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制作电热切割器,演示电能变热能小学自然第八册实验四讲电能转变成热能,选用电热切割器来说明。因该教具各校都没有配备,为了使学生掌握这一能的转换道理,可以按照图豆所示制作一件稳恒电热切割器,用它将废泡沫塑料切割出各种梅花瓣、五角星、水轮、齿轮、各种动物、数字模型等,使学生兴趣盎然。制作方法介绍如下:用木板制作一个木架,将约30cm的废电褥丝用火烧掉绝缘层当作电热丝(也可拆下已坏了的可变电阻丝或取一段电炉丝).固定在图中ah处,用导线将电热丝和220V60W或220V100W的白炽灯泡串联后接在220V电源上即成。2制作声…  相似文献   

2.
熊衍松 《物理教师》2000,21(7):7-38
题目:如图1所承,是一种调温型电热毯的电路图,其额定电压为 220 V.这种电热毯是利用两组电阻相同的电热丝,采用平行相隔的布线方式缝置在底布上,通过开关改变电热丝的连接方式,从而改变功率达到调温的目的.图中虚线框内是三刀五位滑动式功率转换开关,三个滑片只能同时位于图中“1”、“2”、“3”、“4”、“5”中的某一位置.求:(1)若开关位于“2”时,电热毯的额定功率为 200 W,则每组电热丝的电阻是多大?(2)开关位于位置几时,电热毯通电发热功率最小?其值是多少?(3)当开关位于位置“3”时,电热…  相似文献   

3.
在中学物理习题中,往往会出现有关电热时间计算的题目。例如:有一个电热器,有两根电热丝,要煮开一壶水,用第一根电热丝需24min,用第二根电热丝需12min,若把两根电热丝串联煮开这壶水,则需多长时间?(热量损失忽略不计)。解这样的题目,一般情况下我们要用到“热功当量”和“欧姆定律”。  相似文献   

4.
在现行高三物理复习资料中流行着这样一个问题:图1(a)为电热毯的电路图,电热丝接在u=311sin314fV的电源上,电热毯被加热到一定温度后,通过装置P使输入电压变为图1(b)所示波形,从而进入保温状态,若电热丝的电阻保持不变,此时电热毯两端的电压有效值和交流电压表的读数是多少?  相似文献   

5.
在中学物理习题中,往往会出现有关电热时间计算的题目。例如:有一个电热器,有两根电热丝,要煮开一壶水,用第一根电热丝需24min,用第二根电热丝需12min,若把两根电热丝串联煮开这壶水,则需多长时间?(热量损失忽略不计)。解这样的题目,一般情况下我们要用到“热功当量”和“欧姆定律”。  相似文献   

6.
本文所选例题,都是1998年一些省市的中考压轴题.毋庸置疑,这些压轴题都有一定难度.其常现解法都要列方程组求解.不过,笔者在解这些题目时,尝试使用等比性质,获得了较为简捷的解法.例1(’98广东)某电热饮水器上有A、B两根电热丝,将两根电热丝串联接在电源上,20分钟可将饮水器中的水加热至沸腾;若将A单独接在同一电源上,同样使初温和质量相同的水加热至沸腾,需要8分钟;若将B单独接在同样电源上,使初温和质量相同的水加热至沸腾,需要多长时间?(不计热量损失)解三种情况下,都使初温和质量相同的水加热至沸腾,所以电流…  相似文献   

7.
在新编九年义务教育五年制小学自然第八册第十五页“照图作一个简易电热切割器”,按书中介绍用细铁丝或细铜丝、干电池作材料,接通的电压太低,导线的热度不够,不能切割塑料一类物体,若将实验用的材料稍作改动则很能说明问题。现将修改及原理说明如下:1.改细铁丝为电热丝  相似文献   

8.
针对电热恒温培养箱等生产工作间恒温控制的需要 ,设计了以单片机AT89C2 0 5 1为中心的微机控制系统的硬件和软件设计方案 ,用来控制电热丝供热量 ,使工作间温度稳定在某一设定值  相似文献   

9.
题目图1是一个加热、保温电路的一部分.电热丝R1规格为“220V1100W”,限流电阻R2=506Ω.电路的工作原理是:当温控开关.S接a时,电热丝尺.接入电路,电路处于加热状态;当达到一定温度时,温控开关S自动从a切换到b,电路处于保温状态.正常工作时,加热功率为1100w,保温功率为88w(电源电压保持不变,电阻不随温度变化).  相似文献   

10.
日常生活中,常有许多旧电器,扔了可惜。我们科技组的同学们经常将这些旧电器收集起来,拆拆装装,制成了不少教具和有趣的玩具。下面介绍几例简单的教具制作。 例1:自制电热切割器。 家用电热毯坏了,往往不能修复使用,而电热毯夹层里的电热丝是制作电热切割器的  相似文献   

11.
正"两档"是指利用开关的断开与闭合,使电路在高温档与低温档之间进行转换的一种电学计算题.此类计算问题在中考计算题的训练中及中考中都是重要的题型,对学生来说具有一定难度.如何解答此类计算问题,本文介绍两类题型,以帮助考生进一步熟悉和掌握解答这类计算问题的方法.类型一两电热丝并联型.例1图1所示的电路是小明同学家中的电热饮水机的电路原理图.其中R1、R2是发热管中的两个发热电阻.这种饮水  相似文献   

