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美国麻州的克雷(Clay)数学研究所于2000年5月24日在巴黎法兰西学院宣布了一件被媒体炒得热火的大事:对七道“千僖年数学难题”设立巨奖,每道难题悬赏100万美金.这七大千年难题是:P(多项式算法)问题对NP(非多项式算法)问题;霍奇(Hodge)猜想;庞加莱(Poincare)猜想;  相似文献   

2.
美国数学史家卡约利(F.Cajori)认为十进小数是近代数学史上关于计算基础方面的三大发明之一,所以,小数(文中“小数”均指“十进小数”)的出现是数学史上的一件大事,了解小数的发展历史于我们的数学教育是非常有益的.  相似文献   

3.
卞小娟 《今日教育》2007,(9S):42-44
数学教学生活化已成为当前教师研究的焦点问题。然而在现实的课堂中,有两种极端的现象依然存在。 一种是学科本位的应试思想影响,过分注重传授数学知识,忽视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 另一种则是形式主义的影响,一味追求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而忽视学科本身双基的形成. 怎样理解数学上的“适度”,我们不妨用一个“香咖啡原理”试着解释. 如果我们把数学教学生活化的问题比作泡咖啡,那么数学就象咖啡因,生活就像糖。不难想象:如果数学味太浓(咖啡因太多),生活味太淡(糖太少),这样的咖啡太苦,学生学得乏味:如果数学味太淡(咖啡因太少),生活味太浓(糖太多),这样咖啡太甜.虽然学生学得有味.但学生必备的数学双基成为顾虑。 为此,我们倡导数学教学适度生活化,为学生泡一杯“香咖啡”.[编者按]  相似文献   

4.
初中生从初一至初三渐渐不喜欢数学.数学成绩偏低,时刻困扰在数学教育工作者心头.虽然国内外为此而付出辛劳的学者和研究人员很多,但还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所以,我们想在这方面作点尝试.1调查方法(l)对象:随机地挑选三类不同学校初一、初二、初三年级各一个班,共九个班集体.其人数分别是:重点中学初一:55人、初二:58人、初三:59人;普通中学:60、50、58;三类学校:46、50、45,共计481人.(2)目的:一是了解各年级所学主要科目在学生心目中所占位置;二是考查学生从初一至初三对数学学习的情感.(3)方法:以问卷形…  相似文献   

5.
二 笔者以为,这也是过去8年的课改实践给予我们的又一重要启示:那种唯一强调剧烈变革,并主要依靠行政力量与“由上至下”(包括由专家到一线教师、由理论到实践)的模式进行运作的课改方式,并不适合数学教育的深入发展——从而,作为必要的总结,我们也就应当对以“课标”为中心去开展数学教育的全部活动(包括教学与研究)这样一种做法做出深入反思.  相似文献   

6.
我们在学习数学概念时,要对概念的意义和它的产生过程进行反复的“品味”,这样才能领会它们的真谛,并通过它们去感悟数学.下面,我们思考以下几个问题.“一百万”有多大?“一百万分之一”有多小?这个问题与“幂”、“科学记数法”这两个概念有关系,许多同学都能正确说出这两个概念的定义,但不一定有很具体的感觉,这是因为:1.要领会“一百万”有多大,就要有具体的人、事物和计量单位.例如:(1)已知珠穆朗玛峰的高度是8848.13米,那么,一百万米(即106米)就比珠峰高出113倍.(2)已知中国领土的陆地面积约…  相似文献   

7.
新课程理念下数学中考新题型及其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标准》)在基本理念中明确指出:“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历程。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而中考是整个义务教育阶段较为重要的一次终结性评价,在很大程度上,数学中考题型的设置对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模式和教育行为。对学生的数学学习,都有着一定的指导作用.因此它对新课程的实施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  相似文献   

8.
重视“双基”.一直是我国数学教育的立足之本和发展根基。新课程实施中,教师有这样的忧虑和担心:我们是不是正在丢掉我们引以为自豪的“双基”优势?长此以往.我们的数学教育还能继续领先于世界吗?有人更是直白地说.新课程弱化了数学基础知识的要求.也只有淡化基础知识的教学,才能有足够的时间去学习对学生发展更有价值的东西。  相似文献   

9.
关于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关于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几个问题周远清一、关于今年我国高等教育的两件大事今年对高等教育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年头,主要有两件大事:第一件大事是《高等教育法》(草案)即将提交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高等教育法是我们国家教育工作的一项重要法律,对我国高等教育...  相似文献   

10.
新世纪的钟声刚刚敲响,我们就迎来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大好形势,这是中国教育史上的一件大事,是值得高兴的大事.中外教育发展的历史已向我们清楚地表明,只要时代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教育或迟或早都要引起相应的变化,科学技术的发展,也呼唤着数学教育的改革.早在几年甚至十几年前,数学教育工作者就已经开始思考,怎样才能笑着向昨天告别,满  相似文献   

11.
活动准备:录音机,小灵通录音带,按故事内容绘制8个投影片。活动过程:师:在数学王国中,有许多奇妙的故事,今天我们聘请小灵通作我们的导游,带领我们去数学王国开开眼界,长长见识。大家喜不喜欢呀?下面有请小灵通。小灵通:(放小灵通录音带)同学们好!我是小灵通。今天我领大家去漫游数学王国,不过去数学王国可要拿到入场券才行。今天的入场券是回答出“1999年是什么年?”(兔年)对,是一只人见人爱的兔子,你们想去看看吗?今天我们漫游的第一站是意大利的比萨城,去看看那里的兔子世界和它的主人“斐波那契”。(出示斐…  相似文献   

