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季舒鸿 《文教资料》2006,(18):113-114
英语写作历来是中国学生的薄弱环节,重要原因之一就是他们对英语的句法篇章规律缺乏了解,从而在英语写作中套用汉语思维模式。本文从思维方式、词汇、句法、语法四个层面对母语负迁移现象进行分析,并提出若干减少母语负迁移对英语写作产生干扰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
刘璐 《教书育人》2006,(11):82-83
一、存在的问题 笔者在自身的大学英语教学实践中发现,学生在英语写作中的母语思维痕迹严重,很多句子都是借助汉语的思维习惯翻译而来,所写出的文章让人不甚明白;文章结构条理不清,思想混乱;逻辑关系不清楚,连贯性较差;作文中普遍存在着“词不达意”“汉语式结构”“缺乏连贯”等问题。通过与学生的交流,笔者发现在写作过程中,相当一部分学生用母语进行解题、构思,甚至于贯穿在整个写作过程中。学生写作时无法摆脱母语思维的影响,用汉语构思,套用中文的思维方式和表现手法。这样所写出的文章难免有翻译的嫌疑,不符合英语的表达习惯,也不符合英语的思维方式,倒像是一篇用英语词汇堆积而成的中文作文。  相似文献   

3.
英语写作一直是大学生外语学习的弱项,他们习惯于依赖汉语思维,英语写作过程类似于汉译英的过程。为此,在调查分析母语对大学英语写作产生负面干扰因素的基础之上,提出英语写作教师在教学中进行英汉对比分析是减少母语负面干扰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4.
为探索二语(英语)写作过程中母语(汉语)思维对其写作结果所产生的影响,对莆田学院2009级非英语专业两个自然班进行了一项"有声思维"实验。实验结果表明,二语写作过程中母语思维参与量受"有声思维"训练方式的影响,同时母语思维的参与量并不影响写作质量。  相似文献   

5.
大学英语写作中的母语负迁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英语写作历来是中国学生的薄弱环节,重要原因之一就是中国学生对英语的句法篇章规律缺乏了解,从而在英语写作中套用汉语思维模式。通过从词汇、句法、语篇三个层面对大学英语写作中的汉语母语负迁移现象进行分析,来探求提高大学英语写作水平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6.
母语迁移与大学英语写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海彦 《考试周刊》2009,(35):90-92
语言作为思维的表现形式.因人的思维方式的不同而不同。因此就出现了我国大学生在英语写作中习惯性地用汉语进行构思和写作的母语迁移现象。本文首先对母语迁移现象和产生原因进行了分析,而后阐述了如何发挥母语在英语写作中的正迁移和消除其中的负迁移的策略和技巧.以此帮助学生提高英语写作水平.  相似文献   

7.
薛爱英  李扬 《时代教育》2012,(17):33+35
本文主要探讨汉语思维在英语写作过程中的作用及其对英语作文成绩的影响。本研究采用有声思维实验方法获取数据,研究对象是唐山师范学院外语系英语专业三年级的学生,他们按要求在规定的时间内根据所给题目进行写作,在写的过程中必须自始至终说出写作过程中头脑中出现的任何想法。写作任务每个人单独进行,用录音笔记录每位受试者写作的全过程。然后根据受试者的积极态度以及他们对有声思维掌握的熟练程度,确定其中10名学生为最终研究对象,最后对收集的数据进行分析。本文从客观角度出发,展示了母语思维在英语写作中所起的多重作用,不拘泥于母语对英语作文的正面或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8.
外语学习过程中母语迁移是难以避免的。然而母语的负迁移对英语学习,尤其是英语写作的影响非常明显,严重阻碍了学生写作能力的发展。从母语负迁移入手,通过分析写作中词汇、句法、语篇三个语言层面的汉语母语负迁移现象,以探求提高大学生英语写作水平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9.
中国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受到母语的干扰,其效果常常是负向的,即汉语负迁移现象。母语迁移特别是母语的负迁移涉及到二语或外语学习的方方面面:从词汇到语法;从句子到篇章;从思维到文化。文章拟从以上几个方面探讨汉语负迁移对中国学生英语写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英语写作过程中存在母语思维,尤其在英语写作初期是不可避免的。对母语迁移心理过程进行了回顾,分析了母语负迁移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了如何缓解英语写作中母语负迁移现象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相关研究表明,英汉思维和文化的差异及由此产生的句法差异对学生的英语学习起到了阻碍作用,中国学生的英语口语和短文写作中,普遍存在汉语句法负迁移现象.母语负迁移现象在英语写作中突出表现为动词使用的错误、冠词使用的错误、句型结构的错误、"There be"句型使用的错误和句子结构失衡的错误等.教师应当在英语写作教学中注意调整教学策略,通过务实学生的英语语法基础、增加学生的英语阅读量等减少英语写作中的母语负迁移现象.  相似文献   