12.
万连成 《物理教师》2002,23(12):5-6
某市2002年6月份高考模拟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卷中有这样一道题: 图1(a)为电热毯的电路图,电热丝接在u=3llsin100πtV的电源上,电热毯被加热到一定温度后,通过装置P使输入电压变为图1(b)所示波形,从而进入保温状态,若电热丝电阻保持不变,此时交流电压表的读数是  相似文献   

13.
教学目标1.会做电热实验,能用多种感官观察、体会实验现象,归纳出导体发热的原因。2.知道什么是电热,认识常用的电热器,知道白炽灯发光的原理及构造。3.培养学生的观察、归纳能力。4.对学生进行安全用电的教育。教学重点电热及电热器的认识,电热实验。教学难点电热原理。教学准备1.实验材料———干电池、细铁丝、细铜丝、细钨丝、卡口灯泡、螺口灯泡。2.演示材料———电烙铁、电炉、电热丝及有关媒体资料制成的课件。教学活动一、创设情景,激发起思维的动机。1.播放情景录像:学校门厅亮着的大灯;城市的夜景;广场的夜景;面包房的电烤箱;正…  相似文献   

14.
焦耳定律实验是初中物理电学中重要内容之一,定量实验难度大。演示效果不明显是老师反映最多的问题。一线教师在教材、教参和杂志上提供了很多的方法,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种:①加热煤油法。其中又分成两种:一是观察煤油升高的温度(如图1所示);二是观察煤油体积的增加量(如图2所示)。具体做法是,将阻值不同的电阻或者电阻丝串联后插入盛有初温和质量都相同的玻璃容器中,观察通电后煤油升高的温度或体积的增加量,从而来说明电热的多少与电阻大小的关系;再将阻值相同的电阻并联(其中一个支路串联一个滑动变阻器),观察哪个容器中煤油升高的温度高或体积的增加量多。来说明电热的多少与电流大小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鲁正贞 《考试周刊》2012,(84):140-141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能认识电热器,知道电热器的主要组成部分。(2)知道焦耳定律,并能够进行简单的电热计算。  相似文献   

16.
例1(2010年山东烟台中考题)如图1所示的是恒温箱的简易电路图.其工作原理是接通工作电路后,电热丝加热,箱内温度升高,当箱内温度达到温度计金属丝A所指的温度时,控制电路接通,电磁铁有磁性,衔铁被吸下,工作电路__,电热丝停止加热.当箱内温度低于金属丝A所指的温度时,控制电路断开,衔铁被__,工作电路再次工作,电  相似文献   

17.
材料:一只米酒瓶(底部没有图案、数字),一只普通废灯泡,一台学生电源,一段300毫米的镍铬丝,一把锉刀,一块磨石,二段绝缘导线。 制作方法:把电热丝连好两段导线,接在学生电源上,先在电灯泡的颈部适当位置,用纸围好,沿纸边小心地用锉刀刻两段刻痕,把电热丝绕在刻痕处,通以12~15伏左右的电流,经过2分钟左右,切断电流,除去电热丝,迅速把该灯泡浸入冷水中,裂口比较整齐,不光滑的地方可以蘸水放在磨石上磨平。(图1) 利用同样的方法,在距离米酒瓶底面约2厘米高的圆周处,切割好“水晶球”底座(图2)。  相似文献   

18.
例 在学校创新比赛中,小亮同学设计了一个多挡位的电热水器.图甲所示是他设计的电热水器的工作电路图,R1和R2是两根电热丝,他设计的旋转开关如图乙所示.  相似文献   

19.
巧改实验     
上《正电和负电》一课时,我将书上实验中的橡胶棒换为气球和塑料笔,毛皮换成自己的头发穴应干燥洁净雪。气球和塑料笔比橡胶棒轻许多,悬在空中,只需少量电荷,就能观察到明显变化,避免了由于毛皮受潮和橡胶棒过重造成的实验效果不理想。在观察带同种电的物体互相排斥和带异种电的物体互相吸引时,气球和塑料笔被“推”去“吸”来,随意转圈,效果明显,学生兴趣盎然,乐在其中。在《电热切割机》一课中,用学具袋中的电热丝,效果并不满意。我想到了用电烙铁中的电热丝,到小五金店去买了几个电烙铁芯,价格很便宜,拆开后将里面的电热丝分成小段,分发…  相似文献   

20.
高中物理第二册(必修本)在第34面指出了含有电动机、电解槽的电路中,电流所做的功大于电热,接着在后面的讲述中举了一个运用实例.书后的练习、习题、课外习题都没有配套的训练题.怎样让学生理解含电动机、电解槽的电路中电流所做的功大于电热呢?一、做好一个演示实验,建立感性认识取一只玩具直流电动机(2V~6V),用多图1用电表测出它的电枢线圈的电阻.按图1连接(滑动变阻器阻值取20Ω左右),由于直流电动机D的电枢线圈阻值比较小,故选用电流表外接法.先用手指或其它物体卡死电动机转轴,接通电源,由电压表和电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