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运用pH传感器,测定NaOH溶液分别滴定FeCl3溶液、Al2(SO4)3溶液以及两者混合溶液的pH曲线。结合理论计算和实验图像分析Fe3+、Al3+开始沉淀的pH及沉淀完全的pH,通过"宏观-微观-符号-曲线"四重表征分析pH曲线变化,探讨Fe3+、Al3+分步沉淀的可行性及最佳pH范围。  相似文献   

2.
董顺 《化学教学》2023,(2):75-79
由两道高考试题引出对Fe2+与H2O2反应的探究。结果发现,不同的亚铁盐与H2O2作用的结果与实验条件有关:在无外加酸碱时FeSO4溶液与H2O2作用会得到碱式硫酸铁和氢氧化铁沉淀的混合物;FeCl2溶液与H2O2作用会得到聚合氯化铁胶体。在酸性较强时Fe2+与H2O2作用主要生成Fe3+;在酸性不太强时主要得到胶体,往往得不到沉淀。亚铁盐与H2O2混合除了发生Fe2+与H2O2之间的氧化还原反应外,同时含铁物质会催化H2O2的分解,H2O2分解放热还会促进Fe  相似文献   

3.
易错题型一考查析出沉淀的先后顺序例1已知Ksp(Ag Cl)=1.77×10-10,Ksp(AgBr)=7.43×10-13,Ksp(Ag2CrO4)=9.0×10-12.某溶液中含有Cl-、Br-和CrO2-4浓度均为0.010 mol·L-1,向该溶液中逐滴加入0.010mol·L-1的AgNO3溶液时,三种阴离子产生沉淀的先后顺序为  相似文献   

4.
硝酸铜晶体Cu(NO32·3H3O2和硝酸铜溶液都是深蓝色的,可是Cu与浓HNO3反应后的Cu(NO32溶液却明显的呈绿色。按通常的解释,是因为反应生成的红棕色的NO2溶解在蓝色的Cu(NO32溶液中引起的。这种解释原本是至理入微的,是已经完全解决了的简单问题。最近有实验者撰文指出Cu(NO32溶液显绿色的原  相似文献   

5.
结合储层CO2埋存技术,自主搭建了地层温度压力条件下CO2埋存实验装置,开展了多介质辅助CO2埋存实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乙醇-KOH体系能够有效进行CO2矿化埋存,其中96%乙醇+3 g KOH 500 mL溶液捕集CO2能力最强,是最佳的CO2矿化埋存溶液配比。经CO2矿化埋存后,低渗透岩心孔隙度平均降低7.07%,孔隙度变化率与孔隙度呈正相关关系,渗透率平均降低16.01%。因此,96%乙醇+3 g KOH能够加速CO2在储层中的CO2沉淀过程,缩短CO2在储层中的矿化埋存时间。该研究可重复性、准确性和可扩展性较强,能够激发学生自主设计实验的积极性及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有利于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工程问题相结合,实现科研能力与创新能力的相互促进。  相似文献   

6.
以“制备Fe(OH)2沉淀”为任务将教材演示实验设计为项目式学习,可以复习巩固铁及其化合物知识。实验设计从反应原理、药品选取、实验装置改进等方面,将控制变量、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设计实验方案融为一体,落实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在实验中实现深度学习。  相似文献   

7.
所谓整体思维是指不过多注意整个事件的过程,而是直接从起始条件或原因找到结果或其中一种较为突出的题眼的思维过程.它的特点是过程简洁、步骤简单,往往能快速而准确地解决问题.下面试举几例来说明之.一、运用整体思维进行替换解题例1将一定量的Fe和Fe2O3的混合物投入250 mL,1.8 mol·L-1的HNO3溶液中,固体完全溶解后,在标准状况生成1.12 L的NO(HNO3还原后的产物假定仅此一种),再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1 mol·L-1NaOH溶液.若要使铁元素完全沉淀下来,所加入的NaOH溶液的体积最少应为多少.解析:NaOH的作用相当于用OH-代替与Fe形成盐的NO3-,所以NaOH物质的量等于溶液中NO3-的物质的量.有  相似文献   

8.
基于氧化还原反应原理,结合生物学知识,设计了制备Fe(OH)2的新实验:采用简易的套管装置,利用酵母菌呼吸作用去除管内的氧气,综合生物和物理知识,跨学科创造性地在无氧环境中制备Fe(OH)2。结果表明调控酵母菌量可有效避免制备的Fe(OH)2被氧化。另外通过改变反应物滴加方式和浓度的试验,解释了Fe(OH)2沉淀过程中呈浅绿色的原因。新设计的装置能成功制备白色的Fe(OH)2沉淀,现象清晰,操作简便。  相似文献   

9.
酸、碱、盐之间发生的反应,大多是在溶液中通过离子之间的交换而实现的.因此若能灵活地运用离子的性质解答问题,常常会显得比运用物质的性质解题快捷、简便.下面举例说明,相信定会对同学们有所启发.一、运用离子性质分析溶液导电性变化情况例1把下列物质分别加入到Ba(OH)2溶液中,溶液的导电性明显减弱的是()(A)盐酸(B)Na2CO3(C)Na2SO4(D)H2SO4解析:溶液导电性的强弱,取决于溶液中能够自由移动离子的多少.盐酸加入到  相似文献   

