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滁州学院学报》2021,(4):84-88
红色文化是一种先进文化,红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需要合适的路径。金寨县红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存在顶层设计力度不够、资金投入相对较少、专业人才结构单一、红色文物保护不周、宣传手段相对滞后、成果转化效益不高等薄弱环节。结合金寨特点,提出了传承与发展红色文化的更好路径:加强顶层设计,着眼长期发展;加大资金投入,保持发展热度;打造专业团队,挖掘红色内涵;重视文物保护,有序开发利用;丰富宣传方式,释放品牌效应;提高成果转化,助力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2.
将红色文化应用于产品设计和开发中,能够充分发挥文化资源对地区经济的推动作用,实现以地区特色文化促进区域经济振兴的发展目标。通过调研安徽金寨县丰富的红色资源,分析区域红色文化在现代文创产品设计中的应用现状可知,当前金寨县红色文创产品设计开发过程还存在缺乏市场调研、市场定位模糊、产品创新不足、市场营销渠道单一等问题,需要政府、高校、红色景区合作,掌握消费者需求,创新文创产品,才能促进金寨县文创产业健康发展,进而带动地区整体经济发展,同时促进金寨红色文化的传承和弘扬。  相似文献   

3.
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割不断的精神血脉。在实现中国梦的历史进程中必须传承和创新红色文化。沂蒙精神是红色文化的突出代表,是中国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根本特征是人民性,本质品格是与时俱进。沂蒙精神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支撑。传承和创新红色文化是高校的历史使命。临沂大学把红色文化的传承创新与中国梦的教育高度融合,成为高校育人的创新举措,托起了一代大学生的中国梦。  相似文献   

4.
沂蒙精神植根于沂蒙大地,与齐鲁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深厚历史渊源。它既是沂蒙文化地域特点的集中体现,同时作为齐鲁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其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受到齐鲁文化优秀传统的重要影响,也在很大程度上对齐鲁文化发挥了传承和弘扬的独特作用。沂蒙精神在新时代不断弘扬和传承,是齐鲁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进而促使新时代山东文化更好发展的客观需要,也是更好地促进红色文化传承发展、繁荣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必然要求。因而,从红色文化活动、红色文化艺术创作、红色文化博物馆建设、红色文化口述史料采集和整理保护等方面入手,探讨沂蒙精神传承与齐鲁文化发展的融合创新路径,将会更好地推动沂蒙精神的传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5.
红色文化作为一种先进的文化形态,是培育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精神沃土,是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的天然屏障,也是文化强国和民族复兴的重要引擎.大学精神的弘扬、大学生的健康成长迫切需要传承和创新红色文化.大学应在红色文化的传承和创新中发挥引领效应,以课堂教学为阵地、以校园文化建设为载体、以社会实践服务为依托、以对外文化交流为契机,把红色文化的传承和创新融入实现文化育人的具体过程之中,推动高等教育质量的全面提升和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6.
《石家庄学院学报》2015,(5):100-103
在高校大力弘扬以"两个务必"为核心内涵的西柏坡精神,不仅是对中华民族爱国主义传统精神的传承与发展,更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抓手。当前在对西柏坡精神的认知、研究与传承创新实践中,存在着诸多现实问题和薄弱环节。各高校应树立整体意识,开展资源整合和系统性、创新性研究,促进西柏坡文化历史资源转化为具有鲜明时代气息的教育资源。同时,还要加大对西柏坡红色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研究,实现高校文化建设与西柏坡红色文化研究传承工作的互动发展。  相似文献   

7.
传承红色经典,担当育人使命,红色文化是我国民族复兴与革命的重要精神象征,是在中共党人带领下,在革命红色年代所形成、沉淀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特殊文化,是中国所特有的文化,蕴含着重要的革命精神内涵。传承红色经典,让红色教育渗透到语文教育中是我国在重视核心素养的当下,在重视学生思想道德培养的当前所应重视和践行的,在语文教育中有目的、有计划地渗透红色教育,在传统文化中增添红色文化,以文化育文化,以红色育德育,对传承红色文化,培养学生树立爱国主义精神和热情,民族主义责任感和使命感具有重要的意义。为了实现红色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渗透,红色经典在语文传统文化中的融合,本文结合教育实际提出几点策略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正>进入新时代,文化在国家与社会发展进程中的重要性逐渐凸显,是民族凝聚力和创新力的源泉,也是增强我国软实力的重要内容。红色文化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蕴含着丰富的民族精神,将其充分融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仅能够实现红色文化资源价值,也有利于促进高校思政教育工作发展。红色文化资源与传统文化具有显著的差异性,它最本质的特征是具备红色精神,代表着权威与革命。高校思政教育中的红色文化资源传承价值具体包括:红色文化资源丰富了教育内容,能够大大提升高校人才培养质量与效率,  相似文献   

9.
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体人民,为实现民族解放与独立、国家富强发展过程中,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科学指导,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基石,不断凝聚的具有鲜明特色的文化精神形态。新时代,红色文化仍具有深厚文化底蕴和传承价值,将其融入高校大思政育人工作,有助于培养大学生文化自信心,使学生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红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分析了红色文化融入高校大思政育人工作的价值意蕴,阐述了红色文化融入高校大思政育人工作策略。  相似文献   

10.
红色基因是在中国革命进程中形成的革命文化与中华民族精神凝练的成果,是民族发展精神力量的传承,是人类社会发展进程共同价值的体现。红色基因是增强文化自信的精神动力,也是增强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的思想支撑,还是实现民族复兴的精神伟力。红色基因融入思政教育,有助于厚植爱国情怀、筑牢思想防线、培养家国情怀。  相似文献   

