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农村能源建设改善农村的环境卫生,实现资源的再生利用.通过农村能源建设,变废为宝,实现农村优质能源的利用,消除环境污染、资源浪费现象,解决群众生活用能,同时带动饲养业和种植业的发展,是大力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生活质量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2.
三江源生态保护区牧民生活用能主要为生物质能,生物质能的过度消耗会带来生态环境的恶性循环。本文分析了三江源生态保护区能源资源现状、能源消费现状,并从农村能源角度探讨了解决三江源地区牧民生活用能的对策,以期保护和改善三江源地区的生态环境,解决牧民的生活用能,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解决农村用能紧张状况,调整农村用能结构,保护森林,改善生态,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加快农村能源发展,是我们当前以及今后一段时期工作的重点。本文就促进我国农村能源的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谈几点粗浅意见。  相似文献   

4.
生活用能是反映居民生活水平的重要指标,影响生活能源消费量的主要因素有经济、地理和生活方式等。文章以中国28个省(市、区)为研究对象,分为北方城镇、北方农村、南方城镇、南方农村四组,分别建立面板数据模型,分析1997-2011年间各省区人均生活能源消费与人均收入的关系。结果显示:①人均生活用能与收入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②由于加热和制冷是居民生活用能的主要方向,收入与用能的关联表现出有趋向的空间差异;③北方高纬度区域和南方低纬度区域人均生活用能受收入的影响最大。在农村地区二者的关联性普遍比城镇地区大,其中北方城镇化水平高的省份二者关联性更强,而在气候温和的南方,二者的表现较为复杂;④城镇化水平较高的地方单位收入对能源消费的影响更大些。由此建议,要通过清洁能源的开发、科技进步以及公共服务设施的合理配置实现绿色发展的目标。  相似文献   

5.
中国农村生活能源利用与生物质能开发   总被引:29,自引:1,他引:29  
能源关系到政治稳定和经济发展.我国是农业大国,农村能源的现代化是我国实现全面小康的重要环节.当前,我国农村生活能源消费水平增长缓慢,能源消费结构滞后.消费特征表现为水平低、品位差;能源浪费严重;不合理的能源利用方式带来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随着经济的发展,未来农村生活能源消费具有巨大的增长空间.生物质能是我国农村生活用能的主要组成部分,开发生物质能的现代化利用方式有利于提高农民生活水平、改善生态环境、缓解国家能源需求压力,因此应大力推广.目前我国生物质能的现代化利用方式已经走向成熟阶段,但仍存在着许多问题.本文认为,应该从能源政策与资金保障、建立并完善生物质资源市场、提高生物质能源转化技术等3个方面促进农村生物质能的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6.
当前,我国农村生活能源严重短缺,供求矛盾十分尖锐,已成为发展农业生产和提高农民生活水平的限制性因素。由于生活燃料缺乏,又使农业生态和自然环境遭到严重破坏,更加剧了农村燃料的危机。这一问题的解决已成为当前亟待研究的重大课题。一、解决农村生活用能的出路归纳起来,出路有三条。 1.按照我国三十多年来走过的老路继续发展。这种能源利用的方式的特点是,伐木作柴,掘草为薪,燃秸取火。它产生二种后果:①由于生活能源不足,农民为生计所迫,不择手段地谋取一切可燃之物。能源燃烧的利用率极低,使本来就已稀缺的燃料更得不到充分利用。目前,我国农村按最低限度的需要计算约短缺22%的生活燃料。据1980年调查,严重缺柴的农户占全国总农户的  相似文献   

7.
目前农村生活用能仍保持在低水平状态,用能结构较为单一,方式落后,能耗较高,对环境造成较大污染。在当前能源紧张的社会背景下,农村用能宜早谋划,特别是国家应出台“政策性用能模式“,用制度和政策引导农民使用新型能源。  相似文献   

