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卤代烃是指烃分子中的氢原子被卤素原子取代后所生成的化合物。卤代烃的种类很多 ,根据分子里所含卤素原子的不同 ,卤代烃可分为氟代烃、氯代烃、溴代烃等 ;根据分子中卤素原子的多少可分为一卤代烃和多卤代烃 ;根据烃基不同又可分为饱和卤代烃、不饱和卤代烃和芳香卤代烃。卤代烃分子中 ,由于卤原子吸引电子能力大于碳原子 ,碳原子和卤原子之间的共用电子对偏向卤原子一边 ,CX键是极性键 ,在化学反应中容易断裂 ,所以卤代烃中的卤原子是相当活泼的 ,同时卤代烃中卤原子的活泼性也跟烃基结构有关。卤代烃的化学性质通常比烃活泼 ,能发生许…  相似文献   

2.
我们在教学中体会到 ,在人教版高中化学课本的 [实验 1 -1 6]中 ,将氯水改为氯的四氯化碳(或苯 )溶液 ,省去注入汽油 (或四氯化碳 )一步 ,更为合适一些。理由如下 :a .新制的饱和氯水的成分是氯单质、盐酸、次氯酸。在课本中已明确介绍次氯酸有强氧化性。那么解说、分析氯水与溴化钠和碘化钾的反应 ,势必要在氯单质、次氯酸何者与之反应上费番口舌。事实上 :Cl2 2NaBr =2NaCl Br2Cl2 2KI=2KCl I22NaBr HClO HCl=2NaCl Br2 H2 O2KI HClO HCl=2KCl I2 H2 O都是可能发生的反应…  相似文献   

3.
多结论思维是指在遵循客观规律的前提下 ,以一定知识为基础 ,通过教师启发、引导以及学生探讨而得到相同、相近或相反结论 ,在推理、辨析或否定错误结论的过程中提高学生思维水平的教学思想模式。下面以高中化学第二册《羧酸》的教学为例做些简要说明。1 羧酸结构的多结论思维1 .1 乙酸结构式的认识[动手练习 ]组装乙酸的球棍模型 ,按照模型书写结构简式。[结论 ](1 )H3CCOOH、(2 )HOOCCH3、(3 )CH3COHO、(4)COOHCH3、(5 )HOCCH3O……其实质是一样的 ,最根本的是要理解C、H、O分别满足 4、1和 2价。同时…  相似文献   

4.
宋维山  滕韦 《化学教学》2002,(12):33-34
1 日常生活中的化学问题例 1 不久前 ,欧盟对我国出口的酱油进行检测发现 ,部分酱油中 3—氯—1 ,2—丙二醇 (CH2 Cl—CHOH—CH2 OH)含量高达 1 0mg/L ,超过欧盟规定的该项指标的一千倍。(1 ) 3—氯— 1 ,2—丙二醇和 1 ,3—二氯— 2—丙醇统称为“氯丙醇” ,都是致癌物。 1 ,3—二氯— 2—丙醇的结构简式是 (  )A .CH2 OH—CHCl—CH2 OHB .CH2 Cl—CHOH—CH2 ClC .CH2 OH—CHOH—CH2 ClD .CH2 Cl—CHOH—CH(OH)Cl(2 )我国就此作了紧急调查并对酱油进行技术处理 …  相似文献   

5.
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卫生保健休戚相关的化学问题 ,是近几年高考的热点之一 .1 .日常生活中的化学问题例 1 不久前 ,欧盟对我国出口的酱油进行检测发现 ,部分酱油中 3 -氯 -1 ,2 -丙二醇(CH2 ClCHOHCH2 OH )含量高达 1 0mg/L ,超过欧盟规定的该项指标的一千倍 .(1 ) 3 -氯 -1 ,2 -丙二醇和 1 ,3 -二氯 -2-丙醇统称为“氯丙醇” ,都是致癌物 .1 ,3 -二氯 -2 -丙醇的结构简式是 (   ) .A .CH2 OHCHClCH2 OHB .CH2 ClCHOHCH2 ClC .CH2 OHCHOHCH2 ClD .CH2 ClCHOHCH(OH)…  相似文献   

