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发展,网络日益成为传播动漫作品的重要平台,网络动漫也作为一种新生事物出现在观众的视野中。从早期的Flash动画到表情动漫,再到如今的动画长片,网络动漫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产业化过程,出现了一条清晰的以动漫形象为核心的产业链条,也显露出文化产品特有的“明星制”和“类型化”特征。另外,从集群化程度和版权现状考虑,国产网络动漫依然存在一些问题,这是未来进行产业升级转型的潜质所在。  相似文献   

2.
文化元素在各种艺术作品中均有所展现,影视动漫作品中也是屡见不鲜,甚至成为了影视动漫作品吸引观众的关键。本文重点分析了文化元素在我国影视动漫作品中的应用现状并展望了其未来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动漫是当今一种重要的文化传播形式与载体,其独特视觉形象体现出强大传播价值与影响力,动漫形象品牌化因此可以作为提升产品影响力的有效方式。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微视频平台也在快速发展,使得微动漫在微视频平台上有了更丰富的展示功能,依据平台特色有针对性的打造系列动漫作品进行运用和推广,有利于动漫形象的品牌形成。本文结合微视平台,分析了动漫形象品牌化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基于微视频平台实现动漫形象推广相关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张璐 《新闻爱好者》2012,(19):10-11
在文化产业大发展的背景下,动漫产业作为文化产业中重要的产业类型,其经济价值同文化价值被越来越多的国家所认可。美国、日本等动漫产业大国在输出其动漫产品的同时,更多地输出的是本国的文化内涵与价值体系,这给我国民族文化的传承与生存造成了一定的威胁。本文通过对比中日动漫作品中的民族文化表达,回顾中国动漫发展史,得出中国动漫的未来发展之路应回归民族文化,构筑中国动漫核心内涵的结论。  相似文献   

5.
动漫衍生品作为动漫产业的重要支柱,随着时代的发展已经潜移默化地进入人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丝绸之路中的民族文化、地域特色,足以建立起丝绸之路文化符号.通过飞天,玄奘,张骞等与丝路密切相关的人物动画形象,引出丝绸之路的历史意义和民族精神.把优秀的丝绸之路文化以动画形式传播给大众,丝绸之路文化特色融入动漫及动漫衍生品中,以动漫的形式传播,用设计、创新、总结等方法来加强产品与生活的联系,文化传导和生活渗透相结合,有利于增强丝绸之路的文化意蕴传播力度,提升丝绸之路的文化影响力,本文旨在分析动漫衍生品的必要意义,通过动漫衍生品对丝绸之路经典动画形象进行传播,从而推动丝绸之路文化形象的传扬与发展.  相似文献   

6.
牛慧 《今传媒》2014,(1):100-102
动漫产业作为21世纪经济核心产业和“无烟环保产业”,同时由于其文化传播功能,已经得到越来越多国家的重视。中国政府也将动漫产业作为重点发展的对象,对我国动漫产品的制作进行扶持。然而中国动漫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诸多挑战,但《十万个冷笑话》动漫电影的拍摄开创众筹电影先河的同时,或预示了中国动漫发展新趋势。  相似文献   

7.
动漫产业作为21世纪经济核心产业和"无烟环保产业"[1],同时由于其文化传播功能,已经得到越来越多国家的重视。中国政府也将动漫产业作为重点发展的对象,对我国动漫产品的制作进行扶持。然而中国动漫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诸多挑战,但《十万个冷笑话》动漫电影的拍摄开创众筹电影先河的同时,或预示了中国动漫发展新趋势。  相似文献   

8.
动漫作品是动漫产业赖以发展的核心,作品发行是促成动漫文化传播的关键和前提,由于内容及载体的多样化,动漫作品的发行在实践中更为复杂。  相似文献   

9.
动漫——文化传播的新媒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现如今的文化大环境下,动漫不单单具有娱乐功能,同时兼有强大的文化传播功能。本文从文化视角下动漫的内涵展开探究,在此基础上对动漫传播文化的方式进行相应的阐述,努力使人们改变对动漫的偏见.重新认识动漫所具有的深厚的文化内涵以及强大的文化传播功能。  相似文献   

