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由于化学教材对化学实验最常用的酒精灯火焰的画法没有统一标准,导致一些化学杂志,教参和化学教学中对酒精灯火焰的画法出现混乱,直接影响了教学。为消除混乱,本文联系教学实际,结合多次观察,分析酒精灯在中给不同类型器具加热时灯焰的具体情况,给出了在实验时正确绘制酒精灯加热图的两种画法。  相似文献   

2.
取废包皮铜丝导线一段,在一端2cm处去包皮,即可见鲜艳的红色铜丝。把外露铜丝放在酒精灯外焰上加热至红,立即将其插入备好的N_2或CO_2瓶中,片刻冷却后取出,可见到原来的红色铜丝完全变成黑色氧化铜丝。这证明外焰具有氧化性。(这里若不用N_2处理,易被认为是灯焰外氧气的作用) 将导线已变黑的部分再放入外焰加热到红热,迅速将共在火焰中下移至内焰与焰心交界处,停留片刻,平移出灯焰。可以看到:已变黑的铜丝重新变为鲜艳的红色。这证明内焰具有  相似文献   

3.
实验是化学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考的重点。本文将初中化学中经常使用的化学仪器的使用方法和一些注意事项总结如下。一、酒精灯酒精灯里的酒精不超过其容积的2/3, 也不得少于容积的1/3。加热时需用外焰。二、量筒  相似文献   

4.
百花园     
百花园化学“学生实验一”的三个问题1.“燃烧温度”问题。在观察酒精灯火焰结构的同时,让学生把火柴梗放在灯焰中,学生观察现象,得出结论后,老师进而设问:为什么外焰温度最高,内焰温度较低,焰心温度最低呢?学生马上联想到氧气的性质,并据此对这一问题给以解释...  相似文献   

5.
一、钾的焰色反应实验(1)人教新版化学必修1(实验3-6)中,钾的焰色反应实验方法如下:将铂丝或铁丝用盐酸洗净后放在酒精灯外焰上灼烧至没有颜色时,再蘸取碳酸钾在酒精灯外焰上灼烧,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火焰的颜色。(2)该实验的缺点:在实际教学中,蘸取碳酸钾溶液很难观察到紫色的焰色,而且碳酸钾粉末颗粒很小,  相似文献   

6.
酒精灯是化学和其他各类实验中常用的加热仪器。正确使用酒精灯灯焰给物质加热,既是实验成功的保证,又是培养学生节约资源的好素材。在此介绍一种比较酒精灯灯焰各部分温度的新方法。点燃酒精灯,用一张纸(最好是滤纸)沿水平方向穿过焰芯横截灯焰,约2s 后取出,纸上留下一个黑色的圆环(如图1);换一张纸,沿与水平面成45°夹角的方向穿过焰芯斜截灯焰,约2s 后取出,纸上留下一个黑色的椭圆环(如图2)。纸上  相似文献   

7.
一、酒精灯的改进:由于氧化铜的熔点为1026℃,铜的熔点为1083℃,一般的玻璃酒精灯外焰温度为600℃,远远达不到反应所需的温度。因此,必须改进酒精灯,提高灯焰温度。具体改进为: (1)灯蕊选用棉纱线,并使灯帽上灯蕊呈菊花状,以增大火焰面积。 (2)在灯蕊上插两根导热性好、熔点较高的细金属丝,金属丝一端伸入灯体酒精液面下,  相似文献   

8.
酒精灯加热温度的测定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酒精灯是化学实验中经常使用的热源 ,其火焰分为焰心、内焰和外焰。一般认为酒精灯的火焰温度在 4 0 0~ 5 0 0℃左右 ,最高可达 80 0℃ ,并且焰心、内焰和外焰的温度依次升高。事实果真如此吗 ?在化学实验中用酒精灯作为热源 ,被加热的仪器 (试管、烧杯等 )、试剂 (如CuO、KCl  相似文献   

