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9 毫秒
1.
吴海霞 《母婴世界》2013,(2):142-142
孩子们盼望的春节就要到了,让我们和孩子一起,听绘本讲我们自己的故事。愿老约翰精选的原创绘本故事,带孩子们发现传统文化的魅力,感受一缕温馨的中国风。  相似文献   

2.
没有对绘本创作的热爱,没有对中国文化的理解,没有对孩子的责任感,就没有中国的原创绘本作者。他们用图画书的方式帮孩子留下中国回忆,用画笔和巧思构建着属于中国孩子的故事王国。10位"画故事的人"倾情讲述自己书里书外的有趣故事。2016年中国童书排行榜TOP10火热揭榜!又有哪10本图画书从60本入围书中、从评委会苛刻的现场评选中脱颖而出呢?快来关注吧!  相似文献   

3.
高婷  王宇 《父母必读》2023,(12):10-16
<正>绘本讲究的就是用图画讲故事,在图画中融入中国视觉和中式审美,会自然地让孩子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理解中国传统文化所具有的深远智慧与思考。以童心烂漫、表达轻松幽默著称的绘本创作者田宇,在今年推出了一本风格特别的新作——《从前有座山》。这是他与父亲携手完成的作品,用中国山水画风格讲述一个大家都耳熟能详的传统故事——从前有座山,山上有座庙,老和尚和小和尚讲故事……循环往复的故事中展现着大自然的四季轮换,独具一番风味。  相似文献   

4.
绘本自2004年左右传入我国以来,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一定的市场。然而,由于当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式微,现有学前教育绘本大多是舶来品,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的原创绘本凤毛麟角。因此,我们立志秉承"一个原创大主题、多种科技强手段、普及学龄前儿童"的理念,结合盲文以及多媒体技术打造具有强烈现实模拟效果的体现中国元素的原创绘本。同时,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我们会将原创绘本通过社会各种渠道进行推广和普及,将它们用于学前教育方面,促进学前儿童的身心发展,并让幼儿在潜移默化中认识、了解、热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加深幼儿对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归属感。  相似文献   

5.
正蔡皋是原创绘本创作中的代表人物,成就颇高。她深厚的文学造诣使得她创作的绘本始终保持着历史的厚重感和人文气息,那些作品不仅是给孩子看的中国故事,更是可以流传百世的中国记忆。在她新近创作的绘本作品中,《月亮走我也走》和《月亮粑粑》都和长沙人小时候挂在嘴边的童谣有关。在她看来,童谣代表的就是传统,就是中国。它不仅是一种口承文化和民间文化,而且即使在现代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也具有健康的生命力。因为,孩子最能够在童谣里记住自己的童年,在未来走得很远的某个时刻,  相似文献   

6.
幼儿园开展了“绘本漂流”活动。活动中让每个小朋友奉献出一本自己喜欢的小人书,融入到“绘本漂流”的平台中,让自己的书籍在班级、校园中互相传递,同时自己也能够借阅到别的小朋友最喜欢的书籍。通过这个活动,让接受绘本的孩子享受着新的知识带来的快乐,给予奉献的孩子也享受着帮助他人带来的满足。  相似文献   

7.
<正>在弘扬中华传统节日文化的教育背景下,一些蕴藏着深厚传统文化的中国原创优秀绘本进入幼儿园和家庭,以其独特的形式传承中华文化、家国情怀与民族精神。笔者以中国原创新年主题绘本为例,从绘本的筛选与研析、共读与体验以及表达与创造等方面进行实践,探索原创传统节日绘本阅读的指导策略。  相似文献   

8.
<正>绘本是一种很好的幼儿教育手段,可以让幼儿更好地了解本土文化,地标性文化绘本是一种让幼儿了解本土文化的重要手段,也是文化传承的方式之一。通过幼儿参与地标性文化绘本的创作,可以让幼儿更好地了解本土文化,弘扬民族精神,并培养他们的文化认同感与自觉性。本文以Y市为例,探讨如何让幼儿参与地标性文化绘本的创作。  相似文献   

9.
朱滢 《时代教育》2012,(14):163
"绘本阅读"作为一种新的阅读方式正逐渐走进幼儿园,走近孩子,也为我们所慢慢熟悉,并深受孩子们的喜爱。绘本对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开拓孩子的想象空间,提高孩子的审美能力有很大的积极作用。如何正确开展绘本教学?如何充分发挥绘本的教育作用?如何让孩子融入绘本,感受绘本的魅力?本文主要阐述了开展绘本教学活动后的几点粗浅想法。  相似文献   

10.
<正>阅读是孩子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也是一项可以提升孩子表达能力的综合性活动。首先,绘本提供了多个话题,让孩子有机会进行表达;其次,孩子可以学习作者讲故事的方式,并参照这种方式去表达;最后,家长还可以引导孩子在绘本内容的基础上续写新的故事,综合锻炼表达力。绘本《打瞌睡的房子》主要讲述的是房子里的人和动物从睡觉再到醒来的故事。打瞌睡是孩子们非常熟悉的生活场景,于是我选择了这本绘本作为孩子们的阅读材料,这极大地调动孩子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11.
<正>绘本阅读作为一种新颖的阅读方式,正以具独特的魅力和优势逐渐走进幼儿园、走近孩子。在幼儿园内通过对绘本的阅读,不仅可以使教师找到课本以外的知识、情感的源泉,同时是另一种认识自身和周围的途径。任何活动都有其存在的价值,绘本阅读也不例外。让绘本融入幼儿生活,就是将绘本阅读融于幼儿生活活动中,通过绘本阅读活动的开展,让幼儿在故事的情景中学习,让原本枯燥的生活技能的学习变得生动有趣,简单易懂,更易于幼儿接受和习得,通过学习研究,使  相似文献   

