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网络等新兴媒体日趋普及、纸质媒体竞争激烈的当今社会,地市级都市报如何发挥自身优势做大做强社会新闻,使自身品位得到提升,市场竞争力得到增强?针对新形势下受众提出的新要求,本文从“立足本土,做原创新闻;凸显可读,做深度新闻;提升品位,做观点新闻;保证质量,探索编辑主导制”等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2.
张年忠 《新闻实践》2006,(11):36-37
面对新媒体咄咄逼人的态势,纸质媒体如何做活新闻宣传报道,使之生存并发展,是一个值得报业从业人员认真思考的问题。纸质媒体要在竞争中取胜,出路在于做到“三贴近”,坚持在“三贴近”中寻求自身的优势。结合  相似文献   

3.
e时代党报如何应对网络的挑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互联网把我们带进了e时代。网络改变了人们的生活,网络也向传统媒体发出了强有力的挑战,尤其是纸质媒体的党报受到的挑战更为直接。网络媒体的新闻有三大特点是纸质媒体望尘莫及的:一是信息海量;二是信息发布的速度快;三是链接功能。然而,笔者认为,纸质媒体也有纸质媒体的优势,党报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积极应对网络的挑战。以“深度”对“速度”网络新闻的速度之快,是纸质媒体所不如的,它可以与新闻事实发生进行同步报道。报纸新闻的时效性明显处于劣势。像2001年7月13日北京申奥成功这样可预见的新闻,北京一些报纸出了“号外”,但也比广…  相似文献   

4.
在新闻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作为传统纸质媒体的党报,在做好节会程序性报道、满足“规定动作”需要的同时,如何发挥自身优势,通过“自选动作”实现对这一重要报道资源的深度开掘?在今年举办的第三届中博会报道中,湖北日报积极探索,进行了一些有益的尝试。  相似文献   

5.
沈彬 《新闻窗》2009,(4):18-18
目前国际上通用的判断一家媒体的影响力参照的标准主要有3个:发行量、主动阅读率、传阅率。在新闻同质化程度越来越高的信息时代,媒体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同城媒体新闻同源,面孔雷同,加之网络等新媒体的新闻迅捷性,极大地影响了纸质媒体的读者忠诚度。如何重塑和有效提升纸质媒体的影响力,是纸质媒体面临的“生存”还是“死亡”的严峻问题。当下的新闻实践中,从国外到国内,从东部发达地区到西部,都有一些成功的个案,  相似文献   

6.
张晗 《新闻前哨》2013,(6):75-75
话题新闻是新闻改革年代纸质媒体应运而生的一种新闻表现形式。"话题新闻是一种具有鲜明个性的新闻表现形式,成为许多媒体全力经营的品牌"。它具有其他新闻体裁所不具备的一些特色和优势,是热点、难点和焦点问题报道的一种卓有成效的新闻形式。、"话题新闻以平视的视角和传统的深度报道区别,又以思维的张力和传统的调查新闻分离,再以灵活的阐释和传统新闻述评迥异"。从新闻实践效果来看,这种新闻形式接近群众,贴近  相似文献   

7.
如今,电视日益成为强势媒体。因此,一些纸质媒体的记者认为平面媒体与电视相比,存在“先天不足”,无法与其竞争。纸质媒体的记者抓热点问题报道、事件性新闻报道,无法吸引读者关注。其实,这种观点有失偏颇。固然,电视有其形声并茂得天独厚的优势。纸质媒体也具有可收藏、可复次阅读等优势,记者如能掌握目击式新闻写作技巧,使笔下生“画”出“声”,就同样能吸引受众的眼球。目击式新闻于上世纪80年代后期在我国新闻界出现后,并没有得到业界的重视,一些受传统报道理念影响较深的业界和学界“权威人士”,甚至对现场新闻(目击式新闻)的概念提出…  相似文献   

8.
面对当今电视、互联网为代表的众多电子新闻传播媒体的日益兴盛和迅猛发展,传统的纸质媒体还有多大的生存发展空间?与新兴的电子媒体相比,报纸特别是地方党报尚有哪些优势,如何充分发挥优势广开空间呢?这是每一位报人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思路清晰了,才能在采编实践中扬长避短,突出特色,彰显自身的传播优势。  相似文献   

9.
罗莉 《新闻窗》2013,(3):30-31
新传播时代,各种高科技传播媒介不断涌现,使人们获取信息的手段日益丰富,传统媒体不再是人们获取信息的主要方式,纸质媒体作为新闻信息传播途径的优势已经消失殆尽。纸质媒体如何在残酷竞争中保住自己的一方天地?在我看来,只有顺势而为,适时转型,才能保持竞争力。一、新传播时代纸媒必须转型著名传媒学者、新华社中国新华新闻电视网总编辑陆小华指出:"就新闻报道所面临的竞争环境而言,应当说,今天处在新传播时代。"  相似文献   

10.
由于互联网的日益普及,纸质媒体面临严酷的生存挑战,特别是地方党报,如何在这样激烈的竞争中取胜,靠什么?靠拼信息?拼不得,只能靠打“深度报道”这张牌,靠那些立意高远,发人深省的精品才能立于不败之地。因此“深度报道”是党报生存的灵魂之说任,更是新闻影响力延续久远的源泉。  相似文献   