8.
农村沼气工程,用沼气工程技术处理人畜粪便,既能有效解决农村生活能源问题,又能获得农业生产所需的有机肥料,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具有良好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但在实际推广过程中,全国大部分省份或多或少面临推广难题,解决这一问题,在农村推广沼气将具有重要的、积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一、现状长期以来,农村能源的消耗多以生活用能为主,生产用能所占比例不大,前者占农村总耗能量的80%左右,后者一般占20%。而生活用能中,又多以生物能源为主,煤、电等商品能源为辅。在我省的农村能源消耗中,农作物秸秆、畜粪和柴草一直是传统燃料,占生活用能的65%以上。据有关资料,我省农村各种用能的消耗量折合标准煤(7000大卡/公斤)为729万吨;其中烧掉的农作物秸秆折合标准煤355万吨,占总耗量的35%;畜粪折合标准煤177万吨,占总耗量的24.3%,薪柴折合60万吨,占总耗量的  相似文献   

10.
秸秆的综合利用,可以改善卫生条件、炊事用能环境和生活水平,增加农民的收入,还能带动当地畜牧业的快速发展和清洁绿色能源的推广,加快农村致富、奔小康的步伐,能源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提高显著。  相似文献   

11.
薪炭林也叫能源林,是以培养薪材为主的一个林种。它投资少,见效快,一次种植多年受益,是解决农村能源的重要途径。大力发展薪炭林对促进农业生产,提高林业经济效益,改善生态环境和满足农村人民生活都具有重要意义。同时,薪炭林也是开展林副业生产和编织业的原料基地,还能提高森林覆盖率,起到防风固沙、调节气候、改善农业生态条件等作用。  相似文献   

12.
开发和综合利用可再生能源是解决农村基本用电和基本用能的重要途径。可再生能源技术在西藏新农村建设中的发展利用初具规模。本文阐述了西藏新农村建设中可利用的可再生能源资源、可再生能源技术以及可再生能源利用技术效益分析,并分析了可再生能源技术利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相似文献   

13.
陇中黄土丘陵地区农村生活能源的短缺严重影响了生态环境的改善。本文根据在通渭县李店乡祁咀村的问卷调查,估算了一个村域农村生活能源资源潜力和实际消费量,分析了能源消费结构。结果表明,目前该村人均每年实际消费能源489.5kg标煤,4.2口之家年消费能源2.061 t标煤,可满足农户的基本需求;自产能源占总能源的54.98%,不能满足需求;商品能源的使用对于转变用能结构起到积极作用,但增加了农户的经济支出;生物质能占用能总量的一半,煤炭也有较大比重,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大,清洁能源的比例少;炊事、取暖用能作为维持生存的基本需求,占用能的绝大部分,表明当地用能水平较低、用能结构不合理。研究认为,积极开发农村生活能源、促进能源结构的转变,对生态保护和小康建设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煤炭开采对农户生活用能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采煤地区农户生活用能,对于科学地制定区域农村用能政策,更好地认识区域经济发展、建设区域新农村、促进人地协调与社会和谐有重要价值.本文利用陕西渭北“黑腰带”白水县的调查数据,深入探究采煤对农户生活用能造成的影响.研究认为,煤炭开采破坏耕地,农户的非商品用能大减,多依靠煤炭、电能等商品能源,户均与人均用能的数量较非采煤区少;煤炭开采影响农户收入,影响农户生活用能的费用支出、结构与水平、行为与模式以及用能的正常机理,造成生活用能的贫困,影响生活质量;采煤区的农户生活用能受农业生产影响小,煤炭与电能的利用受家庭总收入影响大,非采煤区的农户农业收入(农业生产)与非商品能源作物秸秆、薪柴显著正相关,家庭总收入与商品能源煤炭、电能、液化气、太阳能显著正相关,进一步反映了采煤对区内农户生活用能造成了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15.
<正>农村能源作为中国能源发展战略的一个特殊领域,是发展生产、保障农民生活、创造社会财富不可缺少的要素和源泉,对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具有决定性的影响。一、近年我国农村能源消费的构成比例从下述表格中所列数据可以看出,农村能源类型单一,秸秆、薪柴和原煤是中国农村生活的主要能源,而原煤又是农村生产所需的主要燃料。虽然随着农  相似文献   

