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邓晓成 《体育世界》2011,(12):73-74
中国武术由技术上升为文化的认同,反映了全球化语境下民族文化的自觉。而在文化自觉意义上,河南武术文化的发展正逢其时。其开发利用的基本原则有三:一是注重继承与革新的和谐统一,二是发展武术文化产业与尊重文化价值特征和文化发展规律的统一,三是坚持开放性、包容性和民族文化特色固守相统一。固有的传统究竟有几分可以沿袭,外来的影响究竟有几分可以接收,乃是包括河南武术文化在内的中国武术文化可持续发展需要重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武术套路演练的形态与眼神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武术套路的演练,作为一种表现其独特技击美和艺术美的运动形式,形神兼备是其追求的最高境界。形态与眼神的高度和谐统一,体现了武术运动特有的民族风格和卓然特色。本通过对形态与眼神在武术套路中的作用以及相互间的关系分析,提出科学合理的形态与眼神的练习方法,为提高套路演练水平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3.
论武术文化的涵义及基本特征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武术文化”与“武术”,由于视域的不同,既相互统一,又各有侧重。“武术”作为现实存在的“技术”形态,表现的更为真实、直接,以技击、表演、比赛等形式存在于社会普遍认知之中。而“武术文化”则侧重于“非技术”的成分,注重“武术”的文化体系、艺术审美、价值功能等方面。两者既非包含与包括,也非融合和互补,而是角度不同的思考与认识。“武术”称之为“武术文化”,源自武术的“中国性”及其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土壤之因。从广义上,武术文化包括文化遗产中的武术、体育领域中的武术、影视中的武术、文学中的武术、学校教育中的武术等;从狭义上,武术文化专指传统武术拳种流派及其蕴含的中国传统文化内涵,以及武德要求、传承制度等。武术文化的基本特征可概括为共同性与多样性、民族性与时代性、继承性与融合性。  相似文献   

4.
中国武术:一种兵学文化的展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文献资料研究方法,从历史学和文化学视角对武术与兵家的联系进行了纵向的分析研究。认为,在形而下的层面上,兵法与中国武术技法都含有将对象不断二分的思维方式,他们都建立在对人心、人性的洞察基础上,兵武诡诈,奇正变换,目的都是要战胜对方;在形而上的层面上,兵与武又都只是手段,而不是目的,兵学与武术其哲学的基本问题仍然是天人关系问题,都非常关注作为自然形态的天、地与作为社会形态与自然形态统一的人的关系问题,强调三者的协调与和谐。兵学与武术都反映了一种典型的东方文化意识与文化心理结构,中国武术乃是东方兵学文化思想的凝结与展现。  相似文献   

5.
文章从文化学的视域出发,以服饰是文化符号中的非语言类符号:艺术符号为基础,分析中国武术服饰作为艺术符号所具有的外在形态性和内在表意性的双重象征性意义。基于文化符号象征的视角,文章运用文献资料和归纳法,从武术服饰的形态性与表意性相统一的象征意义出发,研究武术服饰的外在形态象征性,即:意识形态的物化与自然生态和谐的象征;与非意识形态物化的标识性“品牌”象征。此外,它的内在表意性为:审美意象非理性符号的“表魅”象征,勾勒传统与现代服饰人文情结的象征,创造者与受众者的生命情感象征。通过对武术服饰艺术的文化符号的象征意义研究,有利于对武术文化进行更深远的解读。  相似文献   

6.
崇德尚武弘扬传统中国武术文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赵清 《中华武术》2005,(4):36-37
(一)武术与中国传统文化密不可分从武术发展的历史看,它与中国传统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武术理论中包含着浓厚的古典哲学思想。我国古典哲学中的“道”“气”之说以及“天人合一”“知行合一”理论等,均是武术理沦的重要依据。“气”被视为武术养生的哩论基点;“天人合一”,实现人与自然拘和谐统一,成为武术运动追求的一大境界;  相似文献   

7.
武术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价值及其实现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文献资料法等研究中华武术文化所蕴含的和谐思想,分析武术文化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独特价值。主要结论:中华武术文化在构建和谐社会进程中的内在价值主要表现在追求人自身的和谐、人际间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及不同民族之间的和谐;外在价值主要表现在中华武术文化能够化解个体心灵的信仰危机、人与人之间的道德危机、人与社会间的人文危机、人与自然间的生态危机以及异文明间的价值危机。建议:促进中华武术文化自身的和谐发展;加强武德宣扬;突出大众武术的主体地位;加强理论研究,促进中华武术文化的现代化;加强中华武术文化和合思想的国际化传播。  相似文献   

8.
目前,武术界因竞技武术"入奥"失利而有了武术与奥林匹克运动不能相融的观点。客观地讲,东西方文化只是侧重点不同,并非完全不同,两者有对立的一面,同时也有统一的一面。武术与奥林匹克运动的统一之处将在竞技武术。竞技武术是在西方竞技体育理论影响下逐渐形成的武术的一个新分支,无论从表层的技术角度,还是从深层的文化角度,竞技武术从很多方面都折射着西方体育文化的光芒。未来的东西方文化将在对立中求统一,在对抗中求和谐,文化融合将成为世界文化发展的必然趋势。武术与奥林匹克运动在很多方面是对立的,但这不能否认其统一的一面,竞技武术将架起东西方体育文化沟通的桥梁。  相似文献   

