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期刊     
近日《BOOK》杂志称。它将在11或12月份期刊发行之后停刊,其原因是杂志的共有人巴诺公司抽出了对杂志的资金支持。 《BOOK》杂志创建于1998年,像《人物》杂志对名人进行介绍一样对图书作者及其作品进行介绍。巴诺公司2000年在杂志投资了420万美元,开在以后的几年里,每年都给其提供250万美元的贷款供杂志日常运作。 《BOOK》杂志今年损失了100多万美元,极需更多的现金。而此时巴诺不再对其进行更进一少的投资的决定使其陷  相似文献   

2.
Slate是微软旗下一份纯网络杂志,1996年在美国创刊,2004年12月被《华盛顿邮报》以1500-2000万美元收购.  相似文献   

3.
《青年记者》2007,(19):5-5
根据《福布斯》杂志9月20日公布的美国400名富人排行榜,微软公司创始人比尔·盖茨连续第14年占据美国富人排行榜榜首。本次排行榜中最大赢家是赌业大亨柯克·科克里安,他的资产过去一年增加了90亿美元。排行榜前10位为:[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1994年,美国大众市场杂志全面复苏。与1993年相比,广告收入净增10%,达81亿美元;销售50多亿册,89亿美元。根据出版物信息局的统计资料,全年20万广告页,每页平均收费达4万美元。当然,就每种杂志而言,相差悬殊。《读者文摘》美国版,每页广告收费23万美元,而《建筑文摘》仅7000美元。同时,杂志零售价也节节上升,平均每册已达1.5-2美元。 由于行业间复苏景气状况不同,广告需求也不一样。美国杂志出版商协会的J·R·古什拉认为,  相似文献   

5.
以网络为发布平台的电子杂志,是目前中国领先全球的一项新型产业,iResearch艾瑞市场咨询发布的《中国数字杂志市场发展趋势及广告价值探讨》显示,2005年全国数字杂志的用户数总数已达2000万,广告收入已有2000万元。而风险投资也青睐电子杂志了,如ZCOM获得了凯雷的1000万美元的风险投资。这样一种电子杂志的特点是什么?它的发展历史是什么?未来的发展趋势又是什么?本将作出初步探讨。[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李晓华 2000年,被美国《福布斯》杂志评选为中国50富豪第11位,拥有个人资产2.5亿美元。  相似文献   

7.
文化动态     
《中国新闻周刊》2001,(14):67-67
朱莉亚·罗伯茨身价突破2500万美元 朱莉亚因主演《永不妥协》得片酬为2000万美元。但随着得奖奥斯卡,其影后身价会水涨船高。《纽约邮报》电影专栏作家鲁门尼克预测,朱莉亚身价片酬可望涨为每部2500万美元。 罗素·克洛又拍新片 新任奥斯卡影帝罗素·克洛在庆功宴过后,赶往普林斯顿大学,开拍新片  相似文献   

8.
《美好家园》是美国顶尖传媒集团梅里迪斯公司的旗舰杂志.正式创刊于1922年的《美好家园》目前拥有760万册期发量,读者群逼近4000万,已经成为美国家居和家庭方面的权威媒体,稳居美国家居类杂志第一位,以近10亿美元的收入占据全美杂志第二位.2007年10月底,《美好家园》被美国《广告时代》杂志评为"2007年度美国最佳杂志".  相似文献   

9.
方仁 《传媒观察》2005,(7):11-13
1998年《财经》创刊,第一期以揭露上市公司黑洞的《琼民源》打头,创刊号卖了5万册。2000年10月胡舒立率领的《财经》杂志推出《基金黑幕》力作,从而引发了中国证券市场的大地震。此后,围绕中国股市的一场大辩论席卷而来。胡舒立又在《财经》杂志上推出《庄家吕梁》等力作,揭露中国股市的种种劣迹。这场辩论的最终结果是促使高层痛下决心整肃证券市场的违规行为。  相似文献   

10.
传统出版与网络出版的关系及其走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赏书  海怡 《今传媒》2007,(1):43-44
2000年3月14日,美国畅销小说作家Stephen king发表了小说《骑弹飞行》,这是第一部只发行e-book,不发行印刷本的书.小说发表第一天被下载了40万份,与印刷本相比,以前新发行的小说第一天销售的最好纪录是7.5万本,传统的纸质图书售价在30-40美元之间,而这本e-book只卖2.5美元,Stephen king在推出这本仅仅70多页的恐怖小说的半个月内,个人获得的版税超过了40万美元,如果通过传统的方式来出版的话,Stephen king只能挣1万美元的版税.这件事在电子书籍销售史上创造了传统出版界所没有的奇迹,同时也掀起了一股声势浩大的网络出版热潮.并由此引发了仅次于微软公司的美国第二大电脑软件供应商Adobe提出"泛网络出版"的概念. 载了40万份,与印刷本相比,以前新发行的小说第一天销售的最好纪录是7.5万本,传统的纸质图书售价在30-40美元之间,而这本e-book只卖2.5美元,Stephen king在推出这本仅仅70多页的恐怖小说的半个月内,个人获得的版税超过了40万美元,如果通过传统的方式来出版的话,Stephen king只能挣1万美元的版税.这件事在电子书籍销售史上创 了传统出版界所没有的奇迹,同时也掀起了一股声势浩大的网络出版热潮.并由此引发了仅次于微软公司的美国第二大电脑软件  相似文献   

