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0 毫秒
1.
在本文的研究当中,笔者利用SMPLE算法,采用二阶迎风格式的对流扩散项,,建立了封闭腔内的自然对流物理模型,并通过该物理模型计算与研究了在封闭腔内部的自然对流换热.本文的研究最终得出,在一定的Ra下,长度不同的阻流件的平均Nu数,有水平阻流件的封闭方腔与无阻流件时相比,相同条件下自然对流的换热系数随阻流件长度的增加先略减少,然后增加.同时在阻流件的长度发生变化的前提之下,封闭腔内部的环流也会随着增加,一般会增加2个或者3个,另一方面,不同壁面上的阻流件的布置方式也会对换热产生不同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文章采用有限元方法数值研究了封闭方腔自然对流传热问题,并基于场协同理论分析了速度场与温度梯度场的协同关系,进一步深层次分析了协同角场同速度场、温度场、温度梯度场之间的协同关系,展示了不同瑞利数下方腔自然对流速度场和温度梯度的协同效果,着重探讨了各物理场对封闭方腔协同角的影响规律,同时表明以协同角为评价指标,可有助于改善局部的传热效果,从而深层次理解强化自然对流传热的机理,为实际工程的传热强化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本文采用计算流体力学(CFD)的模拟方法,计算了单个热圆管在方腔内自然对流的换热过程.在瑞利数Ra=104,普朗特数Pr=0.7070时,对于圆管在竖直轴(Y轴)不同的位置分别得到了稳态温度场及流线场,同时进行了相关的物理分析.准确地给出了热圆管的平均努塞尔数Nu随着Y轴位置变化的经验公式,进而可以直接的计算出自然对流换热系数,在X/D=a-7时出现最大的Nu,可以知道方腔内热圆管换热的最佳位置,同时也可以为工业应用提供优化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本文采用计算流体力学(CFD)的计算方法,模拟了定温和定热流单根圆管在方腔内自然对流的换热过程.在普朗特数Pr=0.7070时,得到了瑞利数10≤Ra≤106下的稳态温度场,圆管表面的局部努塞尔数随着Ra变化的曲线,同时进行了相关的物理分析.定量地给出了定温与定热流平均努塞尔数的比值及物理原因,这可以为工业应用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本文根据边界层方程和导热方程,分析了肋表面的局部传热特性。结果表明:在自然对流和强迫对流两种情况下,竖直布置的矩形直肋表面的局部对流换热系数分布是不均匀的。研究结果将有助于对肋片表面传热机理的认识。  相似文献   

6.
基于流体网络理论,研究了通过改变回热器流阻对由双向进气阀诱发的直流流动进行抑制的可行性,计算结果表明,增加回热器流阻可以有效地抑制直流,进而有望提高脉管制冷机在高温区的稳定性能.在此基础上,采用不同的回热器填料布置方式,对脉管制冷机的稳定特性开展实验研究,通过采用直径0.25 mm的铅丸代替回热器冷端(0.3回热器长度)247目不锈钢丝网的方法,实现了制冷机在80 K温区长时间稳定工作.该研究为解决脉管制冷机存在的高温区性能不稳定提供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7.
针对某大型国企现有的50 W LED路灯翅片式散热器模块,采用数值模拟和实验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分析其自然对流情况下不同结构小翅片,即有、无布置斜向小翅片时散热器的温度场,并将其通过实验测试进行验证。研究过程中发现,对于自然对流散热,有斜向小翅片的散热器原型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散热面积,但却减缓了散热器表面空气自然对流的上升速度,降低了自然对流的散热量;无翅片不但有效地提高了散热效率,更为重要的是为企业降低了制造成本。  相似文献   

8.
以采暖房间为背景,建立了一侧竖壁有一个加热器,下壁面有一个凸出热源的二维封闭空腔内自然对流换热的数学模型,并对不同的加热器温度和热源强度分别进行了数值模拟。根据计算结果讨论了加热器温度和内热源强度对空腔内温度场和流场分布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以太阳能与燃料电池耦合系统为应用背景,对不同管长和管径、不同吸收率和发射率和有/无内置导流板3种不同情况下的太阳能集热器进行试验研究.建立太阳能集热器自然对流和强迫对流数值计算模型,并应用场协同和火积理论分析模拟计算数据.自然对流研究表明,随着真空管长度的增加,水箱温度逐渐升高,但集热效率逐渐下降;当吸收率在0.95~1.0范围内升高,发射率在0.16~0.06范围内降低时,集热效率逐渐上升;全玻璃真空管加装导流板后,由于真空管中混流消失和真空管底部强化传热作用而提高了太阳能集热器的热效率.强迫对流研究表明,横双排太阳能集热器的雷诺数、努赛尔数和火积增量均高于竖直单排太阳能集热器;横双排太阳能集热器的火积耗散低于竖直单排太阳能集热器.研究结果表明,在中低温太阳能耦合燃料电池集热场,自然对流宜采用内置导流板太阳能集热器,强迫对流宜采用横双排太阳能集热器.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热-流-固-化(T-H-M-C)耦合作用下的对流换热机理,在实验室范围内,利用自主研发的T-H-M-C耦合模拟装置,以劈裂岩石为研究对象,改变出水孔与注水孔长度控制裂隙长度,加入支撑剂控制裂隙开度或孔隙率,温压控制系统调节温度场和压力场,准确模拟增强型地热系统(Enhanced Geothermal Systems,EGS)中对流换热及水岩相互作用。记录进出口温度、岩样内外表面温度及进出口压力、围压等数值,利用无量纲特征数雷诺数(Re)、普朗特数(Pr)、努塞尔数(Nu)等进行量化研究,装置有效改善了国内现有试验设备无法改变温度场及裂隙特征等不足之处,为EGS对流换热机理研究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11.
以水一水换热为实验对象,研究了螺旋隔板单管换热器的传热与流阻性能。实验结果表明,在相同的Re值下,螺旋隔板花瓣管单管换热器的壳程传热准数Nu是螺旋隔板光滑管单管换热器的2—4倍,压降只是它的1.4—1.8倍,证明花瓣管具有十分优越的强化传热性能,其与螺旋隔板搭配构成的换热器具有良好的传热与压降性能。在实验范围内,花瓣管翅片高度的增加、翅间距的减少都有利于传热强化性能的提高。  相似文献   

