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电视产业实施频道专业化,全国教育台、科教频道普遍处于专而不强,增长乏术的状态下,浙江电视台教育科技频道通过创新性地提出并构建了“专业化、市场化、品牌化”的核心经营理念,寻求并实施了以“三个突破”(从“自办节目”突破、从“T向扩张”突破、从“团队管理”突破)为主体的经营策略,逐步由弱势走向强势,走出了一条相对成功之路。  相似文献   

2.
大众化与专业化一直是电视经济节目在其自身发展过程中的两大趋向。从《经济半小时》的发展历程来看,它的栏目功能.节目形态.受众分析与定位这三个要素的确定及他们的衍变都是循着专业化和大众化的基本思路在徘徊及整合的。  相似文献   

3.
据中国广告协会广播委员会统计数据显示.在作为“广播发展年”的2003年里,全国各广播电台的广告经营收入普遍较上年有较大幅度的增长。超过5000万元的多达十几家,广告收入过亿元的有6家。其中北京台着力建立激励机制和各项管理制度,通过运行新的质量管理体系,建立了行之有效的运行机制.以创收近3亿元的佳绩再次拔得头筹。广东台在调整中打好发展基础.积极在节目策划、设置上下功夫.以节目质量推动创收.2003年广告比上年同期增加了近300万元。深圳台以提高收听率、增加广告创收为经营理念,实施“频率专业化,管理频率化”发展模式,办“看得见的广播”,广告经营创收达到1.3亿元,比前年增长30%.  相似文献   

4.
专业化抑或对象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频道专业化与频道对象化因其参照系不同,其标准、路径、目标及理念各不相同,只有将二者结合起来才能破好“频道设置”这一课题。而实践中的种种尴尬正是只顾“专业化”一头所造成的后果,究其原因,是广电体制使节目走向市场,而其机构却未成为市场的主体。因此,节目可以对象化,而缺失主体的频道却不可能对象化。所以,市场化,是广电改革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5.
节目编排是一门艺术,它不是简单地把每天要播出的各类节目拼接起来了事,而是根据频率定位和受众特点,在队真分析受众要求的基础上合理进行节目构架的一种科学理念的体现。在广播“窄播”化时代,营销自己的目标听众群成为各专业频率在竞争中分割市场的一条准则。不同的目标听众群对广播的不同需求和喜好,决定了各专业频率不同的节目编排理念。都市广播作为近年来电台内部进行“频率专业化、管  相似文献   

6.
随着广播事业改革的不断发展,广播频率专业化,节目窄播化进程的加快,电台的服务功能越来越突出,各地电台不断开办和强化与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服务性节目。廊坊人民广播电台于2002年开办了一档融房地产专业知识、房产信息为一体的专业服务性节目《廊坊房地产》。节目时间一小时,设置“房产动态”、“法律顾问”、“置业参谋”、“家居广场”、“信息驿站”、“我家故事”等六个小栏目。  相似文献   

7.
随着宽频带的有线电视传输网络在各地的延伸,城市电视台在节目套数方面,已经形成了“一台多道”的格局。这样,在确保节目质量稳步提高的基础上,努力优化专业频道之间的分工,将频道功能按照受众的多方需求进行定位,就成为各城市台目前的一项重要任务。顺应社会经济政治的发展,“生活频道”这一与城市观众关系最为密切的节目组合思路,已经开始提上城市电视台节目规划者的议事日程。  相似文献   

8.
在电视频道专业化的改革大潮背景下,广播也走上了频率专业化的道路,一批交通、音乐、新闻频率迅速崛起,人们似乎看到了广播的第二个春天。然而,另一个问题却接踵而至——同质化现象加剧。频率设置雷同,频率定位模糊,节目竞相模仿造成专业电台“专”而不专,“小”而求“全”的现象。究其原因,主要有三:  相似文献   

9.
肖雅 《河北广播》2005,(5):83-83,86
很多年前听到一位研究传媒的学者曾谈到美国ABC的一个理念,“特定的节目给特定的受众,满足特定受众的需要,特定受众的集合便是我们总体的受众世界”,当时的感觉是这一理念距离我们很遥远,我们的广播不是要服务大众吗?然而,就如同计划经济时代的人们习惯于逛百货商场而不可能预见“专卖店”:“精品店”一样,随着“大而全”式的综合频道已无法满足受众细分的收听需求,广播从“广”到“窄”的潮流也在不断催生出各种专业频道的出现。那么今天,专业化的主持人行将替代“万金油”式的主持人也将成为一种新的节目景观。这是一次新的梳理、新的整合、新的定位和新的突破,而主持人要想长期存活下去,就必须要到适合的栏目中去寻找自己,也就是说在专业化中找到专门的自己。  相似文献   

10.
王欣 《新闻前哨》2004,(12):59-60
经济类电视节目在地方电视台大多处于弱势地位,收视率普遍不高,能够形成拳头节目的更是凤毛麟角。对于地方台来说,一方面大多缺乏懂经济、懂财经的记、编导和主持人,另一方面,专业的经济节目在当地未必有庞大的受众群。经济专业化与电视大众化的矛盾,更使经济节目难以掌控这其间的尺度。  相似文献   

