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 毫秒
1.
目的:探讨血清γ-痕迹蛋白、尿N-乙酰-B-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与尿微量白蛋白检测对原发性高血压早期肾损害的临床意义。方法:将86例高血压病患者按有无肾脏损害分为两组,原发性高血压肾损害者48例,单纯性高血压患者38例,同时选择54例健康体检人群作为正常对照组。分别测定血清γ-痕迹蛋白、尿NAG、尿微量白蛋白并对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单纯性高血压组以上检测项目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高血压肾损害组各检测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血清γ-痕迹蛋白、尿NAG与尿微量白蛋白联合检测对原发性高血压早期肾损害的诊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血清IL-6和NT-proBNP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8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为CHF组,60例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采用双抗体夹心免疫法检测两组人群的血清IL-6和NT-proBNP浓度,并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CHF组患者的血清IL-6和NT-proBNP浓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随心衰严重程度的加重而增高,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冠心病组IL-6浓度明显高于其他原发病因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HF患者不同原发病因组NT-proBNP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L-6和NT-proBNP参数均与CHF的发生及严重程度密切相关,联合检测可用于对CHF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抽动秽语综合征患者血液中抗链球菌溶血素“O”(ASO)的水平变化,进一步探讨其病因和发病机制,为临床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免疫比浊法对48例抽动秽语综合征患者和20例健康儿童(对照组)血液中的ASO进行检测.结果:抽动秽语综合征患者抗链球菌溶血素“O”的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明显(P〈0.05).结论:部分抽动秽语综合征患者血液中抗链球菌溶血素“O”水平升高,TS发病可能与链球菌感染有关,二者具有相关性,可能与免疫功能异常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对脑出血患者血清IL-6、CRP的影响,研究依达拉奉对出血性脑损伤的保护机制;方法:选择70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依达拉奉组和对照组,1d、7d、14d、21d进行神经功能评分并检测患者血清IL-6、CRP水平;结果:两组7d、14d、21d较治疗前神经功能缺损有明显改善(P〈0.01),治疗后14d、21d与对照组比较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有统计学意义(P〈0.05);依达拉奉组与对照组比较,7d、14d、21d时血清IL-6、CRP水平下降(P〈0.05);结论:依达拉奉明显降低血清IL-6、CRP水平,从而减轻出血性脑损伤,对受损脑组织发挥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5.
恶性肿瘤患者急性时相反应蛋白测定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恶性肿瘤患者急性时相反应蛋白水平及其敏感性和特异性.方法:对恶性肿瘤患者164例和50例健康体检人员(对照组)及良性肿瘤患者39例的铜蓝蛋白(CP)、前白蛋白(PA)、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检测值进行分析比较.结果:恶性肿瘤组CP、PA和hs-CRP与健康对照组及良性肿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良性肿瘤组与健康对照组比较,结果无显著性差异(P>0.05);且肝癌组敏感性最高.结论:血清CP、PA及定量CRP可作为恶性肿瘤的早期辅助诊断指标和鉴别诊断指标;炎症可能参与了恶性肿瘤的发病过程.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通心络胶囊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左心室肥厚及C反应蛋白的影响。方法:将90例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厄贝沙坦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通心络胶囊,疗程6个月。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6个月后检测左心室肥厚指标和C反应蛋白(CRP),并观察患者的血压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治疗后左心室肥厚指标较治疗前均降低,且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对照组治疗后CRP未见明显下降,而治疗组CRP下降明显,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不良反应均较少,两者比较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通心络胶囊和厄贝沙坦均能有效改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左心室肥厚,其中通心络胶囊加厄贝沙坦疗效更为明显,且通心络胶囊可有效降低老年高血压患者CRP。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卵巢良性畸胎瘤患者对其机体免疫功能造成的影响。方法:研究组卵巢良性畸胎瘤患者给予腹腔镜手术剥除治疗;对照组卵巢良性畸胎瘤患者给予传统开腹手术剥除治疗。