11.
刘莉 《天津教育》2022,(5):106-108
<正>幼儿是国家发展的未来,是传承我国优秀文化的希望。在红色文化背景下,在幼儿心中播撒爱国的种子,让红色精神贯穿在幼儿教育的始终能助其健康成长。本文围绕红色基因在幼儿园有效传承中的必要性以及红色基因在幼儿园中的传承路径进行探究。红色基因是永恒的,红色文化精神蕴涵的是开拓创新、实事求是、无私奉献的精神,也是幼儿人生观建设的重中之重。现阶段在幼儿教育过程中弘扬红军精神,让更多的幼儿了解不怕牺牲、  相似文献   

12.
红色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文化软实力精神传承的一部分,红色文化资源是红色文化的载体,是由中国共产党带领下的先进分子为我国的建设和发展做出的重大贡献所产生的历史故事、文学作品、物质文化资源等。红色文化产生地,如今也已成为我们教育后人、发展文化产业、红色文化旅游等炙手可热之地。红色文化有自身独特的内涵,对其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价值实现受到国家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同时对红色文化资源地区的发展也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通过对红色文化资源的分类,剖析红色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中价值的实现,分析红色文化资源对形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正>红色精神是中国共产党长期革命建设过程中形成的独特精神财富,也是党和国家精神动力的源泉。传播和弘扬红色精神,不仅有助于增强党的活力、民族凝聚力和国家向心力,确保党内思想的正确性和纯洁性,还对当代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的借鉴和参考意义。由杜向民等人所著的《高校红色文化教育传承研究》一书,鞭辟入里地指出红色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并对两者结合的可能性、必要性和实现方法进行全面阐释。该书第一章从定义、特征、类型三个维度剖析红色文化的内涵,并阐述我国红色文化的发展历程;第二章从认知、内化和实践三个维度探讨红色文化传承的转化规律,并对其教育实践规律进行深入分析;  相似文献   

14.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需要自己的文化作为支撑.我国的红色文化以人民为中心,以爱国为核心,以其坚决的革命精神、独特的历史道路,成为独特且又珍贵的文化.新时代大学生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希望,因此,要弘扬并传承红色文化,就需要注重用红色文化对大学生的教育与引导,提高其对红色文化的认同感.文章以"如何提高大学生对红色文化认同感"问题进行专题研究,探求大学生红色文化认同感实现的路径.  相似文献   

15.
文化基因是决定文化系统传承与嬗变的基本要素,红色文化作为文化基因的一种,是中国共产党革命文化传承的重要精神载体和遗传密码;沂蒙精神是山东党政军民共同铸就的先进群体意识,是中国革命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红色基因的重要载体;临沂大学是沂蒙精神哺育起来的大学,作为革命老区的大学,传承红色基因,弘扬沂蒙精神,是历史和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  相似文献   

16.
随着"文化数字化"的后现代文化与艺术时代发展,数字动画虚拟展示技术正在文博和文物保护与开发领域广泛应用。具有革命文物大县的金寨也应尽快实现文物旧址数字化保护、传承与开发的道路,综合社会文化背景、革命旧址、数字动画虚拟技术现状及其时代价值与意义等因素分析,数字动画虚拟展示金寨革命旧址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17.
《太原大学学报》2019,(2):30-33
在人类文明的历史长河中,中华文化以其特有的精神气质留下了浓墨重彩的印迹。文化是中华民族自信的底气,是凝聚民族复兴无穷力量的一面旗帜。红色文化是最能体现民族精神内核的文化表现形式,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最重要的来源和组成部分。站在新时代的历史方位,在文化自信的背景下,传承发展红色文化既要传承红色文化蕴含的革命精神,更要和时代精神交相辉映,共同凝聚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力量。  相似文献   

18.
"九一八"事变引发了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东北的侵略,东北抗日联军与侵略者展开了英勇抗争,在此过程中形成了东北抗联精神.东北抗联精神涵盖了忠贞报国,勇赴国难的爱国主义精神;勇敢顽强、前仆后继的英勇战斗精神;坚贞不屈、勇于献身的不畏牺牲精神;不畏艰苦、百折不挠的艰苦奋斗精神;休戚与共、团结御悔的国际主义精神,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1〕.辽宁抗联红色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传承的一颗璀璨明珠,在中华民族历史长河中,凝聚了无数共产党人、先进分子的心血和宝贵历程,是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人民的伟大历史实践中沉淀和积累的特殊文化结晶,它不仅是一种文化形式的底蕴,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源源不断的动力,注重红色文化党性教育的实践性和针对性,让红色文化在党员心中绽放思维之花,弘扬红色文化建设,强化党员党性教育,是新时期、新时代的前进方向.  相似文献   

19.
文化强则民族强、国家兴。大学是文化,尤其是红色文化传承和发展的重要载体。当前红色文化教育面临着缺乏具象的精神引领、缺乏具化的育人环境、缺乏聚焦的理论研究和缺乏聚合的协同体系等诸多困境。通过以文化记忆理论中对文化传承的时代特点、身份认同,传承媒介和体系载体的分析,构建红色文化传承应然路径。以此为基础,以体系化育人为目标,构建红色文化特色教育证书制度,结合嘉兴南湖学院的红船证书实践,提出重视学思践悟,建设红色校园文化,打通校内外协同育人体系,建设高水平红色文化育人师资队伍的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20.
新形势下,开展宣传革命精神、传承红色文化、为祖国拼搏奋斗"主题教育活动具有重要意义。挖掘、提炼、整合、利用红色文化资源,将其融入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是高校教育教学和红色文化发展的内在要求。高校应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切实发挥红色文化的价值引领、文化传承及道德示范功能,在高校党建工作中,善于利用红色文化,加强对于新时代大学生的红色文化教育,有利于充分发挥红色资源的教育功能与优势,推动高校人才培养和党建工作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