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1 毫秒
1.
文章借助CiteSpace文献分析软件和CNKI文献统计系统,采取文献计量和文献梳理的方法,对CNKI发表的84篇农村电商与乡村振兴的相关论文进行关键词计量和文献分析,梳理和分析农村电商在助力乡村振兴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结果表明:农村电商助力乡村振兴正在成为研究热点;研究多集中于某地区的案例分析,研究对象侧重于政府和劳动者,预计在未来会增加企业作为农村电商助力乡村振兴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2.
【目的】本文旨在解构乡村多元价值的内涵,测度重庆市乡村多元价值水平,为进一步促进重庆市乡村振兴提供理论支持与实践指导。【方法】基于2020年重庆市乡村矢量数据与属性数据,运用变异系数法确定权重,构建乡村多元价值评价模型,测度重庆市37个区县的乡村多元价值水平并分析其空间格局,在此基础上运用区位熵法识别乡村多元价值短板。【结果】2020年重庆市乡村多元价值总体上呈现出“南高北低,高值集聚分布、低值点缀”的空间格局。具体地,重庆市乡村经济价值呈现出“西高东低,高值显著集中”的空间特征;乡村社会价值“西高东低”;乡村生态价值“由渝东北、渝东南向西逐渐递减”;乡村文化价值呈现出“高值点缀,低值连片分布”的空间格局。按照“分区—划片—重点”的思路,结合区位熵法计算结果,将重庆市乡村分为了9种类型。【结论】以乡村空间为介质探讨了乡村多元价值的实质与表征,为不同乡村类型提出了乡村振兴路径。研究结果可为激发乡村内生发展动力,推进乡村振兴提供理论支撑与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3.
乡村人才振兴是农业农村发展和乡村振兴战略深入推进的前置任务。探索出科学的人才振兴路径,应以政府治理现代化和乡村全面振兴的宏观要求为目标导向,解决在推进乡村人才振兴过程中政策执行不到位、乡村人才难以满足发展需求等现实问题。探索出乡村人才振兴的策略:建立合理的人才振兴导向,加强乡村人才队伍建设,推进乡村职业教育与乡村产业融合发展,培育乡村文化等。  相似文献   

4.
文章以广西融水苗族自治县图书馆为例,对乡村振兴战略下县级图书馆主要功能进行了阐述,调查分析了乡村振兴战略下县级图书馆发展现状,并提出了具体发展路径,为县级图书馆服务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农村居民点发展类型识别是统筹村庄规划的前提与基础,基于村民出行行为特征划分农村居民点发展类型能充分发挥乡村振兴中人的主体作用。【方法】以武川县可可以力更镇(可镇)为例,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探讨村民出行行为空间联系特征,基于联系强度与程度中心度组合特征识别农村居民点发展类型,并提出不同发展类型居民点乡村振兴路径。【结果】(1)可镇村民日常出行构成中,社交占比最大,其次为购物、学习,医疗与工作占比稍次,旅游占比最小;(2)可镇农村居民点联系强度空间分布不均,呈中心向外围辐射的网状结构,建制镇为区域网络中心;农村居民点程度中心度总体较高,其主要分布于交通线与建制镇附近;(3)将可镇农村居民点发展类型划分为城郊融合类(20个)、特色保护类(9个)、集聚提升类(44个)、一般存续类(49个)及搬迁撤并类(58个),结合地域实际提出各自乡村振兴路径,并顾及村内联系强度为搬迁撤并类居民点提供搬迁参考方向。【结论】考虑村民出行需求识别农村居民点发展类型,有利于精准定位、分类施策推进乡村振兴。本文可为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牧交错区农村居民点类型识别及村域尺度规划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6.
农产品区域公共品牌建设有助于促进产业兴旺,推动乡村振兴;有助于发展区域经济,提高农民收入,提高地域知名度。内蒙古农产品公共品牌建设虽然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但农产品区域公共品牌的规模体量并不大,品牌知名度不高,品牌价值较低。文章从品牌创建意识、农产品标准化、品牌营销及品牌监管维护等4个方面进行区域公共品牌建设,结合乡村振兴战略和政策,提出有助于内蒙古农产品区域公共品牌建设的合理性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7.
【目的】旨在通过对中国旅游减贫经验的总结为乡村振兴实践提供指南和理论支撑。【方法】以一体化乡村旅游(IRT)框架对2018—2020年《世界旅游联盟旅游减贫案例》中90个中国案例进行内容分析。【结果】(1)IRT框架可修订为由速度、质量、外源性和内源性重构的SQEI框架,并建立起4大类10子类旅游发展模式体系;(2)旅游减贫模式以“企业+就业”的外源质量型模式占比最多、分布最广;(3)东、中、西部减贫模式分别多采用“合作社+就业”的内源质量型、“村企+产业”的内源速度型、“企业+产业”的外源速度型模式;(4)旅游发展模式演化存在垂直和水平两种演化路径。【结论】(1)在IRT框架基础上重构的SQEI框架更加契合中国情境;(2)通过政府调动多方力量参与的中国旅游减贫呈现出政府主导、外源帮扶为主、减贫质量较高三大特征;(3)“企业+农户+合作社”的平衡发展模式是理想的旅游发展型态。推进乡村振兴,各地需要在旅游发展中发挥既有经验优势防止返贫,注重因地制宜振兴乡村,并构建多元主体利益关联的共创机制。  相似文献   

