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笔者在参加今年文综第37题第2小问的阅卷过程中发现,审题正确与否与得分高低密切相关。笔者随机记载了100份试卷的情况。此问共98分,平均得分2.64分,其中得9分的3人,占3%;得6分的22人,占22%;得3分的35人,占35%;得0分的40人(做了题而未得分的33人,空白7人),占40%。  相似文献   

2.
广东高考语文科试卷从2004起由本省命题。三年来考生考试情况良好,总体成绩较为稳定,2004年第一卷平均得分21.02分(满分为42分),第二卷平均得分68.53分(满分为108分),全卷平均得分89.55分;2005年第一卷平均得分20.2分(满分为36分),第二卷平均得分66.17分(满分为114分),全卷平均得分86.37分;2006年第一卷平均得分19.12分(满分33分),第二卷平均得分68.27分(满分117分),全卷平均得分87.39分。从这一得分情况看,第一卷选择题的成绩逐年有所提升,第二卷非选择题后两年略低于第一年;总平均得分有起伏,但差距只在2-3分。与2003年全国命题卷广东考生得分情况比较,2004—2006年广东考生全卷平均得分除2005年略低外,其余两年均有所提高,其中第一卷2004年与2003年相当,2005年比2003年提高了4-6个百分点;第二卷2004年高于2003年,但2005、2006年均降了3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3.
我们知道与导数有关的函数题不仅是各省市质检、高考年年必考的题目,而且形式层出不穷,绝大多数还是区分度颇高的压轴题.许多中上水平的考生往往处理完第一问后,对二、三问或是目的性不强的匆忙求导形成“一堆烂账”、或是眼到手不到写了一堆后发现走进“死胡同”再出来等等现象不一一列举,结果不仅得分较低、时间浪费.长此以往,对科学备考负面影响较大.追其根本原因,很多考生表现为不知道自己“起步”已经错误,  相似文献   

4.
王坤 《考试》2011,(Z4)
解析几何解答题向来是各地高考数学试题中具有相当分量的题目,在高考中起着拉开各类学生档次的作用,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解析几何解答题融汇直线、圆、圆锥曲线、三角、向量等知识于一体,计算量比较大,而且承载着数形结合、转化化归、函数与方程等思想方法的考查任务,因此对很多学生来说,解析几何题得高分是可望而不可及的.解析几何解答题,通常包含两问(或三问),第一问,确定曲线方程,比较简单,学生得分相对容易;第  相似文献   

5.
谢丽萍  贺平 《高中生》2014,(4):26-27
与导数有关的函数题是各省市检测和高考年年必考的题目.形式层出不穷,绝大多数还是区分度颇高的压轴题.许多中上水平的考生往往处理完第一问后,埘第二、二三问或是匆忙求导眼到手不到形成一堆烂账,或是写了一堆解答过程发现走进死胡同冉出来,这样做的结果往往是得分较低,  相似文献   

6.
纵观近几年的高考历史问答题,大多数每题的字数都比较多,每题又有几问.有的问题一问之中还可以分解成若干小问.因此,我们在审题时,一定要注意以下三点.第一、要审清题目的时间、空间概念.将所问的时间、空间概念确定下来,超出试题所问时间和空间范围的事情不要答,以免喧宾夺主,答非所问,浪费宝贵的时间,造成答得差不多了的假象,自己蒙蔽自己.第二、要审内容,弄清试题问的是什么,明白题意.论证题要搞清楚论点是什么?并对论点的正确与否进行判断.第三、分解问题.注意试题共有几问,每问又可以分解为若干小问或要点.全题共有几分,每问大约几分.1994年高考题给了每小问的分数,这更有利于判断每问答案的多少.现在高考试题的答案没有没分的句子,每个得分点最小的分数是1分,这就可以估算出每问答案的多少,然后,按分提炼总结要点答题.下面就以1994年全国高考历史问答题为例,具体谈谈怎样审题.1994高考历史第43题:1848年欧洲革命失败后、马克思、恩格斯曾预言,新的革命  相似文献   

7.
1教学分析 高考中经常出现的工业生产流程题,是很多学生的丢分点,尤其是最后一两个问,对于工业生产过程的理解不到位是很难得分的.  相似文献   

8.
青磊 《华章》2010,(27)
随着足球比赛对抗的日趋激烈,其进攻的难度愈来愈大,比赛中定位球进攻造成的进球所占比例则呈上升趋势.双方越是势均力敌,定位球越可能起决定性的作用,正因如此,各国足球界都在定位球的研究上下了很大的功夫.本文从定位球的重要性、国内外定位球进攻得分之问的差异、提高定位球得分的措施几个方面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大牌教练     
大牌教练西马斯到某体育学校挑选后备队员,最终选定了伯德、巴克和布尔.但他还要测试一下这三名学生之间高低如何,于是让他们进行多项比赛.按名次计分,以总分比高低.各项比赛中.凡得第一名者得分均为只,得第二名者得分均为P2,得第三名者得分均为P3.P1,P2,P3均为正整数,且P1〉P2〉P3.  相似文献   