12.
2000年被联合国命名为"世界数学年"."'世界数学年'的一个主要任务是让全社会特别是让普通老百姓了解数学对世界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石振江 《教育艺术》2006,(12):79-80
在数学家眼中.“数学是科学中的皇后”.“生活中的一切都离不开数学”.“数学是思维的体操”。而现实中,数学是学生“最喜欢又最害怕”的学科。我国中小学数学教育,培养的是应试能力,使学生变成了做题机器,学生在机械性的劳动中逐步失去了对数学的兴趣,更不用说体会到数学家们所说的数学美了。2001年教育部颁发的《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明确指出:“对数学有好奇心与求知欲”,因此,数学教育中定要注重对学生数学兴趣的培养,使学生走进数学,亲近数学,了解数学。  相似文献   

14.
在数学史的众多教育价值中,“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一视角一直为人们所津津乐道.H PM先驱者、美国数学史学家卡约黎(F .Cajori ,1859-1920)曾指出,一门学科的历史知识乃是“使面包和黄油更加可口的蜂蜜”[1].美国数学史学家琼斯(P .S .Jones ,1912-2002)提出,数学史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让他们欣赏和热爱数学[2].英国数学史学家弗福尔(J .Fauvel ,1951-2000)总结了数学教学中运用数学史的十五条理由[3],其中包括增加学习动机、改变数学观、心理安慰、保持对数学的兴趣等.T zan akis 和 A rcavi 则指出,数学史在数学情感上有如下作用[4]:(1)数学史告诉师生,数学是一门不断演进、人性化的学科,而不是一个僵化的公理系统;(2)数学史可以培养坚持真理、不懈探究、提出问题、追求创新的品质;(3)数学史告诉师生,面对挫折、失败和错误,不必灰心丧气.Gulikers和Blom则从“动机视角”总结了数学史对学生的价值[5]:(1)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2)创造学生的学习动机;(3)使数学变得更亲和、更令人愉悦、更激动人心;(4)培养优秀生的远见卓识.  相似文献   

15.
为了揭示分式乘除法的运算规律,请先看下例:解(1)原式(应用法则)(约分)。从上例的运算过程可知,在分式乘除运算中.我们所做的只是这样三件事:一是应用法则;二是分解因式;三是约分.由此可总结归纳出分式乘除法的运算规律:分式乘除法=应用法则+分解因式+约分.而分式乘除法的法则与分数乘除法的法则相类似,因式分解和约分是我们已经掌握的知识和方法.这样我们就把一种新的知识和新的运算纳入我们已有的知识体系,内化为我们自己的知识.新、旧知识之间就是这样互相联系和互相转化的.在数学学习中,我们要善于去发现和揭…  相似文献   

16.
晓星 《广西教育》2005,(7A):51-52
一、背景材料 从古希腊文明时代起数学就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古希腊人认为,数学是人们了解自然规律的重要方法和手段。毕达哥拉斯(Pythagoras)学派就有“万物皆数”的信条,他们认为:“如果没有数和数的性质,世界上任何事物本身或其与别的事物的关系都不能为人所清楚地了解。”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柏拉图(Plato)不但试图通过数学来了解自然界,甚至还想用数学来取代自然界本身。他认为,只有通过数学才能领悟现实世界的实质和精髓;只有找出永恒不变的数学规律,才有真正的价值。  相似文献   

17.
游戏进入课堂 数学更加好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2年国际数学家大会上,数学大师陈省身先生为青少年数学爱好者题词,写的是“数学好玩”四个字.简单的四个字包含着陈老对数学的酷爱以及对青少年学好数学的期望.在教学中,我们不能假设学生都能非常自觉地投入足够的时间与精力去学习数学,也不能单纯依靠教师或家长的“权威”去迫使学生这样做.事实上,我们更需要做的是让学生愿意亲近数学、了解数学、喜欢数学,从而主动地学习数学,达到“数学好玩”的这种境界.为此,我们的教学内容要尊重“儿童文化”,要有“童心”、“童趔’,要关注学生在数学学习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相似文献   

18.
一、三种不同的思维方式 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先生,把人的思维分为形 象(直觉)思维、抽象(逻辑)思维和灵感(顿悟)思维 三种。我们可以把这三种思维方式的主要特点归纳 比较如下: 在小学数学学习过程中,我们所要注意的主要是 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 例如对于这样一个问题:某班有四个课外活动小 组,已知有十的学生参加语文小组,十的学生参加数 学小组, 的学生参加艺术小组,还有6名学生参加 科技小组。如果参加者互不重复,该班有多少人? 一位高年级小学生是这样思考的:把全班人数看 作单位1,问题的关键是求出与“6人”相…  相似文献   

19.
夏权克  叶际飞 《中学教研》2009,(4):48-48,F0003
在多年的数学竞赛辅导工作中,笔者总结出这样一个道理:数学竞赛辅导要注重求解分析.以下是笔者对2008年全国初中数学竞赛(浙江赛区)初赛第17道试题所作的分析.  相似文献   

20.
21世纪大学生数学思维的建立与数学素质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0年被国际数学联盟(IMU)规定为“世界数学年”,可见数学已在世界各地被人们所重视。本文探讨了在现代数学教育中建立大学生的数学思维及培养大学生数学素质的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