12.
三分螺旋折流板换热器壳侧通道二次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分析了35°倾斜角三分螺旋折流板换热器壳侧流体流动特性,重点考察了壳侧通道的二次流分布.在子午切面上的结果表明:壳侧通道内轴心区域的流体受螺旋流动离心力的作用存在向外扩张的趋势,而外围区域的流体在向心力的作用下存在向轴心流动的趋势;在壳侧通道的每个螺旋周期内,流线分成上下2股,并在左侧折流板附近形成迪恩涡,在右侧折流板附近开始向心流动并最终被吸进轴向主流中.一个螺旋周期内平行的2块折流板之间多个平行切片的结果进一步证实了二次流的存在,同时还显示了V形缺口处存在的倒流现象.二次流有利于螺旋通道内流体的掺混,有效促进主流流体与近壁流体的动量和质量交换,从而可强化此类换热器的传热.  相似文献   

13.
波形折流杆换热器的开发和工业化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The conventional heat exchanger with segmental baffles is prone to bring forth fluid-induced vibration of heat transfer tubes and increase the pressure drop of shell-side greatly at higher fluid flow velocity. In order to avoid the above defects, the ROD-baffle heat exchanger has been developed. However, its collocation of heat transfer tubes is conventionally in square, which leads to fewer heat transfer area per unit volume. Based on the ROD-baffle heat exchanger, a new type curve-ROD baffle has been developed, and an industrial investigation of the curve-ROD baffle heat exchanger with normal triangular collocation has been carried into execution. In this paper, two equations using the Reynolds number were acquired to predict the heat transfer coefficients of the shell-side and tubeside.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shell-side heat transfer and pressure drop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urve-ROD baffle heat exchanger are superior to those of the segmental baffle one.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怒江大峡谷旅游区及周边自然生态和社会生态的脆弱性分析,表明本区域自然、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水平较低。同时,结合特色旅游资源、发展支撑体系、旅游客源市场、同类峡谷案例比较分析,表明基于生态保护优先的怒江大峡谷旅游区发展措施有利于本区域旅游产品的开发与保护,具体措施包括:开展生态脆弱区生态环境功能分区工作、实施生态环境建设工程、乡镇居民参与旅游建设开发工程。最后,提出了怒江大峡谷及其旅游产品的开发思路与设想。  相似文献   

15.
传统的服饰造型元素大量地融合于现代服装设计制作之中。时下最时髦的一种服装风格,便是在西方风格的衣服设计中加入一到两种中国传统造型元素,这种组合往往会产生惊艳之美。现在的中国传统造型元素,不再是古老、死板的象征,而是等同于自然、朴实、亲切,并蕴含着丰富的内涵。文章首先分析了传统造型元素在现代服装设计中的应用手法,其次,从传统造型元素与服装款式;传统造型元素与服装部件;在现代服装设计中,运用传统衣饰元素;云肩在在现代服装设计中的应用等方面就传统造型元素在现代服装设计中的应用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本文首先简单介绍了最小二乘法原理和利用加权最小二乘法求拟合多项式的系数问题,然后利用C语言设计求解加权最小二乘拟合多项式系数的程序.只要输入给定的数据点、相应的权重和所求拟合多项式的次数,运行该程序后就能准确地、高精度地得到拟合多项式的系数.  相似文献   

17.
建立了平方位序分组相继数列素,以此为基础给出了素数分布的一个规律,运用这个规律证明了在相邻两个自然的平方之间至少存在一个素数,这一数论中的古典问题。  相似文献   

18.
文本分类问题中,卡方特征选择是一种效果较好的特征选择方法。计算单词的卡方值时,先计算单词针对每个类别的卡方值,再通过类别概率将卡方值调和平均,作为单词相对于整个训练集合的卡方值,这种全局方法忽视了单词和类别间的相关性。针对这一问题,提出基于类别的卡方特征选择方法。基于类别的方法针对每个类别遴选特征词,特征词数量根据事先设定的阈值、类别的文档数和整个训练集合文档数计算得到,不同类别的特征空间可能包含相同的特征词。采用KNN分类方法,将基于类别的方法与全局方法进行比较,实验结果表明,基于类别的方法能够提高分类器的总体性能。  相似文献   

19.
采用《中小学生非智力因素调查问卷》,对121名怒族儿童进行调查研究。探讨了怒族儿童非智力因素发展的总体趋势和变化规律,分析其年龄发展和性别差异的特点,并提出相应的教育建议,以期能为指导怒族基础教育实践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