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教师在教育教学中起着主导作用 ,没有高素质的教师 ,就不会有高素质的学生。为此 ,有必要对教师提出一些基本要求。一、教师要具有良好的政治道德修养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从事的是艰巨而复杂的精神生产劳动 ,教师的劳动成果——新一代人的健康成长 ,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人格品质、道德风貌、知识水平、情感意志特点和教育才能。而教师必须具备的良好的政治道德修养 ,是直接影响教育、教学工作成败的关键因素。《教师法》关于教师义务中第一项就要求教师“要遵守宪法、法律和职业道德 ,为人师表。”教师工作与其他行业的重要不…  相似文献   

2.
教师的口语要达到一定的艺术技巧。首先,要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和语言修养。这是因为,一个教师如果没有对教育事业的满腔热情,没有对学生高度负责和无私的爱,  相似文献   

3.
“师者,人之模范也。”所谓模范,不仅指为师者应当具有渊博的知识、正确的思想、良好的个性,而且还要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注意举止文明,做到为人师表,成为学生和社会的楷模是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之一。一、举止文明、为人师表是教育事业对教师言行提出的特殊要求教育事业不仅是培养人才的事业,也是塑造学生人格、建设精神文明的事业。教育的对象是处于成长中的青少年一代,在教师的引导下,他们不仅要树立正确的思想观  相似文献   

4.
游满梅 《辅导员》2009,(3):55-55
心理学研究表明:道德是被感染的,不是被教导的。而教师的形象更是无时无刻不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几十双甚至几百双眼睛随时可能摄下教师形象的镜头。正如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所说:“教师的人格对于年轻的心灵来说,是任何东西都不能代替的,有益于发展的阳光。教育者的人格是教育事业的一切。”因此,在班主任工作中,我们应该坚持为人师表,用高尚的人格素质去影响学生,要时时处处注意自己的言行表现,严于律己,以身作则,  相似文献   

5.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塑造者。教师职业的崇高性不仅仅体现在教师拥有渊博的知识、科学的方法,还要具备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完善的人格。俄国大教育家乌申斯基指出:“教师的人格对年轻的心灵来说,是任何东西都不能代替的。教育者的人格是教育事业的一切。”教师在自己的道德行为中,要做人的模范。因为教师的职责就是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如果教师在道德行为上不作出表率,就得不到社会、家长和学生应有的信赖和尊重,就不能成为合格的教师。马卡连柯说:“首先是教师品格的陶冶,行为的教育,然后是专门知识和技能的训练,不经过这样的步骤,任…  相似文献   

6.
一、政治课教学的活力来自教师对教育的投入教师的职业是“以精神振奋精神,以气质影响气质,以人格塑造人格”的职业,而政治教师作为专职德育工作者,更要为人师表,善于学习,提高素质。要把自己的每一次教学活动看作是自己人生中的一段“生命经历”,用满腔的热情教育学生识别真善美,追求真善美。要运用自己的聪明才智,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开启学生情感的闸门。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应该让我们的学生在每一节课堂上,享受到热烈的、沸腾的、多姿多彩的精神生活。”只有在这样的课堂上,师生才会全身心地投入,也只有在这样的课堂上,…  相似文献   

7.
邓平同志提出的“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指明了教育工作的战略方向。“三个面向”对我国新时期的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①要有高尚的理想和道德,即共产主义的理想和道德修养,这是为人师表的先决条件。②要有渊博的学识才能,包括专业知识和教育教学的技能技巧,这是做一个合格教师的业务基础。  相似文献   

8.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认为,教师的全部工作实际上就是“为人师表”,也就是说应该把“学为人师,行为世范”作为教师职业最基本的原则。何谓为人师表?对于这个问题,江泽民同志曾经作过最精辟的论述:“教师是学生增长知识和思想进步的导师,他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影响,一定要在思想政治上、道德品质上、学识学风上,全面以身作则,自觉率先垂范,这样才能真正为人师表。”那么,新时期的教师又该如何为人师表呢?笔者认为,从现代社会需求与教师的职业特征来看,新时期教师的表率作用主要应该体现在其“德艺双馨”上,即:“品德表率”和“知识表率”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9.
全国中小学工会思想政治工作经验交流会全体代表关于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开展“五讲四美”为人师表活动的倡议书,我举双手拥护。赵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我们正在从事现代化建设,需要培养大量的各类各级专门人才和大批熟练的劳动者。”是一项极其重要的带根本性的建设,也是摆在我们教育工作者面前十分光荣而艰巨的任务。我们教师要完成这一任务,除要有高度的思想觉悟,渊博的科学知识,高尚的道德修养和文明行为以外,还要有一颗忠诚党的教育事业和热爱孩子的心,这样才称得上为人师表,才能得到孩子们的爱戴和信任。热爱教育工作,热爱孩子是教好学生的前提,也是热爱祖国的具体表现。教师热爱学生,学生就会对教师产生信任和尊敬。教师的一言一行,模范行为,将对孩子的一生起着极大的影响和作用。热爱孩子,不等于放任迁就,更不是溺爱,要爱中有严,严中有爱。班上四五十个  相似文献   

