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非理性主义思潮孕育了西方现代派文学。非理性主义的本体论成为西方现代派文学理论建构的根据,非理性主义的直觉感悟成了西方现代派文学最基本的认识方法,非理性主义传统文化全盘否定的价值取向成了现代主义文学最显著的特征。探索世界超验本体的真,揭示生命个体心灵奥秘,展现世界普遍永恒的意义成为西方现代主义论在理论上的逻辑起点,由此确定了西方现代主义各流派的审美价值取向。西方现代主义提出文学是对世界的再创造而不是对现实的模拟和再现。  相似文献   

2.
与五四时期相比,新时期作家借鉴吸纳西方现代派文学呈现出高度的自觉性。西方现代派文学对中国新时期文坛全面渗透,并被中国化,表现为与新时期社会变革同步,与新时期文学主潮合流,与中国深厚的文化传统融合。新时期文学吸纳西方现代派文学的成功经验将对跨世纪中国文学的发展给予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3.
史国栋 《农村教育》2007,(12):55-55
最近几年随着西方现代主义的文学作品人选高中语文课本,结束了长期在中学否定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历史。承认了独立的人性.承认西方现代派对文学观念和文学手段革新。当代中国经过三十年改革开放,社会面貌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由传统农业社会急剧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西方国家一百多年前出现一些问题到现在也在中国应运而生。现代社会在充分开拓人的视野,扩大人的选择天地的同时,也给人带来空前困惑。人们现在最常说一个词就是“机遇”,  相似文献   

4.
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五册所选的四篇20世纪西方现代主义文学作品,为我们语文老师和同学打开了一扇通往陌生文学世界的窗口。作为上个世纪西方文学主潮的现代主义文学,是一种有别于传统理性文学的特质文学。它的产生机制和美学特征,至今仍深深地影响着当代西方乃至世界文学的发  相似文献   

5.
论文是有关西方现代派文学在80年代的译介和接受的研究。西方现代派文学的接受,是与当时的思想文化状况、文艺政策、本土创作现状密切相关。论文以翔实的资料,通过梳理西方现代派文学从“文革”后艰难地冲破禁区,到80年代大量地引进,总结了80年代西方现代派文学译介的特征,并深入分析了80年代中国思想文化语境与现代派文学的接受之间占匀内在关联。  相似文献   

6.
海峡两岸现代派文学都是在西方现代主义文艺思潮影响下产生的。“五四”时期,大陆的新文学家就开始了对西方现代主义的认知和实践;台湾现代派文学的步伐稍慢,始于50年代初,兴旺于60年代。它们在继承传统文学的基础上,放眼世界,纳入新潮,体现了与世界同步并呈现出自己独特的面貌。本文对海峡两岸现代派文学的异同作了一些比较。  相似文献   

7.
西方文学从古希腊到现代派时期,经历了多种文学现象及其文学流派的演变,这种演变揭示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人与自我的关系,也反映了西方人崇拜心理的几个阶段,即自然崇拜、系教崇拜、人住崇拜、理性崇拜、个性崇拜和非理性崇拜。几乎在西方文学发展过程一,每一种重要文学流派的产生,都有特定的崇拜心理作基础。文学是特定时期社会心理形象化的反映,崇拜心理往往是社会心理的集中体现,研究西方文学与崇拜心理之关系,对于研究文学流派产生的社会原因和心理因素是有一定启发的。  相似文献   

8.
西方非理性主义是渗透于现代西方社会各个领域并给以深刻影响的社会意识形态,它不是一种完整严密的哲学体系,而是一个广泛的思潮。以寻找自我、确定自我、体验自我和欣赏自我为创作主题的现代派文学,揭示了现代派文学指导思想的走向,同时也表现了现代派作家们在“自我”与环境的关系上探讨新的人生观,恰恰与现代西方非理性主义思潮不谋而合。本文就现代派文学中的各种流派和有代表性的作家作品所表现出来的思想内容和表现手法进行分析,从而揭示出非理性主义与现代派文学之间的内在关系和相互影响。  相似文献   

9.
袁可嘉的外国文学研究主要包括"英美新批评派"研究、英美诗歌研究、西方现代派文学研究等。其特点一是涵盖面广,内容丰富;二是将"历时性"与"共时性"相结合;三是穷本溯源,"刨根问底";四是注重比较。其意义一是有助于我们正确认识西方现代派文学的一些表现手法与表现技巧等;二是"对我们了解现代西方社会的矛盾和西方一部分人的心理有很大的认识价值";三是有助于加深我们对整个西方文学的理解;四是有助于在借鉴外国文学的同时深化中国现代文学的研究。  相似文献   

