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科综合高考大纲中,“宇宙中的地球”部分有“地轴、纬度”、“地球自转的周期”、“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和“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等难点内容,涉及高深的天文知识,教师在高考复习指导中对该知识的拓展深度极难把握。本文根据多年教学实践经验,应用数学上“无穷远”的简单原理,将上述难点内容轻易突破。  相似文献   

2.
文科综合高考大纲中,“宇宙中的地球”部分有“地轴、纬度”、“地球自转的周期”、“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和“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等难点内容,涉及高深的天文知识,教师在高考复习指导中对该知识的拓展深度极难把握。本文根据多年教学实践经验,应用数学上“无穷远”的简单原理,将上述难点内容轻易突破。  相似文献   

3.
“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是高中地理(必修I)的重点内容,同时又是一大难点,不少同学不能正确理解太阳直射点的移动与昼夜长短变化的规律。笔者利用废旧纸盒自制了一件教具,用于课堂演示,以求突破教学难点,效果不错。具体做法如下:  相似文献   

4.
难点一:地图上两点相对位置的判断 可根据不同情形采用不同的方法。 (1)在一般地图上,遵循“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原则判断。如图1,图中A点位于C点的东北方向,B点位于A点的东南方向。  相似文献   

5.
唐彧 《中学文科》2009,(3):78-79
“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是高中地理(必修I)的重点内容,同时又是一大难点,不少同学不能正确理解太阳直射点的移动与昼夜长短变化的规律。笔者利用废旧纸盒自制了一件教具,用于课堂演示,以求突破教学难点,效果不错。具体做法如下:  相似文献   

6.
孙福林 《教育革新》2007,(10):73-74
"经纬网"、"地球的自转、公转及其地理意义"等内容的学习,需要抽象的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做基础。对于初一甚至高一的学生来讲,这方面的知识都比较欠缺,因此很难理解;即使到了高二、高三复习时,学生仍然害怕面对这些内容。而这些内容不仅在高考中涉及份量较大且用途十分广泛,是必须掌握的重点知识。经过长期探索,我觉得通过地球仪演示与图表、归纳、练习相结合的方法。效果较好。现就部分教学实例说明如下:  相似文献   

7.
列方程解应用题是初一数学教材中的重要一节,这一部分是初中数学中的基础知识,较为重要。在教学实践中我们体会到教学这部分内容除了要让学生明确学习目的,抓住重点进行教学外,必须准确地抓住难点,积极引导,突破难点,才能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难点,是每一节课都要考虑的,然而,哪些是一节课教学内容的难点呢?这不仅要教师反复钻研教材,而且要深入学生之中,了解学生才能准确地抓住。例如,在讲解例2等积变形问题时,学生对等量关系还比较容易掌握,但用代数式表示体积却成了困难之处,又如在讲解例3相遇问题时,练习中有一题:甲乙两站相距360公里,一列慢车从甲  相似文献   

8.
难点突破     
(1)依法治国的含义。依法治国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的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  相似文献   

9.
常言道,"好的教师将复杂的知识简单化,差的教师将简单的知识复杂化".从教十多年来,我一直将"如何化难为易"作为自己的工作目标之一,不断地摸索,现把我这些年在地理教学实践中的一些心得体会总结如下,与各位同仁共同商榷. 一、将抽象的知识直观化 高中地理教学中,较难理解的知识主要集中在"地球运动"和"等高线地形图"这两块,为突破这两大难点,我向着"将抽象变直观"的方向去努力,找到以下几种方法.  相似文献   