11.
进入21世纪,报纸的专版化对抗广播频率的专业化,受众参与的电视节目增多以及电视新闻的直播,网络媒体的开发等等。使广播的“快、受众参与性强”等优势已经被弱化。在广播走入困境的同时,广播广告业同样遇到了亲朋所未有的困难。广播广告的难做,导致广播广告人员的大量流失,有的电台只能依靠“全国皆兵”的方式来维持生计;这样又导致节目质量严重下滑,  相似文献   

12.
李影 《东南传播》2022,(6):122-125
在大众触媒习惯改变、财经节目受众不断扩大的双重因素驱动下,财经节目基于自身发展的需要,呈现大众化传播的取向。在数字媒体不断蚕食传统媒体地位的同时,也给传统媒体节目带来了全新的发展契机,所谓危机危机,危中也存有“机”,这个“机”就是:如何在数字媒体时代,让看起来“高高在上”的硬核财经,成功实现“软着陆”。这是传统财经节目发展的必然,也是传统财经节目想要在数字媒体时代延续生命力、成功转型的一个方向。诚然,在实现财经节目接地气、大众化传播的过程中,如何有效平衡大众化与专业性,是值得行业思考的问题,也是值得研究的问题,在此背景下,本文对当前国内财经节目大众化发展思路进行简略分析。  相似文献   

13.
《视听界》2013,(6):I0001-I0001
连云港广播在“频率专业化、管理频率化、节目对象化、栏目精品化”的理念指导下,着力节目生产与品质提升,着力体制创新与管理提质,形成了立体化覆盖的广播传媒新格局,让传统媒体在新时期焕发出勃勃生机。  相似文献   

14.
广播频率专业化是广播媒体在总结广播经验,探索广播未来发展的基础上提出来的,目的就是要通过细分广播受众与市场,使节目更具有针对性,更好地贴近听众。我们通常意义所说的广播频率的专业化,包括广播节目内容专业化和听众群体的专业化,但无论广播怎样的专业化,都离不开听众这个群体,离不开大众的收听需求。因此,处理好广播频率专业化与大众化的关系更是广播事业发展的重中之重。相对于专业化而言,广播频率的大众化是指广播节目内容整体编排不是针对某个受众群体而设置的,而是能适合不同年龄、不同职业、不同层次受众的需求,也就是受众群体的兼容性。一个合格的传媒,就要最大限度地为听众服务,广播专业化是要更好地服务听众,并不排斥大众化。  相似文献   

15.
玄泽钢 《视听界》2013,(3):101-102
“财经新闻”是近年来电视新闻的热词,但多数财经新闻栏目收视低迷,凸显出电视财经新闻节目的定位困境。如何兼顾节目收视、影响与营销,做好专业化与大众化的平衡博弈?1.财经新闻栏目的现状 目前,财经新闻栏目普遍存在一些问题。一是栏目定位模糊,风格游移。有些节目没有明确的目标受众,像是为官员、白领、社会精英人群量身打造,又似乎定位于普通百姓;  相似文献   

16.
“节目定位”在广播窄播化,频道专业化、栏目听众细分化的今天显得尤其重要。节目定位准确,跟听众结缘,听众就喜欢听,节目有号召力。反之,结果只能事半功倍。  相似文献   

17.
从“节目时代”、“栏目时代”进而到“频道时代”,这是电视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必然产物,也是电视节目发展必然经历的历史过程。而频道专业化是资金、资源合理化、绩优化配置的过程,其动作的理念和模式显示其是一个市场化动作的过程。只有真正从市场调查入手,了解受众的构成、分布特点,把握不同受众群体的不同需求,才能真正做出专业性、类型化的节目来,找到特定的市场。  相似文献   

18.
在我国,以开办专业频道为目标的频道专业化正如火如荼。目前,全国省级以上的电视台都或多或少地开办有自己的专业频道。频道专业化在给电视业带来挑战的同时,也带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频道专业化使得电视台对节目的需求量激增,电视节目走向市场已是必然的趋势。作为电视节目生产大户的电视媒介,一定要抓住机遇,加强节目经营,抢占国内节目市场,使电视业的发展迈上一个新台阶。  相似文献   

19.
2006年全国广播电视工作会议提出,广播影视工作要勇抓机遇,迎接挑战、加快发展,要做到七个适应。其中一个适应就是“要适应广播影视自身客观规律的要求”。电台广播要适应自身客观规律,关键是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坚持“以人为本”理念,把握广播的发展趋势,挖掘发挥广播的自身优势,继续推进频率频道和节目栏目的专业化、品牌化,打造深受人民喜爱的名牌频率频道和节目栏目。  相似文献   

20.
一档电视节目也许难以做到最大众化,但却可以达到相对的大众化。湖南卫视不遗余力推出的娱乐节目《超级女声》以其节目的火爆、观众的狂热和超乎寻常的收视率,创造了娱乐节目大众化追求的奇迹。它实现了节目收视率、盈利能力和综合影响力的多赢,甚至“超女”魅力至今还在扩大开来,“超女”的冲击波至今还在激荡着越来越多的层面,包括观众,包括央视等大小媒体,还包括节目的广告商。“超女”总决赛广告报价11.25万元/15秒,超过央视1套最昂贵黄金时段11万元/15秒的电视剧贴片广告价格,据说一场比赛的短信收入也有上百万、几百万。湖南卫视赢得了大众,也赢得了盆满钵满。这个电视界的“神话”还在继续传说着它的神奇。10月初,超女李宇春还因此登上了美国《时代》周刊的封面,影响可见一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