9.
1 原理 向酒精灯芯吹氧气,可提高灯焰温度。2 用途 1.代替酒精喷灯进行玻璃加工。将玻璃管在加氧酒精灯焰上加热10s即软化,可进行弯、拉等加工。 2.代替初中化学教材中“加网罩酒精灯”做《木炭还原氧化铜》实验,取得同样效果,但只需一半时间,且容易操作。  相似文献   

10.
在初中物理、化学教材中,判断酒精灯内外焰温度高低的实验目前普遍使用的方法是:用一根火柴棍横放在酒精灯的火焰上,让学生观察火柴棍上的颜色,火柴棍上呈现黑色部分,这说明该处的火焰温度高,不变色的部分则说明温度低.笔者认为,这种证明方法不妥,主要有如下3点理由. 一是木棍部分变黑与温度高低无关.酒精灯火焰分为3层(图1),从里到外依次为焰心、内焰、外焰,焰心是酒精蒸气,内焰是酒精蒸气不完全燃烧,外焰是酒精蒸气的完全燃烧,笔者认为木棍A点变黑的原因是由于A点与氧气接触,造成A点的不充分燃烧,所以会变黑,而B点处于酒精蒸气的包围中,几乎与氧气完全隔绝,即使B点的温度高于A点,无论怎么燃烧也都是B点最后变黑.  相似文献   

11.
酒精灯的使用酒精灯是用来给物质加热的玻璃仪器 .使用时要做到“三查、四要、五不准” .三查 :( 1 )查酒精灯是否破裂 ,如果破裂就要换新的 .( 2 )查酒精灯内是否有酒精 ,如果没有就要添加 .( 3 )查灯芯顶端是否平整或烧焦 ,如果不平或烧焦 ,就要剪去少许 .四要 :( 1 )点火要用火柴引燃 .( 2 )加热要使用火焰外焰 .( 3 )添加酒精要使用漏斗 .( 4)熄灭要用灯帽盖灭灯火 .五不准 :( 1 )不准用口吹或扇子扇灭灯火 .( 2 )不准用灯来点灯 .( 3 )不准向燃着的酒精灯里添加酒精 .( 4)不准添加的酒精量超过灯容量的 2 /3 .( 5)不准加热时灯芯触及容…  相似文献   

12.
对判定酒精灯火焰各部分温度实验的改进松滋市市中学刘亚钉/(434205)初中化学实验中,酒精灯是常用的仪器。为了让学生能安全有效地使用酒精灯,弄清酒精灯火焰的各部分温度是很重要的。教材中所提供的认识酒精灯火焰温度的方法,是利用一根火柴梗横放在灯焰上,...  相似文献   

13.
高二化学教材(必修加选修,2000年人教版)安排了白磷与红磷互相转化的知识,笔者认为该知识点的讲授过程中可安排下述演示实验。该实验方法不仅演示了红磷转变为白磷,同时也演示了白磷转变为红磷的知识,可谓一箭双雕。a.实验用品。具支试管(15mm×150mm),酒精灯,铁架台(附铁夹),火柴,红磷,细沙,软木塞,胶帽,250mL量杯,药匙,开水,CS2。b.实验装置。(图1)c.实验方法。先在具支试管底部放置适量干燥细沙,铺成一坡面,约占试管容积的1/4;然后在距细沙5cm处放入5~6个米粒大小的红磷,用软木塞堵住管口,支管口向上,固定在铁架台上。用酒精灯的外焰…  相似文献   

14.
1 制作目的 为使酒精灯能防风、高温、高效、低耗。2 制作原理 1.利用气体热对流原理,避免冷空气直接吹在灯焰上,使火焰在一般风速中保持直立。 2.利用烟窗效应的负压,增大对流速度,把火焰拉长。 3.利用热反应原理,使热量集中,温度升高。  相似文献   

