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文章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等方法。对山西省高校学生参加户外运动的现状及影响因素进行了较为全面、客观的调查与分析。得出结论:山西省高校普通学生对户外运动的参与意向较高,但由于众多客观因素限制,导致参与情况不乐观。文章对优化山西省高校学生户外运动的积极参与,健康发展与科学指导提供帮助,并对如何培养山西省高校学生的终身体育思想与体育行为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2.
随着“双减”政策的出台,我国体育培训业的发展被赋予了新的时代意义,并为其质量发展创造了新的契机。运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等研究方法,以“双减”政策为背景对我国体育培训业展开研究,并提出发展路径。研究认为,受相关政策出台、市场规模扩大、消费需求增长的影响,体育培训业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但依然面临以下现实困境:1)体育培训服务水平低下、培训质量不高;2)体育培训机构经营模式单一、抗风险能力较弱;3)体育培训行业监管缺失、标准体系不完善;4)体育培训市场发展不平衡、规模化发展受限。基于此,从政府、市场、社会3个层面提出发展路径:1)发挥政策引导作用、完善政府治理体系;2)提高产品供给质量、满足新型消费需求;3)构建多元合作渠道、打造发展新格局。  相似文献   

3.
采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实地调研等方法,依据赛事利益相关者理论,对山地户外运动赛事商业化运作进行研究。研究认为,政府的角色定位不清、赛事品牌缺失、专业化人才匮乏、赛事观众数量少、关注度低、赛事利益冲突协调能力不足是我国山地户外运动赛事商业化运作的主要困境。提出优化政府体育职能、树立赛事品牌形象、加快人才队伍建设、注重赛事体验价值、增强宣传力度、强化责任意识等优化路径。  相似文献   

4.
运用实地调查法、访谈法等,对南通市农村体育公共服务现状及困境进行分析,其困境:体育相关管理职能模糊;体育场地设施总量不足及供需错配;体育人才资源单一紧缺;农村体育文化建设虚化。在结构功能主义理论下提出发展路径:鼓励多元组织参与治理,提高管理能力;畅通居民体育表达渠道,加强场地设施建设;有效运用体育人才和引进数字化平台,发挥政府资源整合能力;完善农村体育文化,维护体育公共服务的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运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归纳法,以体育旅游精品项目调查为切入点,探究我国体育旅游产业发展的历程、困境,并提出优化路径。历经了“体育旅游市场”新概念出现的萌芽阶段;体育旅游精品项目打造的探索阶段;产业多元融合创新的快速发展阶段;以及时代催生需求变革的高质量发展阶段。困境:产业政策制度不完善、项目管理措施不成熟、区域旅游资源不均衡、智慧平台发展不充分、投融资规划不精准。优化路径:以政策落实为抓手,打造全域旅游新业态;以科学决策为关键,探索项目管理新思路;以整合资源为重点,增强持续发展新动能;以科技创新为引领,构建共建共享新局面;以精准投资为目标,拓宽项目融资新途径。  相似文献   

6.
中美两国体育健身娱乐业现状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文献资料法、比较分析法,对中国与美国居民参与体育健身娱乐业现状及两国健身娱乐业经营内容、规模现状、从业人员素质现状、管理现状等方面进行比较研究,分析得出我国体育健身娱乐市场具有以下特点:居民”花钱买健康”的体育消费意识不强;体育健身娱乐业发展迅速,但市场规模不大,管理不完善。缺乏经营管理人才;健身指导员培训市场混乱,指导员队伍素质不高;政府缺少相关的行业扶植优惠政策,行业缺少行业协会。  相似文献   

7.
共享经济"已经成为互联网时代经济技术革命新的代名词。该文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数据分析法对我国体育共享经济的基本含义和发展态势进行探究。研究认为:目前我国体育共享经济存在整体发展迟缓,消费结构不合理;投融资活跃,投资结构失衡;平台结构缺失,且监管乏力等问题;主要影响因素包括边界问题、法律困境、市场管制、市场垄断等因素;破解路径包括厘清体育共享经济的边界,制定相关的行业标准;完善体育共享经济的相关法律,转变监管思路;鼓励体育共享企业参与跨界共享,拓宽共享路径;扩大体育共享企业的融资,引导消费走向;强化体育企业的共享能力,打造共享企业品牌等。  相似文献   