10.
东方文学,即亚洲和非洲文学,在世界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从历史发展的角度,可分为古代、中古、近代和现代四个阶段。将东方文学与西方文学加以对照和比较,可看出东方文学在世界文学史上的地位:古代东方地区是世界文学的摇篮,中古东方文学丰富多彩、光辉灿烂,近代东方文学实力较弱但却放射异彩,现代东方文学正在蓬勃发展、走向世界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80年代中国文学对形式的热衷,与对西方现代派文学的大量译介紧密相关.出于规避西方现代派文学中的非理性成分的考量,一些作家对其中的资产阶级意识形态进行了剔除,从内容中“剥离”出形式,“成功”地将现代派的创作技巧移植到中国文学中来,从而解构了定为一尊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使文学创作出现了.多元化.但是,由此带来的“技巧崇拜”或日“技术主义”,也导致了中国的现代主义只注重技巧的操练,而缺少真正意义上的现代精神,同时又屏蔽掉了对社会现实的有效关切.  相似文献   

12.
西方唯美主义文艺思潮,是西方近现代文化转型所引起的文化震荡的产物,是人们在传统文化价值体系的动摇、崩溃过程中较早的一次建构新的文化价值体系的尝试。因为它是尝试,所以具有很多矛盾性、荒谬性;同时,又因为它较早,所以在某种程度上它又开了西方现代派文学和现当代文学观念的先河。  相似文献   

13.
【单元导学】 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五册第四单元选编了几篇西方现代主义文学作品。西方现代主义文学是20世纪世界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世界文化的宝贵财富。  相似文献   

14.
西方现代派文学的表现手法,在外国文学、艺术史上,流派纷呈,令人眼花缭乱,目迷五色,即使我们“三年不窥园”,也难以全面、系统地把握。本文向读者介绍了几种比较常见的,被现代派中不少派别普遍使用,而又较能代表和体现现代派特色的艺术表现手法。  相似文献   

15.
戴玉英 《现代语文》2005,(12):45-45
19世纪末期到20世纪中期,由于二次世界大战的浩劫、经济危机的频繁,西方社会发生了剧烈变化.严重的异化现实以及复杂的社会矛盾是产生现代派文学的重要社会条件.现代派作家们用手中的笔对当时的异化现象进行了无情的揭露和批判,并对人们的灵魂进行了严肃的剖析,使人们认识到了危机社会中全面异化了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一切作家的创作都与客观世界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一切文学现象都不可能是没有某种社会内容的无源之水.现代派文学中异化现象的产生也有深刻的社会根源.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西方现代派学特别关注丑,形成了否定自我和否定世界的两个基本审丑取向。他们描写丑的目的在于对人类命运的终极关怀。  相似文献   

17.
西方现代主义文学是20世纪世界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作品繁多,各呈异彩,它的思想主旨、思维方式和表现手法,与中国和世界传统文学反差大,学生接受困难也大,在理解文本时,有一定的“隔阂”。因此,指导学生阅读西方现代主义文学文本,是语文教学的难点之一。教学时设疑“何谓现代”,就是要回答现代主义是什么,以此引领学生掌握它的总体特征;再追问“何为现代”,旨在引领学生怎样掌握现代主义,从而探求学习的途径和方法,帮助学生有效地理解、领会和吸收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优秀成果。  相似文献   

18.
渡边淳一的小说具有日本文学传统美以及西方现代派文学现代美的双重美感,并以睿智的哲思给人以深刻启迪。  相似文献   

19.
20世纪西方现代派文学中的荒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荒诞”是20世纪西方历史语境中的一个独特现象,在现代派学中有集中而深刻的表现,现代派学中既有荒诞人生的种种表现,也有对荒诞的反抗和超越。就美学意义而言,现代派学中的荒诞是对传统悲剧、喜剧的突破,是喜剧性的形式和人类处于困境中的悲剧性内容的结合。  相似文献   

20.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出现的文学主潮-后现代主义形成了一个多元化的格局,推动了世界文学的繁荣。欧美后现代主义文艺思潮和流派对我国新文学也有较大影响。后现代主义的兴起,意味着传统美学的终结,意味着美学领域的一场大危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