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机体中IL-6(白细胞介素)与T淋巴细胞亚群(CD4/CD8)的含量,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研究组与对照组患者治疗前IL-6、CD4/CD8检测结果无明显差异,且P〉0.05,两组患者对比结果无统计学意义;研究组与对照组患者手术后1d与手术后4d IL-6、CD4/CD8检测结果有明显差异,且研究组患者术后4d基本恢复术前水平,P〈0.05,两组患者对比结果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使用腹腔镜治疗卵巢良性畸胎瘤对患者造成的机体免疫功能影响较传统开腹手术小,有利于患者术后恢复机体健康以及预防各类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对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患者应用集束化护理的效果。方法按时间段将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非机械通气患者200例分为对照组98例和观察组102例。对照组给予气管切开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集束化护理。比较两组患者肺部感染、多重耐药菌发生情况;比较血清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水平;比较湿化效果、气管切开并发症。结果观察组肺部感染20例、多重耐药菌5例,感染率及耐药菌检出率为19.6%、4.9%,低于对照组肺部感染45例、多重耐药菌20例,45.9%、2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CRP、PCT为20.29±8.33mg/L、0.55±0.18ng/L,低于对照组31.91±7.96mg/L、1.39±0.57ng/L。观察组局部感染、误吸、出血、痰痂发生均少于对照组,湿化效果优于对照组。结论对非机械通气气管切开病人实施集束化护理措施,能有效减少肺部感染发生,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消化科门诊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患者的颈动脉粥样硬化与血浆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进行分析,探讨幽门螺旋杆菌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和血浆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浓度的关系.方法:将随机入组的75例幽门螺旋杆菌阳性患者、75例幽门螺旋杆菌阴性患者行颈动脉彩色多普勒检查和血浆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测定.结果:不稳定斑块组血浆Lp-PLA2水平高于稳定斑块组和无斑块组,稳定斑块组血浆Lp-PLA2水平高于无斑块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Hp阳性组患者斑块不稳定性高于Hp阴性组患者的不稳定性,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p阳性组患者Lp-PLA2浓度高于Hp阴性组患者Lp-PLA2浓度,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血浆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水平反映颈动脉斑块的稳定性;2.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与否影响斑块的稳定性;3.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与否影响血浆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水平.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在前庭系统性眩晕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在2011年11月至2013年11月间收治的46例前庭系统性眩晕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参与体检的46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所有参与对象均接受脑干听觉诱发电位检测,比较两组参与者的指标变化情况.结果:在46例眩晕患者中,BAEP异常患者25例,比例为54.3%.观察组的PL值明显高于对照组,对比存在较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IPL明显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在前庭系统性眩晕的检测中有着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对于鉴别中枢性眩晕与周围性眩晕具有重要意义,有利于为临床诊断提供依据,提升疾病诊断准确率,及时提出治疗方案,改善患者眩晕症状.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血清胱抑素C(Cystainc)水平在原发性高血压早期肾损伤临床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高血压病1。2级患者共41例作为观察组,同时选择41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分别检测两组治疗前后Cystain C、尿微量白蛋白(mAlb)、血清肌酐(Scr)、尿素氮(BUN)、内生肌酐清除率(Ccr)等。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间Cystain C、24hmAlb、Ccr有显著性差异(P〈0.01)、Scr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血清Cystain C的浓度比BUN、Scr浓度更能够反映肾小球滤过功能的损害,是早期诊断肾小球滤过功能受损的敏感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老年脑梗死患者血清和脑脊液(CSF)中C-反应蛋白(CRP)的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对20例老年脑梗死患者进行血清和CSF中CRP的检测,分析血清CRP与CSFCRP的相关性。结果:直线相关分析显示,血清CRP与CSFCRP水平呈正相关(r=0.9606,P=0.01)。结论:老年脑梗死患者CSF出现CRP的基础可能是血脑屏障受损。  相似文献   

13.