10.
龚玲 《新闻世界》2014,(12):116-117
本文以《秦时明月》动画系列为例,研究动漫产业中的动漫产品如何实现经济效益与传统文化传播双赢。首先分析国内动漫产业发展情况,再分析《泰时明月》系列在产品内容、产品经营上是如何传播传统文化的,并提出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陈尧 《今传媒》2012,(7):61-63
本文从传播学的视角,分析了在中国动漫产业飞速发展的今天,动漫作品在手机、网络等新媒体传播平台的传播状况。研究了中国动漫在新媒体传播平台传播过程中所遇到的难题。并分析了在未来,中国动漫在新媒体平台应该把握的传播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2.
刘怡辰  郄建业 《传媒》2020,(2):82-84
《哪吒之魔童降世》是近30年来评分最高的国产动漫电影,本文对其成功原因进行分析发现,其成功之处在于融入了传统文化元素,传播了当代社会价值;不断探索精品发展模式,精心打磨作品细节;通过打造动漫产业链,形成了作品的品牌价值延续。未来,还需要在此基础上不断创新,重视文化引领与IP创新。  相似文献   

13.
李涛 《新闻界》2006,(4):60-61
当文化被认同为国家软实力,动漫作品在产业化的经济目标中实现了商品化的转变,正如阿多诺所描述的,“作为典型的文化工业产物的文化作品时,我们不再说它们也是商品,它们现在是彻头彻尾的商品”。作为文化支柱产业之一的动漫产业,从以往单纯娱乐的角色上升刭优化产业结构、实现无烟产业的地位,以动漫产业搭建发展城市文化经济为目标的动漫节,  相似文献   

14.
郭昕 《东南传播》2010,(7):45-47
目前国产动漫存在动漫产品内容低龄化现象特点。本文首先阐述动漫产品的内涵,从内容和传播渠道两个方面分析国内动漫产品低龄化的表现,并指出动漫作品的低龄化对动漫产品内容的拓展和动漫产业由内容领域向高级衍生品领域的发展运动的双重局限。必须打破动漫产品的低龄化现状才能使动漫产业长足发展。  相似文献   

15.
文化全球化背景下,优秀作品的跨文化传播,打破了不同国家间的文化壁垒。国内外优秀动漫作品对高中象。优秀动漫作品的精神内核为真善美,高校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时,可以将动漫元素融入其中,运用学生喜欢的方式与问题进行分析,以期为动漫思政教育提供有效建议。  相似文献   

16.
《新闻界》2014,(6):45-49
本文研究内容以媒介生态学为依据,以传播学三要素"传者"(儿童动画制作者)、"传播媒介"(儿童动画作品)与"受者"(儿童与家长)为研究对象,采用个案分析法和比较研究法,对两部中外代表性商业儿童动画作品的受众文化定位、动漫产品创意等方面进行分析对比,在此基础上,指出现阶段中国儿童动漫存在的问题,对于中国儿童动漫的发展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7.
刘婧 《东南传播》2010,(10):92-94
在信息化社会加速发展的今天,动漫产品的涌现已经成为一种独特的社会现象和文化现象。青少年作为动漫产品的重要受众群体,在心理和行为发展等方面都受到了这股风潮的影响。这些影响作用有积极方面,也有消极的方面。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红色文化传播为基础,从传播学视域下分析动漫产业,研究红色原创动漫开发(内容、受众)、媒介(渠道),同时关注经济层面(市场),即红色动漫产业的外在经济效应和产业链的建构,探索如何构建江西红色动漫产业,从而实现红色文化传播与地方动漫产业的共同发展,实现红色文化与地方经济的深度融合。  相似文献   

19.
文化作为人类的思维感知和生存模式,以最深刻、最微妙的方式影响着人们的行为.日本借助动漫的文化感召力,潜移默化中加大日本文化的宣传力度,在外交手段上实施柔性化调整,以此影响他国的社会舆论,改变国内外民众的价值认同.本文从传播学的视角切入,在探究日本"动漫外交"的基础上,分析文化传播致效的特点,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进行理性地思索和归纳,提出舆论传播中文化致效的相关策略.  相似文献   

20.
邢静  阎延 《传媒》2016,(2):73-75
2013年以来,中国领导人动漫形象作品不断在我国流行,改变了我国政治新闻以往保守和程式化的宣传模式,正在向平等和互动式的传播模式转变.本文首先回顾了中国领导人漫画形象的发展史,证明了动漫新闻丰富了新闻传播的表现形式,优化了对外传播的途径,也更好地塑造了国家形象.最后对新媒体时代下新闻与动漫的深度合作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