系统的阐述,内涵丰富、特色鲜明、意蕴深刻。深入理解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就业选择的重要论述,要准确把握其问题意识、科学思维、内容架构与基本观点,引导青年学生树立科学的就业观、择业观、职业观、事业观和创业观。  相似文献   

13.
调查研究是我们党一以贯之的优良传统,是谋划工作、科学决策的重要依据.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调查研究工作,他多次论述调查研究的重要意义、指导原则、正确方法,务实躬亲,亲力亲为,深入群众开展调查研究.新时代准确把握“五个坚持”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对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调查研究重要论述,推动调查研究走深走实,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粮食安全事关国运民生。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粮食安全,针对粮食安全相关理论和实践问题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形成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时代粮食安全重要论述,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时代粮食安全重要论述从生成逻辑维度看,是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粮食安全思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有关粮食安全问题的精华、党的历届主要领导人的粮食安全思想的继承与发展;从实践要求维度看,关键在于坚持藏粮于技、藏粮于地、藏粮于民;从价值维度看,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时代粮食安全的重要论述,对于保障国家安全,促进社会稳定发展具有重要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5.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革命老区的扶贫脱贫工作。他曾多次深入革命老区考察,围绕革命老区的扶贫脱贫工作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这一系列重要论述深深植根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与实践中,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共产党关于革命老区扶贫脱贫思想,内涵丰富、外延广阔,体现了战略性、全面性、实在性的鲜明特点,为革命老区的脱贫开发、奔小康等工作提出了新理念、新论述和新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革命老区脱贫攻坚的重要论述对革命老区聚力脱贫攻坚,打造脱贫样板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6.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伟大建党精神的重要论述,既是对党的百年奋斗历程的深刻总结,亦是为全党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而构筑的强大精神砥柱。其提出经历了从“红船精神”到“伟大建党精神”这一由具体到普遍、由局部到整体的全方位论述过程;其内容蕴含了“‘北大红楼精神’、‘渔阳里精神’、‘《共产党宣言》精神’和‘红船精神’”的理论构成,阐明了“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的内涵特质。这些论述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尤其是中国式现代化理论的重要内容,不仅为党在新时代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政党学说提供了理论遵循,更是为党在新征程上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提供了精神动力和行动指南,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17.
贫困问题能否解决、如何解决关系到人民幸福与国家繁荣。新时代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基于中国国情,深入贫困地区实地考察,在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的基础上,创新并发展了中国特色贫困治理理论,形成了关于贫困治理的重要论述。这一重要论述有着科学的理论内涵,其中包括扶贫与扶志、扶智相结合,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主体职责明确,形成社会合力,生态保护脱贫等。这些理念对进一步促进中国减贫实践发展和推进全球减贫实践进程提供了科学指导与理论智慧。  相似文献   

18.
提升边疆地区的国家认同有助于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和边疆发展,但受边疆经济发展相对滞后、边疆与内地存在地理人文差异和边疆面临严峻的外部挑战,给我国边疆地区国家认同带来一定的隐患,这不仅掣肘边疆治理现代化进程,还可能威胁国家安全和边疆稳定。因此,必须从国家发展战略大局着眼,通过强化文化、历史、法律、利益、荣誉等纽带,不断提升治理能力。同时,通过增强主流意识形态、提升治理绩效的有效性、治理程序的有序性的供给能力,不断提升国家认同治理能力。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国家治理的概念。其中,国家治理现代化是新时代我国面临的重要任务,而边疆治理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抓手。目前,西藏、新疆以及内蒙古的边疆治理在我国可谓重中之重,而就西北来讲,河西走廊的治理又是历史之重。因此,研究五凉时期河西走廊的边疆治理经验对我国的边疆治理大有裨益。通过细致梳理五凉时期河西地区历代统治者的边疆治理经验,总结出初级治理、中级治理和高级治理的治理之道,发现以文化建设为核心思想的高级治理之道与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边疆和民族地区治理思想相吻合,尤其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新时代边疆民族地区治理能力的现代化路径一脉相承。  相似文献   

20.
<正>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深入各级各类学校考察并同师生座谈,多次主持会议审议教育重大议题,就教育改革发展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有力引领了教育事业向前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思想深刻、内涵丰富、博大精深,体现了鲜明的政治性和方向性。陶行知教育思想与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相近。学校把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的教育论述与学陶行知教育思想结合起来,努力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一、让教师在学习培训中成长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全面实施素质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