6.
一、氧气体积确定下的增解题目 :1 0mL某气态烃 ,在 5 0mL氧气里充分燃烧 ,得到液态水和 35mL气体 (所有气体体积都是在同温、同压下测定的 ) ,试确定该气态烃可能的分子式 .错解 :设此烃的化学式为CxHy,由燃烃通式 :CxHy (x y4 )O2 xCO2 y2 H2 O 体积差量1 (x y4 )x  1 y41 0   1 0 50 -35∴ 1∶ 1 0 =(1 y4)∶ 2 5 ,   y=6可推得气态烃的化学式为C2 H6、C3H6、C4H6.这种解法未重视氧气体积的限定性 ,从而出现了C4H6 这一增解而无法舍去 .正解 :设此烃的化学式为CxHy,则 :CxHy …  相似文献   

7.
[题目]:某烃0.2摩与0.6摩氧气混和后,在一密闭容器中充分燃烧。所得产物通过浓硫酸时,浓硫酸增重10.8克,再通过灼热氧化铜粉末,固体质量减轻3.2克,最后通过足量的过氧化钠粉末时,固体质量又增加了11.2克。试通过计算确定该烃的分子式。 [解法一]:循序渐进,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推断。仔细审题,前后联系,则不难发现:题中烃的充分燃烧,其实并不充分。其产物中除CO_2和H_2O之外,还有CO(能还原CuO的气体)!因此,设烃的分子式为CxHy,其中每燃烧1摩尔CxHy时生成n摩CO,则同时生成CO_2为x-n摩尔;再设在题设条件下产生CO为w摩尔,CO_2为m摩则:  相似文献   

8.
在生物学教学过程中 ,教师如果能重视学生的错题分析 ,了解学生错误的原因 ,就能把握学生学习过程中所存在的知识误区和思维盲点以及不良的学习习惯 ,从而做到对症下药 ,帮助学生澄清模糊认识 ,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明确解题思路 ,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解题能力。本文就学生学习中容易错解的部分习题加以分析。学生在解题过程中常见的错误有以下几种 :1 审题马虎例 1 :对动物细胞某种细胞器的组成成分进行分析 ,发现它含有A、T、C、G、U五种含氮碱基。主要由该细胞器完成的生理活动是 (   )A .6CO2 +1 2H2 O 光照叶绿体 C6 H12…  相似文献   

9.
洋葱是人们喜爱的蔬菜 ,当我们切断洋葱时有一股催人泪下的气味逸出 ,然而炒熟时又产生诱人的香气 ,吃起来有特殊的甜味 ,在此过程中发生了一系列化学变化 ,产生颇为有趣的化合物 .当切开洋葱组织时 ,其中的丙烯基半胱氨酸亚砜便暴露在蒜氨酸酶的作用下 ,产生丙烯次磺酸② :O↑H3CCHCHSCH2 CHNH2COOH 蒜氨酸酶O↑H3CCHCHSH [CH2 CNH3CO2 - ]丙烯次磺酸 丙烯次磺酸也可重排生成挥发性的催人流泪的硫代丙醛亚砜 :O↑CH3CHCHSH CH3CH2 CHSO丙烯次磺酸硫代丙醛亚砜另一方面丙烯次磺酸的 2…  相似文献   

10.
为了更好地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培养适应未来需要的创新型人才,国家要求教育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而且这一要求已反映到中考中来,现对有关这方面的中考试题举例加以分析。一、信息给予题图1 乙炔发生器这类习题鼓励学生发现问题,利用信息定向解决未知问题,同时培养学生分析,推理和对知识的迁移能力,例:电石是灰色块状固体,化学式为CaC2。焊接金属(水焊)时使用的乙炔(C2H2)气体,就是由电石发生下面反应生成的:CaC2 2H2O=Ca(OH)2 C2H2↑通常使用图1所示简易装置。(1)根据上述推断乙炔有哪些重要性质?(2)…  相似文献   

