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自从《归档文件整理规则》实施以来,在档案界关于文书档案"立卷"与"不立卷"的问题一直争鸣不断,档案部门立卷和文书处理部门立卷,也历来是百家争鸣的一个核心问题.文章以国家档案局原局长刘国能的一篇学术论文的观点为主线,作者从一个档案实践工作者的角度发表自己对归档文件按"件"整理优点的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2.
市场经济的多样性,决定了"归档月"活动和立卷形式的多样性.如果只单纯地强调文书处理部门立卷归档这样一种形式,排除在"归档月"工作中出现的其他形式,也是不利于开展立卷归档工作的.  相似文献   

3.
本文采用问卷调查法调研了广东省高校档案部门立卷的基本情况,调查结果显示兼职档案员对部门立卷认识匮乏,档案工作者普遍支持推行部门立卷工作,高校档案部门立卷推进程度却呈两极分化状态。文章提出了"全面化"部门立卷的概念,归纳总结了高校档案馆实施"全面化"部门立卷的五个策略。  相似文献   

4.
2001年1月,国家档案局发布了<归档文件整理规则>,这是我国档案部门在新形势下档案业务建设的重大改革,是适应档案管理现代化的重大举措.<归档文件整理规则>的制订打破了传统上采用的"立卷"作为归档文件的整理方法,以"案卷"作为文书档案的保管单位,在很大程度上把机关档案员和档案部门业务指导人员从繁忙的"立卷"、"整理"、"装订"、"编目"工作中解脱了出来.  相似文献   

5.
论档案室立卷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1998年第6期<档案管理>在"专家沙龙"栏目中刊登了<文书(业务)部门立卷,一个不轻松的话题>一文,对文书处理部门立卷问题进行了探讨.究竟应该由文书处理部门立卷,还是应该由档案室立卷,似乎早有定论.因为,对于文书处理部门立卷,不仅有制度上和法规上的要求,还有40余年的行政手段强力推行,以及教科书中的教义明示.那么,从何而来由专家们发出"一个不轻松的话题"感慨呢?事实上尽管推行文书处理部门立卷已有40余年了,但在现实中仍存在着大量的档案室立卷现象.也就是人们的主观努力与客观实际存在着很大的反差.  相似文献   

6.
"六个特征"传统立卷方法在我国走过了半个世纪的历程.而时下关于以"件"代"卷"的立卷改革正在试行."件"真能取代"案卷"吗?"卷"改"件"是弊大于利还是利大于弊?"立卷改革"能在我国实行,进而得到推广吗?诸如此类问题,众说纷纭.笔者深受启发,在此也略抒管见.  相似文献   

7.
马燕婷 《兰台世界》2017,(20):83-85
部门立卷是高等学校档案工作的基本制度。文章分析了高校研究生学位档案实施部门立卷归档制度的现实意义,提出包括加强档案法规宣传、制定部门立卷实施方案、定期提供档案技术支援、专人监管部门立卷流程、形成部门立卷激励机制等研究生学位档案部门立卷策略。  相似文献   

8.
随着办公自动化的不断发展,计算机管理档案正在普及,一传统意义上的档案管理方法愈来愈不适应形势的发展.为此许多档案管理部门先后开展了各种形式的改革尝试和探讨.笔者认为,案卷不装订,以"件"来当家,不失为一个良好的文书立卷改革思路.  相似文献   