12.
<正>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提升,中国文化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越来越大,全世界都掀起了一股学习汉语的热潮。为更有效地提升对外汉语的教学质量,更好地传播中国文化,绘本教学在对外汉语教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近些年,为讲好中国故事,中国向海外输出原创绘本,作为对外汉语教学教材来传播中国文化。为弘扬和传播中国文化,孔子学院与越来越多的国家建立对外汉语教学合作项目。但是,现有的绘本资源已经不能满足海外日益增长的汉语教学需求,需要寻求中国原创绘本在海外的出路与方法,提升对外汉语教学质量和效率,  相似文献   

13.
正好绘本是有魔力的,它不仅吸引孩子,更能虏获成年人的心。在共读的过程中,用心去享受的,应该是相拥而坐的你和孩子两个人。不久前,热衷到处播撒阅读种子的"花婆婆"方素珍再次来到北京,接受了我们的独家专访。一批爱上绘本的新手爸妈正在成长,所以,这一次,我们将阅读话题回归到父母最关心的"什么是好绘本"和"如何共读"上。好绘本是镜子和桥梁方素珍说:"一本好的绘本可以让孩子在其中找到自己的影子;可以让父母看见自己的孩子。"她喜欢用自己的小儿子胖石头举例。  相似文献   

14.
朱翎瑜 《考试周刊》2024,(13):151-154
文章旨在探讨传统文化背景下原创绘本与音画相融的实践方式,并分析其发展和面临的挑战。首先,通过分析传统绘画和音乐的特点,探讨了传统文化对原创绘本与音画相融方式的影响。其次,通过具有代表性的原创绘本与音画相融的案例分析,探讨了传统文化元素在其中的运用和表现,以及对当代原创绘本与音画相融方式的启示和影响。最后,对原创绘本与音画相融方式的发展趋势进行分析,指出面临的挑战和问题,并提出发展原创绘本与音画相融方式的建议和措施。本研究有助于促进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在原创绘本与音画相融领域提供新的思路和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15.
《父母必读》2013,(12):149-149
在当下,绘本几乎伴随着这一代孩子的成长,并以它独特的内涵影响着孩子的内心世界。欣赏绘本成为了一种让眼睛享受、让心灵喻悦、让精神提升的美妙体验。那么,一本图画书的力量能有多大?  相似文献   

16.
<正>"绘本阅读"作为一种新颖的阅读方式,正以它独特的魅力和优势逐渐走进幼儿园,走近孩子。在幼儿园通过对绘本的阅读,使教师从中找到了课本以外知识、情感的源泉,让孩子获得另一种认识自身和周围的途径。任何活动都有其存在的价值,绘本阅读也不例外。那么如何利用绘本阅读,挖掘其潜在的价值,让绘本融入幼儿生活中呢?本文从四个方面进行了阐述。绘本阅读的开展非常符合当今的教学  相似文献   

17.
"绘本阅读"作为一种新颖的阅读方式,正以独特的魅力和优势逐渐走进幼儿园,走近孩子。在幼儿园通过对绘本的阅读,使教师从中找到课本以外知识、情感的源泉,让孩子获得另一种认识自身和周围的途径。任何活动都有存在的价值,绘本阅读也不例外。本文结合陶行知教育思想"生活即教育",挖掘绘本阅读潜在的价值,从四个方面阐述了绘本阅读是如何融入幼儿生活中的。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市场对原创绘本的需求、阅读推广人的努力、从作家到画家到翻译家在原创图画书上的创作突破,都推动着中国原创图画书市场的繁荣。中国原创绘本在语言与视觉上,对世界的冲击力越来越强,出现在世界面前的频率也越来越高。国际视角下的中国原创绘本有何面貌?我们是谁?要走向哪里去?要把什么故事讲给世界听?  相似文献   

19.
袁坚 《父母必读》2020,(1):10-11
Preface家长和孩子一起读绘本时,不要只盯着故事,即便是在故事类绘本中,也有人物、场景等多种元素值得孩子去关注、发掘。该怎样给孩子读绘本?家长可能有这样或那样的答案:"带着他读绘本里的故事,然后讲讲这个故事说明了什么道理;让他复述故事或者跟着绘本阅读认字……"其实,阅读能够带给孩子的不仅仅是认识几个文字。  相似文献   

20.
正第三部分家庭实践篇有些孩子之所以进入博物馆后显得兴趣索然,可能是因为他对博物馆不熟悉,不知从何看起,更谈不上主动探索了。所以去博物馆之前,让孩子了解博物馆,做好一些相关的准备很关键。易锐昌一直致力于绘本阅读的推广,开设了自己的阅读机构。他本人也非常喜欢去博物馆,有了孩子后就经常带着孩子一起去,在大宝6岁上学以前,他带孩子去博物馆的频率曾经达到一个星期一次。在带孩子参观博物馆的经历中,他认为博物馆游历和阅读是相辅相成的。进入博物馆之前,他会给孩子准备相关的绘本或图书,帮助孩子做好知识和经验的准备;从博物馆归来后,孩子的视野打开了,阅读面也可以更广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