10.
2011年高考全国理综卷(大纲版)采用省份最多,影响最广泛.我们在研究化学试题时,发现"试题和标准答案"有几处值得商榷,现提出来供参考.一、试题缺少信息,知识涉嫌"超纲"例1(2011年全国理综卷)某含铬(Cr2O72-)废水用含硫亚铁铵[(NH42SO4·FeSO4·6H2O]处理,反应中铁元素和铬元素完全转化为沉淀.该沉淀干燥后得到n mol FeO·Fey·CrxO3,不考虑处理过程中的实际损耗.下  相似文献   

11.
我不知道化学教学同仁是否愿意讨论这个问题。就笔者的经历,我知道这是大家很难回避而又颇感棘手的问题。中学化学教材上不涉及这个问题,课堂上教师有理由可以绕过它,可是它早已铺天盖地遍及多种教参、教辅以及多种应试练习题,作为任课教师你还能在课外回避得了吗?一、双氧水跟碘化钾人们根据在KI溶液中滴入双氧水,溶液显橙黄色表示有I2(实为KI3),提出了如下的答案:2KI+H2O2=2KOH+I2,这种表达式似乎顺利地解释了反应是生成I2,  相似文献   

12.
例1 已知 Si+2NaOH+H2O=Na2SiO3+2H2↑2Al+2NaOH+2H2O=2NaAlO2+3H2↑,硅不与盐酸反应.将含铁铝硅的合金样品分为等质量的两份,分别与足量的稀盐酸和烧碱溶液充分反应,测得放出氢气的质量相同.则该合  相似文献   

13.
通过化学沉淀方法对锂离子电池电解液进行处理,探究了不同浓度氢氧化钠和温度条件下电解液中六氟磷酸锂(LiPF6)、碳酸二甲酯(DMC)和碳酸乙烯酯(EC)的反应情况.NaOH既能和LiPF6反应产生氟化锂沉淀、氟化钠和磷酸钠,又能和DMC、EC反应产生醇和碳酸盐.通过分析不同条件下三者的反应效率,找出反应效率高的NaOH浓度和温度条件,并在此条件下处理电解液,然后向滤液中加入澄清石灰水调节pH值,收集出氟化钙.先后通过NaOH和澄清石灰水对电解液进行两步除杂,实现了对电解液的绿色处理,并能够收集出LiF和CaF2,实现资源的回收利用.  相似文献   

14.
围绕基本问题“如何探究乙醇与钠反应产生的气体成分”将实验探究分为3个组成部分:制备并收集气体、改进气体检验装置和优选气体净化装置,并依次展开实证研究;实验表明:用注射器作为乙醇与钠反应的简易装置,并在针头位置安装填充浸有酸性K2Cr2O7溶液硅胶的尖嘴导管可以有效地除去气体中的乙醇蒸汽,用CO2传感器可以更准确评估乙醇蒸汽的净化效果从而确定气体的成分。  相似文献   

15.
一、考查结构与性质互推例1阿魏酸(结构如下)在食品、医药等方面有着广泛用途.下列关于阿魏酸的说法正确的是()(?)=CHCOOH(A)通常条件下,阿魏酸都能发生取代、加成、消去反应(B)1 mol阿魏酸最多能与2 mol Br2发生反应(C)阿魏酸与足量的NaOH溶液发生反应时,所得有机产物的化学式为C10H8O4Na2(D)1 mol阿魏酸与足量NaHCO3反应能生成2 mol CO2  相似文献   

16.
酸碱的中和反应是我们学习化学的重点和难点,也是中考命题的常青树.现将有关中和反应知识要点和考点分析梳理如下,供参考.【知识梳理】1.特点:反应物是酸和碱,生成物是盐和水.中和反应是放热反应,中和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需要注意的是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如CuO+H2SO4=CuSO4+H2O;CO2+2NaOH=Na2CO3+H2O等就不属于中和反应.  相似文献   

17.
以提高学生学科素养为宗旨的化学新课程改革,使化学教科书的功能发生了根本性转变.教科书不仅要为学生的学习提供范例和素材,更要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在必修一专题二第二单元"金属钠的性质和应用"中,演示实验和罗列的方程式均体现了编者的独具匠心,重视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体现学科思想.一、竞争反应思想在钠的性质部分,有很多地方都体现了竞争反应的思想.如,Na和H20、HCl的反应,Na20,Na2O2与H2O、CO2的反应等.1.Na和H20、HCl的反应学生在观看了Na和H2O反应的实验以后,老师  相似文献   

18.
电阻R1和R2串联接在电压恒为U的电源上,根据串联电路的电压关系可知,电阻R1和R2两端的电压满足U1+U2=U.因为U值不变,则当U1变大时,U2将变小,且U1的增大量等于U2的减小量.同理,当U1变小时,U2将变  相似文献   

19.
金属与盐发生的置换反应一直是各地中考的热点,其中将一种金属加入两种盐的混合溶液中、将两种金属同时加入一种盐溶液中发生的有关反应是该考点的重点,同时也是难点。为了提高同学们解答此类考题的能力,下面举例分析。[例1]向CuSO4与FeSO4的混合溶液中加入  相似文献   

20.
基于品红和碱性条件下的酚酞具有相似的结构,对Na2SO3溶液与酚酞类(如百里酚酞)溶液反应进行实验验证和理论探究,对它们之间的反应过程以及酚酞在碱性条件下褪色的原因做出解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