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时代的发展,旧的学科体系逐渐被打破,各学科之间相互渗透的趋势日益明显:边缘学科、交叉学科、纬线学科等迅速兴起。基础教育如何应对知识发展的这种趋势?打破学科壁垒,加强各学科问渗透和整合是今后教育改革的大方向。  相似文献   

2.
聋校科学课程是一门与其他学科有着密切联系的综合性课程。聋校科学教师可通过跨学科整合打破学科之间的壁垒,将相关学科的学习融合到科学教学中,帮助聋生补偿缺陷、开发潜能,构建全面立体的知识体系,提升多角度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3.
药理学与中药药理学作为两门课程讲授,内容有很多重复的地方而且学时数较多,所以整合后形成的新的知识体系打破了学科之间的壁垒,有利于学生学习知识的融合和统一。另外,还节约了学时,同时学生自主学习时间的延长能够调动其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也为探索新的教学模式提供了理论和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4.
在新文科理念指引下,智慧教学模式成为实现高校教育教学内涵式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智慧教学模式的构建首先需要重塑教师教学理念,在此基础上深耕教学内容,推动学科融合,开展融合式教学,并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而中国古代文学课程内容从上古贯穿至明清,不仅关乎文学,还涉及历史学、哲学、艺术学等学科。因此,新文科背景下的中国古代文学智慧教学模式不仅是对“以学生为中心”教育理念的践行,也有利于打破学科壁垒,创新互动机制,而更深远的意义体现在知识教育与人文精神培养并重,从而构建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话语体系,坚定文化自信。  相似文献   

5.
针对新工科建设背景和需求,文章立足学校行业特色,分析过程装备与控制专业实践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探索实践教学新模式。在课程设置上,进行学科交叉、融合;在教学方法上,采用任务驱动与团队学习相结合的多维互动式教学;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打破理论和实践间的壁垒,构建多元化背景下贯穿教学过程的分层次实践教学培养体系,从而助力新工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当代科学技术发展高度综合与交叉的新趋势对知识生产模式提出了新要求,大学传统上建立在知识分类体系基础上的学科制度在新知识生产模式下面临深刻危机,囿于学科壁垒的封闭式知识生产限制了大学的创新活力,知识生产过程中未能实现“学科逻辑”与“问题逻辑”相统一,学科存在的合法性与学科建设的有效性都受到质疑。通过历史与现实两个维度的审视,知识生产过程中对于专业化分工的需要没有发生根本性变化,对学者个体而言“专”是“跨”的前提,因此学科本身不会从大学里消亡。但未来的学科建设应当通过系统性变革,打破既有的学科壁垒,建立贯通知识生产中“营地”与“阵地”的矩阵式运行结构,促进学科的交叉、会聚与融合,使得学科在大学的科学研究、人才培养与社会服务等活动中更好地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7.
随着时代的发展,旧的学科体系逐渐被打破,各学科之间相互渗透的趋势日益明显:边缘学科、交叉学科、纬线学科等迅速兴起。基础教育如何应对知识发展的这种趋势?打破学科壁垒,加强各学科间渗透和整合是今后教育改革的大方向。什么是整合?整合(integration)就是指一个系统内各要素整体  相似文献   

8.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学科间的壁垒逐渐打破,通过学科交叉融合解决越来越多的医学前沿问题."新医科"在此背景下孕育而生,期望改变教育模式,培养复合型高层次医学创新人才.为了让医学生适应新的医学教育,分析了"新医科"对多学科背景复合型医学人才的需求,探讨了如何更有效地培养医学生的综合能力,以期复合型医学创新人才成长.  相似文献   

9.
国家建设一流学科的目标要求构建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学科体系,打破传统学科之间的壁垒,整合相关传统学科资源。这要求在对外与对内两个维度上致力于学科的交叉融合。在学科外部层面,人文社科要与理科、工科、医科农科相互交叉融合,互相借鉴研究方法、转变研究范式、解决新的问题;在学科内部层面,要打通各个学科内部日益建立起来的专业壁垒,解决过于精细化分工带来的视野局限性问题,实现对传统学科的突破与升级。改革开放以来法学学科内部的高度细化造成法学学科内部的互相隔阂,脱离了法律的运行规律,有害于法学的研究和教学。以民法为代表的私法和与宪法行政法为代表的公法学科必须互为知识供给、交互融合,才能更好地协调政府与市场、公权与私权的关系,才能更好地实现法律服务于人文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文科教改应关注交叉研究和交叉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与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使新学科大量涌现.知识更新的速度加快,学科分割的局面被打破,大量的交叉学科、边缘学科、横断学科和综合学科纷纷崛起并发挥着重要作用。不但社会科学各学科之间的壁垒被逐渐打破,而且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这两大类学科群也日趋融合,文理交叉已成为科技领域的潮流。面对社会学科日新月异的发展,文科教育该如何应对?高校文科在进行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过程中。除广重视教学内容的更新和参与社会服务外,在强调文理渗透的同时还应关注文科的交叉研究和交叉教育现在已有许多学者深刻地认识到:科学技术的综…  相似文献   