9.
和谐社会的构建与武术文化的发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文章围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时代主题,分析了武术文化在促进人的和谐发展方面的积极作用。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大环境出发,对21世纪传统武术与竞技武术的发展、传统武术文化的现代化表达、武术文化与奥林匹克运动的关系等进行了论述,指出武术文化要充分发挥自身的“和谐”功能,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服务。  相似文献   

10.
文章以辩证唯物方法论为理论基础,采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从峨眉武术文化的历代生存形态及现代流变的调查入手,对峨眉武术的基本特征进行了分析和探讨,认为:满足巴蜀人生存需要,受佛教、道家影响,以及服从战争需要的军事技能等是峨眉武术文化生存形态多样性的基础,其现代流变主要体现在提高人类精神的体育竞赛、艺术表现、武术教育文化等方面。因此,峨眉武术文化具有宗教性、竞技性、地域性、健身娱乐性和丰富的巴蜀文化内涵等特征。  相似文献   

11.
武术文化是围绕武术为核心的文化现象。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对孕育武术文化形成的地理因素、社会历史因素进行了分析。结论认为:武术文化发展过程中由于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武术文化表现出德艺统一、形神兼备、传统思维、娱乐健身等特性。  相似文献   

12.
论中华传统武术之美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华传统武术的功法表现在经历了长期严格训练后得以形成,其所蕴含的内在美和表现美通过各种形式体现,它以严谨科学自然的美感超乎其他拳种。  相似文献   

13.
中国武术的民族传统文化内涵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秦子来  夏卫中 《湖北体育科技》2004,23(4):431-432,435
武术是中国传统民族文化形式的一种,它不仅表现了对中华民族攻防技击的理解和运用,同时还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思想感情、意志、理想、追求、欣赏习惯、思维特点等各种心理素质和民族文化特点。作为民族文化的一部分,武术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整体思维、刚健有力、重和谐、以家族为本位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4.
传统武术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一朵艳丽奇葩,它不仅象征着华夏民族,同时也象征着饱育儒、道、释思想的东方文化。文章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视角探讨中华传统武术的传承问题,分析了当前传统武术传承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延续师徒传承、鼓励民间组织传承、规范学校教育传承、推动产业发展传承等传统武术传承模式,并提出应重视传统武术的文化价值的挖掘与开发,为中华武术和社会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15.
在中华文化大环境下孕育的中原武术,具有明显的地域性和民族特点。文章以河南武术为研究对象,以区域文化为视角,从文化空间特征及其联系的角度对中原武术文化形态进行系统研究,认为中原武术的形成和发展与中原地域的特定地理环境、政治和经济的影响以及社会习武风尚的作用密切相关:中原武术文化的主体性、兼容性、辐射性和创新性构成了中原武术文化最为明显的地域文化特征;新形势下的河南武术文化,以新的产业形式为中原的崛起代表的客体文化呈现出多元性的文化模式。  相似文献   

16.
文章采用文献资料法,通过对中国传统“和”文化的四个主要表现特征进行简要分析,研究并总结了中国传统“和”文化对武术的理论、道德、技能及未来发展道路的影响,以期为继承中国传统武术的特色,凸显武术的文化特征,把握武术发展方向提供有益的依据.  相似文献   

17.
传统武术起源于中国,在其发展的过程中不断地与中华传统文化相融合,使其有着丰富的中华文化内涵。文章以哲学思想为切入点,从"整体"思想、"中庸"思想、"和"思想三个方面阐述哲学思想在传统武术中的外显,以及对于当代人在继承传统武术、继承传统文化、弘扬中华文化、完善传统文化等方面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武术是中华民族的传统健身方式,是传承民族文化、弘扬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同时武术教育也是中国基础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其独特的人文价值和社会价值,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代表。武术教育对人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如身体方面、智力方面、思想品质方面等。文章主要从身体形态、内脏器官功能和身体素质三个方面探究武术教育对中、小学生身体素质的影响。同时,研究武术教育在中小学生中开展的价值对于探究武术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安塞腰鼓是流传于陕北安塞县一带的一种群众性传统体育项目,其内容多以舞蹈、武术为主,以古代武舞、兵阵为主要表现形式,是集舞蹈、武术、体操、打击乐、鼓吹乐、民歌等于一体的传统体育项目.安塞腰鼓运动的起源、运动形式、运动内容等都与武术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对比分析法等研究方法,从安塞腰鼓的起源、特点、内容、表演形式以及所包含的哲学思想等方面进行研究,对其体现出的武术文化元素进行分析和归纳.  相似文献   

20.
论武术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相互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武术在其整个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是全面而又深刻的,与各种不同文化形式和层面有着密切的联系。其影响不仅表现为武术自然地受到传统文化环境性熏陶,还在于习武者学会自觉地运用传统文化规范拳技、阐述拳理、指导实践。同时,武术作为民族体育文化的代表,又会对我国的民族精神、文学、戏曲和民俗等产生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