8.
陈荣慧 《知识窗》2023,(2):123-125
社会经济形势的变化,增加了乡村振兴工作的实施难度。作为我国教育体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职业教育应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更好地助力乡村振兴。文章分析新形势下乡村振兴的现状,总结职业教育在助力乡村振兴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针对职业教育助力乡村振兴实施过程中的困境,提出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突破路径。  相似文献   

9.
用好养好黑土地是东北黑土区乡村振兴的前提与保障,而乡村振兴发展则是实现区域黑土地长效保护的根本途径。统筹推进黑土地保护与乡村振兴,以黑土地保护促进乡村振兴,以乡村振兴提升黑土地可持续利用水平,才能破解东北黑土区黑土地保护与乡村经济发展的矛盾,全面推进东北黑土区的生态建设和乡村振兴发展。文章分析了东北地区黑土地保护与乡村振兴战略之间的关联关系,阐述了统筹推进黑土地保护与乡村振兴的内在逻辑、主要路径,并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从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态富裕5个方面构建乡村振兴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评估省级乡村振兴综合发展水平。在此基础上,首先利用莫兰指数从全局和局域两个角度分析数字普惠金融和乡村振兴发展的空间相关性;其次,采用空间杜宾模型分析数字普惠金融对乡村振兴发展的直接影响及空间溢出效应;最后,分维度研究数字普惠金融对乡村振兴发展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数字普惠金融对乡村振兴发展存在空间异质性;(2)数字普惠金融对本地乡村振兴发展存在正向直接效应;(3)受“虹吸”效应影响,数字普惠金融对周边地区乡村振兴发展存在负向空间效应。基于此,提出完善数字普惠金融体制机制、加强数字普惠金融辐射、分维度发展数字普惠金融等建议,进而促进乡村振兴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并将其写入党章,这在我国"三农"发展进程中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符合产业发展规律,体现现代农业多重效益,是实现乡村产业振兴的必然途径。因文化包容性、理念特殊性和技术无创性,发展中医药对于促进健康乡村建设和乡村振兴,具有独特魅力和深远意义。文章探讨中医药在助力乡村振兴繁荣富强、文明和谐、绿水青山和巩固脱贫成果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并提出相关发展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分类推进、精准施策、规划先行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科学思路,对乡村发展类型的科学诊断可有效服务于战略的分类实施。以中国99个美丽乡村示范村为代表构建乡村发展"成功案例"数据库,从中深度挖掘乡村发展内外性"要素-组合"信息,结合投影寻踪分类法构建乡村振兴诊断体系,以求对乡村进行科学分类。结果表明:①生计资源、工业基础、区位交通、文化/生态环境及市场需求等资源要素是乡村发展的重要禀赋基础,其中市场需求要素决定着乡村发展的外部性,生计资源要素在乡村发展内部性要素中最为关键;②要素组合的结构直接影响乡村振兴的潜能,"成功案例"识别出10类乡村振兴要素组合,其中生计资源优越-工业基础薄弱-区位交通优势-文化/生态环境优越的组合最具备振兴潜能;③基于"要素-组合"禀赋建立包含评价体系和分类体系的乡村振兴诊断体系,将乡村发展类型划分为优先振兴型、预备振兴型、保留维持型和衰落搬迁型。中国乡村振兴工作应尊重客观规律,分门别类有序推进,避免"就村兴村"和"村村谈振兴"的狭隘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13.
乡村振兴的基础是文化振兴。图书馆作为高职院校的一个教学辅助部门,在国家大力推进乡村振兴发展的背景下,除了服务本校师生,还应该努力打破常规束缚,积极探索和扩展自身在乡村文化振兴的社会服务功能,积极研究图书馆服务乡村文化振兴的思路,正确分析二者之间的辩证关系,找出地市高职院校图书馆服务乡村文化振兴存在问题及原因,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地方医学院校如何在“健康乡村”建设中发挥优势和作用,这是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过程中推动“健康乡村”发展的重要课题。地方医学院校在人才输送、理论支撑以及开展服务等方面要提升高质量发展。本文以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为视角,对地方医学院校助力“健康乡村”建设进行了专题研究并论述了乡村振兴视阈下地方医学院校助力“健康乡村”建设的有效对策。  相似文献   

