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中国家长都有一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理。为了让孩子学习优秀,很多家长都沿用了让孩子"早学多学"的家教传统。"决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于是,小小年纪的孩子就被父母送进各种补习班,以期在"抢跑"中增加在今后学习、就业竞  相似文献   

2.
“好孩子,要听话……”记得有一首歌这样唱道。听话的孩子就是好孩子吗?到底什么样的孩子是好孩子?到底现代家庭教育应该怎样确定好孩子的标准?在我们许多家长心目中,评价孩子好不好的首要标准是“听不听话”。听话,则是好孩子;不听话,则不是好孩子。您听有多少家长这样说:“这是个好孩子,真听话。”“那孩子不好,真不听话。”我曾在一篇文章中把这种现象称之为“听话教育”。听话教育是我们千百年来的家庭教育乃至整个教育的基本特征之一。不错,孩子小,家长需要多加引导,教育孩子尊敬父母也是正理。孩子听话,往往懂事早,学…  相似文献   

3.
中国过去的家长,对老师都非常信任。老百姓中流行的一种做法是,学龄儿童入学,家长牵着孩子的手交给老师,诚恳地说:“老师,我们不懂教育,孩子就交给您了,要打要骂都随您!”那时候的老师一般也受人之托忠人之事,孩子放学了,家长有事没来接,老师把孩子接回自己家,免费辅导,免费吃饭,都是常有的事。  相似文献   

4.
卢燕 《山东教育》2008,(7):81-81
如今,随着幼儿园服务职能的强化与宣传,很多幼儿园都提倡亲情化服务理念,推出了亲情化服务的系列措施。就拿早上的来园接待来说,很多幼儿园都会在大门口安排园内的老师值日,热情接待家长与幼儿,微笑着和孩子、家长说上一句:“小朋友早”、“您早”……对于眼前来来去去不同类型的家长,老师有话要说。  相似文献   

5.
罗彦军 《早期教育》2006,(11):25-25
答:常有家长议论孩子的绘画作品又获奖了,而那些落选的儿童家长则显得很不自然,甚至对培养孩子学画画失去了信心。家长朋友,千万不要指望孩子从学画开始起步时,就能成为小画家或大师,否则会给孩子造成一种压力。孩子学画就要在“学”字上下功夫,一定使孩子的精力和注意力都投入到“学”字上来,常言道:“先练兵后打仗方能打硬仗。”  相似文献   

6.
王红梅 《贵州教育》2009,(21):21-22
“我真诚地希望能和您成为朋友!“我把您的孩子当成自己的孩子一样来关爱!”相信,当每位家长听到老师这样的一番话语时,都能感受到那份真诚与关爱。当我成为一位母亲后,更能体会家长们的心情和对孩子的那份爱。因此,在开展家长工作时,也总结出了一些比较可行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7.
孩子是每个家庭的希望,随着现代社会竞争意识增强,父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欲望也与时俱增。媒体对各类神童的宣传,也在不断刺激着家长对孩子早教育、早培养的意识。不少家长担心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于是早早就把孩子从游戏中拉到各类兴趣班、特长班中,或学琴像书画,或学英语奥数……希望借此来培养孩子各方面的素养,当然,也有的家长还希望能在孩子身上实现自己没有实现的理想。有些家长让孩子一两岁就开始认字背诗、学这学那,有些家长甚至同时给孩子报了几个兴趣班,可是效果怎么样,那就很难讲了。[编者按]  相似文献   

8.
今天下午,您又是醉醺醺地来接孩子。我笑着对您说昨晚的画您孩子没画,请您回家督促孩子完成。您冲着我摇了摇头,说:“太忙了,顾不得孩子的学习。”我们每次布置的“作业”都要求家长签字,而您一次也没给孩子签过。  相似文献   

9.
怪谁     
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亲爱的家长朋友,如果您张口闭口都是辱骂,在教训孩子时也一口一个“小畜生”,又怎能叫“小畜生”不张口骂人?家长是孩子人生最初的老师和榜样。您的一言一行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希望我们每一位家长朋友都首先从严格要求自己开始,语言文明,行为端正,做一个有社会公德的公民。  相似文献   

10.
《家教指南》2006,(8):32-33
近日,湖北省试验幼儿园公安厅分园在该园60位5~6岁的幼儿和家长中进行了一次调查,其中问道:孩子从幼儿园回家后,您经常会问哪些问题?回收的问卷显示,1/3的家长最爱问“你吃了什么”、“你受欺负了吗”、“你学了什么”等3个问题。  相似文献   

11.
幼儿折纸基本功差,会直接影响折纸活动的顺利进行。每次折纸活动都是教师忙了一身汗,却只辅导了几个孩子,效率极低。能不能发挥家园双向联合作用呢?有了这一想法,我就开始尝试了。我在“家园联系台”的一角,开辟了一个新栏目“教您折”,并向家长朋友们明确了这一栏目的目标和要求:“家长朋友们:你们好。还记得我们小时候折过的小鸭子、宝塔、东西南北吗?用我们童年时代的这些纸折玩具充实一下您孩子的童年吧。从今天起,我们将陆续登出这些纸玩具的折法,希望您能在百忙中抽出一点时间,与您的孩子一起折一折,玩一玩吧。”接着,…  相似文献   

