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王帮俊  杨东涛 《软科学》2014,(1):106-109
在对前人研究进行梳理的基础上,以新生代农民工为研究对象,通过量表调查方式,对组织认同、工作嵌入及其对工作绩效的作用机理进行了探索性研究。结果表明:新生代农民工组织认同中对工作绩效具有显著正向影响;新生代农民工工作嵌入对工作绩效具有显著正向影响;新生代农民工组织认同对工作嵌入具有显著正向影响;新生代农民工工作嵌入的匹配维度在组织认同对工作绩效的影响中起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2.
就工作嵌入和工作绩效理念分别进行了回顾整理,梳理了有关工作嵌入与员工工作绩效间关系的实证文献,并分别对这些实证文献就研究结论的不同进行了分类归纳,明确了目前绝大多数实证研究都认同工作嵌入正向影响工作绩效。最后,在回顾之前相关实证研究的基础上,对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者如何更好地将工作嵌入理念应用到实际管理工作中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高工作嵌入度的研发人员往往被认为能够通过高创新绩效为企业带来效益,但对其科学性及作用机制仍缺乏实证依据。基于工作嵌入、创新能力与创新绩效的逻辑关系和相互作用机制,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和AMOS数据分析软件,对假设模型进行验证,揭示研发人员工作嵌入对创新绩效的作用机理,指出工作嵌入对高新技术企业研发人员的创新绩效具有良好的正向影响作用,而其中创新能力通过工作联结和工作牺牲起到重要的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4.
组织文化作为提高企业竞争力的重要资源,受到众多管理者和学者的关注,但以往研究更多关注组织文化与财务绩效的影响,而忽视组织文化与企业非财务绩效的影响。通过实证研究探讨组织文化对员工工作态度的影响关系,并引入组织社会化作为中介变量,尝试对组织文化和员工工作态度的关系进行全面解析。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类型的组织文化对工作满意度、组织承诺和工作投入的影响效果是不同的,同时验证了组织社会化在组织文化和工作态度关系中起着部分中介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工作嵌入理论为研究员工职业行为开拓了一条新思路,其重要作用已引起了理论界的广泛研究。通过对目前关于工作嵌入影响因素文献的梳理,认为现有的成果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1)个体因素对工作嵌入的影响;(2)组织因素对工作嵌入的影响;(3)文化因素对工作嵌入的影响,并提出工作嵌入影响因素未来研究方向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鉴于工作嵌入已有的后果变量研究都集中在个体层面,没有涉及到组织层面,因此,旨在探讨成就动机较高的中高端人才的工作嵌入对其职业效能、离职意愿和合作行为的影响,进一步探讨其对组织稳定性和组织绩效产生的影响。研究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共收集了586份有效样本,采用回归分析和典型相关分析方法。实证结果发现:中高端人才的工作嵌入对其职业效能、合作行为和组织稳定、组织绩效具有正向的影响作用,对其离职意愿有负向的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7.
科技人才绩效评估方法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科技人才绩效评估是科技管理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证科技工作顺利进行的基本运行机制。近年来,许多单位和部门都在探索科学、客观、公正的科技人才绩效评估方法,本文研究了科技人才绩效评估的含义和重要意义,对科技人才绩效评估的指标体系和常见的评估方法进行了研究和论述。  相似文献   

8.
探讨并检验家庭支持型主管行为对科技人才自我实现需求的内在作用机制和边界条件,以及相关中介和调节机理关系。从资源保存理论、“资源—获取—发展”理论视角,基于549份来自高新技术企业员工的实证调查数据,以家庭支持型主管行为和工作-家庭文化作为个体繁荣的起点,以工作繁荣作为个体繁盛人生形成的纽带,研究科技人才在工作与家庭关系中的个体繁荣形成机理。结果发现:家庭支持型主管行为和工作-家庭文化对科技人才个体繁荣均具有正向影响,其中工作繁荣起部分中介作用,工作-家庭文化起调节作用。基于此,从组织关注下属的家庭需求、营造家庭友好的工作环境和培养员工工作主动性等方面提出相关对策建议,以促进科技人才获得可持续竞争力、科技型企业提高创新绩效。  相似文献   

9.
李玉香  刘军 《软科学》2009,23(8):110-114
以深圳227家高新技术企业及其研发人才为样本,采用探索性分析方法,将研发人才环境感知分为人才政策环境感知、事业环境感知、生活环境感知三部分,并探讨研发人才环境感知对研发人才工作绩效和工作嵌入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企业对研发人才政策环境越满意,研发人才工作绩效越高;研发人才对事业环境越满意,其工作绩效越高;对事业环境以及生活环境越满意,其工作嵌入越深。  相似文献   