15.
谢臻  张凤荣  陈松林  韦素琼  敖佳  高阳  伦飞 《资源科学》2019,41(6):1048-1058
分类推进、精准施策、规划先行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科学思路,对乡村发展类型的科学诊断可有效服务于战略的分类实施。以中国99个美丽乡村示范村为代表构建乡村发展“成功案例”数据库,从中深度挖掘乡村发展内外性“要素-组合”信息,结合投影寻踪分类法构建乡村振兴诊断体系,以求对乡村进行科学分类。结果表明:①生计资源、工业基础、区位交通、文化/生态环境及市场需求等资源要素是乡村发展的重要禀赋基础,其中市场需求要素决定着乡村发展的外部性,生计资源要素在乡村发展内部性要素中最为关键;②要素组合的结构直接影响乡村振兴的潜能,“成功案例”识别出10类乡村振兴要素组合,其中生计资源优越-工业基础薄弱-区位交通优势-文化/生态环境优越的组合最具备振兴潜能;③基于“要素-组合”禀赋建立包含评价体系和分类体系的乡村振兴诊断体系,将乡村发展类型划分为优先振兴型、预备振兴型、保留维持型和衰落搬迁型。中国乡村振兴工作应尊重客观规律,分门别类有序推进,避免“就村兴村”和“村村谈振兴”的狭隘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16.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基础,知识产权是产业发展的重要资源和核心竞争力.以湖北省恩施州鹤峰县为例,分析产业专利、商标和地理标志现状;探讨知识产权支撑乡村产业发展路径;提出利用专利制度引导产业技术创新,以商标和地理标志制度构建产业品牌,进而带动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支撑乡村振兴战略的建议,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促进乡村振兴战略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李超凡  邵华 《内江科技》2022,(2):136-137
乡村振兴战略为高职教育社会服务提供了时代机遇。高职院校应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主动对接农业、农民和农村,但是由于多方原因的制约,当前高职教育对乡村振兴社会服务还存在一定的困局,本文主要从分析高职教育在乡村振兴战略中的定位入手,从专业驱动农村产业经济发展、以教育带动乡村教育现代化发展、以文化助力美丽乡村建设发展、以人才推动乡村现代化发展几个方面提出具体措施,以有效的实现高职院校助推乡村振兴的服务路径。  相似文献   

18.
董婉君 《内江科技》2024,(3):44-45+123
<正>乡村教师作为乡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状况直接关系到整个乡村教育的质量。在国家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探讨乡村教师建设既能服务国家的乡村振兴战略,也能够推动乡村教育事业的高质量发展。本文简要阐述了乡村振兴背景开展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的意义和面临的困境,并针对性的提出了乡村振兴背景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的对策,以期为乡村打造高质量的乡村教师队伍提供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19.
文章以肃州区为例,通过系统梳理肃州区乡村振兴政策和产业现状,客观分析肃州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不足与问题,结合问题分别从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和组织振兴五个方面提出了具体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20.
高质量的绿色金融服务是乡村振兴战略有效实施的基本保障,绿色金融不仅契合乡村振兴战略的内在要求,而且对于优化乡村绿色金融服务环境、推动产业振兴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以山南市为例,分析了绿色金融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难点,进而探索山南市绿色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发展路径,寻求绿色可持续的乡村振兴之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