12.
《考试周刊》2015,(71):86-87
中式英语是以汉语为母语的英语学习者在母语负迁移影响下产生的一种语言形式,母语负迁移是出现中式英语的重要原因。本文主要综述国内外母语负迁移视角下英语写作中的中式英语相关研究。  相似文献   

13.
王婷 《考试周刊》2013,(12):74-75
人们通常把语言迁移视为一种跨语言影响,即目的语与习得语之间的语言差异所产生的影响。本文从跨文化背景出发,分析汉语母语思维及习惯用法对英语学习的干扰,尤其是母语负迁移导致学生写作中出现各种错误,以帮助英语学习者避免和有效地克服母语影响。  相似文献   

14.
母语的干扰是困扰中国学生英语写作的重要因素。学生在英语写作过程中对母语的依赖性较大。母语负迁移对学生英语写作有负面影响是不争的事实。教师要注意整理、分析、讲解学生英语写作中因母语负迁移而导致的错误,引导学生体会英汉语在词汇、句法和语篇方面的异同,尽大努力减少母语负迁移,提高书面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15.
明丽 《海外英语》2012,(13):29-30
母语知识对外语学习的影响很大,母语一直干扰着外语学习者。汉语对英语学习,尤其是英语写作上的干扰是非常明显的。该文主要通过汉语对非英语专业的大学生英语写作中干扰的现象谈一下认识,并通过分析学生作文中常出现的问题提出一些相应解决的办法。从而减少和避免汉语对英语写作的干扰,提高大学生英语写作水平。  相似文献   

16.
英语学习中母语的负迁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英语和汉语属于完全不同的语系.中国学生是在母语--汉语文化环境中学习英语的,不可避免地要受到母语负迁移的影响.欲减少英语学习中的负迁移,有必要培养学英语的兴趣,克服思维定势,了解英语文化背景.  相似文献   

17.
随着母语迁移与二语写作关系的进一步研究,二语写作中的母语正迁移正受到越来越多研究者的关注。该研究以49名高职院校非英语专业的学生为研究对象,深入分析了母语水平对高职学生英语写作水平的影响、母语思维在英语写作各个阶段的正迁移作用及学生的英语水平对母语思维在英语写作中的参与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母语与目的语之间的差异造成了第二语言或者外语学习中母语的负迁移,这对中国学生的英语学习造成诸多障碍。本文用实证研究的方法,得出给以汉语为母语的英语学习者写作学习中造成负迁移影响的最大因素,帮助英语学习者消除母语负迁移对英语写作学习造成的干扰。  相似文献   

19.
英语写作可以较好的反映大学生对英语的应用情况,同时还可以体现大学生对英语思维的理解程度,而在写作中,许多学生受到母语的负迁移影响非常严重,从而导致英语写作中出现许多与英语思维不相符的表达方式。本文将重点分析母语思维对大学生的英语写作所带来的影响,然后提出对应的策略,期待这些策略能够对大学生的英语写作水平的提高带来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20.
母语迁移作用对第二语言学习的影响是语言学家们重点研究的问题之一。文章通过比较汉语与英语思维在三个层面即词汇、句法、语篇的差异,探讨了汉语思维模式对大学英语写作造成负迁移的原因以及对英语教学的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