11.
1 实验成败原因分析 乙醛还原氢氧化铜是乙醛的重要化学性质,反应式是:CH3CHO+2Cu(OH)2+NaOH→CH3COONa+Cu2O +3H2O,反应中有无红色Cu2O沉淀生成是判断该反应是否发生的重要现象。但在做该实验时,更多的情况下往往只看到黄褐色浑浊,甚至变成灰黑色。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一是乙醛在稀碱溶液中发生羟醛缩合反应,其产物呈黄褐色浑浊沉淀。二是一部分Cu(OH)2在加热过程中分解为CuO而使之变成灰黑色。只有消除这两个副反应的干扰,才能看清红色CuO2沉淀生成的现象。2 实验探…  相似文献   

12.
最近 ,我阅读了 2 0 0 0年《化学教学》第一期中的“谈一种特殊的烯炔加成反应”这篇文章 ,认为作者经分析得出“当双键和叁键之间仅间隔一个单键的烯炔类化合物发生亲电加成 ,首先发生在叁键上”的结论是欠妥的 ,因为作者忽视了反应历程。文章所讲的反应是全国中等卫生学校第三版《有机化学》中的两个化学反应CH2 CHCH2 CCH Br2CH2 BrCHBrCH2 CCH (1 )CH2 CHCCH HClCH2 CHCClCH2 (2 )以上两个反应虽然都是亲电加成反应 ,但是亲电试剂加成的位置不同。在 (1 )中 ,亲电试剂加在了双键上 ,在反…  相似文献   

13.
误解一:向氯水中加入锌粒有氢气产生室温时将氯气通入水中至饱和,有39%的Cl2与水发生了反应:Cl2+H2OHCl+HClO其水溶液中溶质的量最多的是Cl2,故称其为氯水。由于该溶液中有两种酸存在,当向其中加入锌粒时,有人认为发生了下列反应:Zn+2HClZnCl2+H2↑Zn+2HClOZn(ClO)2+H2↑Zn+Cl2ZnCl2其实这些反应都不会发生,因为HCl、Cl2、HClO这三种溶质的氧化性存在很大差别:2H++2eH2↑E0:0.00VCl2+2e2Cl-E0:1.36V2HClO+2H++2eCl2+2H2OE0:1.63V由标准电极电位可知,HCl…  相似文献   

14.
贵刊 1999年 12期刊登《酯化反应在中学化学教学中的盲点分析》一文 ,拜读受益匪浅 ,但对文中“醇和无机酸发生酯化反应醇脱羟基元机酸脱氢”的观点不敢苟同。笔者查阅有关资料发现 ,某些醇与无机酸发生酯化反应的机理与上述观点相悖。1.CH3OH HOSO2 OH CH3OSO2 OH CH3OH CH3OSO2 OCH3硫酸氢甲酯硫酸二甲酯   2 .CH2 OH HONO2    CH2 ONO2 [1 ] CHOH HONO2浓H2 SO4CHONO2 3H2 O CH2 OH HONO2    CH2 ONO23 .CH3OH HONO2CatCH3ON…  相似文献   

15.
贵刊 99年第六期刊登的《脲醛树酯的制取》一文 (下称《树酯》) ,拜读后对其反应原理表示方法和合成反应条件及操作过程等 ,产生疑问 ,本文提出与赵坚老师进行商讨。1 反应原理脲醛树酯的反应原理比较复杂 ,产物的结构尚未完全确定 ,但研究者都有一个共同的认识是 :反应分二步进行。第一步 :尿素和甲醛在中性或微碱性条件下进行加成反应 ,生成一羟甲基脲和二羟甲基脲的混合物 :HCH+NH2 CNH2OOHOCH2 NHCONH2或HOCH2 NHCONHCH2 OH《树酯》中只生成二羟甲基脲是片面的简单化。因为生成上述羟甲基脲的混合单…  相似文献   

