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边疆地区有着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发展意义,其治理水平和能力直接影响到国家整体的稳定与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到边疆地区考察调研,从国家战略高度把握发展大势,提出一系列关于边疆治理的重要论述。学术界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边疆治理重要论述作为一个整体和体系,从历史背景、理论渊源和实践基础、主要内容、重大贡献及落实路径展开了系统性研究,产生了丰富的研究成果。相关研究仍需拓展研究视角、加强理论构建、提高研究时效性,进一步丰富其理论内涵,从而更加深刻地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边疆治理重要论述的内涵与实质,为边疆治理现代化提供智力支撑和行动指南。  相似文献   

2.
以云南省普洱市为调查样本,从边疆幼儿教师的专业发展为出发点,了解边疆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现状,从而对现状做出分析,以期为有关教育部门提供制定政策的依据,帮助边疆地区幼儿教师得到更好的专业发展。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汉代为例,探讨了边吏在疆域形成和发展中的作用。认为,在古代中国疆域形成的过程中,边疆地方官吏在其中的作用是值得关注的。边吏在古代中国疆域形成中的作用大致上可以从边疆行政建制的建立和完善、边疆地区社会稳定、边疆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等几个方面体现出来。优秀的边吏可以实现王朝疆域的拓展,或通过建立相对完善的统治制度、汉文化的传播来密切边疆和内地的关系,进而巩固王朝的疆域;相反,昏庸的边吏则会引起边疆统治秩序的混乱,甚至导致王朝对边疆地区经营的失败,不得已而放弃对一些边疆地区的经营,由此而引起王朝疆域的缩小。  相似文献   

4.
边疆地区是一个拥有丰富自然人文旅游资源的区域,随着旅游活动的深入,边疆旅游以及开始被很多学者所关注。文章通过对边疆旅游文献的梳理、归纳、总结,从宏观视角和微观视角两个角度,将已有学者的研究概括为6个方面:边疆旅游产品的开发和规划、对旅游目的地的影响、边疆旅游运营模式、边疆旅游区域发展、边疆旅游区域合作以及边疆旅游市场。并对这6个方面的已有研究进行分析概括。以期通过对边疆旅游已有的研究进行综述来为日后此领域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和支撑。  相似文献   

5.
边疆地区资源开发中的问题及对策王利群任何区域经济都是整体经济的一部分,只是由于区域所处的地理位置不同,历史上发展程度的差异等原因而千差万别。边疆是国家的一个重要区域,这首先以它的政治版图疆界的重要性为第一显要特点;它的政治稳定是边疆的首要任务。而政治...  相似文献   

6.
国民政府时期边疆教育政策的推行使得边疆地区仅有世俗文化传承而基本没有现代文化教育事业的历史走向终结,在中国历史上具有重大的开拓性意义.国民政府时期的边疆教育政策是为贯彻国民政府的边疆政策和教育政策而由国民政府所创制并被逐渐发展和完善起来的一系列特殊性和优惠性的少数民族教育法令措施.三民主义的教育宗旨和三民主义的边疆政策从国家政策层面为边疆地区教育事业的推行提供了政策制定上的合法性依据.新式教育普及政策则从教育政策层面为边疆教育政策的确立和完善提供了又一个合法性来源.  相似文献   

7.
战后边疆地区不再受到重视,国民经济趋于全面崩溃,内战的爆发造成时局的不稳,种种因素使得国民政府采取的调整措施没能起到多少作用,近代边疆教育最终落入了衰退的泥潭.这些情况深刻地反映出,维持稳定的政局、提供充足的经费、调整资源的分布,对保证边疆教育的健康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西北边疆的社会政治生态与社会舆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西北边疆的社会政治生态是追求中央权威重构的南京国民政府的重要社会资源.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西北边疆,从社会政治生态上可分为甘宁青与新疆两区域;而西北边疆地区的民族与宗教关系复杂,对西北边疆的社会政治影响最大.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国人关于西北边疆的社会舆论,具有政府意识与民众认识重合并轨的迹象,推进了西北边疆建设意识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19世纪中叶以后,我国边疆地区危机四伏。在边疆危机和内地人口压力的刺激下,清政府和以后的民国政府相继推行移民实边政策,改变了炮地与边疆人口分布稠稀悬殊的差距。边疆地区移民人口的大量迁入,筑成了一道抵御外来入侵的坚实边防;促进了边疆地区经济的发展和国防力量的增强;促进了边疆地区新的行政建置的设立,使国家控制力得到加强;促进了民族间的交流和融合,使中华民族凝聚力得到加强。  相似文献   

