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正《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中指出,教师要"结合社会生活实际,帮助幼儿了解基本行为规则或其他游戏规则,体会规则的重要性,学习自觉遵守规则"。幼儿园小班的幼儿年龄小,注意力不稳定,不能很好地控制自己的行动。针对小班幼儿的这些特点,教师要如何培养他们的基本社会生活能力和技能,激发他们的社会情感呢?下面以组织刚入园的小班幼儿排队参加中班  相似文献   

2.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中指出:要"理解幼儿的学习方式与特点,要珍视游戏和生活的独特价值""重视幼儿的学习品质",以为幼儿后继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素质基础。自主与有序是小班幼儿受益终身的品质。因此,结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与实际情况,在《指南》背景下,让幼儿自主发展,有序生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在幼儿园的社会教育中,规则教育既是重点也是难点。在传统的规则教育中,教师往往依赖于奖励和惩罚,让幼儿被动地遵守规则,然而让幼儿仅仅依靠他律来遵从规则,其效果往往是不长久的。一旦外在压力消失,幼儿的规则行为可能就不复存在了。要想使规则教育取得切实、长远的效果,培养幼儿的自律就显得尤为重要。如何将他律转化为自律,让幼儿学会自觉遵守规则呢?《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为解决这一难题指明了方向。《指南》针对社会领域“遵守基本的行为规范”这一目标提出教育建议:“结合社会生活实际,帮助幼儿了解基本行为规则或其他游戏规则,体会规则的重要性,学习自觉遵守规则。”这一建议启发我们,规则教育应当和幼儿的生活实际紧密结合,应当注重幼儿的亲身体验,提高幼儿遵守规则的自觉性,实现从他律到自律的转化。就此,笔者结合自己在幼儿园观察到的案例,对这一问题进行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4.
区域活动是幼儿自主性学习活动的一种形式,在满足幼儿自主探索、自主学习的同时,对幼儿的身心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小班幼儿刚入园,习惯了家庭生活的他们,要学会适应群体生活、学会与同伴交往与相处、提高交往等能力是比较困难的,特别是在区域活动中,存在着事事随心所欲、不懂遵守区域规则、喜欢一个人独来独往等社会适应性的问题。怎样在区域活动中提高小班幼儿的社会适应性能力,让他们能够更好更快地适应幼儿园生活呢?主要通过教师在幼儿区域活动中采取有效的教育策略,培养幼儿与教师、同伴、环境的相互作用,提高小班幼儿的社会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5.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中指出,在幼儿的教育中需要注重生活活动的价值,需要为幼儿创设良好的生活教育环境,合理的安排一日的生活,满足幼儿的感官、情感等方面的需求。通过对《指南》的分析可见,生活活动在幼儿学习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将对生活活动促进小班幼儿学习的具体实践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6.
幼儿园是幼儿接触社会的,从小班开始就要注重培养幼儿的规则意识。小班的幼儿,他们的自我控制力相对比较差,自觉性和规则意识也比较弱,缺乏一定的规则加以约束是不行的。根据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教师要有针对性地运用信号机制,来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规则意识。培养小班幼儿的规则意识,是活动顺利开展的有效保证,也是幼儿社会性发展的重要保证。为此,通过以下三点来培养:在日常生活中,形成幼儿的生活规则意识;在循序渐进中,强化幼儿的生活规则意识;在家园合作中,发展幼儿的生活规则意识。  相似文献   

7.
幼儿园是幼儿接触社会的,从小班开始就要注重培养幼儿的规则意识.小班的幼儿,他们的自我控制力相对比较差,自觉性和规则意识也比较弱,缺乏一定的规则加以约束是不行的.根据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教师要有针对性地运用信号机制,来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规则意识.培养小班幼儿的规则意识,是活动顺利开展的有效保证,也是幼儿社会性发展的重要保证.为此,通过以下三点来培养:在日常生活中,形成幼儿的生活规则意识;在循序渐进中,强化幼儿的生活规则意识;在家园合作中,发展幼儿的生活规则意识.  相似文献   

8.
黄菲 《早期教育》2015,(4):40-42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指出,5~6岁幼儿应"理解规则的意义,能与同伴协商制订游戏和活动规则"。建议"结合社会生活实际,帮助幼儿了解基本行为规则或其他游戏规则,体会规则的重要性,学习自觉遵守规则"。现以大班社会活动"运动场的规则"为例,谈谈我对于组织和指导幼儿进行情境化体验式社会活动的实践与思考。  相似文献   

9.
幼儿园小班是幼儿从家庭进入集体生活的转折点,也是幼儿养成规则意识的重要阶段。在这个时期,幼儿必须改变以往在家庭中散漫的生活方式,建立一些集体生活的常规意识,包括生活习惯、行为方式以及和他人相处方式等等,这些良好的规则意识将有助于他们未来的生活和学习。小班幼儿在生理和心理方面仍然处于低级阶段,因此教师对他们的引导方式则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中,我们将基于游戏、肢体、儿歌和标志四个部分来探讨教师如何引导小班幼儿规则意识的养成。  相似文献   

