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作为一所民族地区的小学,我校学生生活在土家族聚居区,耳濡目染的是土家文化的浩瀚与厚重,而学生对本民族的文化具有特有的归属感和亲近感,是难得的校本课程资源,由此我们挖掘、整理和筛选这些资源,构建起我校的主导性校本课程体系。同时,我们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与需求,充分发挥教师的特长优势,又自主开发了十门选修课程。必修课程  相似文献   

2.
我校是目前北海市区小学中惟一一所被广西电教馆定为开展现代教育技术实验的学校。学校内外部都具有较好的计算机课程资源。为了更好地开发利用这些资源,增强信息技术教育课对学生的适应性,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对信息技术教育课的不同学习需求,我校自2001年秋季学期起,对开发信息技术教育校本课程进行了探索,取得较好成效。在近两年的时间里,我们进行了三个阶段的探索。一、开发信息技术教育校本课程的论证阶段课程资源是新一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强调的一个重要概念,其意义在于充分发挥当地社区和学校的课程资源优势,为促进学生个性的健康…  相似文献   

3.
北京市怀柔区渤海镇中心小学位于逶迤磅礴、秀美壮丽的慕田峪长城脚下,是一所具有浓郁现代化教育气息的农村小学。学校树立“稳定、质量、特色、发展”的办学理念,以“建设信息化校园,学习型校园、人文化校园、全面构建现代化学校”为办学重点,突出“信息技术教育、书画艺术教育、科技教育”的办学特色,努力实现“让每一个学生享受到优质教育,得到最大发展”的办学目标。  相似文献   

4.
编者按:北京市海淀区教委在小学规范化建设过程中,以推进区域特色课程建设为重点,为开发校本课程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和条件。区域整体推进、学校课程各具特色,是海淀区小学校本课程的主要特点。从这组案例中,我们能够看到向东小学充分利用地理位置优势开发海洋课程;北大附小凭借得天独厚的北京大学资源开设为实现学生发展的经济学课程;为了培养学生多方面能力,实现其个性化发展,翠微小学更是开设了种类繁多的艺术类校本课程。为了给孩子们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这三所小学无一不将自身资源运用得恰到好处。其实,我们特别提倡学校能够开发出一批充分适应学校条件及所处社区特点的课程,开发出充分利用教师、家长、学生等资源优势的课程,而不是一味地模仿与复制。  相似文献   

5.
新的课程改革让我们感受到,课程的决策已走向分享:作为一所普普通通的小学,可以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开发适合学校发展的校本课程;作为一名普普通通的小学校长,可以在教学管理方面再创新路。本着上述思路,我们以《绿色校园我的家》为主题,开发出了具有我校特色的校本课程。  相似文献   

6.
作为21世纪课程改革试点校,在教育实践中,我们以根据学校办学特点,从学生实际出发,充分开发利用学校现有的资源(物资资源与非物资资源、环境资源与学校资源),充分发挥教师的主体作用为指导思想,开发校本课程。目前,我校已初步形成具有本校特色的校本课程:“劳动基地教育校本课程”和“形体训练校本课程”。在实践中,我们深深地感到,校本课程的开发必须植根于学校的土壤中。  相似文献   

7.
《考试周刊》2017,(1):165-166
为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全面实行素质教育,促进教育教学和课程改革,提炼学校教育办学特色,培养学生各方面的兴趣,我们利用本地篾香文化,深化校本课程的开发,结合我校及社区实际,开发了适合我校的校本课程。本课程列入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5年度立项课题。  相似文献   

8.
孔文东 《海南教育》2014,(12):13-14
培养"和谐发展、各美其美"的阳光少年,形成"和在自然、美在卓越"的和美文化,是我们深圳市滨河小学办学的主要目标。开发、建设好校本课程,是我校贯彻落实新课程改革的重要任务,也是建设有特色的学校文化的基础,更是"和美教育"理念的核心体现。我校在和美校本课程的体系完善、推进和美校园文化的建设上。  相似文献   

9.
正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开发与实施校本课程已成为满足学生多样化发展需求,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推进学校特色发展的重要途径。我校是一所回民学校,基于学校的办学目标、发展特色和地域特点等因素,我们充分挖掘和利用我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羊响板",开发形成了我校具有民族文化特色的校本课程,保护和传承了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满足了学生个性发展和全面发展的需求,并形成了既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又具有鲜明办学理念的校园文化。  相似文献   

10.
我校地处苏南水乡,着眼学校"生态教育"的特色方向,传承学校的传统文化,我们突出了四个"自"开发生态型校本课程:课程目标生态化,成就生命自觉;课程内容生态化,便于自由呼吸;课程设计生态化,遵循自然节律;课程实施生态化,促进自由生长。其中的课程实施,是校本课程开发和建设的重要环节。我校校本课程的实施根据校本课程形态的多样化、课程内容的多样化以及教学对象个性化的特点,  相似文献   

