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缺陷产品召回制度是国际社会对缺陷产品进行有效管理的重要制度。为加强图书产品的管理,我国很早就通过制定《图书质量管理规定》等法律、行政规章的形式确立了缺陷图书产品的召回制度。但现有制度存在立法层次低、操作性不强等问题。应根据我国国情和保护图书消费者权益的需要,通过制定《出版质量管理条例》等行政法规,明确缺陷图书产品召回的对象、实施主体、召回方式、召回程序、监管机构、法律责任等内容。  相似文献   

2.
宋代通过设置管理机构、制定条例、颁布诏敕等方式明确提倡出版的图书和限禁出版的图书,同时借助审查制度和追惩制度强化图书出版管理,促进了初具规模的出版管理体系的形成.两宋图书出版管理对于提高图书刊印质量、规范图书出版起到了积极作用,在中国出版史上具有重要历史地位.  相似文献   

3.
图书质量管理是出版社管理工作的重点和难点,出版社应立足于编辑实践,从规范图书的编辑出版流程、健全审读制度、明确岗位职责以及加强业务培训等方面对图书质量实施动态管理,以建立保障图书质量的长效机制,切实提高图书质量。  相似文献   

4.
一、四大资格准入制度正式写入<图书出版管理规定> 时间:5月1日 <图书出版管理规定>指出,出版辞书、地图、中小学教科书实行资格准入制度;对在报纸、期刊、图书、音像、电子,网络出版单位从事出版专业技术工作的人员实行职业资格制度.  相似文献   

5.
何迪 《出版参考》2005,(3S):4-4
新闻出版总署对加强图书质量管理一直十分重视,于1997年颁布《图书质量管理规定》。经过几年的实施,发现该规定法律依据不足、内容繁琐、操作性不强的问题比较突出,2004年初起草修改稿,新的《图书质量管理规定》于2005年5月1日起实施。这对提高图书出版质量、强化图书质量管理起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游翔 《出版参考》2021,(6):26-29,41
孟加拉国与中国交往的历史源远流长,"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进一步加深和扩大了两国的交流合作.孟加拉国非常重视出版业的发展,有较为完备的法律和行政规定来维护出版业的秩序,同时还实施了一系列的有力政策来支持其发展,出版社的现代化程度在显著提高,但仍然存在图书质量低、盗版猖獗、私营图书出版不规范等问题.本文对孟加拉国图书出版业整体情况、市场情况、中孟出版合作交流等进行了分析,以供业界参考.  相似文献   

7.
王岳 《编辑学刊》2006,(4):29-33
2004年10月,新闻出版总署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辞书出版管理的通知>,重申"辞书出版必须严格履行图书按专业分工的规定".2006年3月,新闻出版总署再次发布<关于规范图书出版单位辞书出版业务范围的若干规定>,进一步重申"出版业务范围中无辞书出版业务,但超范围出版辞书的图书出版单位,一律停止辞书出版、发行业务".新闻出版总署连续颁发文件,旨在强调:只有经新闻出版主管部门审定,具备辞书出版资格的出版单位才能出版辞书.并依此原则实施长效管理,以建立规范的辞书出版秩序,切实提高辞书出版质量.  相似文献   

8.
要闻     
《全国新书目》2008,(8):2-3
图书出版单位将实行资格准入和分级管理新闻出版总署近日颁布《图书出版管理规定》,图书出版单位将实行资格准入和分级管理。这个规定将于今年5月1日起施行。《图书出版管理规定》对图书出版单位设立条件和程序、图书的出版、监督管理、法律责任等都做了细化、明确的规定。值得注意的是,作为企业(法人)准入、资格准入、市场准入、  相似文献   

9.
王溪 《全国新书目》2022,(4):149-151
本文从选题策划、审稿和编辑加工、装帧设计、校对、印制和出版发行等方面着手,对图书出版项目质量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系统化分析,根据图书出版项目的出版规律及步骤,归纳出选择控制对象、明确项目质量标准和目标、制订实施计划、实施监测和质量控制对策等五大管理模块,并从加强编辑人员管理、完善图书出版项目质量把控制度和构建质量监督体系等方面提出了图书出版项目质量控制的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10.
2004年8月正式施行的<音像制品出版管理规定>(以下简称"<规定>"),较1996年实施的<音像制品出版管理办法>在转变职能、简化行政审批、加强属地管理等方面进行了较大的修改和补充.国家新闻出版总署音像电子和网络管理司副司长吴尚之认为,<规定>突出体现了4个特点.  相似文献   