11.
朱玉祥 《今传媒》2006,(3X):47-47
2000年,湖北日报报业集团命我主编《特别关注》杂志。经过几个月的筹备,当年10月出版创刊号,2005年5月,《特别关注》杂志的期发量突破100万份。这是新世纪创刊的第一份期发量过百万的杂志,也是近年来成长速度较快的杂志,业内人士称《特别关注》是“期刊黑马”,并提出一个很时尚的概念:“特别关注现象”,许多杂志社上门询问如何在市场竞争激烈的背景下,快速提升发行量。  相似文献   

12.
旗讯科技成立于1994年,隶属旗标出版集团,是专业的电脑杂志出版媒体,目前出版的《RUNPC》、《PCDIY》及《PC2000》三本月刊,每月印制量合计约为13万本,其中的《PC2000》1999  相似文献   

13.
传媒资讯     
《新闻前哨》2011,(9):5-6
美销量最大杂志《读者文摘》求售据新华社报道:美国销量最大的杂志《读者文摘》的出版商目前正待价而沽,等待买家,此间媒体报道称,公司不排除拆分或部分剥离求售的可能。这家年近90岁高龄的公司旗下拥有90余本杂志,其中大多数为《读者文摘》的各种版本。这家公司去年好不容易从破产边缘走出来,不过赢利情况并未改善,在去年后10个月,虽然公司营收总计达到14.5亿美元,却依旧遭受3000万美元的亏损。  相似文献   

14.
2000年,《读者》杂志创办了“乡村版”,并将杂志改为半月刊,经过一年的实践证明,这一策划是成功的。据统计,2000年《读者》主刊的月均发行量达到505万份,比上年增长53%。这种成功自然是由很多因素共同促成的,但是总结自身的经验,杂志的办刊人员认为最重要的一点应归功于编、印、发三位一体的通力合作。首先,杂志在编排上突出了特色,增加了内容。《读者》改为半月刊后,增设了“言论版”、“今日话题”等栏目,并增加了颇有分量的连载文章,使人们关心的一些重大社会问题及时得到了反映,使其更具时代感。其次,一年由12期改为24期…  相似文献   

15.
现代传媒中的哲学视野主讲:朱德生访谈:闵惠泉阂:朱老师,新春伊始国内外关于信息社会、现代传媒的报道急剧升温。北大出版社推出了微软公司总裁比尔·盖茨的《未来之路》;《参考消息》也以“信息社会展望”为题,连篇刊出美国《未来学家》杂志今年1—2月号上的有关...  相似文献   

16.
1990年3月15日,《壹周刊》面世,当年销量就突破六万本,但亏损的金钱却是2000万港元。之后,又一个2000万,又一个2000万,又一个2000万,一直亏到9000万港元才打住,开始转亏为盈。去年赚回第一个2000万港元。《壹》是本消闲性周刊。《壹周刊》总编辑梁天伟表示,它是一个“以香港人爱看”为编辑方针的地区性、趣味化和生活化杂志。编印精美、短文章、大图片。其方向是以个人利益为本位,以市场为导向。怎么搞出来?梁天伟坦言,当日  相似文献   

17.
1991年,时代镜报集团为唤起大众对环境保护的注意,决定从带有环保讯息的广告收入中拨出部分收益来支持环保事业。至今,已有超过100家公司参加了该项捐助计划,集团亦已捐赠了12.5万美元给环保教育基金。这项计划在美国杂志界掀起了一个推行各式各样活动的新趋势。以健康为主题的《Self》杂志与数家护理学校合作举办有关女性健康的讲座;以女性健康为主题的《Mirabella》杂志,1993年拨出6万美元捐献给各种慈善基金;以乡村风景为主题的杂志《Countryside》,用第一期的广告收入设立了乡村保护基金计划,又资助美化喻得逊  相似文献   

18.
从创刊之日到如今,美国《读者文摘》这本小开本、大发行量的杂志不觉已是"耄耋之年".虽然它全球发行1800万份,读者人数8000万人,其所在公司年收入高达24亿美元左右,位居美国杂志出版集团前茅.  相似文献   

19.
Web2.0时代的网络杂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丹羊  李丽铃 《新闻实践》2006,(4):31-32,33
去年8月南方网推出《WOW! ZINE·物志》,柳传志(联想投资)、施振荣(智融集团)联手向网络杂志发行门户Xplus注资450万美元, IDG投资POCO,凯雷出手投资 Zcom,总量近1亿美元的风险投资统统砸向了中国的网络杂志界。于是,网络杂志又再度成为人们眼球的聚焦地。  相似文献   

20.
说说《中国消费者》的特色经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中国消费者》杂志的编辑,我有幸经历了刊物从 1997年发行 2万份、 1998年 4万份到 1999年 10万份,再到 2000年发行 30万份的发展过程。我以为,刊物的迅速发展是与“特色”经营分不开的。下面,我就这一问题谈谈自己的一些粗浅认识。 第一,开掘品牌效应,用品牌优势确定自己独有的特色   《中国消费者》杂志是由中国消费者协会主办的刊物,是中国消费者协会惟一的一份媒体。这一隶属关系决定了《中国消费者》自一诞生就有着与众不同的品牌优势和影响力。在全国 8000多种刊物中,《中国消费者》无疑是一个“黄金品牌”。如果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