12.
正确引导家长高碑店市聋哑学校王金梅“现在的孩子思想复杂,德育工作难做。”做班主任的同志都深有体会。德育工作难做,是因为孩子们思想复杂。那么区区几岁的孩子,如何会这般“复杂”呢?责任应首推家长——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学校。我是小学一年级的班主任。学生来...  相似文献   

13.
教育倔强的孩子,对家长来说的确是一件麻烦事。但您也应该看到,倔强的孩子往往有他独立的见解和个人的意志,也就是说孩子能坚持自己的意见、主张,具有强烈的自我意识,这些都是为了加强和巩固自己地位的表现。您若以粗暴的态度对待他,他就会跟您“顶牛”;倘若您听之任之,则更会助长他的“犟脾气”。因此,教育倔强的孩子,家长应多动脑筋、多想办法才行,看看下面的6条,您都做到了没有。  相似文献   

14.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看到这样的情景:有的家长当着外人的面说自己的孩子笨,“真是个苕,怎么教都教不醒”;有的抱怨自己的孩子贪玩淘气,“一天到晚闯祸,一点话都不听”;还有的讨厌孩子问这问那,“瞎问什么,一边玩去!”如果您也这样做过,您是否想到,您正在扼杀孩子的心理健康!长此下去,后果将不堪设想。  相似文献   

15.
闻慧 《家长》2009,(5):30-31
如果您已为人父母,那请回答下面几个问题:您是否跟“另一半”在孩子面前吵过架?是否只为孩子一次体育成绩没达标就烦躁不安?夫妻双方是否都一心扑在事业上,每天很晚回家?是否对孩子无缘无故发过火?是否只给孩子物质关怀而忘记了爱的付出?如果您对以上任何一个问题的回答是肯定的,那么可以说:您不算称职的家长。  相似文献   

16.
目前,全国上下都在讨论学生的“减负”问题。可有的人只从字面上简单地理解“减负”二字,出现了一些为“减负”而“减负”的现象。就拿家庭来说,家长的初衷总希望孩子的课程能够取得好的成绩,没有从获得什么样的知识和技能,培养什么样的良好品质和素质上来考虑,孩子回到家后,有可能增加新的负担。一些家长根本不理解学校“减负”与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关系,怕学生学不好知识。于是,对孩子过高要求,引导孩子走上另一个极端。既要孩子补习各门功课,又要孩子学钢琴、学绘画、学舞蹈、家武术,结果把孩子折腾得什么兴趣都没有了。当问…  相似文献   

17.
齐宝清 《山东教育》2005,(23):123-123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炔提高,孩子的压岁钱也随之水涨船高,孩子过年有一大笔收入,很多家长都想行使一些监护人的权力来监管,而孩子们则对家长任意插手自己的“财物”感到不满,这么多钱孩子如何花呢?究竟如何教会孩子们打理自己的“小金库”,老师认为家长应在把握好给孩子压岁钱数量的同时,对孩子的花钱方式进行指导。用压岁钱学理财、学做人,是家长培养教育孩子的一个极好机会。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幼儿园大班的小朋友专门开展了别开生面的“我是理财小能手”的活动,  相似文献   

18.
“请您帮忙”是我在“家园共育”墙报中设置的一个小栏目,它是我和家长互通信息、互相帮助的渠道之一,很受家长欢迎。“请您帮忙”的“您”包含了两层含义,既指家长,又指教师。我之所以设置这样一个栏目,是因为在每日接送孩子的时间里,家长和我都比较忙,不能长时间地交流。在这个小栏目里家长和我均可提出要求请对方帮助解决,这样便于家长及时了解我的要求,也可让我了解家长的要求和小朋友的情况。例如,当班里要求孩子带一些废旧物品布置教室,或者有一些与教育有关的事情需家长帮忙完成时,我就在“请您帮忙”上留下信息,以便家长给予配合。“三八”节来临前几天,我在“请您帮忙”中写道:“三八”节到了,孩子们将会用各种方式表达对您的爱,我已对孩子们提出了一个要求——“我让妈妈笑一笑”。请家长们帮助记录下孩子的哪些行为令你们发笑了。家长做得很认真,下面的一个片段就是一位妈妈记录的:“‘三八’节那天晚上,孩子看见他爸  相似文献   

19.
胡志华成为远近闻名的名师已有15年的历史,广告是家长和学生给做的: 家长们相互报信:“有孩子送胡老师班,淘气的孩子会变好,好的学生会学得更好。” 学生们说:“您是我们见到的最好的老师!”“永远不会忘记您慈母般的呵护!…‘让我们喊您一声妈妈!” “无论是职业选择了我,还是我选择了这个职业,我要永远无愧于教师这个称号。” 胡志华的英语课,有两个特点:“第一,英语课堂异常活跃:有  相似文献   

20.
哦,大姐!     
每当我望见教室窗台上那个小巧玲珑的瓷瓶娃娃,眼前就晃动着一个朴素的身影。大姐!请允许我这样称呼您,不知一个“您”字能否表达出我对您深深的敬意。 您是我班雷雷小朋友的妈妈,开始您并没有引起我的注意。和许多家长一样,您每天接送孩子时都会对我浅浅一笑,问句“老师早”,道声“老师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