血清胱抑素C评价肾性贫血患者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血清胱抑素C(serum cystatin C,Scc)在肾性贫血时与红系参数变化之间的关系,评价Scc在肾性贫血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利用Sysmex1000i全自动血液分析仪对90名健康人群和79名肾性贫血患者的全血细胞进行分析。按照贫血的严重程度,将试验组患者分为三组。使用微粒子增强免疫比浊法、尿素酶比色法和苦味酸法分别检测三组患者血清中的Scc、尿素氮(BuN)和肌酐(Scr)的水平。结果:肾性贫血患者的Scc的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人群,轻度贫血患者的BUN和Scr的水平与正常人群相比差异无显著性。中、重度贫血患者的BUN和Scr的水平明显高于正常人群。三组患者的红系参数、血清Scc、BUN和Scr水平之间差异显著(P〈0.05或者P〈0.01);Scc与Scr、BUN在轻度肾性贫血患者的异常检出率方面存在明显差异(P=0.00,Х^2=17.30)。结论:肾性贫咀患者的Scc与贫阻程度密切相关,尤其对于提示早期贫血的作用比BUN和Scr更加灵敏。  相似文献   

14.
目的讨论不同饮食对2型糖尿病合并早期肾病(Ⅲ期)患者尿微量白蛋白影响的临床观察。方法将40例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早期肾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0例和对照组20例,观察组采用优质蛋白饮食,对照组采用植物蛋白饮食,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血糖及尿蛋白排泄率水平无统计学差异,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治疗前后尿白蛋白排泄率均较治疗前下降,观察组尿白蛋白排泄率的变化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优质蛋白饮食更有利于控制2型糖尿病合并早期肾病(Ⅲ期)患者尿微量白蛋白。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索弓形虫感染早期诊断的快速简便方法。方法:用快速ELISA检测弓形虫轻度、中度和重度感染小鼠尿中弓形虫循环抗原(TCA)。结果:在轻、中、重3个感染组鼠尿中均检出TCA。结论:快速ELISA是一种特异、敏感的弓形虫循环抗原检测方法,可用于弓形虫感染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抗精子抗体(AsAb)检测在女性不孕症中的诊断意义。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485例患者血清中的AsAb;同时选用74例具有可比性的健康女性做正常对照。结果不孕组AsAb阳性率(31.7%,154/485)明显高于对照组(2.7%,2/74),且具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AsAb与女性不孕症密切相关,进行AsAb检测对不孕症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糖化血红蛋白和尿微量蛋白检测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1型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HbA1c)以及随机尿中尿微量蛋白(β2-MG、mAlb)的检测对发现1型糖尿病早期肾脏损害的临床价值。方法:糖化血红蛋白(HbAlc)用胶乳凝集反应法,尿液微量蛋白(β2-MG、mAlb)用放免法进行测定。结果:HbAlc和尿β2-MG、mAlb在尿蛋白阴性组、尿蛋白阳性组和正常对照组之间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尿β2-MG、mAlb和HbAlc的检测可作为诊断1型糖尿病早期肾损害敏感而又可靠的常规指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股骨颈骨折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于2013年1月~2014年2月来院治疗的股骨颈骨折患者92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组4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舒适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发生创口感染2例,泌尿性感染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6.52%,对照组发生创口感染6例,褥疮2例,泌尿性感染3例,并发症发生率为23.91%,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7.8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8.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股骨颈骨折护理中实施舒适护理的临床效果显著,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ICU气管切开患者下呼吸道感染发生率的影响。方法将我院ICU收治的100例气管切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患者采取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发生下呼吸道感染6例,对照组发生下呼吸道感染23例,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显著(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取护理干预措施能有效降低气管切开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的发生率,对改善患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联合应用血清降钙素和C-反应蛋白(CRP)对脓毒血症早期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分析30例细菌性脓毒血症(A组)和30例非细菌性脓毒血症(B组)患者的临床资料,检测患者血清降钙素原、CRP水平,分析其单独和联合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A组血清降钙素原、CRP水平分别为(7.18±2.39)ng/ml和(92.25±22.23)mg/ml,均高于B组(0.45±0.15)ng/ml和(21.27±6.75)(P0.01).降钙素原和CRP联合检测对脓毒血症诊断的敏感性为76.7%,特异性为90.0%,假阳性率10.0%,联合检测的特异性显著高于降钙素原和CRP单独检测(分别为70.0%和60.0%),假阳性显著低于降钙素原和CRP单独检测(分别为30.0%和40.0%).结论:联合检测血清降钙素原和CRP水平,可提高脓毒血症早期诊断的特异性,降低假阳性检出率,有助于脓毒血症的早期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