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三年级上学期是学生作文刚起步的阶段.而《悄悄话》是学生遇到的第一篇看图作文.因此,教师应围绕本单元看图学文的观察方法,抓画面中的重点,紧扣人物之间的关系,合理想象,由说导写,写成一段通顺的话.教学时,可从以下三点入手.  相似文献   

2.
《好姐姐》是五年制第六册基础训练中的一篇“看图作文”,图上画的是姐姐帮助妹妹搞个人卫生的事情。传统教学中教学重点一般是教师指导学生运用在看图学文中学到的观察图画的方法看图,启发学生想像,进而看图作文。教学设计主要依据“按一定顺序观察图画,抓住重点,了解图意”这一重点训练项目。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推进,大纲、教材改革的需要,我认为教学的重点应该进一步完善为:教师不仅要指导学生运用在看图学文中学到的观察图画的方法,启发学生联想并进行作文,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认识能力”、“想像能力”、“创新能力”、“语言表达能…  相似文献   

3.
看图学文与作文的基本步骤□礼县永坪乡刘集初小蒲自明看图学文、作文以培养学生观察、思考以及想象能力为目标,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如何培养学生看图作文、学文的能力呢?一般应依据以下基本步骤:观察观察是基础,是我们认识事物最直接的方法。没有观...  相似文献   

4.
《卢沟桥的狮子》是一篇看图学文。教学中,要从看图入手,把看图和学文结合起来,通过看图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通过学文,培养学生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的能力。高年级的看图学文教学,尤应借助形象的图画,以加强语言文字理解能力的训练。 一、看图——按顺序,抓特点。 在导入课文以后,提问:学  相似文献   

5.
看图学文是由形象的图画和说明图意的短文组成的。看图学文中的看图重在培养观察能力,学文重在培养理解能力,图文结合的关键是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看图是手段,学文是目的。看图学文是看图识字、学词、学句的延伸和提高,又是看图说话、写话和独立阅读、作文的基础。 看图学文一般分成两类:一类是看单幅图学文,重点是了解事物的相互联系;一类是看多幅图学文,重点是了解事物的发生及发  相似文献   

6.
小学语文第四册共编选了八课看图学文,分成三组安排在教材中,其中第一组由《春天来了》、《春耕》、《小蝌蚪找妈妈》三课组成。本组教材以认识春天的自然现象,春天和人类生活的关系为主要内容。教学这组课文时要注意以下几点:一、要在观察能力的培养上下功夫。看图,是通过观察图画了解客观事物,培养学生观察事物的能力;学文,是通过语言文字了解客观事物,培养阅读能力。无论观察还是阅读,都是为了了解客观事物,因此,看图与学文必须紧密联系才能提高学生对客观事物的认识能力。  相似文献   

7.
小语第三册第一组课文教学设想黑龙江/李达吉本组共编排三篇看图学文。《秋天》、《北京》、《温暖》都是单幅图看图学文的课文。看图学文中的看图重在培养观察能力,学文重在培养理解能力;图文结合的关键是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看图是手段,学文是目的。本组教材三篇看图...  相似文献   

8.
教学“看图学文”,主要是通过看图,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通过学文,培养学生理解文章和学习语言的能力,看图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学文。所以,要从学文的要求来指导学生看图,把看图和学文有机地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9.
《燕子》教学设想□武汉市教研室李希才《燕子》属于看图学文课型。编者设计看图学文课型的意图是:通过看图,有计划、有目的地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习惯,教给观察的方法;通过看图,帮助学生理解课文,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通过学文,帮助学生准确、深入地观察事物...  相似文献   

10.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是作文教学的重要环节,在小学阶段,培养观察能力是从观察图画开始的。在小学语文教材中看图识字、看图学词学句、看图学文、看图说话、看图写话等都是这方面的训练内容。教学中,要充分利用这些内容教给学生观察的方法,培养初步的观察能力。  相似文献   

11.
一、关于看图学文的教学 本册选编了两篇看图学文。课文中的图画都是单幅图。教学这类课文,要做到从看图入手,看图和学文相结合。通过看图,进一步培养学生按一定顺序观察图画的能力。通过学文,培养学生抓住重点词、句、段理解课文内容的能力。在提高学生的观察和理解能力的同时,培养想象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本册看图学文一篇侧重表现人物,一篇侧重表现景物。教学时,要指导学生有顺序、有重点地观察图画。《小足球赛》要引导学生从小守门员到观众的顺序进行观察,  相似文献   

