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董敏  刘雪梅 《编辑学报》2019,31(3):297-300
通过计算机检索万方和中国知网数据库2013—2018年被撤销的中文科技论文,统计被撤销论文的基本信息(发表期刊、论文题名、发表时间及卷期号、撤销时间、撤稿方、撤稿原因、编辑部处理方法及撤销后的引用情况等),调查我国中文科技论文被撤销的情况及撤销后论文继续被收录和引用的情况。共205篇被撤销科技论文纳入研究,涉及145种期刊。184篇(89.8%)来自自然科学类期刊;撤稿时滞为1~145个月;著作权、知识产权纠纷是撤稿最主要的原因;撤稿声明发布后还有59篇论文可以在数据库中在线阅读和下载全文,其中31篇论文依然被其他学者引用。结果表明期刊及相关学术机构应加强学术不端的审查和宣传,规范撤稿机制及流程。  相似文献   

2.
王晨阳  褚建勋 《编辑学报》2023,(4):460-465, 472
撤稿论文引用异常增加现象是科研伦理治理的新问题,对此进行深入研究有助于探寻引用不降反增的原因及治理对策。以科学与社会领域著名的安德鲁·维克菲尔德《The Lancet》杂志撤稿事件为例,通过科学计量学方法,分析撤稿论文在未撤稿、部分撤稿、完全撤稿阶段的时间分布特征、空间分布特征、施引文献影响和施引文献引用态度。研究发现,维克菲尔德的论文存在撤稿后引用异常增加现象,高达81.55%的引文是在文章被部分或全部撤稿之后,在语种和国家层面呈现扩散态势,显示施引文献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力。应辩证看待撤稿论文引用价值,并从作者、数据库、期刊编辑部和学界角度提出治理建议。  相似文献   

3.
孙岳  张红伟 《编辑学报》2021,33(5):533-538
本文对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中检索到的撤稿声明进行逐条字段标记,以撤稿原因为主轴,对撤稿时序、撤稿驱动主体等进行交叉统计分析,并对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的撤稿声明收录和原文处理情况进行比较研究,发现国内期刊撤稿特征表现为学术不端撤稿占比最大,学术不端撤稿隐性集中爆发风险大,作者驱动撤稿最多,数据库撤稿处理不规范.在此基础上为期刊、数据库的相关建设提出针对性的对策及建议:期刊的撤稿声明要明确撤稿原因,对作者自行撤稿行为应高度关注并加强监管,还需规范撤稿调查处理流程且做到科学有据;国内数据库要加强撤稿的规范化建设.  相似文献   

4.
国内学术期刊刊登撤稿声明的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丁媛媛 《编辑学报》2011,23(4):332-334
刊登撤稿声明是学术期刊配合学术打假的重要手段。分析从国内数据库中检索到的45篇撤稿声明和被撤的55篇论文,发现因各种学术不端引起的撤稿占64%,大多数被撤论文仍能在数据库中找到全文。初步探讨了被撤论文的特点和发布撤稿声明时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叶青 《编辑学报》2021,33(1):37-41
近年来,随着学术不端行为导致的撤稿事件频发,撤稿声明在中国SCI期刊上发表的数量也日渐增长.越来越多的期刊需要处理疑似学术不端行为稿件的撤稿事宜,编辑部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本研究通过对2016-2020年间Web of Science数据库核心合集收录的中国SCI期刊(不含港澳台地区)刊发的撤稿声明进行调查,记录并分析了相关撤稿声明的信息,包括发表的期刊、期刊所属学科、发表时间及卷期号、题目、类型、被撤稿论文发表时间及其撤稿后的引用情况等.调查结果显示,我国SCI期刊的撤稿声明发文规范整体良好,但还有许多不足,期刊编辑部需要进一步提高撤稿意识、完善撤稿机制、规范撤稿要求,接轨国际标准,从而保证刊发论文的科学性和准确性,维护期刊的学术声誉,为建设世界一流科技期刊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6.
在国际著名的摘要和引文数据库Scopus中检索2015-2017年医学领域国际期刊的撤稿声明,收集并分析撤稿声明中的相关信息.检索后共获得1 015篇针对已发表正式论文的撤稿声明,声明数量逐年减少.发表撤稿声明较多的期刊,普遍质量不高,撤稿数量和期刊影响因子并没有明显的相关性.从Scopus上可以获得能提供有效撤稿相关信息的声明摘要共409篇,涉及文章419篇,学术不端是撤稿的主要原因,占所有撤稿原因的46.8%.撤稿文章来自38个国家,其中数量最多的为中国(97篇)、美国(95篇)、伊朗(53篇)、日本(28篇)、印度(22篇)、英国(14篇)、韩国(11篇).几乎所有国家的撤稿原因中都包括学术不端或重复发表.撤稿声明时滞为0~26年,中位数2年,平均值3.3年.学术不端的撤稿时滞中位数为3年,重复发表的撤稿时滞中位数为1年.  相似文献   

