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竹笛作为中国传统民乐中的瑰宝,具有悠久的发展历史。竹笛艺术在中国民间音乐的浸润下,不断获得新的演奏活力与创作潜力,为我国音乐艺术文化提供了大量优秀内容。本文就将从地域流派对竹笛艺术的影响,与南北两派音乐风格对竹笛艺术发展的影响这几个角度,分析中民间音乐与竹笛艺术的关系。希望通过本文的分析与探讨能够让更多的人了解竹笛这一优秀中国传统音乐文化内容。  相似文献   

2.
建国以来,中国竹笛教学经历了由民间形态向学院形态的巨大转型,在老中青三代竹笛教育家的努力下,新时期竹笛艺术人才辈出,竹笛教学进入到一个全面发展、新的历史时期,回顾专业竹笛教学体系建设的六十余年时光,评估、总结竹笛艺术各级教育模式中的经验与教训,明确未来的发展目标与新教学体系建构的设想,对于促进当代中国竹笛艺术人才培养模式的健康发展,推动中国竹笛艺术教学建立规范、科学、高效的教学体系,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随着竹笛艺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作曲家参与进来,一批现代作品的出现,为竹笛艺术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道路,同时也推动着竹笛艺术事业的改革与发展。八孔竹笛成为解决竹笛演奏变化音等问题较有效的方式。八孔竹笛的改革在近年来受到作曲家们的青睐,为八孔竹笛写的作品,也使八孔竹笛为越来越多的专业演奏者熟悉。本文将以杨青先生于1991年创作完成的协奏曲《苍》为例,通过分析作品中主奏与乐队的相互配合,及在转调及变化音处理中八孔笛显示出的优势,对八孔笛的发展发表一些个人粗浅的见解。  相似文献   

4.
竹笛在我国有两千多年的历史,这是一种历史十分悠久的吹奏类乐器,深受我国人民群众的喜爱。并且竹笛的艺术表现力也十分的丰富,在许多的戏曲、歌曲以及舞蹈伴奏中都会使用到竹笛,应用十分的广泛。本文将详细阐述如何练习竹笛,希望可以为喜欢竹笛或者想要学习竹笛的同学提供有用的帮助,能够通过竹笛提升个人修养和艺术造诣。  相似文献   

5.
中国是历史悠久的文化大国,竹笛艺术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竹笛的音乐魅力给人带来精神上的享受,心灵上净化,情感上的升华,从而使人积极的面对人生。竹笛艺术与礼乐、诗词、宗教与民俗等都有关联,本文主要分析了竹笛的音乐文化以及艺术特点。  相似文献   

6.
钩沉与断想:当代(1949—2009)中国竹笛表演艺术发展史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代中国竹笛表演艺术发展的历程是民族器乐发展史研究的重要内容。文章以当代中国竹笛表演艺术发展史为研究对象,通过对竹笛艺术发展的初始期、文革期、繁荣期三个阶段的典型案例、主要特征及代表性艺术家的分析与研究,探讨了竹笛发展的规律,为当代中国竹笛表演艺术未来的发展提供可资参考的依据。  相似文献   

7.
再度创作和审美实现对竹笛艺术具有深刻的意义,竹笛艺术家的再度创作能力是审美实现的重要保证因素。竹笛艺术的再度创作是一种创造美的过程,是实现审美价值的必经途径,只有当一度创作的乐谱进入到再度创作阶段,竹笛艺术的审美功能才得以酣畅淋漓地发挥。文章针对竹笛艺术的再度创作、再度创作的基础,以及再度创作的提高和审美实现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论述。  相似文献   

