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游戏是儿童的天性.乡村民间游戏以其浓烈的地方特色和生活气息,承载着民族传统文化,对于儿童的主体性发挥,激发其深度学习,促进他们适应社会生活、增进文化认同,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调查表明,由于种种原因,一些地区的乡村民间游戏逐渐失去了原本的"乡土味".我们要采取多种措施,使民间游戏回归乡村幼儿园.  相似文献   

2.
蒙古族儿童民间游戏是形成于蒙古族的生存、延续和发展历史过程中,具有与该民族生产、生活实际相适应的独特内容与形式,并在蒙古族儿童中广为流传的最常见、最普遍、最有趣的综合性娱乐活动.这种活动对蒙古族儿童的发展起着启蒙教育、传承生产与生活方式、自娱自慰的调节、民族亲和及文艺体育的生成点等功能.蒙古族儿童民间游戏对儿童情感的表达、感受和控制,对儿童交往能力的发展以及对儿童自我发展等方面发挥着独特的价值.蒙古族儿童民间游戏通过其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和幼儿园教育等途径得到有效的传承.  相似文献   

3.
蒙古族儿童民间游戏是形成于蒙古族的生存、延续和发展历史过程中,具有与该民族生产、生活实际相适应的独特内容与形式,并在蒙古族儿童中广为流传的最常见、最普遍、最有趣的综合性娱乐活动.这种活动对蒙古族儿童的发展起着启蒙教育、传承生产与生活方式、自娱自慰的调节、民族亲和及文艺体育的生成点等功能.蒙古族儿童民间游戏对儿童情感的表达、感受和控制,对儿童交往能力的发展以及对儿童自我发展等方面发挥着独特的价值.蒙古族儿童民间游戏通过其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和幼儿园教育等途径得到有效的传承.  相似文献   

4.
儿童民间游戏对幼儿进行全面发展教育有着重要的价值和意义。随着社会的发展,受场地与观念等条件的限制和外来文化、新媒介的入侵影响,传统的儿童民间游戏开展得越来越少。这里从家庭、幼儿、教师和幼儿园4个方面分析了儿童民间游戏在幼儿教育中的现状,从儿童民间游戏能够发挥启蒙教育、锻炼体能、培养优良品质等方面阐述了儿童民间游戏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价值,并结合教学实践,提出了儿童民间游戏在幼儿教育中实施运用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5.
游戏权是儿童享有的基本权利之一,儿童游戏权的保护和实现直接关乎其全面和谐发展。鉴于游戏权对儿童发展的重要意义,本文从儿童游戏权的价值入手,分析儿童游戏权的现实困境,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幼儿园保障儿童游戏权的具体策略,以期为幼儿园开展游戏活动带来启示。  相似文献   

6.
影片《看上去很美》讲述了以方枪枪为主要代表人物的一群小孩子在幼儿园的生活学习状况。该部影片通过展现儿童们日常的生活习惯,学习内容和游戏,尤其以中心人物方枪枪在学校里的各种不合群和与老师的对立揭示了现行教育体制中规范秩序,奖惩措施,以及教育管理者对儿童个体自由和天性的抹杀。  相似文献   

7.
学习观、儿童观、教师观、游戏观的变革是切实促进幼儿深度学习的重要前提和基础。培育幼儿良好的学习品质、转变学前教师教学观念、提升学前教育办学质量是促进幼儿深度学习的价值诉求。当前,游戏活动流于形式、园本支持及执行浮于表面、教师专业能力薄弱、难以获得专题培训成为制约幼儿深度学习有效实现的因素。因此,幼儿园落实促进幼儿深度学习计划需系统优化游戏活动、提升教师专业能力、完善支持及执行体系、邀请专家指导与帮扶。  相似文献   

8.
人际关系是儿童社会生活的核心,而师幼关系是幼儿园场域中重要的人际关系之一。好的师幼关系是教师与儿童相互依存并彼此成就的共生型关系。在共生型师幼关系中,教师是儿童生活的观察者、支持者、引导者,更是教育过程中的终身学习者。在日常的教育活动中,教师基于儿童成长需要,在流动变换的教育情境中灵活转换自己的角色,付诸相应的教育行为,支持儿童的学习和成长。同时,教师通过与儿童的密切互动,向儿童学习,理解儿童,并进而理解儿童教育,从而获得教师自身的专业成长和职业幸福感。  相似文献   

9.
幼小衔接是个体从幼儿园阶段过渡到小学阶段的一项重要工作.衔接的效果直接制约着儿童入学后的生活适应和学习适应能力,影响着儿童的成长和发展.本地区由于经济基础薄弱和文化教育的落后,幼小衔接工作流于形式,小学化倾向严重,忽视衔接的全面性、基础性、长期性.究其原因只有提升对幼小衔接的科学认识,重视幼小衔接在教育教学研究中的重要地位,明确幼小衔接的任务,加强幼儿园与小学的有效沟通,注重家园合作,才能保证幼小衔接工作的有效开展.  相似文献   

10.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在总则中指出:"幼儿园教育应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保教并重,关注个别差异,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幼儿的生活离不开游戏,游戏是与幼儿身心发展水平相适应的主要活动.音乐教育活动是幼儿特别喜欢的,也是培养幼儿积极心理品质和良好素质的重要途径.为了增强音乐教育活动实施过程中的良好效果,教师必须努力提升自身音乐素质,积极探索创新模式,精心选择丰富的教学内容,将游戏化教学手段在音乐教育活动中合理运用,让幼儿积极主动参与活动,以此有效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各方面能力得到相应发展.在音乐教育活动课程游戏化探索和实践的过程中,为幼儿提供了多元互动的实践机会,为幼儿各方面能力个性良好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