7.
《编辑学报》论文被Web of Science数据库引用情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鲍国海 《编辑学报》2014,26(6):617-618
对被Web of Science数据库(WOS)引用的《编辑学报》56篇论文,从被引和施引作者、作者单位、论文关键词、施引期刊等方面进行分析,并对这些引文同时被《中文社会科学引文》(CSSCI)数据库引用情况作比较,从中了解《编辑学报》在国内外学术界被关注的程度、研究主题及相关学者等信息,发现引用和施引论文的学者及研究机构,提出缩短出版周期等建议,进一步提高《编辑学报》的学术质量及其在学科领域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8.
运用引文增强技术对《档案管理》的发文和被引数据进行深层关联分析,从施引学科、施引群体、施引机构、学术宣传效果等角度探讨该刊的学术影响力特征及影响因素。本研究发现该刊的学科影响力主要局限在档案学领域,施引机构多集中在高校,该刊的论文价值发现周期偏长,被错引的比例较高,且高频施引者占比较少,建议该刊扩大选题范围,积极吸纳亲缘学科的相关论文;奖励活跃贡献者,提高作者回报率;重视学术宣传工作,降低被误引的概率,从而进一步提升学术影响力。  相似文献   

9.
就近年来国内外撤稿事件频发现象,给出了撤稿的定义、目的与主要原因,提出了何时应该采取撤稿、关注或更正的判别标准;对在撤稿过程中如何处理所出现的学术不端行为与相关注意事项进行了详细阐述,并对如何撰写、发布和引用撤稿声明给出了建议.文章旨在为科技期刊编辑正确认识撤稿和规范撤稿流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莫愚  王旭  谢秋红  贾津津  程林 《编辑学报》2015,27(4):405-408
通过Web of Science数据库的“被引参考文献检索”途径,将中华医学会123种非SCI期刊作为国内大量的非SCI科技期刊的代表,统计其刊载文献被SCI期刊引用的情况;以被引文献数量大于50篇作为高影响力期刊的筛选条件,分析其中高影响力期刊的被引文献数量、单篇被引文献最高引用频次、施引文献数量、施引文献最高被引频次以及施引文献的国家地区分布、出版年份分布,从而了解这些非SCI科技期刊的国际影响力.基于这一分析,认为SCI期刊并非是获得同行认可的唯一途径,国内大量的非SCI科技期刊应走“立足国内,面向世界”的发展道路,以踏实做专业领域内有影响力的期刊为目标;同时呼吁国家有关部门能对现行科研评价指标进行调整,鼓励质量上乘的稿件能选择具有影响力的国内期刊发表.  相似文献   

11.
期刊学术影响力、期刊对稿件的录用标准和期刊载文的学术影响力三者之间存在同向加强的机制,来自较高影响力期刊的引用具有较高的评价意义。作者的择刊引用和择刊发表使得较低学术影响力的期刊较少被较高影响力期刊引用。因而,可以通过同时考察构成期刊引证形象的施引期刊的学术影响力及其施引频次来评价被引期刊的学术影响力。以综合性期刊Nature和Science 2010年的引证形象为例,将期刊影响因子作为学术影响力的初评结果,提出了以施引频次对施引期刊影响因子加权的计算方法,以期通过量化的引证形象实现对期刊的评价。  相似文献   