15.
1.为什么导管不能伸入试管太长?答:因为导管伸入太长,试管内气体不易导出。2.为什么试管口要稍微向下倾斜?答:因为药品中所含水分在加热时变成水蒸气,在管口冷凝成水滴,向下倾斜可以防止水滴倒流,使试管炸裂。3.为什么用高锰酸钾制氧气时,一定要在试管口塞团棉花?答:因为塞团棉花可以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使制得的氧气带红色。4.为什么加热时要用酒精灯的外焰?答:因为酒精灯的外焰温度最高。5.为什么用双氧水制氧气时,一般要加入二氧化锰?答:因为氯酸钾加热时分解速度很慢,加入二氧化锰后分解速度加快,二氧化锰是催化剂,起到催化作用。…  相似文献   

16.
一、有关常用仪器使用方面的差错:A.有的同学用燃着的酒精灯去点燃另一酒精灯,用嘴吹熄灯焰,加热前没有把容器外壁的水擦干;加热时,不是把受热容器放在灯焰的外焰部分,而是使灯的内焰紧挨容器,错误地认为“受热容器离灯芯越近,温度越高。”这是由于对火焰内层和外层不了解的缘故。因为内层(即焰心)温度低,外层(即氧化焰)温度较高,所以实验时一般用外层火焰加热。B.往试管中加入固体金属时,试管没有倾斜便将固体金属投入,加热时管口对着有人的方向,个别同学甚至大拇指盖住试管口进行振荡。  相似文献   

17.
现行教材高中《物理》(试验修订本·必修加选修 )第三册第 2 7页 ,一开始就通过演示实验来阐述薄膜干涉现象 :“用酒精灯的黄光照射液膜 ,液膜反射的光使我们看到灯焰的像 .像上有亮暗相间的条纹 ,这是光的干涉产生的 .”即薄膜干涉现象 .由于该实验中肥皂液膜不能做大 ,酒精灯火焰亮度低且不利于改变颜色等原因 ,致使演示实验的可视性较差 ,效果不理想 .笔者借助平行光源和凸透镜等 ,克服上述弊端 ,对实验进行了改进和拓展 .介绍如下 .1 制取肥皂液膜(1 )配制肥皂液[1]在蒸馏水中加入高泡沫洗衣粉达到饱和状态 ,加入蒸馏水分量的 1 / 2 0…  相似文献   

18.
建筑施工图中常用图例有总平面图例、建筑配件图例和建筑材料图例,它们的规定图法可参见同济大学编写的《建筑工程制图》电大教材中附录四~附录六。常用的符号有标高符号(见图2)、索引标志、详图标志和对称符号等(见教材附录七)。 六、常用画法分析由于篇幅所限,不能把建筑施工图中的各种画法都加以说明。下面选择了一些常见画法的实例,并采用正误对比的形式进行分析。如图3~图7所示,其中a)为正确的画法,b)为不正确的画法。1.(局部)平面图(图3)正误对比分析如表5所示。  相似文献   

19.
焰色反应是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中必修1的实验(3-6)。实验方法是把铂丝放在酒精灯外焰里灼烧,直至与原来的火焰颜色相同为止。用铂丝蘸取碳酸钠溶液,在外焰上灼烧,观察火焰的颜色。将铂丝用盐酸洗净后,在外焰上灼烧至没有颜色时再蘸取碳酸钾做同样的实验,此时要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火焰的颜色。这种实验方法存在的问题有:一是铂丝蘸取的盐溶液的量较少,因此火焰宽度较小,颜色较浅,持续时间较短,实验的可见度和观赏性  相似文献   

20.
中学化学教材中的焰色反应实验存在操作繁琐、钾元素焰色不明显等缺点.经实验探究对该实验作了改进,发现采用琼脂制备的固体酒精作为火源直接灼烧金属盐的方法,可以排除酒精灯黄色外焰的影响;增大火焰与试样的接触面积,具有良好的焰色反应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