10.
网络嵌入能够帮助企业加强协作和管理创新机制,如何发挥网络嵌入的积极作用成为企业提高合作创新绩效的迫切需要。基于社会网络理论视角构建网络嵌入、联盟信任和合作创新绩效三者之间的关系模型,着重研究网络嵌入对合作创新绩效的内在作用机理,并对联盟信任在网络嵌入和合作创新绩效中的中介作用,以及伙伴互动特征(沟通交流和信息共享)对两者关系的调节效应进行分析。以我国207家新创企业作为研究对象的实证研究发现:在我国情境下,企业嵌入于社会网络中能够促进企业成长和提高合作创新绩效,联盟信任在网络嵌入和合作创新绩效中起部分中介作用,伙伴互动特征中的沟通交流在网络嵌入和合作创新绩效的关系中具有显著的正向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1.
科技人才价值观认同及结构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从科技人才最根本的隐性因素价值观入手,结合行为科学、心理科学相关理论和研究方法,利用Rokeach 的“价值观调查”量表探析了科技人才对终极性价值观和工具性价值观之要素的认同程度,并深入分析科技人才价值观结构、实现路径,旨在为科技人才成长规律探析与科技人才开发提供理论借鉴。  相似文献   

12.
本文采用问卷调查方式对在琼博士的工作满意度和职业倦怠进行研究。结果发现:在琼博士总体工作满意度较高,职业倦怠感较低,两者之间基本呈负相关关系;成就感降低对工作满意度的影响作用最大,工作本身对职业倦怠的预测作用最佳;在琼博士工作热情高,但高水平的科研成果数量相对偏少,成果转化意识不强。  相似文献   

13.
论国有企业人才激励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江超 《科研管理》2000,21(5):62-69
人才资源开发缓慢、滞后以及利用效率低下一直是国有企业普遍存在的一个通病,严重影响了制约了企业的发展。这主要是由于很多国有企业 始终没有解决好人才激励的问题。本简述了人才激励的重要作用,分析了国有企业人才激励中的困难和问题,并从研究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理论和方法入手,着重探讨了国有企业人才激励的原则、机制和方式,为加强企业人力资源的开发与管理,充分调动人才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增强企业的凝聚力与竞争力提供了理论依据、决策支持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面向知识的企业产品开发人才构成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希宋  张长涛 《软科学》2003,17(4):71-74
从知识的角度来分析产品开发人才的构成,分析不同人才的知识对于竞争优势的作用以及不同人才的知识的相互关系和影响,做到有目的、有意识、有针对性地对产品开发人才的知识进行有效的管理,从而发挥人才知识在竞争优势中的重要作用。本文从四个方面详细分析了产品开发人才知识的构成对于竞争优势的作用机理,为企业提升知识管理水平提供了理论借鉴。  相似文献   

15.
大学科技园是以科研型大学为依托,综合智力和社会资源,为科技成果转化、高新技术企业孵化和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提供平台的机构,其创新能力至关重要.选取了六项指标,利用DEA的C2R模型与SE模型进行了我国大学科技园区创新绩效的评价,并分东部、中部和西部三个地区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东部的大学科技园区发展最好,西部发展最差.  相似文献   

16.
科技人才评价现状与评价方法的选择和创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科技人才评价是科研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是促进科技人才资源开发和管理的重要手段,本文以科技人才概念界定为基础,深入剖析了我国科技人才评价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而对科技人才评价过程进行分解,对现有的科技人才评价方法进行分类和述评,指出科技人才评价的关键在于对评价方法的选择和创新,这为完善科技人才评价方法体系,提高科研管理工作效率提供了明确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7.
高新技术企业如何发挥研发人员的技术创新能力始终是研发人员管理中的一个难点,其中工作环境的优劣也直接影响着研发人员创新积极性的发挥。高新技术企业需要塑造一个以创新为导向的工作环境,主要包括四个方面:出色的工作场所、和谐的工作关系、弹性的工作时间、高效的工作团队。  相似文献   

18.
基于Cobb-Douglas生产函数构建面板数据模型,对科技人才集聚、产业集聚及其交互作用对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发现,制造业集聚和生产性服务业集聚都与科技人才集聚形成正向的交互效应,推动区域创新能力的提升。科技人才集聚对于区域创新能力的贡献更大,科技人才集聚对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显著为正,而产业协同集聚的效应则显著为负,产业协同集聚对区域创新能力影响存在门槛效应,当科技人才集聚的对数值超过0.254 3时,产业协同集聚对区域创新能力的总效应为正,低于0.254 3时,产业协同集聚则对区域创新起着抑制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海外科技人才回流的规律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海外科技人才作为一支特殊的人才队伍越来越受到各国的重视,成为国际人才争夺的一个焦点,然而我国人才回流的现状却不容乐观,人才流失现象十分严重。国内外许多学者对各国海外科技人才回流的原因及引进策略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本文通过构建海外科技人才回流动因的数量模型,着重对海外科技人才回流的规律进行了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目前我国在吸引人才回流方面应该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20.
赢得人才,才能在全球化经济竞争中获得优势。区域间的人才竞争,不仅取决于吸引人才的能力,更取决于保留人才的能力。然而,区域人才保留的研究并未得到足够的关注。鉴于此,根据Weng和McElroy(2010)的建议,本文从经济环境、生活环境、人文环境、人才政策环境四个方面,实证检验区域人才环境对人才根植意愿的影响;运用承诺理论,构建和验证区域承诺在区域人才环境与人才根植意愿之间的中介作用模型。通过对291份有效问卷的实证分析发现:区域承诺对人才根植意愿具有重要影响,而且在区域经济环境、生活环境、人文环境和根植意愿的关系中起到了完全中介作用。研究暗示,人才基于自身需求来选择环境——人才在需求得到满足时可以产生高的区域承诺,进而形成根植于当地的强烈意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