10.
一、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建立适宜常规要求 在建立常规的过程中.教师要根据不同年龄幼儿的年龄特点和需要。分层次分步骤提出要求,从而使规则和要求更切合幼儿的实际。如:小班幼儿年龄小,自理能力差。因此,小班的常规侧重于培养幼儿的生活.让他们更快更好地适应幼儿园的生活。在幼儿刚人园时,先让他们在老师的示范和引导下,学习找座位、认识自己的茶杯和座位、吃饭坐在自己的座位上等。过一阶段后,则要求幼儿排队时要一个跟着一个走,吃饭时要安静,玩具玩后要送玩具“回家”等等。中班幼儿自我服务能力有所增强.但活泼好动.稳定性差.所以中班幼儿既要有高要求的生活常规要求。使幼儿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得到巩固和保持,更要有教育常规的内容与要求。  相似文献   

11.
丁芹 《学前教育》2014,(5):32-33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指出:“幼儿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进行的。要珍视游戏和生活的独特价值。”散步作为小班幼儿一日生活的重要环节,在教师的用心引领下,孩子们走出教室,收获了“豁然开朗”的智慧。  相似文献   

12.
蔡娟 《学周刊C版》2020,(1):177-177
幼儿不是被动的被保护者,作为幼儿园教师,我们要尊重幼儿不断增长的自我意识与独立需要.在幼儿园教育和培养的过程中,教师要积极帮助幼儿培养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现阶段,小班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较差,因此帮助小班幼儿提高生活自理能力是幼儿园教育和幼儿教师工作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3.
《考试周刊》2020,(41):163-164
对于刚进入幼儿园的小班幼儿,让幼儿更快地融入幼儿园环境是教师的职责。一日生活皆课程,合理组织、科学安排组织一日生活,将各个领域有机融合为一个整体,从而促进幼儿多元化发展。在一日生活中挖掘课程资源是教师值得开发的资源,教师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目的,有效地让小班幼儿尽早适应幼儿园环境。文章结合小班课程《我上幼儿园》为例,探讨如何有效地让小班幼儿适应幼儿园教育环境,帮助幼儿在愉快的情绪中提升社会适应能力、生活自理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科学探究能力及艺术表征等。  相似文献   

14.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明确指出:理解幼儿的学习方式和特点,幼儿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在游戏和生活中进行的。教师要珍视游戏和生活的价值,创设丰富的游戏环境,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幼儿的需要。  相似文献   

15.
<正>《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中明确指出:"健康是指人在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方面的良好状态。"良好的生活与卫生习惯是维护和促进幼儿自身健康的重要保证。幼儿阶段正是良好行为和习惯养成的重要时期。根据《指南》的引领及小班幼儿年龄特点,怎样使刚入园的幼儿尽快学会自己照料自己,养成良好的自我服务习惯,适应幼儿园的生活节奏,教师和家长如何更有效地提高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呢?通过了解现状,一年来我们  相似文献   

16.
基于《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提出的目标及小班幼儿社会学习方式,教师以角色游戏为切入点,提出在游戏中发展小班幼儿人际交往能力的策略:游戏前的模仿同化、游戏中的实践体验、游戏后的回忆强化,并依托案例分析讨论了上述策略的实施要领。  相似文献   

17.
余春燕 《教师》2014,(28):43-44
正小班幼儿的绘本阅读尚处在起步阶段,重视早教的家庭可能已有初步接触,但还未在社会全面铺开。因此,幼儿园绘本阅读的方法指导尤为重要。《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指出:"理解幼儿的学习方式和特点。幼儿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进行的。要珍视游戏和生活的独特价值,创设丰富的教育环境,合理安排一日生活,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将小班绘本阅读活动纳入课程研究,既能丰富孩子阅读的内容,又能促  相似文献   

18.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4~5岁幼儿能感受规则的意义,并能基本遵守规则,具备了遵守社会公德的意识。规则的建立不仅是为了对幼儿的行为进行规范与约束,以帮助幼儿形成一定的规则意识,建立良好的行为习惯,也是让幼儿学会自我保护,更是为幼儿进入社会、遵守社会规则奠定基础。然而,我们发现在一日生活中,中班幼儿的规则意识仍然比较淡薄,常常表现出很多不遵守规则的行为。尤其是在游戏的过程中,教师必须成为规则的维护者和补救者。  相似文献   

19.
《3—6岁儿童学习和发展指南》(以下简称纣旨南》)指出,“基本的生活能力是幼儿身心健康的重要标志”,要“帮助幼儿形成使其终身受益的生活能力”。基本生活能力的养成应从劳动开始。  相似文献   

20.
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受抚养者、教育观念、幼儿性别、幼儿性格等方面的影响。针对目前小班大部分幼儿生活自理能力较弱的现状,本文提出了教师要寓教于乐,通过游戏掌握技能;适时鼓励,通过学习让幼儿获得满足;开展竞赛,通过评比激发幼儿学习热情;因材施教,通过观察照顾幼儿个别差异;坚持训练,通过练习巩固幼儿生活技能;家园共育,通过沟通提高家长教育意识等可行的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