16.
生物质能源是仅次于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的世界第四大能源消费品,在能源系统中占有重要地位。本文分析研究农村生物质能源的发展和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研究结果表明:合理的利用生物质能源,创新的解决生物质能源在农村应用过程q-存在的问题,生物质能源势必能解决现阶段我国农村的能源问题。  相似文献   

17.
内蒙古通辽地区农牧民生活用能现状及驱动力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马丽  夏建新 《资源科学》2009,31(12):2101-2109
能源发展是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内容。本文以内蒙古通辽地区农牧民生活能源使用情况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调查,研究当地能源利用现状,发现了农牧民生活用能的4个特点:①严重依靠秸秆和畜粪等低级传统生物质能源,大部分地区此类能源的消费量达70%以上;②能源消费水平低,调查各地的人均能源消费量都远低于全国人均水平1.09t标准煤;③能源利用方式不合理,多使用传统的土炕和火灶,燃烧效率低下,只有6%~10%,造成严重浪费;④环境污染严重,直接燃烧秸秆、薪柴和煤炭产生CO、SO2、PM10/25、NH3 等并使氮、磷等元素流失致使土地土壤肥力下降。在此基础上分析了造成这种生活用能现状的3个驱动力: ①传统生活方式 ;②经济 ;③政府政策。最后,提出了解决内蒙古通辽地区农牧民用能问题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黄静 《资源科学》1992,14(1):53-56
本文所指的西部地区包括内蒙古、宁夏、新疆、甘肃、青海、陕西、西藏、四川、云南、贵州、广西11个省(区),总人口为31267万(1988年),农村人口占70%。西部地区农村生活能源的缺乏已严重影响到整个地区的农业、林业、畜牧业的发展,并成为生态环境改善的巨大障碍,要开发西部,解决该地区的农村生活能源问题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19.
横断山地区系指四川省的阿坝州、甘孜州、凉山州、云南省的大理州、迪庆州、恕江州和丽江地区,包括7个州(地),86个县。这里地形地势复杂,气候多样,植被差异大。区内面积较大,人口相对较少,但农村能源问题十分突出。在高原牧区和河谷平坝农区能源紧缺,当地人民以牛马粪和作物秸秆为主要生活燃料,能源落后,不能保证供应,而且烧掉了肥料、饲料,影响地力的恢复和畜牧业的发展。在山区农村烧柴较为宽裕,但薪柴的大量砍伐,破坏森林植被,造成水土流失。开发利用包括风能等气候能源在内的多种能源,是解决横断山地区农村能源供应,改善人民生活条件,发展生产,保持水土等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20.
李国柱  于歌  卢万合  牛叔文 《资源科学》2012,34(10):1839-1844
我国农村生活能源消费的区域差异明显。研究不同类型村落之间农村能源利用的差异性,有利于加强地方政府农村能源政策实施的针对性,真正做到因地制宜。本文通过问卷调查获取相关数据,研究了陇中黄土丘陵地区农村生活能源消费的村落差异。研究结果表明:陇中地区农村家庭生活能源消费的村落差异明显且具有鲜明的组合特征,即丘陵山区以秸秆为主,煤炭、畜粪、太阳能、薪柴和沼气为辅;半山区以煤炭为主,薪草、秸秆、太阳能和薪柴为辅;川区以煤炭主,薪草、秸秆和太阳能。丘陵山区户均消费秸秆最多,川区最少,半山区居中;丘陵山区冬季取暖以煨炕为主,半山区煨炕和火炉取暖并重,川区以火炉取暖为主。本文针对不同类型村落的用能特点,提出相应的农村能源建设模式,即:以"五配套"为主的丘陵山区模式,以"一池三改"为主的半山区模式,以"四位一体"为主的河谷川区模式,从而为地区发展、环境管理提供政策设计的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