12.
学生三年级开始作文,犹如小孩子学走路,需要有一个扶着走的过程。他们从看图学文、看图写话到命题作文,从写一段话到写一篇文,这是一个过渡阶段。这一阶段的作文训练难度大,往往容易被老师忽视,形成薄弱环节。下面我就三年级作文训练谈几点粗浅的体会。  相似文献   

13.
一、关看图学文这套课本,从一年级开始一直到五年级都安排有看图学文这样一种形式。看图学文,从语文教学目的来看,看图是为了学文。学文是目的,看图是手段。手段为目的服务这是对的,但是即使看图是手段,也不是不要下功夫。因为手段和目的有相通之处,图和文紧密相联。图中有文,文中有图。看图学文的实质,就是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理解能力。看图  相似文献   

14.
余刚梅 《考试周刊》2009,(33):65-65
小学低年级看图说话写话是由一年级的看图认字逐渐过渡到看图学文、看图写话的,也是为三年级学生写作文打基础的过渡时期。由于三年级是向高年级发展的转折阶段,当孩子升人三年级后就要运用所学的字、词、句书面表达他对一切事物的观察结果,即作文,因此,抓好低年级的看图说话写话非常关键、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5.
《师生情》是一篇文质兼美的反映少儿生活的看图学文。教学中可紧扣“情”字 ,点引学生边看图边阅读课文 ,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入境悟情 ,受到尊敬师长的教育 ,提高认识能力和阅读能力。一、看图入手 ,初读课文感知“情”初步看图。看图学文 ,看图是基础。读题后教者可以“课文反映了师生之间什么‘情’”为悬念 ,引导学生按顺序、有重点地进行观察 :图上画的是谁 ?在什么地方 ?干什么 ?什么时间 ?天气怎样 ?你是从哪儿看出来的 ?让学生初步从整体上感知 ,并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话言简意明地说出图意。在此基础上 ,点引学生总结归纳出看图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看图学文课是根据小学生感知觉及识记和思维能力的心理特点而编排、设计的。目的在于借助具体形象的图画帮助学生唤起想象,提高阅读兴趣,正确理解课文语句,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和阅读能力,并从看图和学文的联系中发展学生的思维。低年级的看图学文课50%为多幅图形式。随着年级的升高,逐渐由多幅图转为单幅图形式。三年级看图学文课已全部是单幅图形式。三年级的看图学文教学仍带有二年级看图学文的特色,但要求应在低年级基础上略有提高。在观察能力的训练上,要在分辨事物的方位及现象的变化的基础上,要求更仔细地观察,抓住事物的重点,注意事物之间的联系,探索事物所包含的丰富内容,找出图画的主  相似文献   

17.
《黄山奇石》是一篇看图学文。看图学文是将事物的形象和文字的表达紧密联系起来的一种形式。看图是为了学文,学文的过程中要紧扣看图。要通过看图,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通过学文,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在看图与学文的过程中,要着力发展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力,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一、发挥电教优势,教给看图方法,加强观察能力的培养。《黄山奇石》包括四幅生动形象的图和一篇说明  相似文献   

18.
观察是作文的先导,也是作文的基本功,指导学生作文,首先要从观察开始,加强观察训练,从而促进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一、结合课文插图进行观察训练小学语文课本图文并茂,课文的插图尤其是“看图学文”的图画,是课文内容的形象表现,而课文又  相似文献   

19.
看图学文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由图和课文组成。看图学文的“图”,不同于其他课文的一般插图,也不同于看图说话、看图写话的图,看图学文的图是教学的主要凭借之一。根据看图学文这一特点,教学时要处理好图与文的关系,这是看图学文教学成败的关键。教师要引导学生从看图入手,运用图文对照的方法理解课文,把图文结合起来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想象能力。一、指导看图,教给观察的方法在小学阶段,学生的形象思维占主要位置。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是看图学文的首要任务,学生只有在看懂图意的基础上,才能…  相似文献   

20.
观察能力的培养是指导学生看图学文的重要内容。教看图学文《秋天》时为了培养学生有顺序地观察事物的习惯,先指导学生有顺序地看图、说图,在读课文、背诵课文时加上动作来加深按方位顺序看图的记忆,进行一系列拓展练习强化训练;引导学生全面观察事物;看图模仿课文语句说话,培养观察力和想象力;观察秋天,写观察记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