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数学表述是学生掌握数学知识与技能的一种手段,也是教师评价学生数学学习能力和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准.目前,小学生问题解决中数学表述的状况是:不同年级学生采用表述类型的倾向性不同,数学语言的掌握程度是影响学生数学表述的根本原因.而小学数学表述教学方面存在的问题包括:教师对数学表述的重视程度一般,数学表述教学质量不高;学生存在数学语言理解和转换障碍,数学交流能力有待提高.认清数学表述教学的价值、理清数学表述与数学语言和数学交流的关系、构建小学数学表述教学模式,对培养小学生数学表述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从理解数学语言的能力阅读数学,来感悟数学语言、在教师的潜移默化中形成数学语言对学生施以良好的影响、采用各种办法,持之以恒地对学生进行说话训练、操作中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语言习惯四个方面,对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述能力进行了分析阐述。  相似文献   

3.
数学表述能力是以数学语言作为基本元素,对数学知识、数学问题进行准确解释的能力。教师忽视数学表述的积极指导、学生缺乏数学表述的有效训练、教材中缺乏数学表述的直接表述等三个原因导致小学生数学表述能力在日常教学中迷失。在教学中,教师可通过加强数学表述指导、强化数学语言间的互译、扩大数学阅读的视野等策略培养学生的数学表述能力。  相似文献   

4.
<正>数学概括的表述要用特殊的语言体系、特定的符号体系——数学语言体系,而且这种表述形式要贯穿于数学概括过程的始终。自然语言虽然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来表达数学,但却不能达到完美精确的程度,因此数学工作者在自然语言的基础上创造出了数学  相似文献   

5.
蒋金勇 《考试周刊》2011,(14):72-74
本文分析了中学生数学语言转换能力的现状:对一些用数学语言表述的概念、公式、性质、定理的内涵与本质理解得不够透彻,造成很多的错误;三种数学语言形成之间的转化存在一定的问题,特别是从文字语言转换成符号语言符号语言转换成图形语言存在一定的困难;用数学语言进行问题表述的能力不甚理想。并从四个方面提出培养中学生数学语言转换能力的策略:加强概念教学,丰富学生数学语言词汇;加强数学交流,促进学生对数学语言的理解和掌握;加强数学语言转换训练,发展学生的数学语言转换能力;注意数学语言学习的审美情趣。  相似文献   

6.
谈数学教师的数学语言表述能力董爱菊(陕西省西安教育学院710002)众所周知,作为一名数学教师,除了具备所有教师应有的语言表述能力外,还要求具备独特的数学语言表述能力。所谓数学语言,是指表述数学名词、术语、定义、定理、法则、公式及其推导等的语言.一般...  相似文献   

7.
数形结合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在小学双语数学教学活动过程中,数形结合思想的运用可以使数学问题的英文表述更加形象、直观,更方便学生理解数学语言的英文表述,从而在较大程度上提高双语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8.
刘德辉 《职教论坛》2002,(16):35-36
数学语言是进行数学思维和数学交流的工具,同时也是数学学习的内容,数学教学也就是数学语言的教学。但数学语言是一种高度抽象的人工符号系统,学生比较难以掌握,尤其是数学基础薄弱的学生,所以必须重视数学语言的教学。一、重视数学符号、语义和句法的教学1.揭示数学符号的涵义和实质。数学概念和定理(公式、法则)中含有大量的数学符号,数学符号的使用极大地推动了数学的发展,使数学语言显得十分精炼、明确、严谨,使数学解题过程的表述更为简单,但同时给数学语言的理解带来一定的困难。这就要求在教学中,要充分揭示数学符号的…  相似文献   

9.
王彦说 《考试周刊》2014,(95):52-53
围绕"如何让学生爱上数学,学好数学"这一问题,作者提出了自己的观点:让学生走向讲台讲数学,可以在学生心中树立自信的风帆,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内部动力,展示学生思维过程,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数学语言,提高表述能力。  相似文献   

10.
数学思维是数学语言的基础,数学语言是数学思维的外壳,所以培养学生准确使用数学语言的能力,其实质是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在数学教学中,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是至关重要的。但学生数学语言的表达能力不是一两节课就能练出来的,它是一个长期的、系统的训练过程,这就要从学生数学课堂语言表述的习惯养成人手。  相似文献   