10.
高中地理常规教学中,知识的传授以知识点的形式分章节教学,学生接受的知识是零散的、孤立的、不系统的,为了达到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在单元复习中,必须对已有的知识点重新构建,形成知识结构,使知识网络化并内化为学生认知结构的有机组成部分,达到知识迁移和应用的目的,这里以《地球运动》为例分三步进行系统化复习,望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11.
在近几年高考中以日照图为切人点,综合考查区时、地方时、北京时间、日界线等知识,以及分析地球运动所形成的地理现象较多,已成为近年来各地高考的重点考核内容。考生在解答日照图时,由于空间概念不强,缺乏空间想象能力,不能挖掘图中的隐含条件和信息,不能抓住日照图中的关键点,因而在光照图计算时,捉襟见肘,难以找到解题的思路和切入点。所以在光照图中,充分利用显性信息,挖掘题目中隐含的条件,往往成为解题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贯彻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调整中等教育结构,从高中阶段实现人才的合理分流,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这是改革的重点,也是一个难点。对此必须有充分的认识。这祥,才有利于我们在“战略上蔑视,在战术上重视”,进而把教育改革工作搞好。  相似文献   

13.
化震为简是数学教学中突破难点的重要方法.所谓化繁为简就是将复杂问题分解成若干个简单问题,从简单问题入手,去解决复杂问题的方法.运用这种方法不仅可解决学生常感困难,不好把握的综合性较强的问题,而且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培养学生利用现有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1难点形成原因简析解决综合性较强的问题,常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难点.从思维过程看:难点即是学生在解题思考过程中的断路点,它构成了学生思维上难以逾越的障碍,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三点;1.1概念没能成为思维的依据.学生不能正确理解和掌握基本…  相似文献   

14.
突出重点把握难点是教材优化处理的核心。教师要抓住教材中本质的、主要、疑难的东西,经加工处理,在教学活动中突现,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这些要素上去,  相似文献   

15.
梁殿禄 《地理教育》2012,(Z2):29-30
难点一:地图上两点相对位置的判断可根据不同情形采用不同的方法。(1)在一般地图上,遵循"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原则判断。如图1,图中A点位于C点的东北方向,B点位于A点的东南方向。  相似文献   

16.
在中学地理教学中,有关“地球”内容的教学始终是地理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经纬网建立、方向判读、晨昏线意义、日照图模型等知识的教学都要求学生有很强的空间想象能力,而帮助学生构建心中的地球模型又是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Google Earth(Google地球)软件具有直接真实的地球模拟功能,对于辅助“地球”教学将起到其他多媒体无法替代的作用。Google Earth软件是Google公司开发的虚拟地球仪软件,它把卫星照片、航空照相和GIS布置在一个地球的三维模型上,人们可以从太空人的视野直接进入地球的每一个角落,信息量大,扩缩自如,表达了大量无法用语言传递的空间信息,大大提高教与学双方的课堂兴趣。下面以2009年2月发布的Google Earth简体中文版为例,具体谈谈其在“地球”教学中的运用方法。  相似文献   

17.
抓住关键 突破难点何剑峰百色地区是个多民族的贫困老区,总人口有350万人,其中壮、瑶、苗、彝、仡佬、回等少数民族304万人。由于多种原因,经济发展缓慢,1994年全地区财政总收入4.53亿元,而预算内支出达6亿元,农民人均产粮345公斤,农民人均纯收...  相似文献   

18.
本文所谈主题,是针对声乐风格中的美声唱法而言,但无意排斥或轻视其他唱法.由于我们高师院校音乐专业的培养目标不是演员,而是面向基础教育的音乐教师,所以我们的声乐技能训练重心,也只能落在具有世界统一性的美声唱法上.  相似文献   

19.
20.
郭桂霞 《课外阅读》2011,(1):128-129
高中数学的学习,让很多同学望而生畏。其实,数学作为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在其探索的过程中,把理性思维发挥得淋漓尽致。也可能正是因为如此,在数学的学习过程中,那些“艰涩的理论”“抽象的概念”在学生心目中埋下了“枯燥”的阴影,同时也给我们的教学带来了诸多不便。面对如此恶性的教学态势,如何才能遵循数学本身发展规律,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成了数学教育界内人十共同关心的话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