10.
在高考政治试题中,经济常识部分每年都出现图表题.相对于其他类型的主观题而言,其难度也大一些.这种题型往往有多个材料,多个图表,或是图文结合;问题也是连续几个,第一问基本相同,要求回答图表(或材料)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或经济问题,而后边的几问都是围绕第一问展开,或是问材料之间的关系,或是问材料反映的经济现象产生的原因、意义、影响,或是要求回答解决问题的措施.所以做好图表题关键在于第一问,大部分学生失分也是因为第一问,这个问题实际上是高考考查的一个重要内容,突出考查学生提取、整合材料有效信息能力.下面就针对这一点给大家介绍一种读图方法.  相似文献   

11.
200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Ⅰ)·化学试卷共包括10个题,共计108分,占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全卷总分的36%,其中第一卷8个单项选择题,共48分,占第一卷总分的38.1%,第二卷4个非选择题,共60分,占第二卷总分的34.5%。统计结果,第一卷平均得分36.51,难度系数为0.76,第二卷平均得分30.2867,难度系数为0.5047,全卷平均得分66.8,难度系数为0.62。[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2007年高考湖南数学卷计算量较大,考生反应相对比2006年难一些,与2003年差不多.实质是理科卷第1题到第9题,第11题到第13题,第16题到第18题较易,第20题第二问和第21题的第二、三问大部分考生未做,考生得分拉开差距的是第19题与第20题第二问和第21题的第二、三问.许多平时成绩优秀  相似文献   

13.
智推名次     
东风中学初中一年级三个班举行了数学、语文、外语……综合比赛,规定每科比赛荣获第一、二、三名各得分顺次为5、2、1分,结果一班总共得了27分,二班得了9分,三班得了12分.已知三班得演讲比赛第一名,问三个班各科各得名次如何?分析与解:该题从表面上看似乎找不到解决问题的突破口,但如果深入理解题意,紧紧抓住已知条件不放,一边思考一边分析。就能拨  相似文献   

14.
2022年中考是2022年版课程标准发布后进行的第一年考试,本文通过对2022年广东省中考化学实验试题“怎么考”进行分析,探寻新课标下的中考化学命题特点,提出了实验创新教学,培养学生多问思维.实验创新教学对提高教学效果和培养学生的多问思维,促进核心素养教育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李明、曹强和王小刚放学后举行了一次田径比赛.他们在赛前约定,每项比赛第一、二、三名的得分依次分别为5、2、1分,谁累计得分最多,谁就是优胜者.比赛一开始,曹强获得了铅球比赛第一名,随后三个人你追我赶,100米、跳高……比赛在热烈的气氛中一项接着一  相似文献   

16.
高考数学中立体几何是必考的六道大题之一,这道题是学生得分的关键,而向量方法是解决立体几何的重要方法之一.文章从向量法的第一步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入手,分析了不同题型下建系方法的选择,并通过一道典型例题结合考点加以阐述.  相似文献   

17.
2013年广东文综卷历史部分第39题第一问共4分,平均得分为2.52分。共341604份考卷,其中得0分的74806人,占22%;得2分的103800人,占30%;得4分的162998人,占48%。本问为:“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是什么?它是对鸦片战争前后出现的哪一思想的发展?”问题与题目所给的材料没有直接的关系,答案完全出自教材.主要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  相似文献   

18.
广东高考语文科试卷从2004起由本省命题。三年来考生考试情况良好,总体成绩较为稳定,2004年第一卷平均得分21.02分(满分为42分),第二卷平均得分68.53分(满分为108分),全卷平均得分89.55分;2005年第一卷平均得分20.2分(满分为36分),第二卷平均得分66.17分(满分为114分),全卷平均得分86.37分;2006年第一卷平均得分19.12分(满分33分),第二卷平均得分68.27分(满分117分),全卷平均得分87.39分。从这一得分情况看,第一卷选择题的成绩逐年有所提升,第二卷非选择题后两年略低于第一年;总平均得分有起伏,但差距只在2-3分。与2003年全国命题卷广东考生得分情况比较,2004-2006年广东考生全卷平均得分除2005年略低外,其余两年均有所提高,其中第一卷2004年与2003年相当,2005年比2003年提高了4-6个百分点;第二卷2004年高于2003年,但2005、2006年均降了3个百分点。从试卷各题的情况看,近年广东考生及格率都偏低,特别是文言文翻译、古代诗歌鉴赏、默写、现代文阅读、语言运用的成绩。以2006年为例,第四大题古文断句与翻译平均得分接近及格...  相似文献   

19.
2008年高考数学全国卷Ⅰ理科第21题(文科第22题)是一道主要考查解析几何基本思想与基本方法的压轴题.从试题本身来看,其命题意图是考查学生数形结合、转化的数学能力以及方程思想.但由于试题的第一问不仅对学生的思维能力要求较高,而且对学生的计算能力要求也不低,造成考生无法进入第二问的正确解决(虽然第二问解题思路比较清晰),从而考生不能从整体上正确解答试题,使得本题得分率较低(满分12分,平均得分理科约为1.3分,文科约为0.43分).试题如下:  相似文献   

20.
近几年,高考中出现的探究题,一题多问,答案灵活,采意得分,学生充分发挥“自我表达”意愿。这对学生培养思维创新能力起到了很好的激励作用,所以,探究题备受师生关注。下面就此谈一下我的几点看法。[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