11.
针对新工科建设背景和需求,分析流体力学在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中的地位,探索流体力学的教学新模式。在课程设置上进行学科交叉、融合;在理论教学过程中,结合专业综合实验台进行讲述;课程实验打破学科之间的壁垒,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拓宽学生的知识领域,增强学生的专业技能。  相似文献   

12.
徐丽娟 《作文》2023,(48):27-28
<正>随着时代发展和教学改革的要求,学科融合应运而生。学科融合能打破知识壁垒、突破单学科思维方式的束缚,形成创造性思维。所以学科融合是教育的大势所趋,语文作为基础性学科,在学科融合方面更是任重道远。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的融合在中小学阶段更受关注。高中语文由于种种原因,与其他学科的融合似乎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那么,高中语文是否具备学科融合的条件?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可行性分析。  相似文献   

13.
新时代背景下,“五育融合”的提出有助于实现教育要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目标。跨学科教学是实现“五育融合”的重要途径,能够打破不同学科之间的壁垒,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促使学生形成高尚的品德、发展多元智能、拥有健康的体魄、提升审美能力等。  相似文献   

14.
针对目前机电课程体系不完善,各课程的知识体系缺乏连续性和系统性、教学内容与新技术脱节、理论教学主导的教学模式与理念落后、与工程实际问题相结合的典型测控实验缺乏等问题,依照新工科对学科的创新实用性、交叉综合性与成果导向性的要求,借鉴国内外以项目为核心与导向、强调实验和实践能力培养的成功工程教育经验,开展新工科机电课程项目引导式改革。以实现复杂机电控制问题为牵引,融合测控新技术,打破传统机电课程的知识构架壁垒,实现项目引导式机电课程体系建设与授课内容再设计;探索面向新工科能力培养的"课堂+企业专家+实验"的教学新模式,实现机电理论知识传授与工程实践有机融合,最终实现面向新工科突出能力的人才培养目标。  相似文献   

15.
“思政+”融合课堂能有效打破思政学科和其他学科之间的壁垒,促进思政学科和其他学科相互渗透、相辅相成,在融合中产生共生效应、滋生育人合力。成功的“思政+”融合课堂,需要聚焦素养找“融”点、理顺逻辑使“合”力。在课程思政视域下,“思政+”融合课堂对促使高中学段各类课程与思政课同向而行、更好地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新文科旨在打破学科壁垒,实现学科间打通融合,注重人文精神价值引领、现代技术运用、创新人才的培养,最终助推现代教育的高质量发展.当前,高校美育实施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新文科理念滞后,美育模式单一,美育知识价值引领不足,教育改革创新不到位等.高校美育实施的有效路径最终应挖掘蕴含课程的美学美育元素,向课堂要质量.即从注重新文科...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目前我国高校跨学科人才培养的阻碍因素进行了深入分析,探索如何从体制机制上进行深化改革和创新,统筹协调跨学科之间的教学科研模式,打破目前高校院系专业之间固有的学科壁垒,通过专业融合、课程融合、实践融合和全过程融合,形成“教学为本、科研为重、创新为体、创业为用”的人才培养模式,并利用大数据信息平台加快跨学科、跨学校、跨区域乃至跨国界的学科交叉融合,实现“基础创新—应用创新—协同创新”立体式育人新格局。  相似文献   

18.
新文科背景下,培育具有跨文化传播能力的口语传播人才,是时代赋予的新课题。然而,当前口语传播学始终面临学科定位不清、师资队伍紧缺、学术意识缺位等发展瓶颈,学科体系亟待完善。借鉴台湾地区口语传播学的成熟教学经验,有助于推动本土口语传播学的发展。基于对海峡两岸6位口语传播专家的深度采访,研究建议:未来中国口语传播学既要充分融合播音主持艺术学科的研究成果,更要体现出“传播学”的本位特征。发扬播音主持的口传“实务”优势,辅以口传“学理”内涵,打破学科壁垒,创新课程体系,开创出在世界传播学科中独具中国特色的口语传播学,实现新文科建设的守正创新。  相似文献   

19.
朱晴怡 《江苏教育》2024,(6):11-13+16
近年来,江苏省无锡市第一中学以工程教育的开展为契机,发挥技术学科的优势,基于融合理念设计内容,打破了信息技术、通用技术、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间的壁垒,丰富了融合育人的路径,为我国工程科技领域拔尖创新人才的早期培养提供了鲜活的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20.
作为一种学习方式、教学理念和教学策略的研究性学习,要想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就要与学科教学相结合,而这种结合并非是与某一门学科结合。在本真教育的理念下,打破学科壁垒,各学科在统一主题下开展研究性学习,对于师生来说这是双方平等的交流与视野的融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