11.
幼儿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难以理解和掌握抽象的数学概念,这就需要在数学操作活动中发挥语言的魅力。我们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及幼儿学习数学的规律,尝试运用了以下几种表述方法。  相似文献   

12.
所谓"数学语言"是一种由数学符号、数学术语和经过改造的自然语言组成的科学语言。数学语言既是数学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数学知识的载体。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掌握,实质是对数学语言的理解、掌握。从一定意义上讲,掌握数学语言是学习数学知识的基础,数学语言教学是数学教学的关键。因此,在数学教学中重视对数学语言的能力培养,帮助学生熟悉和掌握数学语言,这样才能更好地锻炼学生思维的条理性、逻辑性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13.
正语言是思维的外壳,数学语言是数学思维的外在表现,数学课程中各种定义、性质、规律等无不是通过数学语言来表述的。在数学课上,小学生能否准确地理解课堂上教师用数学语言讲解的数学内容、思想、方法,也有赖于小学生数学语言发展水平。由此可见,加强小学低年级学生数学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在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陆灵俊 《湖南教育》2009,(11):29-29
数学语言既是数学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数学知识的载体.各种定义、定理、公式、法则、性质等无不是通过数学语言来表述的.数学知识是数学语言的内涵,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掌握,实质是对数学语言的理解、掌握.一个对数学语言都不能理解的人是谈不上对数学知识有什么理解的.因此,要想学好数学,首先就得关注数学语言.要引导学生重视并学好数学语言,最好的办法当然是从数学本身下工夫.  相似文献   

15.
模糊语言是模糊理论在语言学中的运用,涉及对象类属边界不清晰和性态不确定是其最基本的特征。较之人工语言和数学语言来说,具有随机性,含混性,歧义性,不精确,不确定等特征。严格说来,模糊语言是非科学的,它缺乏严格、明晰和精确的特点。新版中学历史教科书(以下简称教科书),在语言表述方面其规范化、数学化程度的要求是比较高的,但在很多的情况下,不可能完全使用人工语言和数学语言,运用模糊语言来表述反而更具有优越性,其原因申述如下。  相似文献   

16.
数学语言是由数学符号、数学术语和经过改造的自然语言组成的科学语言。数学语言既是数学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数学知识的载体。数学知识是数学语言的内涵,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掌握,实质是对数学语言的理解、掌握。从一定意义上讲,  相似文献   

17.
2002年秋,我校进入课改实验。我们高年级数学教研组依据《课程标准》在总体目标中提出“数学思考要经历观察、实验、猜想、证明等数学活动过程,发展思维推理能力和初步的演绎推理能力,能有条理地、清晰地阐述自己的观点”的理念,分析高年级学生在数学学习上感到困难的原因,主要表现在对题意理解不当、语言表述紊乱及语言间的转换上,提出了“让阅读走进数学课堂”的课题研究。笔者作为此课题的实践者,在两年的课堂教学实践中,结合小学高年级学生认知特点及阅读能力的差异,分“三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相似文献   

18.
张燕玉 《黑河教育》2014,(10):79-79
听障儿童作为特殊人群,由于受听力的限制出现语言障碍,他们的感知很大程度上依靠眼睛,以目代耳。他们依赖老师,喜欢模仿,这从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思维的正常发展。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运用游戏体验法,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引导学生由易到难解决实际问题,逐步提高学习能力;联系生活实际,启发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课堂上用规范的数学语言进行表述,提高语言的严密性。  相似文献   

19.
张晓强  刘桓 《辽宁教育》2012,(11):81-82
数学语言是描述和表达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一种特殊语言,它是思维的载体,又是交流思想的工具。各种定义、定理、公式、法则等,都是通过数学语言来表述的,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掌握,实质上就是对数学语言的理解、掌握。因此,  相似文献   

20.
数学是一种语言,学数学的目的在于帮助学生能够以这种语言与自然、社会、人更精确地对话。以数学的思维方式去思考,以数学的语言去表达,是中小学生数学能力的重要指标。数学语言的组成成分包括文字、含有意义的符号、数学符号、图示、图表等,它们互为交织,共同形成意义。从"数学是一种语言"的角度来思考数学学习,不论采取什么学习方式,学生都在和数学语言打交道。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对每一种数学语言成分的理解,决定了他们对数学信息的捕捉、理解、联结的程度,也决定了他们最终对数学知识的理解程度。理解是一个复杂的认知过程,学生获得对数学语言,包括其组成部分的理解,最主要的途径是课堂教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