8.
基于"健康中国"背景下健康城市社区公共体育服务保障体系构建的必要性,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分析构建健康城市社区公共体育服务保障体系所处的时代背景和现实困境,探讨健康城市社区公共体育服务保障体系的构建路径。提出了树立健康城市社区公共体育服务保障体系构建的发展观、创新健康城市社区公共体育服务保障体系的驱动力机制、构建健康城市社区公共体育多元主体参与的创新发展模式,以促进健康城市社区公共体育服务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9.
浙江省高校学生户外运动现状调查和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规范和推动户外运动在高校健康、有序地发展.保障高校学生在户外运动中的人身安全,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浙江省11所高校学生参与户外运动的态度、活动项目选择、组织形式、消费投入、活动次数、翻约因素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高校学生参与户外运动在各个方面存在着较多的安全隐患.建议将户外运动纳入学校体育课程、成立组织机构、引进和培养师资力量和建立安全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10.
文章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对兰州市部分高校学生参加户外运动的现状及影响因素进行了较为全面、客观的调查与分析。调查结果表明:兰州高校普通学生对户外运动的参与意向较高,男女生对户外运动的选择表现出极大的差异,男生在穿越、探险、攀岩等项目上选择的人数,明显高于女生,女生在登山、郊游、徒步等项目上的选择比例明显高于男生;愉悦心情为大学生参加户外运动的首选动机;但由于众多客观因素的限制,导致参与情况不乐观。研究结果为兰州高校学生户外运动的健康发展与科学指导提供了一定的依据,并对如何培养兰州高校学生的终身体育思想与体育行为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1.
采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以及数理统计法,对新疆塔吉克族群众参与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现状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显示:新疆塔吉克族参与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参与率较高,女性的参与率偏低;参与者以中青年为主;年龄结构合理;学历结构偏低;参加项目以赛马、摔跤、“跳跑”、攀竿等体育活动为主,群众参与意识较强;组织形式主要以节日自发组织为主,其次是政府组织;民族传统节日和喜庆节日是群众参与的主要时间;参与民族传统体育比赛较少。  相似文献   

12.
建国以来中国农村体育实践的历史审视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卢文云 《体育学刊》2006,13(1):122-125
通过历史文献,分析了建国以来中国农村体育实践所取得的成就和不足,在此基础上提出:未来中国农村体育的发展要强化政府的作用,政府的作用方式要制度化、规范化和法制化;要加强农村体育基层组织建设,培育农村基层体育骨干;要充分挖掘、整理和推广地方性、民族性的体育活动项目,丰富农村体育活动内容;要因时、因地、因人、因项目制宜地开展农村体育活动,为农村的传统节日庆典注入新内容;重视农村社会弱势群体和异地民工的体育发展问题;重视农村学校体育,充分利用农村学校体育资源。  相似文献   

