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个性化教学的“活力”,能诱发语文教学课堂的“生机”,从而创造语文教学艺术魅力个性是个人所具有的特征。17世纪德国哲学家莱布尼茨说过:“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每个人都有不同的个性。个性有活力,个性更有非凡的想象力。对一些名句所蕴含的哲理,因学生的个性不同,理解自然也就不同。因此,语文教师要大胆实施个性教学,教师只有尊重学生的个性,才能让学生的个性充分展示,才可顺利实施课堂个性教学。二、教师的“真实”展示,是孕育“个性”的种子,是培育“个性化教学”的土壤语文教师要实现“个性化教学”,就要做到真实的教学。…  相似文献   

2.
一、营造民主氛围,进入文本情感世界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课堂,教师几乎成为学生的"保姆",课堂的每个环节几乎都由教师包办替代。学生很少有主动思考的机会,学生的个性难以得到发挥。实施小学语文绿色课堂理念,要求教师要大胆放手,努力为学生营造和谐愉快的课堂教学氛围,让学生在课堂上能够自由驰骋想象,使课堂教学满足学生探究知识的生命诉求,展现生命的对话,使课堂更具生命的活力。例如,教学《借生  相似文献   

3.
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语文教学不仅要培养学生的语文素质,更要塑造和完善学生的个性。课堂是实施语文教学的主阵地,其根本任务就是要把学生培养成为个性鲜明、品格健全的人。可在课程改革的今天,很多教师仍然刻意以“冷漠”、“严肃”的面孔出现在课堂上,学生的情绪被压抑,课堂仍如一潭死水。笔者认为,课程改革首先得让课堂活起来,让学生动起来,将课堂变成活力四射、轻松愉快的场所。下面。谈谈自己的几点做法:  相似文献   

4.
笔者曾经到一所小学听过两位语文教师的公开课,感触颇深.如何让美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生成呢?创造互动的对话氛围,让教学“动”起来;重视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让课堂“活”起来;实施多元解读文本,让学生个性张扬……  相似文献   

5.
构建“开放而有活力”的课堂,教师在教学中应留给学生足够的“自由”空间,以灵活多变的形式,让学生充分动起来,积极参与教学双边活动,让学生在不同的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在阅读教学中,教师找准教学的发散点,就好似给学生的思维装上了发动机,会使整个课堂充满活力,学生个性得到张扬。1.以关键词句为发散点。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要言不繁,启发几句,让学生自己去体会领略,自必使学生大有受益。”在教学《养花》一文时,教师可抓住学生对“有喜有忧,有笑有泪,有花…  相似文献   

6.
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语文教学不仅要培养学生的语文素质,更要塑造和完善学生的个性。课堂是实施语文教学的主阵地,其根本任务就是要把学生培养成为个性鲜明、品格健全的人。可在课程改革的今天,很多教师仍然刻意以“冷漠”“、严肃”的面孔出现在课堂上,学生的情绪被压抑,课堂仍如一潭死水。笔者认为,课程改革首先得让课堂活起来,让学生动起来,将课堂变成活力四射、轻松愉快的场所。下面,谈谈自己的几点做法:一、创设宽松的氛围,激发创新的灵性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而创新能力的培养应植根于语文教学的课堂之中。只有创设民…  相似文献   

7.
实施新课程以来,小学语文教学特别强调引导学生进行文本体验,在体验文本的过程中深刻领会文本的意蕴.这给小学语文教学带来了生机.课堂上,学生的个性得到了张扬,生命活力得到了展现.但是,也不能否认一些教师由于对“体验”存在理解上的误区与操作上的缺失,导致了学生在课堂上对文本体验不到位的现象,导致了学生阅读的低效.那么,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更好地引导学生进行文本体验呢?  相似文献   

8.
语文教学——追求个性的发展。为了发展学生的个性,教师必须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生命气息。这是叶澜教师“新教育基础”改革的核心部分和精华内容,是现阶段素质教育下课堂改革的方向。教师的上课质量直接影响学生当前及今后的多方面发展和成长,本文针对传统课堂语文教学的弊病,提出“把课堂还给学生”的教学观念,通过语文教师教学观念的改变,把学生当成课堂的主体,围绕语文教学内容,师生共同参与、沟通、对话、交流,从而建立“教与学”的有机整体,实现有效教学的课堂,实现学生个性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课堂追问是教师的一项教学基本功,是教师引导学生独立思考的有效手段.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善于通过追问促进学生与文本进行有效的对话,这样才能让阅读课堂焕发生机与活力. 一、在生成时追问——引发语言对话 新课程特别强调,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关注学生的动态生成,这样才能张扬学生的个性,才能让课堂呈现精彩.  相似文献   

