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提出:“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的发展,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根本目的是提高全民族素质,多出人才,出好人才。”这就表明素质教育是以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为目的,使学生具有高度的思想道德情操,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良好的身体和心理素质,较强的实践和动手能力,健康的个性。学校的一切教育教学活动都是为了实现这个目的。素质教育面向全体学生,为使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劳动,学会健身,学会审美打下  相似文献   

2.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当今世界范围的经济竞争,综合国力竞争,实际上是民族素质的竞争。发展基础教育必须“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按照这一精神,我校在参与卢湾区“小学生素质教育目标体系”的整体实验中,注重于让学生在学会参与中“学会做人”,并带动学生学会求知、学会审美、学会劳动、学会健身,现将主要实践  相似文献   

3.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基础教育是提高民族素质的奠基工程”,“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办出各自的特色”.为巩固和发展我区小学整体改革的成果,根据市教育局提出的教育学生“学会生活、学会学习、学会做人”的素质教育总体要求,进行区域性的整体改革试验,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我们的做法是:  相似文献   

4.
前瞻21世纪,基础教育的发展将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这对每个教育工作者的教育思想、教育观念和教育方法,是一个重组和再造的过程。因此,师资素质的构建与提高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制约因素。作为小学师资摇篮的中师学校,该如何根据素质教育的需要,培养高质量的新型小学师资呢?《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中小学亦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心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这明确阐明了素质教育是“转轨”教育。那么,什么是素质教育呢?尽管理论界界定不一,但主要内涵是指面向全体青少年学生并使他们得到全面发展的基础教育。它包括思想道德、科学文化、身体心理、劳动技能等素质。最近,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同志强调:素质教育就是使学生学会求知,学会做人,学会健体,学会生活,学会劳动,学会创造。笔者认为它具有以下几个主要特征:  相似文献   

5.
一、实施素质教育的目的和意义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就是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让每个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健体、学会劳动、学会审美”等基本技能。坚持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有利条件,尊重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规律,使学生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地得到发展。发展素质教育,意味着对…  相似文献   

6.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从“应试教育”转变为“素质教育”,可以说是90年代世界  相似文献   

7.
趋势之一:实施素质教育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要“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这给我国教学改革指出了一个十分明确的方向: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 “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教育;是开发青少年的潜能,训练和提高其生理、心理素质全面和谐发展的现代教育;是以发展学生个性  相似文献   

8.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明确指出:“中小学生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提出,是落实邓小平关于“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号召。怎样从“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本文试从加强劳动教育是一条实现转变的重要途径,予以阐述。  相似文献   

9.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指出:“世界范围的经济竞争、综合国力的竞争,实际上是科学技术的竞争和民族素质的竞争”,要“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语文教育既是提高学生文化科学素质的奠基工程,又是发展思想道德素质、身体心理素质、劳动技能的必要条件,而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在课堂教学,而课堂教学  相似文献   

10.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明确规定:“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素质教育”致力于全体公民素质的全方位提高。从微观上讲,“素质教育”所指向的目标是要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的德智体美劳等素质和谐发展和全面提高。  相似文献   

11.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明确提出:“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办出各自的特色。”其中“面向全体学生”是素质教育最根本的要求。因...  相似文献   

12.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为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劳动、学会生活、学会健体、学会审美打下扎实的基础.本文就语文学科如何实施素质教育谈一点自己粗浅的认识和一些不成熟的做法,就教于大方之家.  相似文献   

13.
李红兵 《现代语文》2008,(12):159-160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明确指出:“中小学教育要由‘应试教育’转向提高国民素质轨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的发展。”这就确立了我国基础教育必须以素质教育为中心,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必须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4.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明确指出,教育要“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实践表明,进行素质教育的方法、途径是多种多样的。笔者在生物教学中,尝试利用“名人效应”进行素质教育,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名人,尤其是那些在科学领...  相似文献   

15.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全民素质的轨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科学文化、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由此可见,实施素质教育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16.
着眼素质教育,加强劳动课教学○中宁县宁安一小杨彩霞《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明确指出:“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民族素质的轨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由此可见,劳动技...  相似文献   

17.
落实“两全”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省教委副主任安焕晓一、全面实施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中小学校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  相似文献   

18.
努力实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这是关系到培养“有理想、有道德...  相似文献   

19.
实施素质教育之我见辽宁教育研究院李玉英素质教育是以全面提高公民思想道德、科学文化、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培养能力,发展个性为目的的基础教育。它着眼于青少年的身心潜能,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使学生学会做人、求知、办事、健体。如何实施素质教育?使基...  相似文献   

20.
树立“大语文”教学观加强语文素质教育袁晓峰,黄永宁《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语文学科是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