11.
张研 《辽宁教育》2018,(3):9-11
作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的热点之一,校本课程是建设素质教育新课程体系中的一个热门课题,也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校本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兴趣,满足学生多种发展的需要,在最大限度上让学生、教师、学校得到发展。基于这个理念,我校努力开发、设计满足国家要求、符合学校实际的校本课程。这里我将分享我校年组校本课程"泛舟诗词的海洋"的设计经验。  相似文献   

12.
<正>为合理开发和有效利用特殊教育学校校本课程资源,促进特殊教育学校的课程改革,切实提高特殊教育学校的教学质量,我校承担了山东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特殊教育学校校本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研究工作,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一、确定特殊教育学校校本课程资源的开发原则第一,特殊教育学校校本课程资源的开发是以学校及学生的需要为核心,以学校为基地,以学生需求为导向的课  相似文献   

13.
梅震宇 《江西教育》2012,(10):29-30
为了切实推进我校校本课程的建设,提高校本课程的实施质量,根据课改的要求,并结合我校实际,我们在对本地资源和学校师生情况进行了认真评估之后,确立了我校校本课程建设的两条基本思路;一是在“综合实践活动(小课题研究)中整合形成校本课程”;二是“紧扣学校艺术特色的实际,形成校本课程的艺术性风格”.  相似文献   

14.
<正>创建办学特色是时代的呼唤,是一个学校走向成功的必然选择。创建办学特色的关键在于课程的设置和教学工作,校本课程的开发则是学校的生命线。因此,校本课程的开发要从学校的实际和所拥有的资源出发,从学校的办学特色出发,从学生的需要出发,从学生的兴趣出发,要有充分发挥培养有专长、有个性的学生的作用,体现鲜明的办学特色。因此,我校开发了环保利废的"多元智能艺术手工"校本课程,来凸显我校的办学特色。多元智能艺术手工已发展成为我校的一项群体  相似文献   

15.
我们山湖花园小学,是一所创办于2008年的新校,无论是教育资源还是学校传统,与老校相比,劣势明显,要开发出独具特色的校本课程,无疑是对校本课程管理者的一大挑战。针对这个现状,我校突出"文化"主题,运用"整合"的策略,开发实施校本课程,初步彰显了办学特色,取得了一定成效。一、地域文化:校本课程开发的起点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们长期创造形成的产物,同时又是一种历史现象,是社会历史的积淀物。文化造就课程,课程又创造和形成着文化,  相似文献   

16.
<正>在校本课程资源中,语文校本课程资源包括的范围是最广泛的。正所谓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在我们的生活中,时时有语文,处处有语文。学校特色、自然风光、文物古迹、民族风情,国内外的重要事件,学生的家庭生活以及日常生活话题等都可以成为语文校本课程资源。那么,高中学校该怎样开发校本课程资源、提高语文教学效率呢?一、立足本地实际,开发校本课程资源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地方的自然和人文资源是语文课程取之不尽的源泉。本地的自然风光、文化遗产、风俗民情等,都蕴含着丰富的课程资源。对家乡自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文献资料和逻辑分析的研究方法对沿海学校海洋体育校本课程开发进行了研究,结果:沿海学校海洋体育校本课程的开发是丰富体育课程推进教学改革和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依托有利资源合理开发,建设具有特色的海洋体育校本课程对于学生的培养和学科的建设有重要的作用。提出按照国家规定,合理开发;依托学校现有资源开发;根据学生培养特点开发;依据本地特色海洋体育运动进行开发;围绕海洋体育理论知识开发;围绕健全海洋体育课程的软硬件基础开发,六种开发方式,旨在为沿海学校海洋体育校本课程的开发提供一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8.
校本课程开发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亮点,也是创新教育的研究课题.多年来,我校在如何开发校本课程,创建学校特色方面进行了广泛的探讨、研究.根据我校的办学思想--"关注学生、教师的全面发展,最终使学校得到全面发展",真正实施素质教育,充分发挥、挖掘师生的特长,我校于2005年开设了"剪纸"校本课程.  相似文献   

19.
<正>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的开发在充分挖掘学校课程资源的同时,要研究和分析地方条件,充分挖掘地方自然资源、社区资源、人文资源等方面的课程资源,体现课程资源的地方特色。我校从参加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来,虽然对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进行了探索,但由于种种主客观方面的原因,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实施中对尊重每一个学生的兴趣、爱好与特长不够;体现学校的特色不够;反映学校所在社区的特色不够……特别是综合实践活动如何因地制宜地开发和利用地方特色打造校本课程资源仍然是个薄弱环节,下面我就谈谈如何利用皂河镇的地方资源,进行综合实践活动校本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相似文献   

20.
校本课程开发为顺应形势、因地制宜培养学生之举。我校在现代课程观的指导下,立足于学校的文化渊源和当地的生活习俗,开发了以"立人"教育思想为核心的校本课程,促进了学生素质的提升、教师队伍的优化和学校整体的发展。一、课程开发的立足点(一)学校的文化渊源绍兴鲁迅中学以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鲁迅先生的名字命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