13.
民俗体育作为乡土文化的优良载体对于乡村治理具有重要的社会功能和文化价值。运用文献资料、田野调查等研究方法,以民俗体育文化传承为出发点,对影响民俗体育发展的代际冲突机理进行梳理,探寻新时代我国民俗体育参与乡村治理实践的困境与路向。研究发现,本位冲突造成民俗体育的流失与改造、观念冲突导致民俗体育边缘化、政策冲突造成代际场域传承不适,是造成我国民俗体育发展时代困境的主要因素。研究认为,由代际传承向代际创新的自治转变、由代际冲突向代际团结的德治转变、由政府治理向社会融合的共治转变是我国民俗体育有效参与乡村治理实践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4.
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专家访谈法、数理统计法等方法研究初中生主观锻炼体验、身体自我效能感和体育参与之间的潜在关系,以期为中学体育课程改革和体教融合政策的落实提供实践依据。研究结果显示,初中生的主观锻炼体验水平、身体自我效能感和体育参与程度三个变量间有显著的相关性,三者构建的结构方程模型适配度很高且各路径系数显著,在“主观锻炼体验→身体自我效能感→体育参与”形成的中介路径中,间接效应Bootstrap95%置信区间为[0.038,0.133];直接效应置信区间是[0.208,0.628],两种效应都不包括0,表明初中生身体自我效能感存在部分中介作用。建议在体育教学中,创新体育教学形式,设计趣味性与集体合作类的教学内容,及时对学生的进步予以奖励,促进学生形成舒适的运动情绪体验,进而提高身体自我效能水平,促进初中生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15.
分析县(市)体育管理体制改革的背景,阐述县(市)体育管理体制改革的现状与未来发展趋势。建立政府主导的县(市)级体育社会化发展模式是实现县(市)体育的可持续健康发展、突破国家体育体制改革困境的有效路径。以经济发达地区县级市—昆山市为研究案例,分析昆山市体育行政管理与运行机制的不足,从转变政府体育职能的角度提出改革建议。  相似文献   

16.
采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田野调查法等,对西北少数民族群众参与传统体育活动的行为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西北少数民族地区具有民族风情的传统体育项目495项;参与传统体育活动的主要目的为弘扬民族精神,提高传统体育技艺;参与传统体育活动的直接诱因为增强民族成员之间的沟通;参与传统体育活动的行为特征有政府行为占主导,地缘经济式的活动场所,点缀民族节日的时间安排,根植于现实经济水平的实物消费,热衷于投资低的项目。  相似文献   

17.
运用文献综述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方法,以山西省部分高校体育社团(51个、21种)的组织建设为研究对象,对社团干部组织领导进行研究,旨在高校体育社团干部领导方式的健康发展模式,完善高校体育社团组织建设,促进山西省高校体育社团发展。  相似文献   

18.
采用实地问卷调查法,收集马拉松参赛者在运动参与行为、实物购买行为和人口特征方面的统计数据,使用k-means聚类分析将马拉松消费者细分为资深马拉松追求者、普通马拉松爱好者和社交者三个集群。研究表明,马拉松消费将面临以下挑战:泛娱乐性大于竞技性造成资深消费群体流失,赛事体系层级不清晰造成消费者混淆,赛事运营服务不专业拉低消费意愿,其他户外运动兴起导致消费份额分化,马拉松消费者非理性消费观念广泛存在。预测未来马拉松消费行为发展的六大趋势:以重点人群为目标扩大马拉松消费;科学跑马服务助力消费者持续参与赛事;沉浸体验式消费不断升级;建设马拉松产业载体拓展消费空间;社交媒体互动式消费发挥中介作用;5G开启智能马拉松消费时代。  相似文献   

19.
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方法对我国运动休闲特色小镇的发展定位、发展困境与发展路径进行研究。我国运动休闲特色小镇的发展定位为:以市场需求为主、以发展趋势为纲、以小镇文化为魂、以服务体验至上。发展困境为:“需求与文化”双缺失、“趋势”不明确、“体验”无特色。发展路径为:通过调整价格扩大特色小镇的市场需求量;加强文化交流与保护,提升特色小镇的文化软实力;规范资本介入,打造特色小镇的产业平台;调整产业布局,引领特色小镇产业趋势;吸纳优质人才,优化产业结构;发展智能体育,增强消费体验。  相似文献   

20.
陕西省城镇居民休闲体育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文献资料法等,对陕西省城镇居民休闲体育的参与状况及休闲体育特征进行调研。研究发现陕西省城镇居民参与休闲体育的比例高达72.4%;在时间段上:中青年以下午和晚上为主,老年人主要是清晨;单位住宅小区是居民健身的首选区域;活动项目主要是走、跑、乒乓球和羽毛球及户外运动。影响居民参与休闲体育活动的主要因素有体育场地设施、余暇时间和对休闲体育项目的兴趣及项目参与的难易程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