11.
网络被称作“第四媒体”。建立和发展新闻网站,已成为众多地市级党报的共识。但怎样才能更快发展新闻网站?如何更好发挥新闻网站的作用?对此却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现阶段,党报的传统优势依然明显,而很多新闻网站才刚刚起步。实行报网互动,借助党报的优势宣传新闻网站,反过来借助新闻网站的优势提升党报的影响力是一个双赢的选择。  相似文献   

12.
叶俊 《传媒》2016,(6):89-91
随着微博等社交媒体的发展,传统媒体时效性、互动性的优势已逝。社交媒体的用户不断发布各种信息,那么,经由社交媒体发布的信息是否属于新闻?谁拥有报道新闻的权利?社交媒体究竟是作为媒体的工具存在,还是作为媒体的竞争对手存在?在热议“自媒体”“全民皆记者”时,首先应该对这些前提加以分析。本文以《美国新闻评论》的几篇学术争议文章加以剖析,并指出,以Twitter和微博为代表的社交媒体已经属于媒体范畴,具备生产新闻的资质。同时也提出,微博等社交媒体要想真正扮演好媒体角色,必须加强公信力!  相似文献   

13.
由于互联网的日益普及,纸质媒体面临严酷的生存挑战,特别是地方党报,如何在这样激烈的竞争中取胜,靠什么?靠拼信息?拼不得,只能靠打“深度报道”这张牌,靠那些立意高远,发人深省的精品才能立于不败之地。因此“深度报道”是党报生存的灵魂之所在,更是新闻影响力延续久远的源泉。  相似文献   

14.
创新求变,提升媒体的品牌影响力、公信力,永远是媒体人的不懈追求.在目前激烈的媒体竞争中,纸质媒体受到的冲击是前所未有的.随着人们获取新闻的渠道越来越多,传统纸媒传播新闻的优势逐渐被弱化,而新媒体的优势则不断显现出来.然而,站在信息化传播浪潮的风口浪尖,我们认为传统纸质媒体依然可以大有作为.那就是在求新求变中,增强新闻作品的“悦读”性,进一步吸引读者的注意力,在读者的掌声中,提升纸媒的品牌影响力、公信力.  相似文献   

15.
“神七”飞天,中国载人航天史上又一个里程碑。 报道“神七”,中外媒体竞争十分激烈。回顾这场紧张、难忘的新闻大战,一个问题始终萦绕在我们脑海里:在重大事件的报道中,纸质媒体靠什么才能在与电视、网络等强势媒体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相似文献   

16.
报纸与电视的新闻联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1999年初开始,羊城晚报新闻采编中心与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新闻调查》《社会经纬》等栏目推出新闻联动,这是国内不同媒体间的跨时间跨地域新闻联动的一次尝试。2000年后羊城晚报要闻部又与湖南卫视新闻中心《今日谈》《今日报道》等栏目进行新闻联动。那么丰城晚报作为一个有全国影响的面向全国发行的纸质媒体是如何与异地的电视媒体进行新闻联动的?它为什么要与电视媒体进行新闻联动?这种新闻联动对于未来媒体的发展又具有哪些意义?新闻怎样联动以羊城晚报与中央电视台《新闻调查》栏目和湖南卫视《今日谈》栏目的新闻联动为例…  相似文献   

17.
纸 质媒体如何面对电子媒体的冲击?这是一个越来越紧迫的任务 ,作为地方中小媒体 ,地方晚报在未来的发展中再也不可能像原来那样按部就班闲庭信步 ,生存的危机与压力将变得越来越大 ,已经踏入了市场的地方晚报如何应对?《姑苏晚报》立足地方 ,把“地方”新闻做强做大、做深做透 ,以时效性和独家性为突破口冲出重围 ,成为苏州广受读者欢迎的地方晚报。积极“布网”组织“耳目”地方晚报之于地方新闻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尽管外地媒体不断涌入 ,但对苏州这样一个城市来说 ,晚报对地方新闻有着比较多的“专利” ,毕竟同质媒体还不是很多。一…  相似文献   

18.
技术的发展加剧了媒体间的竞争,近年来,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的强势崛起,使传统报业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一场以“颠覆传统技术”为先导的传媒大革命,在新媒体的推动下迅速蔓延开来,纸质媒体“寒冬论”、“拐点论”、“冰河期”的断言接踵而至。那么在这场传媒大革命中,我们纸质媒体应如何克服出版时间、信息量、出版频率和版面容量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约,突出重围呢?  相似文献   

19.
在媒体融合发展的新闻传播改革浪潮中,作为主流媒体的传统纸质报纸,受到了严峻的挑战。眼下,媒体融合后的地市级报纸现状怎样?如何延续传统媒体优势?如何保持主流媒体的权威和公信力?本文针对报纸发挥主流传统媒体传播优势作了相关的论述。  相似文献   

20.
互联网时代,纸质媒体如何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实践证明,时下,纸质媒体很难再以“快”取胜.而扬长避短。以“深”取胜,则是提高竞争力、吸引读者“眼球”的有效途径。要做好“深”字这篇文章,从某种意义上讲,就需要在“专”字上狠下功夫,因为“深”与“专”往往紧密相联,“专”有利于“深”,“深”有赖于“专”,二者相辅相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