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有人说,人生是一所没有毕业的学校。在这所学校里,科学家总是像美国发明家爱迪生所说的那样,一生“早起、勤奋、谨慎、诚实”,“不抱怨命苦”,去锤炼自己的意志,去培养“优良的习惯”,去养成“良好的品格”。在他们的字典里,最重要的词汇是“意志、工作、等待”。这是建立他们成功金字塔的三块基石。有作为的科学家就是这样度过自己一生的。下面几则故事,可以帮助青少年朋友对科学家人生观的理解。  相似文献   

2.
很多中学生对自己的未来充满了憧憬,他们希望自己能成为一个出色的科学家,可是,他们并不知道科学家应当具备什么样的素质和条件,请听张德慈博士的回答——  相似文献   

3.
据中新社报道,中国社科院的一项调查显示,科学家是声望最高的职业之一。科学家受如此待遇,我觉得他们受之无愧。科学家敢于揭露事实真相,从“水变油”、“邱氏鼠案”、“基因皇后”、“核酸营养”,再到最近的“江苏高考数学错题”事件,他们的举止令人拍手称快;他们甘愿牺牲时间和精力搞科普,对科普的热情一如既往,使得媒体上出现了越来越多精彩的科学报道和科普节目。从转基因食品到南水北调,从辅助生育技术到京沪高速铁路,从科学研究本身的伦理道德,到政府重大决策和百姓日常生活,他们在银屏前大展科技工作者的风采;他们乐于主动承担科技传…  相似文献   

4.
在世界科学史上,有许许多多伟大的科学家把自己一生的精力献给了人类的科学事业,为发展科学事业、推动人类社会的进步立下了丰功伟绩。但是,他们一生艰苦朴素,不为名,不为利,不为金钱所诱惑,表现出高尚的精神情操。“金钱只能收买无赖和灵魂肮脏的人”  相似文献   

5.
科学家成长的道路总是充满着艰难曲折的,因为他们不仅要在知识的海洋中奋力拼搏,以探索大自然的无穷奥秘,而且还要在繁杂纷纭的社会中艰苦奋斗,来争取自己的工作甚至生存的权利。例如,哥白尼虽然深知“地心说”之谬,但却不敢直说,直到临终才吐露真言,提出了“日心说”;布鲁诺因接受并发展了哥白尼的“日心说”,而被教会活活烧死;伽俐略以自己的真知灼见,支持了哥白尼的“日心说”,但却遭到监禁,身陷囹圄;达尔文提出了“进化论”,却引起了一场轩然大波,不得不挺身而出,为捍卫真理而斗争;魏格纳提出了大陆漂移,但却遭到批判、围攻,被讥讽嘲笑…  相似文献   

6.
爱探索和能探索是五六岁孩子的天性。心智的发展让他们能像科学家一样开始“像模像样”地研究。  相似文献   

7.
笔者有幸参与了本市高中物理教学能手评选“上课关”的评委工作,课题为“牛顿第一定律”,在听课过程中笔者发现,5位选手对相关科学家贡献的处理都比较平淡.以下笔者就结合自己的认识谈一谈几位科学家对牛顿第一定律的贡献.  相似文献   

8.
优秀的科学家首先关注的是自己的事业,他们对等荣誉的胸怀与品质,值得我们学习。  相似文献   

9.
瑞典皇家科学院已将 2 0 0 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的戴维·J·格罗斯、加利福尼亚理工学院的H·戴维·波利茨和麻省理工学院的弗兰克·维尔切克 ,以表彰他们发现了强相互作用理论中的“渐近自由”现象 ,帮助物理学向形成伟大的统一理论迈进一步 .格罗斯    波利茨    维尔切克构成宇宙万物的最小粒子是什么 ?自然界中存在着哪些力 ,它们之间如何相互作用 ?这些是整个 2 0世纪乃至现在都困扰物理学家的难题 .荣获本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的三位美国科学家 ,通过他们的研究为回答这些问题做出了重要贡献 .近代物理学…  相似文献   

10.
晏红 《母婴世界》2011,(8):82-84
一个科学家认为对自己最有益的影响并不是所接受的学习知识,而是自己人生最初的研究经历。著名的英国生物学家威哥里伏斯回忆幼年的一件往事:“我五岁时.获得了一生最藿要的科学发现.我把一只毛虫关在瓶子里,它吐丝作茧,几天后,在我仔细地惊奇地观察下出现了一只蝴蝶。”宝宝正处于这个最初的阶段.他会是个未来的科学家吗?  相似文献   