10.
小议教师"厚德"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陆振生 《江苏高教》2005,(2):135-136
师德的好坏,是衡量教师道德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所谓“经师易求,人师难得”,讲的就是这个道理、经师教学问,人师则要教人为人之宜,教人做人做事。江泽民同志指出:“教师是学生增长知识和思想进步的导师,他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影响,一定要在思想政治上、道德品质上、学识学风上,全面以身作则,自觉率先垂范,这样才能真正为人师表。”具有良好师德的教师不仅能给学生传授知识,而且能以自身高尚的人格成为学生道德修养的楷模,进而对学生起到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11.
教书育人中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魏振枢,李慧《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明确指出:“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①教育工作者的全部工作就是为人师表。因此,教师必须充分认识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必须具备较高的道德修养,在教育劳动工程中,遵循各种...  相似文献   

12.
谈师德     
只有提高教师的素质,才能谈到学生素质的提高。“身教最为贵,知行不可分。”优良的示范是最好的教育。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教师就是学生学习的典范。教师的人格品行,言谈举止都会影响到学生,教师要教育好学生,应清楚地认识到身教重于言教,要时时刻刻注意为人师表,严于律己!  相似文献   

13.
新世纪对人的基本素质赋予了新的要求,注入了新的内涵。21世纪的一代新人,应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突出教师的基本素质。作为一名优秀教师,必须以满腔的热情对待事业,必须自觉地,高标准地去塑造自己。一句话,要照亮别人首先自己身上要有光明;要点燃别人.首先自己心中要有火种,教师要想不愧为“人类灵魂工程师”的光荣称号,就必须在自身塑造上勇于履行“一身立教、为人师表”的道德要求,教育事业对教师提出的要求,标准是非常高的,首先是“真诚”。教育学生不是演戏,只要真正的发自内心,表里一致,言行统一的美好的品德,才能在学生身上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使他们受到教育和感染,引导他们的共鸣仿效,教师应当尽可能得到全面得发展,努力形成一种健康、美好、完整、和谐的人格。总之,从事了教育事业,就意味着我们的整个人生航程始终面临着一种挑战。  相似文献   

14.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在教育工作中,一切都应以教师的人格为依据。因为教育力量只能从人格的活的源泉中产生出来,任何规章制度,任何人为的机关,无论设想得如何巧妙,都不能代替教育事业中教师人格的作用。”人格魅力,是教书育人必备的本领和才能,是为人师表必需的修养和精神,是教师必备的从教素质。教师的人格魅力是教师素质的核心,提高教师的人格魅力是每一位教师的当务之急。那么,在教育教学、学习生活中如何让教师拥有无穷的人格魅力呢?  相似文献   

15.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在教育工作中,一切都应以教师的人格为依据。因为教育力量只能从人格的活的源泉中产生出来,任何规章制度,任何人为的机关,无论设想得如何巧妙,都不能代替教育事业中教师人格的作用。”人格魅力,是教书育人必备的本领和才能,是为人师表必需的修养和精神,是教师必备的从教素质。教师的人格魅力是教师素质的核心,提高教师的人格魅力是每一位教师的当务之急。那么,在教育教学、学习生活中如何让教师拥有无穷的人格魅力呢?  相似文献   

16.
一、爱心是班主任道德修养的前提条件。 托儿斯泰曾说过:“如果一个教师把热爱事业和热爱学生相结合,他就是一个完美的教师。”可见,班主任要提升自己的道德修养就必须有一颗爱心。即热爱自己所从事的事业并在自己的岗位上播撒爱心。  相似文献   

17.
师德建设不仅是个人意义上的品德问题,而且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它关系到千百万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大问题。教师道德素质的提高是教育事业发展的关键问题,教师只有解放思想,更新观念,转变作风,具备高尚的人格与道德素质,才能做到“为人师表”,才能引导学生不断进步成长。  相似文献   

18.
21世纪教师形象设计1、个人修养设计个人修养主要包括文化和道德修养。常言: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必须有一桶水。21世纪,绝对没有因不学无术而误人子弟的教师。那时的教师普遍具有深邃的专业知识和高尚的道德情操,因为任何年代,“为人师表”都是教师所应该具备的...  相似文献   

19.
一、问题的提出:师生在生活空间上应保持距离所谓“师表”,就是表率、榜样的意思。为人师表,就是教师从心灵到外表,从思想到作风,从言谈到举止,都是学生的榜样和表率。它是教师职业劳动与自身人格塑造之间关系的准则,是教育事业对教师人格提出的特殊要求。教师人格“蕴蓄于内,形之于外”,是教师的内在品格与外在行为的统一。其中,教师的语言举止、仪表风度是教师崇高的思想感情、气质性格、文化素养以及审美观念的外在表现。有人对当代教师应具备的师表风范作过精辟的概括:  相似文献   

20.
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也是教学工作的核心。加强教学管理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手段,那么如何建立一个科学的理论教学量化评价方案,对教师的教学情况作出公正合理的评价,是历来的教育工作者探索的问题之一。科学的量化评价方案应体现整个教学活动的全面性、完整性以及现实的可行性。 一、指标体系的组成 理论教学的评价要素应由“为人师表”、“教学过程”、“教学工作量”、“教学效果”、“教研教改”五项指标组成。 为人师表是教师处理职业劳动与自身人格塑造之间关系的准则,是教育事业对教师人格提出的特殊需要。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