9.
杨戎 《兰台世界》2001,(11):4-6
新世纪之初,立卷改革成为我国档案学界关注的热点问题.有心人在2000年12月颁发、2001年1月起施行的国家行业标准DA/T22-2000<归档文件整理规则>(以下简称<规则>)中,通篇再也找不到"立卷"字样!新<规则>对于传统的立卷和档案整理工作,无论从理论上还是实践上产生的巨大冲击波和影响力可想而知,疑问和不解萦绕在档案人的心中:今后是否还需要立卷?文书部门立卷(部门立卷)制度是否还需要推行?档案部门对于立卷的指导职责是否还存在?新<规则>将繁琐的立卷方法简化到了什么程度?原立卷程序中的操作步骤是否还存在?案卷完全被取消了吗?……一个个与我国文档工作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密切相关的话题值得关注.以下择其三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0.
在文书立卷改革中,单纯的以"卷"和"件"为单位立卷都有不可克服的弊端.以"卷"、"件"为单位管理档案的具体方法可以是多种多样的,各企业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11.
王茂跃 《浙江档案》2000,(12):18-19
自1956年以来,我国推行的是文书处理部门立卷制度.在这一立卷制度推行的同时,我国认为档案室立卷是错误做法.然而时至今日,档案室立卷的做法还依然存在着.不仅如此,在立卷实践中,还存在着文书处理部门与档案部门联合立卷、档案局(馆)立卷(如有的成立了档案事务所或立卷服务队承担立卷工作)等做法.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新时期档案部门立卷指导侧重点的分析,针对在"保密是效应"下施行"27号令"引发的一对亟待解决的矛盾,提出了应对措施和逐步改善工作软环境而应该采用的工作思路、立卷注意事项和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13.
"不立卷"有利于计算机编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不立卷"改革突破了传统的档案整理方法,使档案管理可以更便捷地使用计算机技术.推行"不立卷"改革的目标,不应仅仅是简化整理程序、提高工作效率,还应把计算机档案管理向前推进一步,使档案管理现代化从整体上迈上一个新台阶.  相似文献   

14.
对立卷的理论思考——三论档案室立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一、对档案的认识 对档案的认识与立卷有着密切的联系,可以说对档案的认识决定着究竟由文书处理部门立卷,还是由档案室立卷的理论依据.在推行文书处理部门立卷之初,对档案的认识是:"文件凡是处理或承办完毕,经过一定的规定手续进行了整理鉴定,确定有长期或永久保存价值的,立成案巷,按一定的期限向档案室或档案馆移交,集中保管起来的,才算档案."①"没有归档制度,就没有档案.  相似文献   

15.
马春晓 《浙江档案》2001,(11):31-31
一、高校档案部门立卷的现状 1989年10月10日颁布实施的国家教委六号令中规定:高等学校实行文件材料形成部门、课题组的立卷制度.一般由立卷人按文件材料的自然形成规律,加以系统整理组卷、编排页号、填写卷内目录,交本部门档案工作人员检查、装订后向学校档案部门移交.档案部门应派人指导立卷工作.本规定详尽地阐述了部门立卷的含义,规定了在立卷过程中部门兼(专)职档案员和高校档案部门的职责范围.然而,现实并不尽如人意.  相似文献   

16.
目前正在进行的文件立卷方法改革,其根本目的在于适应机构改革及办公自动化的需要,简化文件整理程序,提高工作效率.笔者认为:立卷改革是对传统立卷方法的"扬弃",档案部门在推行立卷改革过程中,应处理好继承与创新的辩证关系,解决好以下问题:  相似文献   

17.
2000年第3期<档案管理>在理论探讨栏目中刊登了刘东斌同志所著论档案室立卷>一文.文中称:"立卷工作对于档案工作来说不仅仅是基础工作,而且是关乎档案工作生命攸关的工作,立卷工作决定着档案工作的命运";①"对于档案部门来说,立卷工作就是档案工作之'本',档案工作之源',没有立卷就谈不上档案工作":②我国经典的档案学理论认为:"并非一切文件都需要和可能成为档案.  相似文献   

18.
由文书处理部门立卷的制度推行有40余年了,而现实中却存在着大量的档案室立卷的现象,这确实是一个很值得我们反思的问题.刘东斌同志在2000年第3、4、5期<档案管理>上连续发表了三篇文章:<论档案室立卷>、<析文书处理部门立卷--二论档案室立卷>、<对立卷的理论思考--三论档案室立卷>(以下统称刘文),对文书处理部门立卷作了较为详尽深入的批驳,从理论上充分肯定了档案室立卷,笔者不揣疏陋,对刘文中的一些观点提出儿点疑问,求教于刘东斌同志和其他同仁.  相似文献   

19.
高校档案工作推行部门立卷归档制度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高校推行部门立卷归档,可使各立卷点的档案工作规范科学,是高校自身档案建设的前提,是做好学校档案的根本.本文从二级单位立卷归档面临的问题进行分析,阐述了推行部门立卷归档应注意的问题,并提出一些合理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高校推行部门立卷归档,可使各立卷点的档案工作规范科学,是高校自身档案建设的前提,是做好学校档案的根本。本文从二级单位立卷归档面临的问题进行分析,阐述了推行部门立卷归档应注意的问题,并提出一些合理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