11.
《小学时代》2012,(1):52-57
我们必须向发明家和科学家致敬,他们都是天才,做了许多危险的恐怖实验—— 这样我们就不必自己面对这些实验!  相似文献   

12.
一般情况下,我们对科学家的直觉持欣赏崇拜的态度,因为在公众心目中,这类人通常天赋异秉、智力超群,他们对许多事物或问题都表现出常人难以企及的快捷反应,而且他们的直觉判断总表现出令人钦佩的独特性,类似的事例不胜枚举。不过,这并不意味着科学家的直觉百分之百准确。在某些并不复杂的瞬间判断中他们有时也偶尔犯错,甚至在他们自己所擅长的专业领域里也常见疏忽。  相似文献   

13.
克里斯汀·夏洛等人在《儿童像科学家一样——儿童科学教育的建构主义方法》一书中指出:“儿童是天生的科学家,他们努力建构着他们周围的世界。”艾利森·戈波尼克等人在《摇篮里的科学家》一书中这样写道:“科学家和儿童在一定程度上是有着共同的特点。新的研究表明,婴儿和幼儿比我们所认为的要知道和了解得多。他们会思考、得出结论、做出预言、寻找解释,甚至会做实验。”  相似文献   

14.
一段时期以来,人们把科学教育作为衡量成功大学的标准,忽略了人文教育的功能,想当然地认为科学家们应站在自己的立场和角度上阐扬科学教育.然而事实却相反,一般有造诣的科学家不仅对科学教育有深刻的理解,而且对人文教育也有独到的见解和体悟,他们不仅是人文教育的受益者,而且还是人文教育的捍卫者.从爱因斯坦、彭加勒、居里夫人到中国科学家陈省身、杨振宁、丘成桐等,无一例外,他们都把大学人文教育看成是塑造科学家品格、培育受教育者创造潜能、自觉担当社会责任重要载体,他们对人文教育的理解和实践,是我们大学建设和大学教育可资借鉴的精神财富.  相似文献   

15.
科学家打赌     
“我想报告的是,我已经解决了理论物理中的一个主要问题。”2004年7月21日,在爱尔兰都柏林举行的第17届国际广义相对论和引力大会上,坐在轮椅上的霍金,用这句话做开场白,详尽地讲述了他的关于“黑洞信息佯谬”的新见解。这一报告之所以引起全世界的格外关注,是因为原有的黑洞信息佯谬恰恰是霍金本人自己提出的。现在,他改变了想法,推翻了自己原来的观点。尽管对他的新见解科学界未有定论,但作为一个著名科学家,霍金勇于承认错误,甚至推翻自己原有观点的勇气受到了人们的尊敬和赞扬。有趣的是,这也意味着他输掉了与美国物理学家约翰·普雷斯…  相似文献   

16.
小小科学家     
《新作文》2007,(5)
小朋友们,2007年“小小科学家”评比活动正在火热进行中!你有什么新鲜的创意和异想天开的小发明,别忘了写下来,寄给小雨姐姐和博士哥哥哦!下面,让我们一起看一看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育才实验小学尤浙芬老师率(shuài)领的“发明大王”们,带给我们的精彩展示吧!这些小家伙们全都是一年级的小朋友哦,他们的小脑瓜子可聪明啦,想出的“金点子”保证让你直竖大拇指。不信,请看——  相似文献   

17.
《中国科技奖励》2010,(4):11-11
尽管现代社会男女平等,但是女科学家的数量却不似人口男女比例那般均衡,全世界的科学界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女科学家人数极少。最近,美国《科学》杂志撰文探讨了女科学家稀缺这一"世界难题"。  相似文献   

18.
1994年11月7日,第二届“中国青年科学家奖”评审工作组委会宣布,十英才荣膺第二届“中国青年科学家奖”,他们是:王诗宬(数学)、杨卫(物理学)、白春礼(化学)、武向平(天文学)、穆穆(地球科学)、王志新(生命科学)、陈竺(生命科学)、陈肇雄(技术科学)、郭雷(技术科学)、陈玉祥(管理科学)。  相似文献   

19.
《留学生》2014,(19):12-13
创业者需要具备诗人、科学家、记者、拳击手的精神。 诗人 “一个诗人往往是积极热情的,他的脑海里充满了无数的创意,如若无法吐露自己的心声,他便辗转反侧,难以入眠。”  相似文献   

20.
小小科学家     
△:科学家和普通人有什么不一样吗?□:科学家善于发现问题,并设法解决问题,而且有很强的动手能力。△:哦,那我可以当“小小科学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