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活动目标 1.感知叠衣服的顺序。 2.培养“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意识。 3.能自己找空地活动,不与同伴拥挤,学会与他人交往。[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重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15(5):F0002-F0002,F0003
我院历来重视学生的素质教育和能力培养,大力支持学生第二课堂活动。封二、封三学生活动图片对我院学生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生活进行了多侧面的呈现。  相似文献   

3.
一日生活活动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设计意图 随着幼教改革的不断深入,我们对<规程>的认识和理解有了一个质的转变,真正树立起"一日生活即课程"的教育观,将一日活动作为幼儿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充分利用幼儿进餐、午睡等生活环节,设计游戏化的教育活动,科学地为幼儿的成长创造有利的条件,引导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在健康的生活中愉快、主动地发展.  相似文献   

4.
教育是生活的需要,其源于生活又以生活为归宿。从学生的生活出发,将品德教育根植在生活,把生活体验教育作为品德教育的切入点,以生活事例为载体,使品德教育回归生活,使儿童的学习不是单纯地依赖课堂的教与学,而且要通过学生自主的生活化活动体验来体现,在生活中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观念和行为习惯。  相似文献   

5.
[设计理念] 生活本应是充满诗意的,可是我们却常常感到生活的乏味、简单,今天重复着昨天,明天重复着今天,日子就在这枯燥的重复中悄悄地溜走了.  相似文献   

6.
正幼儿的一日生活包括各利咯样的活动.这些活动大致可分为:学习活动、游戏活动及生活活动,这些活动在幼儿发展中都具有特殊的价他,那么,我们怎样有机地把数学知识渗透在幼儿的一日生活之中呢?新纲要指:教育内容的整合是幼儿教育的主要表现,也是最基本的表现:课程内容的整合足以目标整合为前提的骼合的卞要表现,是使同领域的不同方面的内容,不同领域的内容之间产生有机联系。理论联合实际,本文主要是从以下几个方一、在艺术生活中尝试学数学艺术活动包括音乐活动和美术活动。在学习每  相似文献   

7.
生活     
一次偶然翻字典,发现字典里对“生活”的解释是:人或生物为了生存和发展而进行的各种活动。我感到茫然,我开始思考;生活像一首歌,一首普写人生旋律的激昂歌曲;生活像一首诗,一首咏叹人生百味的优秀诗篇;生活像一幅画,一幅描绘人生历程的精彩画卷……  相似文献   

8.
《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是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的综合课程。生活是品德教育的起点,也是品德教育的归宿。学生的现实生活对其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具有特殊价值。教师选择的教育内容、教学形式应尽量贴近儿童生活,反映儿童需要。让学生能从自己的生活实际出发来观察社会、感受社会、研究社会。从而达到教学服务于生活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数学是有着实实在在、生动活泼的生活背景,从生活中来的数学才会是活的数学,有意义的数学。为此.在数学学习活动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张扬学生的个性,使学生在生动活泼、主动参与的数学实践活动中,获得更多的感受和体验;让数学回归生活,回归自然。使学生更好地了解数学的价值,增进对数学的理解和应用的兴趣与信心。  相似文献   

10.
幼儿园一日生活中,科学合理、安全愉快的生活活动对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文章通过案例分析,反思和探究了当前幼儿园生活活动指导的适宜性问题,提出幼教工作者的指导应该遵循幼儿生长发育规律、尊重幼儿个体之间的差异性、符合客观情境和教育规律,以实现生活活动在幼儿学习与发展中的价值。  相似文献   

11.
12.
抱怨引出的活动主题一天课间,我在教室里整理作业本,忽听到值日生王路在抱怨:“哎呀,真烦,又是一身粉笔末。”(她刚擦完黑板)“是的,每次都这样,要是能发明一种可吸尘的黑板擦就好了。”旁边的许伊伊接过了话茬。“对,就像吸尘器一样,把粉笔末全部吸进去。”傅倩倩小手一挥,似乎所有的粉笔末真的一下子就被吸进去了一样。“那你们有没有办法解决这个问题呢?”身受粉笔末之苦的我,对这个话题当然也很感兴趣。她们几个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没辙了。上课了,我把刚才的话题带进了课堂。学生们你一言,我一语,都议论开来。从粉笔末的问题,我们又谈…  相似文献   

13.
14.
金红 《宣武教育》2003,(12):38-39
时间过得真快,转眼间本学期已近尾声,我们在思考期末复习考试工作的同时,也应思考学生的假期生活该如何安排。  相似文献   

15.
王燕 《山东教育》2014,(11):51-51
《品德与生活》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的活动型综合课程。依据《品德与生活》课程的新理念.我认为教学过程中应将学生的生活经验作为重要的教育资源,设计、开展多种形式的实践活动,让生活以活动的形式在课堂中再现,让生活经验在学习活动中不断丰富.努力使学生有自己的见解,有自己的体验,真正成为认识的主体,学习的主人。  相似文献   

16.
德育教学要立足学生生活实际,变"书本德育"为"生活德育";让学生走进生活,体验生活,并指导学生科学生活;教学中要指导学生探究,促进学生发展;重视创新使用教材,延伸课堂教学。  相似文献   

17.
新课程标准提出:《思想品德》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良好品德、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思品课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需要品德的回归。小学阶段要重视学生的思想品德的教育,更要懂得生活中处处展现品德,品德存在生活中的每一个细微之处。一、生活中的品德(一)用心观察,在生活中感受品德思想品德课的基本理念认为:儿童品德的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认识和感悟。因此,良好品德的形成必须  相似文献   

18.
近些年来,教育回归生活或生活世界,是教育理论界的一个热点议题.站在教育的视野来理解教育与生活的关系,必须按照教育学的方法,探讨生活与活动、教育活动与教育生活、教育生活与非教育生活的关系,让教育回归生活,追求教育的幸福和生活的完整.  相似文献   

19.
曹燕 《成才之路》2014,(28):76-77
陶行知先生认为,生活是教育的本原。的确,生活是数学的源头活水,数学与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根据各年龄阶段幼儿的特征、主题活动的开展,在一日活动中要注意捕捉"生活现象",将活动内容生活化,让幼儿在感悟数学知识的过程中,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  相似文献   

20.
新的《数学课程标准》明确要求“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历数学的过程”。这是小学数学教学的基本任务,也是数学教学的指导思想和重要原则。通过生活问题数学化,让学生深刻体会到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是解决生活问题的钥匙,从而加强学习数学的目的性,增强数学学习的趣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