10.
中国边疆学的构筑涉及诸多问题,文章主要从三个重要方面展开论述。关于中国边疆的战略地位和中国边疆研究任务,中国边疆从历史角度看边疆地区是中国两大历史遗产联系的平台,从现实角度看边疆地区是保卫中国安全的第一线。中国边疆学主要有两大研究任务,一是要厘清中国疆域发展的历史和现状,在不同时期所处的地位及原因,中国边界形成发展的历史和现状,国境线形成、变迁的过程等问题。二是通过研究厘清中华人民共和国这个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和发展规律,以及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的形成发展规律;中国边疆学发展历程可以用千年积累、百年探索、三十年实践来概括;实现从中国边疆史地研究向中国边疆学研究的学术转型,加强边疆理论研究和推动边疆教育是眼下两大要务。  相似文献   

11.
边疆民族自治地方有其自身特殊性,在边疆地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就必须从自治地方的实际出发,着眼于当地的主要矛盾和特点,抓住影响地方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发展的主要环节,切实解决好各族人民群众关心的突出问题,为加快发展边疆现代化事业创造更有利的条件。  相似文献   

12.
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具有民族和谐、边疆稳定的特殊意义。城镇化是民族人口生活迈人小康的必由之路,公共产品属性的边疆地区城镇化有别于国家核心区的城镇化。云南省民族自治州城镇化公共产品的提供方式具有大城市带动、资源开发带动、大企业带动、旅游带动、边贸带动等特点,这些城镇化公共产品的提供方式对全国其他民族地区城镇化的提高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中国古代边疆地区的地域形象与边疆建设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中国历史上各个朝代的统治者都有自己不同的边疆观,这是边疆地区地域形象形成的重要因素。一般而言,统治者的边疆观,充满着地域偏见,并深刻影响到边疆地区地域形象的形成,更重要的是影响到边疆地区的建设与发展。这个问题的产生既有政治、经济、文化上的复杂因素,也有自然地理方面的因素。  相似文献   

14.
构建边疆地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构建边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背后,贯穿着的是边疆社会整合的时代主题,即“构建———整合”的边疆致力于发展模式。这一模式有其历史和现实依据,包括经济、政治、社会、自然环境的整合。“构建———整合”模式是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边疆治理政策的重大创新,必将对边疆地区社会的进步和各族人民的共同富裕产生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有明一代,教育比较发达,辽东虽属边疆地区,但各卫也都建有儒学。本文利用现存文献,对辽东都司儒学以及各卫城儒学的设置、管理和雏护进行考证,以期为边疆文化史的研究提供可靠的证据。  相似文献   

16.
提升边疆地区的国家认同有助于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和边疆发展,但受边疆经济发展相对滞后、边疆与内地存在地理人文差异和边疆面临严峻的外部挑战,给我国边疆地区国家认同带来一定的隐患,这不仅掣肘边疆治理现代化进程,还可能威胁国家安全和边疆稳定。因此,必须从国家发展战略大局着眼,通过强化文化、历史、法律、利益、荣誉等纽带,不断提升治理能力。同时,通过增强主流意识形态、提升治理绩效的有效性、治理程序的有序性的供给能力,不断提升国家认同治理能力。  相似文献   

17.
兴边富民行动是国家治边稳疆、改善民生,进而促进共同富裕的重要举措。经过20余年的发展,我国兴边富民行动在经济发展、基础设施建设、边境地区特色产业发展、生态领域保护和发展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为推动边疆地区乡村振兴提供了良好条件。兴边富民行动与边疆地区乡村振兴具有紧密的理论逻辑与实践逻辑。理论逻辑主要体现为社会主义本质的体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实现载体、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推动力量;实践逻辑体现为兴边富民行动与边疆地区乡村振兴具有政策目标的衔接性、政策内容的契合性和政策执行上的相似性。基于兴边富民行动视角审视和推动边疆地区乡村振兴:应提高政策供给水平,提升政策执行力;完善基础设施和社会保障制度,提高稳边固边能力;加强多方主体合作,激发边民内生动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边疆地区稳定繁荣;筑牢边疆生态屏障,发挥生态资源优势。  相似文献   

18.
本文所讨论的边疆主要是指中国的近代边疆研究,中国近代边疆研究在很大程度上和国家的构建结合在一起,国家的建设需要对祖国的边疆,特别是身处边远的边疆地区进行研究,从而在此基础上,制定出为当地发展的政策等.学者的使命和国家的发展休戚与共,由于特殊的历史背景,林耀华在20世纪40年代对我国的边疆地区,比如大小凉山等,做了深入的研究,他的边疆研究对我们今天相关课题的研究有很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9.
新课程改革中中学数学教学理念、方法有了显著提高,然而在边疆地区由于经济落后、教师教学观念方法陈旧等原因,中学数学教学仍然面临很大的困境.本文结合边疆地区的实际课堂教学,对中学数学教师提出了一些建议,以期为边疆的中学数学教学改善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20.
如何为边疆地区培养高素质的少数民族法律人才,作为边疆高校,这是一个必须认真对待的问题,边疆高校缺少内地高校优势的法律资源,更为严重的是,民族学生的语言障碍是他们学习法律的重要瓶颈,如何提高民族学生的法学教育,正是本文的研究旨趣所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