11.
提高图书质量,对国家文化建设、企业发展,满足读者阅读需求都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总编室作为出版单位的重要职能部门,对保障与提高图书质量负有义不容辞的责任。多年来,重庆出版集团总编室遵守党和国家的出版法律法规,坚决贯彻执行出版行政管理部门的管理规定,结合集团实际,从制度建设、选题管理、环节监督、加强审读、队伍建设等方面进行了不懈的探索,走出了一条提高渝版图书质量行之有效的路子。  相似文献   

12.
二○○七年十二月二十六日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图书出版,加强对图书出版的监督管理,促进图书出版的发展和繁荣,根据国务院《出版管理条例》及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规定。第二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图书出版,适用本规定。  相似文献   

13.
“齐、清、定”,是图书出版流程中对编辑发稿的技术要求。它与由初审、复审、终审和初校、二校、三校(或更多校次)、对红程序构成的编校制度一样,成为图书出版业的行业规范,列入所有出版社的管理规章之中,并在当前图书出版从数量增长型向优质高效型的转移中得到了普遍的重申和强调。 但是,为什么要规定“齐、清、定”发稿,却是一个需要明确认识的问题。笔者认为,“齐、清、定”发稿的行业规范,其最本质的意义在于对书稿的所有字符和  相似文献   

14.
李芳 《出版参考》2015,(Z1):57-58
国家历来对图书编校质量非常重视,《出版管理条例》《图书质量管理规定》等的出台,均是有关图书质量保障的具体要求。教育理论图书如何在国家规定的基础上构建完善的编校质量体系,本文将进行深入探讨。2002年,国务院颁布《出版管理条例》;2004年,新闻出版总署颁布《图书质量管理规定》;2005年3月1日《图书质量管理规定》开始执行,明确了图书编辑出版的责任机制,并细化为图书的前期保障机制、中期保障机制和后期保障机  相似文献   

15.
图书价格关乎出版产业链的运转和利益协调。日本关于图书定价的转售价格维持制度规定出版社制定图书价格,经销商和书店需采取统一价格进行售卖,有效避免了日本图书价格的恶性竞争。该制度存续的运行逻辑包括图书作为商品的独特性、图书流通构造的经济性以及图书传承与保护文化的文化性等。我国图书价格立法应明确图书在文化层面的特殊属性,保障图书流通链条中多方主体的利益,坚持可持续性与弹性相结合的原则。  相似文献   

16.
双月视点     
事件总署报刊出版管理两项规章正式实施2005年12月1日,新闻出版总署颁布的《期刊出版管理规定》、《报纸出版管理规定》正式实施。明确界定了报刊和报刊出版单位的概念,完善了报刊出版许可制度;将科技类期刊归口新闻出版行政部门审批;增加对设立报刊出版单位审批的相关内容,使报刊创办和设立报刊出版单位的审批合为一体;明确规定报刊出版管理的属地管理原则;明确了报刊出版事后审读、报刊出版质量评估、报刊年度核验、从业人员资格管理四项监管制度;首次明确指出,报刊可以转载、摘编互联网上的内容,但须核实,并在明显位置标明下载网址、日期…  相似文献   

17.
半月要闻     
四大资格准入制度正式写入《图书出版管理规定》新闻出版总署署长柳斌杰日前签署署长令,颁布《图书出版管理规定》、《出版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管理规定》,两《规定》将分别于今年5月1日和6月1日起施行。《规定》指出,出版辞书、地图、中小学教科书实行资格准  相似文献   

18.
图书出版流程是图书生产制作各环节的集中体现,是图书出版质量保证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科学、规范、有序、高效的图书出版流程图的建立与实施,对提高出版物质量、提升出版管理水平至关重要。人民军医出版社图书出版流程的改造从2000年初起步,7年中,先后于2000年、2003年、2005年进行了三轮集中改造,流程表现形式逐渐简洁明晰,完成了平面表格式向链条图解式的转变,流程内在功能日趋完整规范,更加符合图书出版实际运行规律。2004年12月24日新闻出版总署颁布《图书质量管理规定》(第26号令)前后,我社以“提升出版质量、缩短出版周期”为目…  相似文献   

19.
第一条 为使报纸、期刊、图书、音像制品等出版物使用汉字规范化,消除用字不规范现象,根据国家有关新闻出版的法律、法规和关于汉字使用的有关规定,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本规定适用于经国家新闻出版行政管理机关批准出版发行的报纸、期刊、图书、音像制品等出版物。  相似文献   

20.
2008年5月1日, <图书出版管理规定>正式施行.该<规定>的第二十一奈指出"出版辞书、地图、中小学教科书等类别的图书,实行资格准入制度,出版单位须按照新闻出版总署批准的业务范围出版.具体办法由新闻出版总署另行规定."这就是最近大家一直在议论的出版资格准入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