10.
单斯雯 《教学随笔》2016,(3):120-120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抓手,传统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教师方法简单,机械生硬,学生在课堂上呆板,丧失了个性,学习效果低下。新课程呼唤新型教学方式,让学生在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中彰显个性。本文结合笔者教学实践,谈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11.
王建军 《成才之路》2009,(18):38-39
“课堂教学蕴涵着巨大的活力,只有师生的生命活力在课堂教学中得到有效发挥,才能真正有助于新人的培养和教师的成长,课堂上才有真正的生活。”因此,语文教学必须重视激发学生的情感,张扬学生的个性,让学生在学习中自主地发展。  相似文献   

12.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抓手,传统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教师方法简单,机械生硬,学生在课堂上呆板,丧失了个性,学习效果低下。新课程呼唤新型教学方式,让学生在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中彰显个性。本文结合笔者教学实践,谈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13.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学习是个性化的行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和组织者.教师的职责是引领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凸显自我,解放个性,展现生命活力,使学生的自主性得到充分体现. 一、创设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 在宽松自由的氛围中,人们往往会心情舒畅,思维活跃,有利于个性的展示.因此,我们的课堂要营造一个能让学生的个性得到自由发展的宽松氛围.首先,教师要蹲下身子,与学生成为朋友,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把学生当成充满智慧和活力,有独立人格的学习个体.教学中,教师要允许学生对教材知识进行个性化的理解,允许学生有不同的表达方式、不同的学习方法、不同的感受心得.对有独到见解的学生,教师要鼓励.对不完善的表达,教师应加以补充.对学生的奇思妙想,教师应加倍呵护,让课堂多一点鼓励,多一些赞赏.  相似文献   

14.
1 前言 一位名师这样说过:“我们希望严谨的教师创造出严谨的课堂,豪放的教师创造出豪放的课堂,智慧的教师创造出智慧的课堂,灵秀的教师创造出灵秀的课堂,幽默的教师创造出幽默的课堂。我们呼唤丰富多彩各具个性的新课堂!”这句话给笔者的感触很大,确实,教师的个性有益于创造语文教学的艺术,教师有个性,才有语文教学的独特艺术,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开展个性化语文教学非常必要,也是新时期语文教学研究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15.
<正>教师鲜明的个性有益于创造语文教学的艺术氛围。教师的个性意识强,个性教学主动性明显,愈能有效地开拓语文教学的视野,提高语文教学的感染力,使学生从中产生艺术享受,产生好的教学效果。同样,个性意识越强烈,教学创新意识就越强烈,愈能创造性地运用于语文教学艺术之中。独立自主的个性,是实施个性语文教学的前提。一、设计独树一帜的个性化教学思路思路要新颖,别出心裁,不拘一格地设计教学思路,教师首先要有超前意识,尽可能打破原先的课堂教  相似文献   

16.
活力课堂能使语文课堂在学生的积极参与和探究下充满活力,同时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能力,进而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实现高质量的语文教学。语文课堂的魅力所在就是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充满兴趣、积极探索。教师要学会用感情带动课堂,用兴趣激活课堂,引导学生体味语文的魅力及其独有的特色,让精彩纷呈的语文课堂焕发师生个性和生命的活力。  相似文献   

17.
开放、生成式的语文课堂教学打破了传统课堂上时空的局限和教学内容的封闭,解放了学生的思维和个性,使得语文教学真正融入生活之中,还语文的本来面目,是充满活力的语文课堂教学,是真正致力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终生发展的语文课堂.因此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堂应成为广大教师的追求.  相似文献   

18.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追求高效课堂,关注学生发展,让语文教学激情四射,焕发生命活力,是一线教师永恒的主题。个性的朗读、动态生成、个性评价这三点在提高课堂效果方面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9.
想象是人们放飞心灵、张扬个性的高级思维活动。在语文教学中,许多教师能想方设法激发学生的想象,使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可是,我也发现了一些由于教师处理不当而导致“折断学生想象的翅膀”的故事,现列举几例,供大家思考。  相似文献   

20.
王玉萍 《广西教育》2011,(22):15-16
实施新课程以来,小学语文教学强调课堂上的“动态生成”,强调尊重学生的个性。因为课堂教学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在这个系统中,教师只有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富有生命个性的学生,彰显学生的生命活动,课堂才会呈现真正的精彩。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让动态生成更有效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