8.
我国笛历史源远流长,从河南舞阳贾湖骨笛到如今传统的六孔笛,竹笛艺术在不断的发展和创新的过程中取得了许多丰硕的成果。如今世界文化交流日益密切,面对多元文化对我国传统文化的冲击,易加义一生致力于竹笛作品创作、发展和教育传播,为竹笛艺术扎根中国本土文化的基础上走向世界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不仅是著名的竹笛演奏家,还是一位笛乐作曲家、教育家,对竹笛的传承与发展、创新、教育等都有着自己独特的观点,其创作的《西域行》更是第一首十孔竹笛二重奏作品,为十孔笛的创新、发展以及普及推广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9.
竹笛作为我国传统民族乐器中的一种,是中国传统民俗音乐演奏中的必备乐器。竹笛艺术有着丰厚而独特的艺术魅力,长久以来深受人们的喜爱。近年来,竹笛课程在高校教育中得到普及,受到高校师生的一致好评。但是在新时期下,教育环境和文化艺术都有了较大的变化,因此高校的老师除了要具备娴熟的演奏技巧外,还应及时的对现阶段的竹笛教学方式予以审视,通过竹笛教学变革来使其更好的发展。本文结合了笔者的教学实践以及演奏实践,就当前高校竹笛教学的改革提出了思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10.
竹笛,早已成为广大人民群众喜爱的中国民族乐器,竹笛演奏专业也是众艺术高校的热门专业,竹笛演奏从业者人数逐年攀升。但和其他中国民族管乐一样,竹笛的五线谱记谱仍未被接受,更难谈推广。在高校竹笛演奏教学中,更多的还是采用数字简谱来为竹笛记谱,这不仅背离了高校的视唱练耳教学体系,也使演奏者在参加乐团排练时略显尴尬。就竹笛的五线谱记谱方式,在业内产生了很大分歧,那么,究竟五线谱是否适用于竹笛,究竟哪种五线谱记谱法才适用于竹笛,哪种记谱法才会被竹笛演奏者更容易接受,五线谱记谱是否需要改变竹笛传统指法与演奏习惯,是否需要特别的指法练习体系作为支撑,值得探讨。  相似文献   

11.
中唐诗人张祜以宫词、山水题咏诗著名,他还创作了许多乐舞诗,其中笛诗更是别具特色.笛诗既有抒写思乡之情的,也有叙写帝妃生活的作品,后者极具史学价值;张祜以诗绘乐、以形状声,创作技巧十分精湛.  相似文献   

12.
论南北派竹笛的演奏风格与技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竹笛是我国最古老的民族乐器之一,在民间艺人及笛子演奏家长期的艺术实践中,使我国的竹笛的演奏风格及作品,自然的分为南北两人流派。南北派演奏风格融于一体,会使我国的民族音乐艺术更富有生命力。  相似文献   

13.
贺友直先生是我国当代著名的连环画作家,在其60多年的漫长创作历生涯中形成了个性鲜明的艺术特色。他通过“从传统中寻找语言”,在积极吸收中国绘画传统的基础上,不断探索富有中国作风、中国气派的连环画艺术规律,创作出许多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精品,为当代中国连环画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同时又使中国传统绘画艺术在连环画这个具有时代特色的绘画类型中得到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14.
随着美术新课程的全面推行,小学美术教师则成为小学美术校本课程开发与建设的中坚力量,美术校本课程的开发需要广大美术教育工作者用毕生的精力去探索、研究。现以甘肃省陇南地区为例探讨农村小学美术校本课程开发,利用地域优势开发美术校本课程;借助历史遗产开发美术校本课程;传承民族文化开发美术校本课程的思路与构想。  相似文献   

15.
郑素华 《柳州师专学报》2010,25(6):16-19,45
博厄斯的人类学艺术思想给予我们很大的启示,他认为理解人类存在的不同艺术形式,需要把艺术理解为一个民族文化的历史产物,需放置于一个特定的发展过程中而不是把艺术从历史中抽离出来说明艺术的种种特点;不能认为世界上所有民族艺术都是沿着相同的道路发展的,而可以构成一个艺术进化序列;必须把艺术理解为由拥有该艺术的民族、种族或群体赋予其生命的艺术。  相似文献   

16.
梅兰芳创梅派艺术之先河,使男旦艺术达到艺术之巅。梅兰芳作为四大名旦的主帅,承上启下,继往开来,勇于革新,善于创造,以他不懈的努力拼搏进取,不仅开辟了京剧艺术的新天地,而且把它传播到海外,为京剧艺术的继承、革新、发展作出了里程碑式的伟大贡献。  相似文献   

17.
晚年周扬以伟大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的巨大勇气,研究和探索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创建了具有时代特征的学术体系:他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反对“左”倾文艺思潮;弘扬社会主义人道主义,对“异化”理论作了符合时代要求的扬弃;并对当时重大文艺政策和方针从宏观方面作了许多富有远见卓识的阐释。  相似文献   

18.
魏源是清道光以来名的山水诗人。他一生喜好游览,每遇胜景皆有题咏,写下大量描绘祖国山河、形象生动、风格道劲的山水诗。本从表现手法、艺术风格方面入手.深入研究了魏源山水诗所取得的很高的艺术成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