16.
三、简答题 :(每小题 5分 ,选 15分 )1 标准平衡常数K 的物理意义是什么 ?2 比较H[Ag(CN) 2 ]和HCN的酸性强弱 ,并说明理由。3 临床为病人大量输液时 ,为什么要用等渗溶液 ?4 (1)什么叫必需氨基酸 ?(2 )下列哪些是属于必需氨基酸 ?A、组氨酸 B、亮氨酸 C、赖氨酸 D、色氨酸 E、苯丙氨酸 F、酪氨酸5 (1)什么叫醇醛缩合反应 ?(2 )化合物CH3 -CHOH-CHCH3-CHO的名称是 ,它是由在条件下发生醇醛缩合而成的。6 (1)缩醛的结构特点是什么 ?(2 )缩醛遇到下列哪个试剂易分解 ?A、稀酸 B、稀碱 C、KMnO4 …  相似文献   

17.
关于次氯酸钙与二氧化碳的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陆军 《化学教学》2002,(1):44-45
1 问题背景国内中学化学教材一直沿用下列化学方程式表示次氯酸钙与二氧化碳的反应 :Ca(ClO) 2 +H2 O +CO2 =CaCO3 ↓ +2HClO (1 )一些无机化学教科书[1] 也是如此。由于H2 CO3 H+ +HCO3 - Kθ(H2 CO3 ) =4.3×1 0 -7HCO3 - H+ +CO3 2 - Kθ(HCO3 ) =5 .61×1 0 -11HClO H+ +ClO- Kθ(HClO) =2 .95×1 0 -8而且Kθ(H2 CO3 ) >Kθ(HClO) Kθ(HCO3 -) ,因此 ,早在 1 988年《化学教学》上就有文章从理论上推测“碳酸和次氯酸钙反应不会有碳酸钙生成 ,而应有碳酸氢钙…  相似文献   

18.
孟庆知 《化学教学》2001,(12):41-42
近几年全国天原杯初中化学竞赛试题中多次出现与铜绿有关的题目 ,这是一类新颖的能力型题目 ,这类题目可以较好地考查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以及创造能力 ,较好地考查了学生的化学素质与实验能力。随着化学竞赛题考查能力的多样化和考查力度的加大 ,应重视对这类题型的训练。本文拟通过对几个竞赛实例的分析 ,简述解答这类习题的一些思路 ,供同行参考。例 1  ( 2 0 0 1年天原杯复赛试题 )埋藏在地下的青铜器锈蚀过程可以表示为 :Cu O2 ,Cl-CuCl H2 O Cu2 OH2 O ,O2 ,CO2 H2 O ,O2 ,HCl Cu2 (OH) 2 CO3 (碱式…  相似文献   

19.
有机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是有机化学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现将学生在书写时常犯的错误归纳总结、举例如下。一、错写结构简式例如,苯磺酸的制备:错写: HOSO3H△SO3H H2O结构为环己烷,苯和苯磺酸结构分别为:,SO3H。二、错写基团结构例如,乙醇氧化成乙醛:错写:2CH3CH2OH O2催化剂△2CH3COH 2H2O醛基的结构为CHO,而不是COH。改正:2CH3CH2OH O2催化剂△2CH3CHO 2H2O三、错连价键例如,由丙烯制聚丙烯:错写:nCH2CHCH3催化剂CH2CHCH3不明白加聚反应仅发生在“CC”上。改正:nCH2CHC…  相似文献   

20.
在中学化学教学中 ,常发现学生写出一些似是而非的化学方程式。如何才能正确书写这类化学方程式 ,是教学中的一个难点。造成错误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现将常见的具有代表性的错误分析如下 :   [方程式一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CaCO3 +H2 SO4CaSO4+CO2 ↑ +H2 O   [分析 ]实验室常用大理石跟酸反应来制取二氧化碳。若酸用稀H2 SO4时 ,由于反应生成的CaSO4微溶 ,会覆盖到大理石表面而阻止它与酸接触 ,反应很快变慢最终停止进行。因此 ,使用的酸反应后生成的钙盐必须是可溶的。常用的酸是稀盐酸 ,所以 ,实验室制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