12.
郑晓梅 《编辑学报》2019,31(1):40-40
近年来,中国论文大规模撤稿事件屡次爆发。本文通过检索2008—2017年科学引文索引扩展版(Science Citation Index Expanded,SCI-E)收录的论文,对SCI-E收录的论文撤稿概况及中国作者撤稿论文的逐年变化、撤稿原因、来源期刊、来源期刊的影响因子和学科分区等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探讨撤稿时滞及撤稿事件背后的原因、意义和影响,并对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时代下同行评议制度的完善和期刊未来发展趋势提出思考。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中国论文大规模撤稿事件屡次爆发。本文通过检索2008—2017年科学引文索引扩展版(Science Citation Index Expanded,SCI-E)收录的论文,对SCI-E收录的论文撤稿概况及中国作者撤稿论文的逐年变化、撤稿原因、来源期刊、来源期刊的影响因子和学科分区等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探讨撤稿时滞及撤稿事件背后的原因、意义和影响,并对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时代下同行评议制度的完善和期刊未来发展趋势提出思考。  相似文献   

14.
利用中国引文数据库的引文检索功能,统计了<档案管理>2006年-2008年载文被引用情况.根据统计结果,从被引篇数、被引频次、被引论文年份、被引论文作者、被引作者机构、被引作者地区、引用期刊等方面进行分析,并计算出该刊2006年~2008年的自引率(24.24%)和各年份的即年指标(分别为0.0445、0.0130、0.0307)、影响因子(分别为0.1207、0.2439、0.2422),客观地评价了<档案管理>的学术水平和办刊质量及其在我国档案学研究领域中的学术地位和影响力.  相似文献   

15.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引文检索效果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CJFD1994至2002年全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刊载的有关图书情报学核心期刊计量分析论文的引文和被引情况等为统计研究对象,揭示cJFD引文检索的基本规律及其检索效果,并分析影响其检索效果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6.
撤稿是为了纠正错误,净化学术环境.虽然国内外的出版机构也制定了相应的撤稿流程指南,但国内科技学术期刊并未严格按照指南进行撤稿,各大数据库的撤稿流程也各不相同,因此学术期刊需进一步提高撤稿意识,规范撤稿流程.本文通过解读国内外撤稿指南,分析国内学会和编辑部具体撤稿措施,梳理国内知名文献数据库的撤稿流程,提出关于完善学术期刊撤稿流程规范化建设的措施,供国内期刊编辑参考.  相似文献   

17.
谈谈科技期刊的"撤稿声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科技期刊的"撤稿声明(retraction)"并不常见,但却十分重要。刊登撤稿声明的原因一般是科技论文出现了明显的错误或误差、虚构了不实数据、其实验结果不可重复等。刊登撤稿声明必须遵循规定的流程,同时内容应符合一定的格式要求。  相似文献   

18.
科研诚信是科技创新的基石,卫生健康科研诚信事关人民健康,事关科技自立自强。对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医学科研诚信专栏通报的163篇科研失信论文调查发现,医学科技论文最主要的学术不端问题为论文买卖、代写代投(50.3%),未被撤稿论文占48%,中位被引频次为12次,36.6%(15/41)刊载问题论文的期刊已被纳入《2020年国际期刊预警名单(试行)》。医学科技期刊应及时、规范撤稿问题论文,科研机构应监督撤稿,以降低问题论文的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意义]施引作者在引用过程中会概括、提炼被引论文成果价值点,发现此类信息有助于全面、深入地了解被引论文的学术价值。[方法 /过程]提出一种无监督多特征加权的价值点识别方法,进一步发现原文中未提及或未显著提及的价值点;对Athar引用语料库中高被引的20篇文献进行实验。[结果 /结论 ]实验结果表明,原文中未显著提及但引用中却强调的价值点可揭示被引论文发表后同行的共识与认可、引导跨库检索应用化成果、更新与补充被引论文关键词、收集被引论文主题缩写词等功能,实现对被引论文动态标引,提高论文显示度、检索效率以及跨库关联能力。由此,基于引用内容发现的价值点可以作为一种描述被引论文价值的动态生成的新型元数据即引用标签,发挥重点提示、检索与推荐等功能,丰富引用内容服务。未来将在更多领域、语种、类型以及更大的论文数据集上验证价值点发现的可行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20.
冷怀明 《编辑学报》2018,30(6):558-560
介绍处理3篇论文撤稿的具体做法: 1)编辑部主动对“内容不真”的论文撤稿;2)因重复发表作者主动申请撤稿而编辑部决定不撤稿时,刊登重复发表声明。分析国内学术期刊处理撤稿面临的伦理问题:1)怎么合理表述撤稿原因?2)首发期刊根据什么来决定是否撤稿?3)首发期刊决定不撤稿,重复发表期刊也不撤稿,首发期刊怎么办?4)重复发表论文还存在其他学术不端行为的怎么办?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处理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